第64章 分化
開局即亡國,什麽?我是慕容衝 作者:燕城河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向來是天有不測風雲,如今這風雲若有若無的朝東晉朝廷襲來。
東晉僑郡縣製,豫州、徐州在桓溫第三次北伐中統統落入桓溫之手。東晉江淮防線中,建康城外防禦重中之重,北岸采石磯和瓜洲渡,南岸京口和姑孰。
桓衝早早駐兵姑孰,在攻打壽春時桓溫部將劉波便率五千人鎮石頭城。至於京口,太和四年(369年)三月,徐兗二州刺史郗愔致信桓溫,表示願意與他共同輔佐王室,請求率部出河上。當時,京口兵卒悍勇,桓溫不願讓郗愔掌握京口(今江蘇鎮江)重鎮。郗愔之子郗超為桓溫參軍,暗中將原信毀掉,並以父親的名義偽造信件,自稱老病,請以閑職休養。桓溫便順勢改任郗愔為會稽內史,自領徐兗二州刺史,兼並了郗愔的軍隊。
建康實際上已入桓溫掌握。桓溫雖大敗於枋頭,卻大勝於江左。他獨攬朝政的軍事障礙,已不複存在了。
對於桓溫的事業說來,敗於枋頭,導致他望實俱損;勝於江左,導致他控製中樞。這同時發生的事情,對桓溫起著相反相成的作用。
桓溫盡管控製了中樞,卻由於望實俱損,無力斷然篡代。中樞是不穩定的,反抗的力量仍然存在。不過,反抗不是來自軍隊,因為可能反抗的主要力量即豫、徐方鎮武裝,已被桓溫消滅或控製起來。反抗來自在朝的王、謝大族,他們以非武裝的政治鬥爭,在關鍵時刻給桓溫掣肘,使桓溫窮於應付。王、謝非武裝的政治鬥爭居然能夠抑製桓溫,這又是由於桓溫有枋頭之敗,望實俱損的緣故。
……
夜幕低垂,會稽王府內燈火通明,一場關乎東晉命運的密議正悄然進行。會稽王司馬昱,麵容凝重,端坐於主位之上,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夜色,直視那即將到來的風暴中心。兩側王坦之、王彪之以及風流名士謝安,各自沉思,氣氛凝重而緊張。
“桓溫之勢,已如日中天,然其枋頭之敗,亦非全然無礙。”司馬昱緩緩開口,聲音雖輕,卻字字千鈞,“我等身為社稷之臣,豈能坐視不管?”
王彪之聞言,眉頭緊鎖,他站起身,步伐堅定:“桓溫雖控中樞,但其威望受損,正是我等反擊之機。吾等當以智取勝,非力敵也。”
王坦之道:“難啊,如今桓溫雖敗在北方,但勝在江左。建康石頭城已有其部將五千餘人,建康屏障姑孰、京口皆落於其手,荊襄是其舊地,淮南又是新附,桓溫權勢之勝,勝在兵權。”
“桓溫權勢之勝,勝在兵權。滿朝文武,世家大族未有其羽翼者,大晉天下軍、政對抗之勢愈發明顯。”謝安輕搖羽扇,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對時局的洞若觀火,也有對挑戰的從容不迫:“桓溫之強,在於其軍,亦在於其心。我等當從心入手,分化其勢,再徐圖之。”
“分化其勢?”司馬昱眼前一亮,顯然對謝安的提議頗感興趣。
“對,分化的重點就在於兵權。”
王坦之道:“桓溫將佐皆是多年隨他北伐,其弟桓衝等人又提領荊襄,就連蜀中也是桓溫打下來的,滿朝將佐皆知桓大司馬而不知還有何人為帥。”
司馬昱率先開口,聲音沉穩有力,“吾等當尋一強援,以製衡桓溫。”
謝安道:“還有一人,此人有文武幹略,素有遠略,打過仗,和桓溫又有些矛盾間隙。他如無根之樹,可以保障忠誠。”
司馬昱眼睛一亮,這麽個人怎麽這麽耳熟?“豫章候慕容德?”
“慕容德?”王彪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疑慮,“此人雖勇,但畢竟是鮮卑之後,雖南歸於我朝,可又如何能保證其忠誠於我朝?”
