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袁紹的聯姻之策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圖連忙阻止:“大將軍地位崇高,親征平原未免太高看陳炎,實是大可不必。”
逢紀也連忙說:“公則所言有理,大將軍當坐鎮鄴城,主持大局才是,若東征平原期間,北方有事,則不能及時應對,會誤了大事,還請大將軍深思。”
袁紹搖了搖頭:“我大軍爭奪平原,已有數年,卻不難克,先是與公孫瓚糜戰三年,後陳炎崛起,已成大患,何也?皆因我主攻公孫瓚,而忽視了陳炎,致使軍中將士紛紛傾力對陣公孫瓚,使陳炎得到機會發展壯大。”
“擊敗公孫瓚,可兵據幽州,但幽州固然重要,青州亦是重要,我豈能重幽州而輕青州?且近兩年來,陳炎壯大太快,連連擊敗我手下之將,使我軍聲勢大減,若不遏止其勢,恐後患無窮。今我出兵青州,以勢壓之,奪回失地,也讓青州之人,還記得我這個大將軍。”
原來如此,袁紹自感這幾年在青州屢屢戰敗,自己聲勢下降,就想率軍兵進青州,主要給自己還是長長聲勢,否則青州人都不把他放在眼裏。
田豐卻不以為然:“大將軍所言並非無理,然陳炎隻有兩三千兵力,大將軍以數萬大軍進軍,乃殺雞用牛刀,隻怕為人所笑,且大軍出行,耗費無數,若今數萬人進軍平原,所費數不勝數,實是得不償失呀。”
“元皓,你無須多言,此事就這麽定了,不日我將親率大軍東進,攻打陳炎,奪回漯陰,兵進濟南。”
辛評、郭圖等人本來還想勸的,但他們聽到袁紹的口氣有些嚴厲,就不敢再勸了。元皓也是無奈,袁紹點他名了,他也就不能再說什麽。
後來他想了一下,袁紹親率大軍進軍青州,除了多費些糧草之外,好像也沒其他壞處。隻是袁紹這種沽名釣譽的做法,讓他微微不滿。還有一點,這次袁紹出兵,博得名譽,想必也會把沮授給放了。
談事結束後,眾人離去,袁紹又留下了郭圖、許攸、辛評、逢紀、荀諶等人,商議起另外一件事。
“今我據在冀州已有數年,聲威卓著,公孫瓚已是窮途末路,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暗中與公孫瓚勾結,與我為敵,這是為何?”
許攸腦筋轉得快,瞬間就明白過來:“大將軍禮賢下士,深得士人敬仰,然大將軍乃汝南人,入主冀州,冀州人仍難信大將軍,故才暗中與公孫瓚勾結。”
他看了一下眼前幾個人,除了逢紀是南陽人外,其餘四人都是潁川人,冀州本地人一個都沒有,他自然就明白袁紹想說什麽。他跟袁紹這麽些年,也不是白跟的。
“那我該如何去做,才能讓冀州人信任於我?”
“若想讓冀州人安心為大將軍效力,大將軍可延請並提拔一些冀州人為官,並重用他們,冀州人必會以這些人為典範,進而信任大將軍,並願意為大將軍效死力。”
“例如清河崔氏,聞名一方,乃冀州望族,其族中人才輩出,崔琰崔季珪便是其中佼佼者,其族弟崔林崔德儒亦是名重一時。廣平郡邯鄲人劉劭劉孔才,亦是深得冀州人敬仰……大將軍皆可去延攬他們。”許攸三言兩語,就舉薦了幾個人。
“若他們願意為大將軍所用,則可重用,若他們不願意效力,大將軍亦可許以名譽及虛位,善待他們,不過費些錢財而已,卻能做出表率給冀州人看,屆時,冀州人必對大將軍心悅誠服,誠心歸附。”
袁紹手下的人中,在軍中任職的將領倒是不少是冀州本地人,但這些人出身一般,大多數都是普通家族或中等家族中人,幾乎沒有出身大族之人。
在文臣中,也唯有田豐、沮授等寥寥幾個人出身冀州,在士林中頗有名望,但家中勢力卻一般。再者,這幾個人也不怎麽得袁紹重用,袁紹重用的、且能影響到決策的,例如郭圖、許攸、辛評、逢紀等,都是外來人。
袁紹點了點頭,認可了許攸這個想法:“子遠所說有理。”
“還有……”許攸的主意還沒完,又接著說:“若大將軍想盡快得到冀州人的認可,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聯姻。半年前,我曾遇到中山無極縣甄逸之三子甄堯,聽聞其幼妹明年及笄,尚未婚配,大將軍次子顯弈公子年紀二十餘,妻吳氏已喪,尚未續弦,正好相配,大將軍可遣人與甄氏相談結親。”
“甄氏之人,官場雖不甚如意,但其族在中山已有數百年,曆代經商,富可敵國,若與他家結親,對大將軍大有裨益。且……大將軍可曾注意到最近有桑皮紙在鄴城售賣?”
