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委以重任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唯有朝陽渡,在東平陵在西北向,對岸是平原,距離東平陵百來裏路,我鞭長莫及。數月前,朝陽渡為袁譚所占,我曾將其攻破,斷袁譚糧道,但袁譚仍是占據了齊國。”
“那國相為何不直接把渡口摧毀?讓袁軍過不了河?”
“我確實曾想過,但黃河渡口本就不多,若將其摧毀,百姓也沒辦法渡河,豈不拖累百姓?且袁紹過了河,就會再另尋他口,修建渡口,反而讓我防不勝防,還不如把渡口留著,讓袁紹嚐試從此渡口渡河,而不是去找我不知道的地方建渡口。”
“為了保渡口周全,不讓袁紹渡河,我打算加固朝陽城。使朝陽城與渡口互成犄角。即便渡口被攻破,仍可撤退到朝陽城堅守下去,袁紹必會忌憚。”
高順肯定了做法:“國相此法,倒也是可行,以渡口作為第一道防線,朝陽作為第二道防守,層層阻擊,必能讓袁紹大軍精疲力盡。”
“嗯,仲從,若讓你來堅守朝陽城,我隻有五百士兵給你,你能擋袁紹多少兵力?”
“我……”高順愕然,原來談了這麽久,陳炎竟是讓他來擔此重任,他有點不敢相信:“國相,我……我剛投效,豈敢擔此重任?”
“哈哈哈哈,若朝陽不失,我便能一心一意對付駐齊國的袁譚。若朝陽失了,恐怕離我敗亡不遠了。仲叢之勇,我已見識到了,此責任重大,我唯有托付能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相信仲從。”
但凡有合適的人選,陳炎也不想讓剛剛投效的高順擔此重任。或許他相信的不是高順,而是曆史。在曆史上,呂布並不信任高順,高順卻對呂布忠心耿耿,直到最後赴死,也沒有背叛呂布或開口求饒。
高順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心裏一暖,他想了想:“五百士兵還是少了點,若……弓箭充足,我能擋……敵軍三千大軍。”
“三千大軍?那你打算怎麽擋?”
“渡口本身就是一道防禦力極強的防線,袁紹沒有水軍,其渡河所用的船隻,皆為百姓擺渡用的船隻,沒有攻擊力,我隻需讓弓兵在岸上射擊,敵軍反擊弱,我可重創敵軍,初戰必獲勝。”
“另外,我提前在渡口外約三百步距離內,築一土壘,以為第二道防線。若敵軍強行衝過來,不計損失,靠近渡口,我便率軍撤退到土壘後,以土壘為掩體,繼續弓射,屆時敵軍上岸比較少,攻力不繼,我仍有機會重創敵軍,敵軍靠近土壘後,我大軍再放棄第二道防線,退回朝陽城。”
“我估計,這兩道防線,敵軍唯有犧牲兵力,強行突破,而我的目的是重創敵軍的同時,自己的軍隊幾乎沒有損失。兩戰下來,敵軍看似突破兩道防線,實則損失不小,士氣已衰,此時,我再堅守朝陽城,敵軍必無力攻城。”
“好!”陳炎大讚,雖然高順的做法未必會對,但他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想到了應對之策,足見他反應靈敏,在軍事上也有一定的見解。
高順又咬了咬牙:“國相,五百士兵似乎少了點,阻三千敵軍已是極限,但若是再給我兩百士兵,我可擋敵軍五千兵力。”
“再給你兩百士兵?那就是七百了。”陳炎一陣疑惑,莫非是為了訓練傳說中的陷陣營?隻是,他兵力有限,即便多給兩百士兵,也得跟擠牙膏一樣摳摳搜搜。
陳炎也咬咬:“袁紹兵力充足,或許真的增加五千以上也有可能,好,我答應你!就給你七百兵力!”
“國相,你答應了?”高順反而驚訝了,他確實是鼓起勇氣提了要求,但他也認為自己初來乍到,提這要求有些過分。
“哈哈哈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剛才不是說了嗎?我既然打算用你駐守朝陽,自然要滿足你的要求,當然,弓箭的數量也要滿足你。”
“多謝相國,願為相國效死力。”
“有仲從相助,我如魚得水,朝陽無憂矣!”