謝安沒有說話而是司馬昱道:“慕容德與桓溫之間亦有舊怨,此乃天然之敵。我等隻需稍加引導,便能使其為我朝之利劍。”忠誠與否,皆在於利益與製衡。
慕容德是南歸的降臣,他在這裏沒有根基,也隻能依靠朝廷。”
王坦之沉吟片刻,緩緩點頭:“言之有理,慕容德確是一枚可用的棋子。但關鍵在於,如何讓他心甘情願地站到我們這一邊,並且能在關鍵時刻成為桓溫的絆腳石。”
“此事,還需智取。”謝安微微一笑繼續道:“昔日,慕容德等人剛來建康時桓溫曾經派人送了一幅昔日燕國地圖,誰知慕容德卻說:亡國之人得尺寸之地安身立命足也。這也就說明慕容德並不願意歸附到桓溫幕府。”
王彪之道:“大晉六軍皆受桓溫節製,如何給予慕容德兵權?”
王彪之的話一針見血,指出了當前局勢的棘手之處。司馬昱聞言,眉頭微蹙,但隨即舒展開來,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之色。
“確實,六軍皆在桓溫掌握之中,直接賦予慕容德兵權,無異於直接向桓溫宣戰。”司馬昱緩緩說道。
王坦之道:“我記得當初慕容德除了豫章侯的爵位外,還有一個冠軍將軍的官職。”
謝安道:“自古冠軍將軍雖為雜號將軍,但是也有節製一軍的權利。”
司馬昱道:“事有緩急,不可魯莽以免引起桓溫的注意,我看先讓慕容德統領一支禁軍,作為進入軍隊的基石,日後逐步提拔。”
“司馬公此計甚妙。”王彪之讚同地點了點頭,“禁軍雖非前線大軍,卻是皇城最後一道防線,地位非同小可。讓慕容德執掌禁軍,既可讓他感受到朝廷的器重,又不會立即觸動桓溫的敏感神經。
謝安補充道:“此外,我們還可以在朝中散布消息,稱此舉是為了加強皇城的防禦,以應對可能的外患,而非針對桓溫。這樣一來,即便桓溫有所察覺,也難以找到直接反對的理由。”
幾人點點頭表示讚同。
“那麽,此事就交由我來安排吧。”謝安主動請纓,“我會親自去接觸慕容德,探明他的心意,並盡量說服他加入我們。”
“好,此事就拜托安石了。”司馬昱點頭應允,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希望我們能夠成功,為朝廷除去這一大患。”
東晉僑郡縣製,豫州、徐州在桓溫第三次北伐中統統落入桓溫之手。東晉江淮防線中,建康城外防禦重中之重,北岸采石磯和瓜洲渡,南岸京口和姑孰。
桓衝早早駐兵姑孰,在攻打壽春時桓溫部將劉波便率五千人鎮石頭城。至於京口,太和四年(369年)三月,徐兗二州刺史郗愔致信桓溫,表示願意與他共同輔佐王室,請求率部出河上。當時,京口兵卒悍勇,桓溫不願讓郗愔掌握京口(今江蘇鎮江)重鎮。郗愔之子郗超為桓溫參軍,暗中將原信毀掉,並以父親的名義偽造信件,自稱老病,請以閑職休養。桓溫便順勢改任郗愔為會稽內史,自領徐兗二州刺史,兼並了郗愔的軍隊。
建康實際上已入桓溫掌握。桓溫雖大敗於枋頭,卻大勝於江左。他獨攬朝政的軍事障礙,已不複存在了。
對於桓溫的事業說來,敗於枋頭,導致他望實俱損;勝於江左,導致他控製中樞。這同時發生的事情,對桓溫起著相反相成的作用。
桓溫盡管控製了中樞,卻由於望實俱損,無力斷然篡代。中樞是不穩定的,反抗的力量仍然存在。不過,反抗不是來自軍隊,因為可能反抗的主要力量即豫、徐方鎮武裝,已被桓溫消滅或控製起來。反抗來自在朝的王、謝大族,他們以非武裝的政治鬥爭,在關鍵時刻給桓溫掣肘,使桓溫窮於應付。王、謝非武裝的政治鬥爭居然能夠抑製桓溫,這又是由於桓溫有枋頭之敗,望實俱損的緣故。
……
夜幕低垂,會稽王府內燈火通明,一場關乎東晉命運的密議正悄然進行。會稽王司馬昱,麵容凝重,端坐於主位之上,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夜色,直視那即將到來的風暴中心。兩側王坦之、王彪之以及風流名士謝安,各自沉思,氣氛凝重而緊張。
“桓溫之勢,已如日中天,然其枋頭之敗,亦非全然無礙。”司馬昱緩緩開口,聲音雖輕,卻字字千鈞,“我等身為社稷之臣,豈能坐視不管?”