“嗯,那又如何?”
“此紙據說為青州人左伯所產,正是甄家從青州進貨,再運送到冀州售賣,顯然陳炎也在借助甄家之力,來從事商貿,賺取錢糧,若大將軍與甄家結親,便可拉攏甄家,為大將軍所用,可斷陳炎財路,此是何等快慰之事?”
“原來如此,隻是甄家已與陳炎相交,我再聯姻拉攏,甄家會不會不願意?且我又如何能信任他們?”
“大將軍勢大,甄家如何會不願意?若大將軍與甄家結了親,甄家自然會為大將軍所用,陳炎又算什麽?甄家自然就與陳炎撇清關係,不會再與他有瓜葛。”
“哈哈哈哈,子遠此計甚妙。”袁紹大喜:“好,我這就派人去求親。”
……
青州平原郡漯陰城。
三天之後,袁紹親率三萬大軍,向青州平原進兵,準備踏平青州。從鄴城到平原有六七百裏路,行軍了半個月時間,大軍才到達平原。他下令大軍在平原停留兩天時間,進行休整,再兵進漯陰城。從平原城到漯陰城路程百來裏路,需行軍三天以上。
袁紹大軍剛剛到達平原,平原城內的一個角落裏,幾隻鴿子飛向天空。一個時辰後,其中一隻鴿子飛到了漯河。
逢紀也連忙說:“公則所言有理,大將軍當坐鎮鄴城,主持大局才是,若東征平原期間,北方有事,則不能及時應對,會誤了大事,還請大將軍深思。”
袁紹搖了搖頭:“我大軍爭奪平原,已有數年,卻不難克,先是與公孫瓚糜戰三年,後陳炎崛起,已成大患,何也?皆因我主攻公孫瓚,而忽視了陳炎,致使軍中將士紛紛傾力對陣公孫瓚,使陳炎得到機會發展壯大。”
“擊敗公孫瓚,可兵據幽州,但幽州固然重要,青州亦是重要,我豈能重幽州而輕青州?且近兩年來,陳炎壯大太快,連連擊敗我手下之將,使我軍聲勢大減,若不遏止其勢,恐後患無窮。今我出兵青州,以勢壓之,奪回失地,也讓青州之人,還記得我這個大將軍。”
原來如此,袁紹自感這幾年在青州屢屢戰敗,自己聲勢下降,就想率軍兵進青州,主要給自己還是長長聲勢,否則青州人都不把他放在眼裏。
田豐卻不以為然:“大將軍所言並非無理,然陳炎隻有兩三千兵力,大將軍以數萬大軍進軍,乃殺雞用牛刀,隻怕為人所笑,且大軍出行,耗費無數,若今數萬人進軍平原,所費數不勝數,實是得不償失呀。”
“元皓,你無須多言,此事就這麽定了,不日我將親率大軍東進,攻打陳炎,奪回漯陰,兵進濟南。”
辛評、郭圖等人本來還想勸的,但他們聽到袁紹的口氣有些嚴厲,就不敢再勸了。元皓也是無奈,袁紹點他名了,他也就不能再說什麽。
後來他想了一下,袁紹親率大軍進軍青州,除了多費些糧草之外,好像也沒其他壞處。隻是袁紹這種沽名釣譽的做法,讓他微微不滿。還有一點,這次袁紹出兵,博得名譽,想必也會把沮授給放了。
談事結束後,眾人離去,袁紹又留下了郭圖、許攸、辛評、逢紀、荀諶等人,商議起另外一件事。
“今我據在冀州已有數年,聲威卓著,公孫瓚已是窮途末路,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暗中與公孫瓚勾結,與我為敵,這是為何?”
