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高順破袁譚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駐軍平原縣的高覽出兵,繞到袁譚所率袁軍的南麵,也對其形成夾擊姿勢。袁譚把精力都放在高順身上,把高順盯得死死地,未必會注意到平原方向已出兵,且高順大軍連日撤退,距離平原隻有幾十裏了,時間上也來得及。
至於甘陵方向,孟岱進軍緩慢,晚了一兩天時間,他大軍昨日到達附近,就被高順的斥候所察覺。或許這是高順與袁譚、孟岱之流的不同之處,高順能及時察覺孟岱的軍隊,袁譚卻不能察覺高覽的軍隊。
高順此時發動進攻,在時間上也是精心計算。他率軍突然改變方向,襲擊袁譚,有高覽的配合,隻需不到半個時辰,就能擊敗袁譚所率。孟岱被動追擊,會短暫失去他大軍的蹤影,就算後來查到,再趕到戰場,也未必來得及,這是存在時間差的。
當然,這裏麵也是有風險的,也就是孟岱及時趕到。可在戰場之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哪個決斷會沒有風險?高順覺得值得一搏,就發起進攻。
此刻,高覽率領的青州軍殺入袁軍陣中,袁軍措手不及。袁軍原本麵向北方的陣型,在突如其來的攻擊下瞬間陷入了混亂,士兵們紛紛試圖調頭迎敵,倉促之間,陣腳大亂。
高覽身先士卒,青州軍的士兵們緊隨其後,刀光劍影中,袁軍的防線開始崩潰。
袁譚急著大叫:“穩住,穩住,管統,率一軍擋住後麵。”
管統得令,稍稍組織,帶著幾百人,往後阻拉高覽。然而,前麵的袁軍也沒能穩住,袁譚還沒下令,士兵們就調過頭來,做出防範的姿勢。
就在這時,北麵也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高順率領大軍趕到,直衝袁軍。已經調頭的袁軍士兵一時之間,沒辦法再調回去。麵對青州軍的前後夾擊,袁軍的抵抗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戰場上,刀光劍影交織,血肉橫飛,袁軍士兵四處逃散,潰敗已是不可避免。
孔順看到事已不可挽回,連忙對袁譚說:“大公子,快逃吧!我來斷後。”
袁譚心中悔恨,但他更怕死,孔順帶著幾百個士兵護送著他,往西麵衝殺,企圖殺出一條出路來。
不到半個時辰,袁軍潰敗而去,大戰結束。可惜,高順擔心孟岱率軍趕到,不敢追擊,如此一來,這戰果就小了許多。
稍微打掃一下戰場,高順和高覽迅速率軍,離開了戰場。
又過了半個時辰,孟岱和陶升率軍來到了戰場,看到戰場一片狼藉,心中驚駭。戰場上還掛著一個木牌,上麵有行字“請自行處置士兵屍體”。
高順沒有時間收拾戰場,就把自己士兵的屍體都帶走,把袁軍士兵的屍體留下來給孟岱收拾。孟岱也不能不收拾,這畢竟是自己的士兵,否則這事傳開,名聲可就不好了。於是,他隻好下令挖個大坑,把屍體給埋了,讓戰死的士兵入土為安。
“孟將軍,如今該怎麽辦?”陶升憂心忡忡。
“還能怎麽辦?把戰場上的屍體處理好後,就撤兵吧!”
