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下邳之戰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岱一聽,心中突然害怕起來。陳炎就幾千兵力,卻接連攻下平原、渤海,這是不容辯駁的事實。當然,他不能認慫。
“哈哈哈哈,你豈會怕你?如今寒冷天氣,我就不信你能攻上甘陵城。”
“我既然來此,自然要攻城,你等著便是。對了,請問尊姓大名?將來你若死了,我也好知道我是殺了誰?”
“哼!”孟岱心裏不爽,但還是報了名字:“大將軍座下大將孟岱,駐守甘陵,必擊敗於你。”
高順聽了,也不再說什麽,就調頭回去。
城頭上,孟岱和陶升聊了起來。
“孟將軍,這高順我曾略有耳聞,此人驍勇善戰,當年鎮守濟南朝陽城,韓榮將軍數千大軍攻其不足一千兵力,打了幾個月都不能破城,結果還兵敗而歸,我們不得不謹慎呀!”
孟岱點了點頭:“嗯,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原來是此人。我亦有耳聞,隻是沒想到他會率軍來攻甘陵,甘陵幾年沒有戰事,平穩得很,一向是大將軍囤糧重地,一旦爆發大戰,隻怕會影響到耕種,今大將軍與公孫瓚交戰,已到了關鍵時刻,清河不容有失呀!你我需派人傳消息給大將軍才行。”
“那如今又該怎麽辦?”
“大將軍早有交代,清河應固守為主,不能出兵攻伐。今天氣尚冷,更不宜出戰,我軍就暫時留在城中,堅守甘陵,如此天氣,敵軍恐怕要受苦了。”孟岱突然大笑了起來:“哈哈哈哈,看來這高順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他若攻甘陵,可再晚半個月或二十天出兵,氣候正好合適。”
陶升也樂了起來:“正是,這天氣至少還得冷上半個月以上,說不定還會凍死不少士兵呢!”
兩人一開始還挺謹慎的,可現在又有點瞧不起高順了。然而,兩人卻都沒有發現,青州軍士兵都有白疊衣穿。
高順回去後,做好攻城的準備。要不攻一下城,敵軍又怎麽會相信他是真的來攻城的呢?
寒風凜冽,高順一聲令下。青州軍的弓兵率先向前,箭矢如飛蝗般射向城頭,袁軍亦不甘示弱,從城牆上射箭還擊,雙方箭雨交織,戰況膠著。
由於天氣寒冷,袁軍士兵的手指被凍得僵硬,反應遲鈍,幾乎拉不滿弓,弓箭的準頭也大打折扣。相比之下,青州軍士兵要好很多,箭矢還能射到城頭上,並逐漸占據了優勢。
高順見狀,連忙下令士兵推著雲梯,到達城下,架在城牆上,奮勇向城頭攀爬。
不過,由於城牆上覆蓋著未融化的冰雪,異常光滑,士兵們幾次嚐試都未能成功攻上城頭。
看到這種情況,高順深知想破城難了,繼續強攻隻會徒增傷亡,於是他當即下令撤兵。
首次攻城,雙方隻是草草戰了一場,損失都不大。
次日,高順又下令列陣於城外,卻沒有攻城。隨後,他又下令讓民夫回平原去。敵軍將領想必已經相信自己有五千兵力了。
接下來的幾天,高順都沒有列陣發動攻城,隻是躲在營寨裏,就這麽與袁軍對峙著。
……
徐州下邳國下邳城。建安四年(199年)一月上旬
曹操率數萬大軍攻打徐州,一路攻城掠地,打了兩三個月,直到下邳城下。轉眼間,曹軍圍攻下邳已有三個月了,下邳城已是岌岌可危。
早在七八天前,呂布派秦宜祿去琅琊國開陽城,讓張遼率軍支援下邳,之後順便去一趟濟南東平陵,向陳炎求援。他和陳炎關係微妙,但畢竟曾結盟過。另一方麵,他又派人向袁術求援。
然而,曹操攻城甚緊,下邳城越來越不能守,呂布有種預感,就算張遼率軍而來,也未必能救下邳,他心灰意冷起來。
今日,曹軍再度攻城,但在呂布的死守下,曹軍沒有得逞,就鳴金收兵了,呂布卻沒有一絲喜悅。西門那邊得報,有水從城外流入城中。這是冬春交接之際,天上又不下雨,怎麽會有水流入城中?