許攸腦筋轉得快,瞬間就明白過來:“大將軍禮賢下士,深得士人敬仰,然大將軍乃汝南人,入主冀州,冀州人仍難信大將軍,故才暗中與公孫瓚勾結。”
他看了一下眼前幾個人,除了逢紀是南陽人外,其餘四人都是潁川人,冀州本地人一個都沒有,他自然就明白袁紹想說什麽。他跟袁紹這麽些年,也不是白跟的。
“那我該如何去做,才能讓冀州人信任於我?”
“若想讓冀州人安心為大將軍效力,大將軍可延請並提拔一些冀州人為官,並重用他們,冀州人必會以這些人為典範,進而信任大將軍,並願意為大將軍效死力。”
“例如清河崔氏,聞名一方,乃冀州望族,其族中人才輩出,崔琰崔季珪便是其中佼佼者,其族弟崔林崔德儒亦是名重一時。廣平郡邯鄲人劉劭劉孔才,亦是深得冀州人敬仰……大將軍皆可去延攬他們。”許攸三言兩語,就舉薦了幾個人。
“若他們願意為大將軍所用,則可重用,若他們不願意效力,大將軍亦可許以名譽及虛位,善待他們,不過費些錢財而已,卻能做出表率給冀州人看,屆時,冀州人必對大將軍心悅誠服,誠心歸附。”
袁紹手下的人中,在軍中任職的將領倒是不少是冀州本地人,但這些人出身一般,大多數都是普通家族或中等家族中人,幾乎沒有出身大族之人。
在文臣中,也唯有田豐、沮授等寥寥幾個人出身冀州,在士林中頗有名望,但家中勢力卻一般。再者,這幾個人也不怎麽得袁紹重用,袁紹重用的、且能影響到決策的,例如郭圖、許攸、辛評、逢紀等,都是外來人。
袁紹點了點頭,認可了許攸這個想法:“子遠所說有理。”
“還有……”許攸的主意還沒完,又接著說:“若大將軍想盡快得到冀州人的認可,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聯姻。半年前,我曾遇到中山無極縣甄逸之三子甄堯,聽聞其幼妹明年及笄,尚未婚配,大將軍次子顯弈公子年紀二十餘,妻吳氏已喪,尚未續弦,正好相配,大將軍可遣人與甄氏相談結親。”
“甄氏之人,官場雖不甚如意,但其族在中山已有數百年,曆代經商,富可敵國,若與他家結親,對大將軍大有裨益。且……大將軍可曾注意到最近有桑皮紙在鄴城售賣?”
“嗯,那又如何?”
“此紙據說為青州人左伯所產,正是甄家從青州進貨,再運送到冀州售賣,顯然陳炎也在借助甄家之力,來從事商貿,賺取錢糧,若大將軍與甄家結親,便可拉攏甄家,為大將軍所用,可斷陳炎財路,此是何等快慰之事?”
“原來如此,隻是甄家已與陳炎相交,我再聯姻拉攏,甄家會不會不願意?且我又如何能信任他們?”
“大將軍勢大,甄家如何會不願意?若大將軍與甄家結了親,甄家自然會為大將軍所用,陳炎又算什麽?甄家自然就與陳炎撇清關係,不會再與他有瓜葛。”
“哈哈哈哈,子遠此計甚妙。”袁紹大喜:“好,我這就派人去求親。”
……
青州平原郡漯陰城。
三天之後,袁紹親率三萬大軍,向青州平原進兵,準備踏平青州。從鄴城到平原有六七百裏路,行軍了半個月時間,大軍才到達平原。他下令大軍在平原停留兩天時間,進行休整,再兵進漯陰城。從平原城到漯陰城路程百來裏路,需行軍三天以上。
袁紹大軍剛剛到達平原,平原城內的一個角落裏,幾隻鴿子飛向天空。一個時辰後,其中一隻鴿子飛到了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