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趙雲撤退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牽招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咬了咬牙,果斷擊鼓下令,激勵士兵繼續衝殺。士兵聽到鼓聲,仿佛得到了某種力量,一時士氣如虹,冒著箭雨繼續向前推進。
“放箭,放箭,射光他們。”趙雲也大聲叫喊著,青州軍弓箭密密麻麻地射去。
弓箭射破盾牌和射入士兵的身子發出的聲音不絕於耳。有些盾牌是藤或木板所製,持續被弓箭正麵射中,也會被破。
雙方距離五六十步,袁軍的士兵都聽到了趙雲的叫聲,心裏都在想,這人都是魔鬼,不知殺了多少人,太可怕了。士兵畏懼心理油然而生,盾牌陣推進再度停滯。
此刻,易京裏麵,煙霧彌漫,青州軍士兵正在焚燒糧倉。兩個糧倉裏麵至少還有三四十萬糧,連負責點火的士兵都感到心痛,好像自己這一點火,就會有幾萬人餓死一樣。
袁軍後方,牽招著急了,他算了一下距離,應該差不多了,立即下令刀盾兵撤盾牌陣衝殺過去。頓時,戰鼓再次激昂了起來。
袁軍士兵雖心中畏懼,但也不得不聽從命令,於是鼓起勇氣,快速往前衝殺。這盾牌陣一撤,青州軍的弓箭一下子射倒前麵的一排人,袁軍攻勢又是一滯,但後麵的士兵又壓了上來。
趙雲看著這架勢,明白敵軍主將是發了狠了,拚著傷亡也要衝過去。看來,這易京是守不住了。雖然他下令青州軍衝殺,未必會輸,但不值得,還是撤退比較好。
他打了個手勢:“撤退。”
士兵明白其意,連忙收了弓箭,有序地往後撤退。
袁軍士兵終於衝到了青州軍所建的防線,幾個月了,終於殺上來了。一時間,士兵又嗷嗷叫了起來,士氣大振。
“將士們,殺過去,別讓敵軍跑了。”這時,副將馮禮也衝了上來,一聲叫喊,帶著率軍繼續衝殺,企圖追擊青州軍。
袁軍繼續往裏追擊,還沒跑百來步,突然,前麵的幾個士兵一腳踩空,掉了下去。後麵的士兵一看,原來是個大坑,坑裏麵還有一些防範騎兵用的鹿角,士兵掉進去,被鹿角上的尖叉部分刺中,當場氣絕而亡。
馮禮嚇了一跳:“停……停止。”
袁軍正在衝殺的士兵停了下來,但一時刹不住車,又把幾個士兵給擠掉下去了。
這坑東西寬約四五十丈,南北一丈多,深有一丈左右。顯然,這是趙雲讓挖的,不是為了殺敵,而是延緩敵軍追擊的速度。青州軍士兵在上麵鋪上木板,行動自如,等撤退時,把木板一抽,敵軍就不過去了。
當然,袁軍士兵可以從邊上繞過去。可問題是,這坑基本上把整條道都占滿了,兩側隻留守下半丈的空間,也無法供那麽多士兵過去呀。
不過,馮禮好歹也是將軍,他猶豫了一下,看向前方,前麵幾百丈遠的地方有幾個木板,立馬就明白過來。
“快,幾個士兵從坑邊上過去,把那邊的幾塊木板拿過來。”
士兵聽到命令,也明白過來。隻是,青州軍這麽折騰,一刻鍾就過去了。
牽招也率軍從後方過來,進入易京,易京內已是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火,濃煙四起。被焚燒的可不隻是糧倉,還有很多木屋,那些都是以前百姓住的。
牽招看到物資被燒,無心再追擊,連忙指揮士兵救火,但戰場上沒有趁手的救火工具,且距離水源得有半裏路,這火越救越大。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他隻好下令搶救物資,能搶多少算多少。
在糧倉被徹底焚毀前,士兵搶回了八百多石糧食。另外,袁軍還繳獲了幾千把刀、甲胄、盾牌等其他兵器及物資,算是得了點安慰獎吧。
易京北東大門處,趙雲帶著士兵騎上了戰馬。
“走,將士們,回家去。”
士兵歡呼起來,雖然剛剛經曆大戰,但此刻他們絲毫沒有疲倦的感覺。
至於回渤海的路,趙雲早就計劃好了,先渡過淶水,進入涿郡遒國,依次經過範陽、涿城、方城等縣,到達漁陽郡南部,再渡過濟水,回到渤海章武縣。
這條路雖然遠了不少,但安全得很,總比走河間國要安全得多,那是敵軍的地盤。
話說早在兩個月前,袁紹就曾下令,駐守安平國信都城的韓範、梁岐率五千步騎,從信都城趕到河間國鄚縣,攔截青州軍。
鄚縣是從易縣回渤海南皮的必經之處,也是張合的家鄉。韓範、梁岐到達鄚縣之後,廣派斥候,查探消息,等了兩個多月時間,沒見到青州軍的蹤影,最後隻能無奈撤退。
五六天之後,趙雲回到了南皮,隻比陳炎晚了一天時間。
易京之戰至此結束。
……
冀州河間國易京
牽招攻破易京的消息傳到後方營寨,袁紹大喜,但很快他就得到了更詳細的消息,瞬間轉喜為怒。
“什麽,陳炎的軍隊撤退了?那趕緊追擊呀!我豈能容他逃跑?”