他百思不得其解,就找到陳宮,商議一番。其實,他並不信任陳宮。他和陳宮的關係很微妙,並非單純的主臣關係,且當年陳宮曾參與郝萌謀反。隻是,不管怎麽說,陳宮都是個優秀的謀士。
“公台,今日我擊退曹軍,但西門卻得報,有水從城外流入城中,這天又不下雨,哪來的水?莫非曹操有什麽陰謀不成?”
陳宮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些頭緒來,他下意識地癱坐了椅子上,嘴裏喃喃著:“完了,完了……”
“怎麽?這是怎麽回事?”
“天沒下雨,卻有水流入城,那便是河水,下邳附近就隻有兩河,是沂水和泗水,下邳城地勢較低,那曹操多半是決了沂水或泗水,再挖通溝渠,引沂水和泗水入下邳,想水淹下邳呀!若真如此,下邳用來了幾天時間,就便被淹,需知下邳城牆是夯土所築,一旦被水長時間浸泡,牆體就會變軟,亦容易倒塌。”
呂布臉色大變:“什麽?曹操竟如此狠毒,城內有數千百姓,他竟不顧百姓性命,水淹下邳?”
“百姓算什麽?當年曹操攻陶謙,曾屠戮徐州數十萬人。”
“那我該怎麽辦?”
陳宮想了想,又搖了搖頭:“隻怕已是無力回天了,溫侯當初要是聽我之言,出一陣潛伏在外,伺機襲擊曹軍,使其不能全力攻城,必會奏效,唉!如今悔之已晚。”他一邊哭訴一邊拍著自己的大腿,心裏已是十分懊惱。
“別說了,就算曹操水淹下邳又如何?有我鎮守下邳,豈會使下邳落入曹操之手?”這個時候了,呂布還自己給自己打氣。
陳宮看到呂布還硬著口氣,心裏很是生氣,隻是到了如今地步,他也顧不得跟呂布慪氣了。
三四天之後,流入下邳的水越來越多,整個城低窪之處幾乎都被水淹沒。曹軍又是連日攻打南門,呂布連日都在白門樓堅守,也已是極度疲倦。
“哈哈哈哈,你豈會怕你?如今寒冷天氣,我就不信你能攻上甘陵城。”
“我既然來此,自然要攻城,你等著便是。對了,請問尊姓大名?將來你若死了,我也好知道我是殺了誰?”
“哼!”孟岱心裏不爽,但還是報了名字:“大將軍座下大將孟岱,駐守甘陵,必擊敗於你。”
高順聽了,也不再說什麽,就調頭回去。
城頭上,孟岱和陶升聊了起來。
“孟將軍,這高順我曾略有耳聞,此人驍勇善戰,當年鎮守濟南朝陽城,韓榮將軍數千大軍攻其不足一千兵力,打了幾個月都不能破城,結果還兵敗而歸,我們不得不謹慎呀!”
孟岱點了點頭:“嗯,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原來是此人。我亦有耳聞,隻是沒想到他會率軍來攻甘陵,甘陵幾年沒有戰事,平穩得很,一向是大將軍囤糧重地,一旦爆發大戰,隻怕會影響到耕種,今大將軍與公孫瓚交戰,已到了關鍵時刻,清河不容有失呀!你我需派人傳消息給大將軍才行。”
“那如今又該怎麽辦?”
“大將軍早有交代,清河應固守為主,不能出兵攻伐。今天氣尚冷,更不宜出戰,我軍就暫時留在城中,堅守甘陵,如此天氣,敵軍恐怕要受苦了。”孟岱突然大笑了起來:“哈哈哈哈,看來這高順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他若攻甘陵,可再晚半個月或二十天出兵,氣候正好合適。”
陶升也樂了起來:“正是,這天氣至少還得冷上半個月以上,說不定還會凍死不少士兵呢!”
兩人一開始還挺謹慎的,可現在又有點瞧不起高順了。然而,兩人卻都沒有發現,青州軍士兵都有白疊衣穿。
高順回去後,做好攻城的準備。要不攻一下城,敵軍又怎麽會相信他是真的來攻城的呢?