“好吧!幸好我們的軍隊沒有敗,否則大將軍必治你我之罪。”
“胡說,若是大公子有了閃失,大將軍豈會放過你我,派人去搜尋大公子的下落。”
此時,孟岱突然覺得自己還算是幸運了,還是抓緊處理好戰場,撤離這裏,以免節外生枝。
話說孔順護著袁譚一路狂奔了七八裏路,才停了下來,此時,他身邊就隻剩下兩百多士兵,手下大將管統也下落不明,多半已戰死沙場。此刻,袁譚心裏隻有悔恨,他跪在地上,痛哭起來。
至於高順和高覽,兩人得到斥候回報,得知孟岱率軍撤退,也率軍回了平原。清河戰事也告一段落。
……
冀州河間國易京,袁軍大營。
自從攻破了易京中前麵幾個京後,袁軍大喜過望,他讓大軍接著掘出而進,繼續進攻。連續進攻三天時間,又前進了幾十步,燒毀了兩三個京。總之,一切進展順利。
這天,剛剛結束戰鬥,他正在舉辦宴席,慶賀近日取得的成就。他收到了牽招、馬延和王摩聯名匯報,陳炎大軍再次攻破渡口,三人又建議更換渡口押運糧草。這次他破開荒了,沒有吹鼻子瞪眼,很快就同意了。緊接著,文醜傳來消息,說是在渡口擊敗兩萬黑山軍,袁紹大悅。
隻是,陳炎始終是他的心頭大患,不能不解決。可文醜卻失去了陳炎大軍的蹤影,也稍微增加了他的憂慮。
這時,斥候來報:“報大將軍,在易京的東北方向,發現一支押糧隊,約四五千人,不知去哪?小的覺得可疑,便來匯報。”
“押糧隊?那你為何不追上去看明白?”
“稟大將軍,敵軍士兵看守極嚴,小的勉強跟了十幾裏路,就不敢再跟了,怕被敵軍發現,害了小的性命,就無人回來匯報了。”
袁紹雖然沒攻易京北麵,但仍派了些人手,潛伏起來,他也擔心公孫瓚逃跑了。他先問了詳細情況,再把斥候給打發走。他想不明白,就問手下諸臣:“你們說,公孫瓚此舉何意,莫非想逃跑?”
田豐很快就想明白了:“公孫瓚大軍士氣不振,就算逃了,也逃不到哪去,失去易京,隻怕他無地可守,亦會敗亡,以我看,想必是陳炎的軍隊,陳炎大軍進入易縣,糧草不能自足,要靠公孫瓚來補給。由此看來,陳炎大軍隱藏於易京的東北麵。大將軍應盡快把這消息告之文將軍,讓文將軍率騎兵而去,說不定還來得及。”
袁紹仍有憂慮:“隻是,陳炎所率是騎兵,隻怕文醜如往常一樣,追到了,陳炎又跑了,得想個辦法能追蹤到陳炎才行。”
“未必,州牧請想,公孫瓚用五千兵力給陳炎押糧,能拉多少糧?易京雖高,但出了易京後,地勢平坦,又沒有坡,用板車拉糧,一板車可拉好幾石,四五千士兵可拉近萬石了。”
至於甘陵方向,孟岱進軍緩慢,晚了一兩天時間,他大軍昨日到達附近,就被高順的斥候所察覺。或許這是高順與袁譚、孟岱之流的不同之處,高順能及時察覺孟岱的軍隊,袁譚卻不能察覺高覽的軍隊。
高順此時發動進攻,在時間上也是精心計算。他率軍突然改變方向,襲擊袁譚,有高覽的配合,隻需不到半個時辰,就能擊敗袁譚所率。孟岱被動追擊,會短暫失去他大軍的蹤影,就算後來查到,再趕到戰場,也未必來得及,這是存在時間差的。
當然,這裏麵也是有風險的,也就是孟岱及時趕到。可在戰場之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哪個決斷會沒有風險?高順覺得值得一搏,就發起進攻。
此刻,高覽率領的青州軍殺入袁軍陣中,袁軍措手不及。袁軍原本麵向北方的陣型,在突如其來的攻擊下瞬間陷入了混亂,士兵們紛紛試圖調頭迎敵,倉促之間,陣腳大亂。
高覽身先士卒,青州軍的士兵們緊隨其後,刀光劍影中,袁軍的防線開始崩潰。
袁譚急著大叫:“穩住,穩住,管統,率一軍擋住後麵。”
管統得令,稍稍組織,帶著幾百人,往後阻拉高覽。然而,前麵的袁軍也沒能穩住,袁譚還沒下令,士兵們就調過頭來,做出防範的姿勢。
就在這時,北麵也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高順率領大軍趕到,直衝袁軍。已經調頭的袁軍士兵一時之間,沒辦法再調回去。麵對青州軍的前後夾擊,袁軍的抵抗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戰場上,刀光劍影交織,血肉橫飛,袁軍士兵四處逃散,潰敗已是不可避免。
孔順看到事已不可挽回,連忙對袁譚說:“大公子,快逃吧!我來斷後。”
袁譚心中悔恨,但他更怕死,孔順帶著幾百個士兵護送著他,往西麵衝殺,企圖殺出一條出路來。
不到半個時辰,袁軍潰敗而去,大戰結束。可惜,高順擔心孟岱率軍趕到,不敢追擊,如此一來,這戰果就小了許多。
稍微打掃一下戰場,高順和高覽迅速率軍,離開了戰場。
又過了半個時辰,孟岱和陶升率軍來到了戰場,看到戰場一片狼藉,心中驚駭。戰場上還掛著一個木牌,上麵有行字“請自行處置士兵屍體”。
高順沒有時間收拾戰場,就把自己士兵的屍體都帶走,把袁軍士兵的屍體留下來給孟岱收拾。孟岱也不能不收拾,這畢竟是自己的士兵,否則這事傳開,名聲可就不好了。於是,他隻好下令挖個大坑,把屍體給埋了,讓戰死的士兵入土為安。
“孟將軍,如今該怎麽辦?”陶升憂心忡忡。
“還能怎麽辦?把戰場上的屍體處理好後,就撤兵吧!”