“什麽,易京裏的糧倉被燒了,隻繳獲了幾千石和一些兵器,肯定是陳炎放火焚毀的,真是該死,我必生啖其肉。”
袁紹握緊拳頭,一陣咆哮,壓不住怒火,他漸漸地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麽。手下諸臣也慢慢垂頭喪氣起來。
“報!”士兵匆匆進來:“牽招將軍派人來傳話,陳炎大軍是騎馬而走,往涿郡遒國而去,他已率軍追擊,但隻怕追不上。”
“這牽招,既知陳炎是騎馬,還去追擊幹嘛?讓他趕緊回來!”袁紹一時沒好氣,怒斥了一番,他也看出來,牽招所謂的追擊隻是擺出姿勢,表明牽招盡力了,而不是真的要追。
袁紹仍怒不可遏,在營寨裏走來走去,嘴裏不斷地罵著,以發泄著心中的不滿。
田豐想安慰袁紹,就上前說了幾句:“大將軍,陳炎與公孫瓚不同,公孫瓚絕望,故而堅守易京不退,陳炎老謀深算,其根基又在青州,必是得知張燕敗北後,已知易京不可守,就早做準備,提前撤了,此非牽招將軍之過,實是陳炎狡詐。”
“放箭,放箭,射光他們。”趙雲也大聲叫喊著,青州軍弓箭密密麻麻地射去。
弓箭射破盾牌和射入士兵的身子發出的聲音不絕於耳。有些盾牌是藤或木板所製,持續被弓箭正麵射中,也會被破。
雙方距離五六十步,袁軍的士兵都聽到了趙雲的叫聲,心裏都在想,這人都是魔鬼,不知殺了多少人,太可怕了。士兵畏懼心理油然而生,盾牌陣推進再度停滯。
此刻,易京裏麵,煙霧彌漫,青州軍士兵正在焚燒糧倉。兩個糧倉裏麵至少還有三四十萬糧,連負責點火的士兵都感到心痛,好像自己這一點火,就會有幾萬人餓死一樣。
袁軍後方,牽招著急了,他算了一下距離,應該差不多了,立即下令刀盾兵撤盾牌陣衝殺過去。頓時,戰鼓再次激昂了起來。
袁軍士兵雖心中畏懼,但也不得不聽從命令,於是鼓起勇氣,快速往前衝殺。這盾牌陣一撤,青州軍的弓箭一下子射倒前麵的一排人,袁軍攻勢又是一滯,但後麵的士兵又壓了上來。
趙雲看著這架勢,明白敵軍主將是發了狠了,拚著傷亡也要衝過去。看來,這易京是守不住了。雖然他下令青州軍衝殺,未必會輸,但不值得,還是撤退比較好。
他打了個手勢:“撤退。”
士兵明白其意,連忙收了弓箭,有序地往後撤退。
袁軍士兵終於衝到了青州軍所建的防線,幾個月了,終於殺上來了。一時間,士兵又嗷嗷叫了起來,士氣大振。
“將士們,殺過去,別讓敵軍跑了。”這時,副將馮禮也衝了上來,一聲叫喊,帶著率軍繼續衝殺,企圖追擊青州軍。
袁軍繼續往裏追擊,還沒跑百來步,突然,前麵的幾個士兵一腳踩空,掉了下去。後麵的士兵一看,原來是個大坑,坑裏麵還有一些防範騎兵用的鹿角,士兵掉進去,被鹿角上的尖叉部分刺中,當場氣絕而亡。
馮禮嚇了一跳:“停……停止。”
袁軍正在衝殺的士兵停了下來,但一時刹不住車,又把幾個士兵給擠掉下去了。
這坑東西寬約四五十丈,南北一丈多,深有一丈左右。顯然,這是趙雲讓挖的,不是為了殺敵,而是延緩敵軍追擊的速度。青州軍士兵在上麵鋪上木板,行動自如,等撤退時,把木板一抽,敵軍就不過去了。
當然,袁軍士兵可以從邊上繞過去。可問題是,這坑基本上把整條道都占滿了,兩側隻留守下半丈的空間,也無法供那麽多士兵過去呀。