高順加入之後,陳炎很快就把七百士兵給他,同時調撥給他兩百把弓和相應數量的箭矢,並給了一百杆長槍和兩百個盾牌,讓他加緊訓練。
陳炎軍中一共才四百多把弓,不到兩百杆長槍,一下子就給高順這麽多,典韋還好,潘璋就有點不爽了,他直接來找陳炎。
“國相,我知道那高順武藝高強,略勝於我,但他一來,國相給了那麽多士兵和器械,這是不是太過了?”潘璋也是直爽之人,直接把不滿說了出來。
“文珪,我亦明白。袁譚占據齊國,遲早會出兵攻打於我,隻不過他缺糧,隻能先囤積糧草,今已是夏季,再過兩個月,就會到秋收的季節,把糧收了,那便是他出兵的時機,屆時你我會率軍與袁譚交戰。”
“我用高仲從鎮守朝陽城,是希望他能阻擋來自冀州方向的敵軍援軍,這可是個重擔。需知你我兩千士兵,麵對的是袁譚五六千士兵,可高順隻有七百士兵,麵對的敵軍可能是兩三千兵力,也可能是四五千兵力,甚至上萬,他受如此壓力,我豈能不大力支持?”
陳炎這麽一說,潘璋才明白高順肩上的任務,不過,他不會輕易認可高順:“國相,既如此,我亦願意為國相死守朝陽,還請國相讓我去,我必不會讓袁紹大軍一兵一卒,進入我濟南國。”
陳炎看到潘璋仍是不服氣,稍想了一下,又說:“走,咱們去校場,先看一下仲從練兵,如何?”帶潘璋見識一下高順訓兵的能力,當然,他自己也去見識一下。
兩人來到校場,隻是見高順正在校場上,帶著七百名士兵訓練。其中兩百名士兵正在練習弓箭。兩三百個士兵似乎正在練習搏殺,他們兩三個人一組,練習對敵。剩下的士兵正在練習大軍陣型,士兵在校場上有序地跑動,讓人感到不解,但陳炎和潘璋都是帶兵打仗之人,慢慢地看出一些門道來。
“那國相為何不直接把渡口摧毀?讓袁軍過不了河?”
“我確實曾想過,但黃河渡口本就不多,若將其摧毀,百姓也沒辦法渡河,豈不拖累百姓?且袁紹過了河,就會再另尋他口,修建渡口,反而讓我防不勝防,還不如把渡口留著,讓袁紹嚐試從此渡口渡河,而不是去找我不知道的地方建渡口。”
“為了保渡口周全,不讓袁紹渡河,我打算加固朝陽城。使朝陽城與渡口互成犄角。即便渡口被攻破,仍可撤退到朝陽城堅守下去,袁紹必會忌憚。”
高順肯定了做法:“國相此法,倒也是可行,以渡口作為第一道防線,朝陽作為第二道防守,層層阻擊,必能讓袁紹大軍精疲力盡。”
“嗯,仲從,若讓你來堅守朝陽城,我隻有五百士兵給你,你能擋袁紹多少兵力?”
“我……”高順愕然,原來談了這麽久,陳炎竟是讓他來擔此重任,他有點不敢相信:“國相,我……我剛投效,豈敢擔此重任?”
“哈哈哈哈,若朝陽不失,我便能一心一意對付駐齊國的袁譚。若朝陽失了,恐怕離我敗亡不遠了。仲叢之勇,我已見識到了,此責任重大,我唯有托付能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相信仲從。”
但凡有合適的人選,陳炎也不想讓剛剛投效的高順擔此重任。或許他相信的不是高順,而是曆史。在曆史上,呂布並不信任高順,高順卻對呂布忠心耿耿,直到最後赴死,也沒有背叛呂布或開口求饒。
高順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心裏一暖,他想了想:“五百士兵還是少了點,若……弓箭充足,我能擋……敵軍三千大軍。”
“三千大軍?那你打算怎麽擋?”