王彪之聞言,眉頭緊鎖,他站起身,步伐堅定:“桓溫雖控中樞,但其威望受損,正是我等反擊之機。吾等當以智取勝,非力敵也。”
王坦之道:“難啊,如今桓溫雖敗在北方,但勝在江左。建康石頭城已有其部將五千餘人,建康屏障姑孰、京口皆落於其手,荊襄是其舊地,淮南又是新附,桓溫權勢之勝,勝在兵權。”
“桓溫權勢之勝,勝在兵權。滿朝文武,世家大族未有其羽翼者,大晉天下軍、政對抗之勢愈發明顯。”謝安輕搖羽扇,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對時局的洞若觀火,也有對挑戰的從容不迫:“桓溫之強,在於其軍,亦在於其心。我等當從心入手,分化其勢,再徐圖之。”
“分化其勢?”司馬昱眼前一亮,顯然對謝安的提議頗感興趣。
“對,分化的重點就在於兵權。”
王坦之道:“桓溫將佐皆是多年隨他北伐,其弟桓衝等人又提領荊襄,就連蜀中也是桓溫打下來的,滿朝將佐皆知桓大司馬而不知還有何人為帥。”
司馬昱率先開口,聲音沉穩有力,“吾等當尋一強援,以製衡桓溫。”
謝安道:“還有一人,此人有文武幹略,素有遠略,打過仗,和桓溫又有些矛盾間隙。他如無根之樹,可以保障忠誠。”
司馬昱眼睛一亮,這麽個人怎麽這麽耳熟?“豫章候慕容德?”
“慕容德?”王彪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疑慮,“此人雖勇,但畢竟是鮮卑之後,雖南歸於我朝,可又如何能保證其忠誠於我朝?”
謝安沒有說話而是司馬昱道:“慕容德與桓溫之間亦有舊怨,此乃天然之敵。我等隻需稍加引導,便能使其為我朝之利劍。”忠誠與否,皆在於利益與製衡。
慕容德是南歸的降臣,他在這裏沒有根基,也隻能依靠朝廷。”
王坦之沉吟片刻,緩緩點頭:“言之有理,慕容德確是一枚可用的棋子。但關鍵在於,如何讓他心甘情願地站到我們這一邊,並且能在關鍵時刻成為桓溫的絆腳石。”
“此事,還需智取。”謝安微微一笑繼續道:“昔日,慕容德等人剛來建康時桓溫曾經派人送了一幅昔日燕國地圖,誰知慕容德卻說:亡國之人得尺寸之地安身立命足也。這也就說明慕容德並不願意歸附到桓溫幕府。”
王彪之道:“大晉六軍皆受桓溫節製,如何給予慕容德兵權?”
王彪之的話一針見血,指出了當前局勢的棘手之處。司馬昱聞言,眉頭微蹙,但隨即舒展開來,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之色。
“確實,六軍皆在桓溫掌握之中,直接賦予慕容德兵權,無異於直接向桓溫宣戰。”司馬昱緩緩說道。
王坦之道:“我記得當初慕容德除了豫章侯的爵位外,還有一個冠軍將軍的官職。”
謝安道:“自古冠軍將軍雖為雜號將軍,但是也有節製一軍的權利。”
司馬昱道:“事有緩急,不可魯莽以免引起桓溫的注意,我看先讓慕容德統領一支禁軍,作為進入軍隊的基石,日後逐步提拔。”
“司馬公此計甚妙。”王彪之讚同地點了點頭,“禁軍雖非前線大軍,卻是皇城最後一道防線,地位非同小可。讓慕容德執掌禁軍,既可讓他感受到朝廷的器重,又不會立即觸動桓溫的敏感神經。
謝安補充道:“此外,我們還可以在朝中散布消息,稱此舉是為了加強皇城的防禦,以應對可能的外患,而非針對桓溫。這樣一來,即便桓溫有所察覺,也難以找到直接反對的理由。”
幾人點點頭表示讚同。
“那麽,此事就交由我來安排吧。”謝安主動請纓,“我會親自去接觸慕容德,探明他的心意,並盡量說服他加入我們。”
“好,此事就拜托安石了。”司馬昱點頭應允,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希望我們能夠成功,為朝廷除去這一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