“好吧!幸好我們的軍隊沒有敗,否則大將軍必治你我之罪。”
“胡說,若是大公子有了閃失,大將軍豈會放過你我,派人去搜尋大公子的下落。”
此時,孟岱突然覺得自己還算是幸運了,還是抓緊處理好戰場,撤離這裏,以免節外生枝。
話說孔順護著袁譚一路狂奔了七八裏路,才停了下來,此時,他身邊就隻剩下兩百多士兵,手下大將管統也下落不明,多半已戰死沙場。此刻,袁譚心裏隻有悔恨,他跪在地上,痛哭起來。
至於高順和高覽,兩人得到斥候回報,得知孟岱率軍撤退,也率軍回了平原。清河戰事也告一段落。
……
冀州河間國易京,袁軍大營。
自從攻破了易京中前麵幾個京後,袁軍大喜過望,他讓大軍接著掘出而進,繼續進攻。連續進攻三天時間,又前進了幾十步,燒毀了兩三個京。總之,一切進展順利。
這天,剛剛結束戰鬥,他正在舉辦宴席,慶賀近日取得的成就。他收到了牽招、馬延和王摩聯名匯報,陳炎大軍再次攻破渡口,三人又建議更換渡口押運糧草。這次他破開荒了,沒有吹鼻子瞪眼,很快就同意了。緊接著,文醜傳來消息,說是在渡口擊敗兩萬黑山軍,袁紹大悅。
隻是,陳炎始終是他的心頭大患,不能不解決。可文醜卻失去了陳炎大軍的蹤影,也稍微增加了他的憂慮。
這時,斥候來報:“報大將軍,在易京的東北方向,發現一支押糧隊,約四五千人,不知去哪?小的覺得可疑,便來匯報。”
“押糧隊?那你為何不追上去看明白?”
“稟大將軍,敵軍士兵看守極嚴,小的勉強跟了十幾裏路,就不敢再跟了,怕被敵軍發現,害了小的性命,就無人回來匯報了。”
袁紹雖然沒攻易京北麵,但仍派了些人手,潛伏起來,他也擔心公孫瓚逃跑了。他先問了詳細情況,再把斥候給打發走。他想不明白,就問手下諸臣:“你們說,公孫瓚此舉何意,莫非想逃跑?”
田豐很快就想明白了:“公孫瓚大軍士氣不振,就算逃了,也逃不到哪去,失去易京,隻怕他無地可守,亦會敗亡,以我看,想必是陳炎的軍隊,陳炎大軍進入易縣,糧草不能自足,要靠公孫瓚來補給。由此看來,陳炎大軍隱藏於易京的東北麵。大將軍應盡快把這消息告之文將軍,讓文將軍率騎兵而去,說不定還來得及。”
袁紹仍有憂慮:“隻是,陳炎所率是騎兵,隻怕文醜如往常一樣,追到了,陳炎又跑了,得想個辦法能追蹤到陳炎才行。”
“未必,州牧請想,公孫瓚用五千兵力給陳炎押糧,能拉多少糧?易京雖高,但出了易京後,地勢平坦,又沒有坡,用板車拉糧,一板車可拉好幾石,四五千士兵可拉近萬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