“渡口本身就是一道防禦力極強的防線,袁紹沒有水軍,其渡河所用的船隻,皆為百姓擺渡用的船隻,沒有攻擊力,我隻需讓弓兵在岸上射擊,敵軍反擊弱,我可重創敵軍,初戰必獲勝。”
“另外,我提前在渡口外約三百步距離內,築一土壘,以為第二道防線。若敵軍強行衝過來,不計損失,靠近渡口,我便率軍撤退到土壘後,以土壘為掩體,繼續弓射,屆時敵軍上岸比較少,攻力不繼,我仍有機會重創敵軍,敵軍靠近土壘後,我大軍再放棄第二道防線,退回朝陽城。”
“我估計,這兩道防線,敵軍唯有犧牲兵力,強行突破,而我的目的是重創敵軍的同時,自己的軍隊幾乎沒有損失。兩戰下來,敵軍看似突破兩道防線,實則損失不小,士氣已衰,此時,我再堅守朝陽城,敵軍必無力攻城。”
“好!”陳炎大讚,雖然高順的做法未必會對,但他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想到了應對之策,足見他反應靈敏,在軍事上也有一定的見解。
高順又咬了咬牙:“國相,五百士兵似乎少了點,阻三千敵軍已是極限,但若是再給我兩百士兵,我可擋敵軍五千兵力。”
“再給你兩百士兵?那就是七百了。”陳炎一陣疑惑,莫非是為了訓練傳說中的陷陣營?隻是,他兵力有限,即便多給兩百士兵,也得跟擠牙膏一樣摳摳搜搜。
陳炎也咬咬:“袁紹兵力充足,或許真的增加五千以上也有可能,好,我答應你!就給你七百兵力!”
“國相,你答應了?”高順反而驚訝了,他確實是鼓起勇氣提了要求,但他也認為自己初來乍到,提這要求有些過分。
“哈哈哈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剛才不是說了嗎?我既然打算用你駐守朝陽,自然要滿足你的要求,當然,弓箭的數量也要滿足你。”
“多謝相國,願為相國效死力。”
“有仲從相助,我如魚得水,朝陽無憂矣!”
高順加入之後,陳炎很快就把七百士兵給他,同時調撥給他兩百把弓和相應數量的箭矢,並給了一百杆長槍和兩百個盾牌,讓他加緊訓練。
陳炎軍中一共才四百多把弓,不到兩百杆長槍,一下子就給高順這麽多,典韋還好,潘璋就有點不爽了,他直接來找陳炎。
“國相,我知道那高順武藝高強,略勝於我,但他一來,國相給了那麽多士兵和器械,這是不是太過了?”潘璋也是直爽之人,直接把不滿說了出來。
“文珪,我亦明白。袁譚占據齊國,遲早會出兵攻打於我,隻不過他缺糧,隻能先囤積糧草,今已是夏季,再過兩個月,就會到秋收的季節,把糧收了,那便是他出兵的時機,屆時你我會率軍與袁譚交戰。”
“我用高仲從鎮守朝陽城,是希望他能阻擋來自冀州方向的敵軍援軍,這可是個重擔。需知你我兩千士兵,麵對的是袁譚五六千士兵,可高順隻有七百士兵,麵對的敵軍可能是兩三千兵力,也可能是四五千兵力,甚至上萬,他受如此壓力,我豈能不大力支持?”
陳炎這麽一說,潘璋才明白高順肩上的任務,不過,他不會輕易認可高順:“國相,既如此,我亦願意為國相死守朝陽,還請國相讓我去,我必不會讓袁紹大軍一兵一卒,進入我濟南國。”
陳炎看到潘璋仍是不服氣,稍想了一下,又說:“走,咱們去校場,先看一下仲從練兵,如何?”帶潘璋見識一下高順訓兵的能力,當然,他自己也去見識一下。
兩人來到校場,隻是見高順正在校場上,帶著七百名士兵訓練。其中兩百名士兵正在練習弓箭。兩三百個士兵似乎正在練習搏殺,他們兩三個人一組,練習對敵。剩下的士兵正在練習大軍陣型,士兵在校場上有序地跑動,讓人感到不解,但陳炎和潘璋都是帶兵打仗之人,慢慢地看出一些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