不過,馮禮好歹也是將軍,他猶豫了一下,看向前方,前麵幾百丈遠的地方有幾個木板,立馬就明白過來。
“快,幾個士兵從坑邊上過去,把那邊的幾塊木板拿過來。”
士兵聽到命令,也明白過來。隻是,青州軍這麽折騰,一刻鍾就過去了。
牽招也率軍從後方過來,進入易京,易京內已是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火,濃煙四起。被焚燒的可不隻是糧倉,還有很多木屋,那些都是以前百姓住的。
牽招看到物資被燒,無心再追擊,連忙指揮士兵救火,但戰場上沒有趁手的救火工具,且距離水源得有半裏路,這火越救越大。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他隻好下令搶救物資,能搶多少算多少。
在糧倉被徹底焚毀前,士兵搶回了八百多石糧食。另外,袁軍還繳獲了幾千把刀、甲胄、盾牌等其他兵器及物資,算是得了點安慰獎吧。
易京北東大門處,趙雲帶著士兵騎上了戰馬。
“走,將士們,回家去。”
士兵歡呼起來,雖然剛剛經曆大戰,但此刻他們絲毫沒有疲倦的感覺。
至於回渤海的路,趙雲早就計劃好了,先渡過淶水,進入涿郡遒國,依次經過範陽、涿城、方城等縣,到達漁陽郡南部,再渡過濟水,回到渤海章武縣。
這條路雖然遠了不少,但安全得很,總比走河間國要安全得多,那是敵軍的地盤。
話說早在兩個月前,袁紹就曾下令,駐守安平國信都城的韓範、梁岐率五千步騎,從信都城趕到河間國鄚縣,攔截青州軍。
鄚縣是從易縣回渤海南皮的必經之處,也是張合的家鄉。韓範、梁岐到達鄚縣之後,廣派斥候,查探消息,等了兩個多月時間,沒見到青州軍的蹤影,最後隻能無奈撤退。
五六天之後,趙雲回到了南皮,隻比陳炎晚了一天時間。
易京之戰至此結束。
……
冀州河間國易京
牽招攻破易京的消息傳到後方營寨,袁紹大喜,但很快他就得到了更詳細的消息,瞬間轉喜為怒。
“什麽,陳炎的軍隊撤退了?那趕緊追擊呀!我豈能容他逃跑?”
“什麽,易京裏的糧倉被燒了,隻繳獲了幾千石和一些兵器,肯定是陳炎放火焚毀的,真是該死,我必生啖其肉。”
袁紹握緊拳頭,一陣咆哮,壓不住怒火,他漸漸地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麽。手下諸臣也慢慢垂頭喪氣起來。
“報!”士兵匆匆進來:“牽招將軍派人來傳話,陳炎大軍是騎馬而走,往涿郡遒國而去,他已率軍追擊,但隻怕追不上。”
“這牽招,既知陳炎是騎馬,還去追擊幹嘛?讓他趕緊回來!”袁紹一時沒好氣,怒斥了一番,他也看出來,牽招所謂的追擊隻是擺出姿勢,表明牽招盡力了,而不是真的要追。
袁紹仍怒不可遏,在營寨裏走來走去,嘴裏不斷地罵著,以發泄著心中的不滿。
田豐想安慰袁紹,就上前說了幾句:“大將軍,陳炎與公孫瓚不同,公孫瓚絕望,故而堅守易京不退,陳炎老謀深算,其根基又在青州,必是得知張燕敗北後,已知易京不可守,就早做準備,提前撤了,此非牽招將軍之過,實是陳炎狡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