寒風凜冽,高順一聲令下。青州軍的弓兵率先向前,箭矢如飛蝗般射向城頭,袁軍亦不甘示弱,從城牆上射箭還擊,雙方箭雨交織,戰況膠著。
由於天氣寒冷,袁軍士兵的手指被凍得僵硬,反應遲鈍,幾乎拉不滿弓,弓箭的準頭也大打折扣。相比之下,青州軍士兵要好很多,箭矢還能射到城頭上,並逐漸占據了優勢。
高順見狀,連忙下令士兵推著雲梯,到達城下,架在城牆上,奮勇向城頭攀爬。
不過,由於城牆上覆蓋著未融化的冰雪,異常光滑,士兵們幾次嚐試都未能成功攻上城頭。
看到這種情況,高順深知想破城難了,繼續強攻隻會徒增傷亡,於是他當即下令撤兵。
首次攻城,雙方隻是草草戰了一場,損失都不大。
次日,高順又下令列陣於城外,卻沒有攻城。隨後,他又下令讓民夫回平原去。敵軍將領想必已經相信自己有五千兵力了。
接下來的幾天,高順都沒有列陣發動攻城,隻是躲在營寨裏,就這麽與袁軍對峙著。
……
徐州下邳國下邳城。建安四年(199年)一月上旬
曹操率數萬大軍攻打徐州,一路攻城掠地,打了兩三個月,直到下邳城下。轉眼間,曹軍圍攻下邳已有三個月了,下邳城已是岌岌可危。
早在七八天前,呂布派秦宜祿去琅琊國開陽城,讓張遼率軍支援下邳,之後順便去一趟濟南東平陵,向陳炎求援。他和陳炎關係微妙,但畢竟曾結盟過。另一方麵,他又派人向袁術求援。
然而,曹操攻城甚緊,下邳城越來越不能守,呂布有種預感,就算張遼率軍而來,也未必能救下邳,他心灰意冷起來。
今日,曹軍再度攻城,但在呂布的死守下,曹軍沒有得逞,就鳴金收兵了,呂布卻沒有一絲喜悅。西門那邊得報,有水從城外流入城中。這是冬春交接之際,天上又不下雨,怎麽會有水流入城中?
他百思不得其解,就找到陳宮,商議一番。其實,他並不信任陳宮。他和陳宮的關係很微妙,並非單純的主臣關係,且當年陳宮曾參與郝萌謀反。隻是,不管怎麽說,陳宮都是個優秀的謀士。
“公台,今日我擊退曹軍,但西門卻得報,有水從城外流入城中,這天又不下雨,哪來的水?莫非曹操有什麽陰謀不成?”
陳宮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些頭緒來,他下意識地癱坐了椅子上,嘴裏喃喃著:“完了,完了……”
“怎麽?這是怎麽回事?”
“天沒下雨,卻有水流入城,那便是河水,下邳附近就隻有兩河,是沂水和泗水,下邳城地勢較低,那曹操多半是決了沂水或泗水,再挖通溝渠,引沂水和泗水入下邳,想水淹下邳呀!若真如此,下邳用來了幾天時間,就便被淹,需知下邳城牆是夯土所築,一旦被水長時間浸泡,牆體就會變軟,亦容易倒塌。”
呂布臉色大變:“什麽?曹操竟如此狠毒,城內有數千百姓,他竟不顧百姓性命,水淹下邳?”
“百姓算什麽?當年曹操攻陶謙,曾屠戮徐州數十萬人。”
“那我該怎麽辦?”
陳宮想了想,又搖了搖頭:“隻怕已是無力回天了,溫侯當初要是聽我之言,出一陣潛伏在外,伺機襲擊曹軍,使其不能全力攻城,必會奏效,唉!如今悔之已晚。”他一邊哭訴一邊拍著自己的大腿,心裏已是十分懊惱。
“別說了,就算曹操水淹下邳又如何?有我鎮守下邳,豈會使下邳落入曹操之手?”這個時候了,呂布還自己給自己打氣。
陳宮看到呂布還硬著口氣,心裏很是生氣,隻是到了如今地步,他也顧不得跟呂布慪氣了。
三四天之後,流入下邳的水越來越多,整個城低窪之處幾乎都被水淹沒。曹軍又是連日攻打南門,呂布連日都在白門樓堅守,也已是極度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