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大亂,既然先生是青州名士,為何不留在青州為官,助北海相穩定青州形勢呢?”


    “我雖與北海相有所往來,但亦知,北海相對青州之亂,亦是無能為力,故我才想著要南下荊州。”


    “天下亂世,荊州亦是大漢之地,又豈能幸免?不過先後有序而言。今青州大亂,我觀濟南相陳炎雄才大略,將來必能平定青州,還青州一個安穩。反倒是用不了多久,荊州可能會大亂,先生此時去了,正好遇到荊州之亂,屆時又如何自處?我與濟南相有些交情,先生幫了我大忙,若是願意去濟南,我可向濟南相舉薦先生。”


    “哈哈哈哈,我豈會相信你之言?”孫嵩有些不屑一顧,此時此刻,他對陳炎仍有些戒心。不過,想必他也能猜出眼前這個自稱是陳淼的人,與濟南相陳炎有些關係。


    “先生不相信我?你我相遇,先生助我過關卡,我亦提供馬匹給先生,也是一場機緣。先生想南下荊州,我自是不會阻攔,但從泰山南下,需經徐州、豫州等地,走約兩千裏路,才能到達荊州。路上戰亂頻繁,你要如何才能到達荊州?更何況,你這兩匹馬的馬車,可拉不動馬車,你打算怎麽辦?”


    “你……那匹馬你想要回去?”


    “那是當然,馬匹價值不菲,我豈能白白送給你?”


    “但剛才在關卡之處,若不是我相助,你早就落入北海相手中,是我救了你。”孫嵩拚命攀附恩情,並非他有意這麽做,他實是不願意把馬匹還給陳炎。


    “先生當知我們倆乃是會武之人,剛才若是你告發了,我必屠你全家。換言之,你剛才是在救你自己,而非救我,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念你恩情呢?更何況,我已經把馬借給你幾個時辰時間了。”


    “這……”孫嵩被陳炎的說法給搞糊塗了,然而他並沒有死心:“不如,我購買你的馬匹,如何?”


    “可我不賣!賣了我怎麽回去?”


    “你回哪?”


    “濟南東平陵。”


    東平陵在萊蕪的西北方向,和孫嵩要去的方向是相反的,孫嵩急了起來:“小兄弟,出門在外,當靠朋友相扶,你我相識也是一場緣分,若你回濟南東平陵,把這匹馬帶走,我這馬車就走不了了,你得幫幫我。”


    “先生,在北海時,我已經幫你了,你總不能讓我幫你到荊州吧!以我看,待會兒我們走了,你就停下來,把馬車的馬喂好,讓馬休息一晚,明日馬就有了力氣,可繼續前行。”


    “馬車不能行,我豈不得在野外過夜?一家婦孺在此,我如何安心?再說了,在野外怎麽養馬?”


    “那還有一法,就是我們一起去東平陵,到了東平陵,你便可多購買一匹馬,屆時再南下。”


    “東平陵太遠,不如兩位先送我們去萊蕪,在萊蕪購買馬匹,屆時兩位再離去,如何?”


    “不行,去萊蕪不順路,況且萊蕪隻是個小城,未必會有馬賣,東平陵就不同了,那是濟南國治所,是個大城,必有馬匹賣。”


    “小兄弟,你真是……”孫嵩哭喪著臉。


    “先生可不能怪我,是你自己考慮不周,五個人居然坐一輛馬車?”


    “唉,當初考慮到馬車可坐三個人,兩個小孩又不重,擠擠就行,哪會料到出現這種情況?要是再購買一輛馬車,價錢不菲,我亦承擔不起。”


    孫嵩兩個孩子都是十歲左右,合起來就是一個大人的體重了。


    “先生,濟南相雄才大略,連連擊破臧洪、袁紹,又收攏青州流民,實屯田之策,將來必能崛起於青州。你再考慮一下吧,去東平陵,我向濟南相推薦於你,讓你在濟南為官,總比南下要好,這一路上兗州、徐州、豫州,哪個不是處於戰亂之中。”


    孫嵩無奈呀,他要不去東平陵,陳炎立馬就把馬給帶走。這馬車是出行用的,如今卻連累了他。


    “好吧!我跟你先去濟南東平陵,隻是,為官之事,暫時不考慮,去東平陵換輛馬車再說。”


    “可以!”陳炎也不強求。


    有孫嵩一家人同行,速度慢了不少,三天後,陳炎才回到東平陵。


    陳炎直接去衙署,孫嵩也緊隨其後。國淵正好從衙署裏麵出來,在門口見到了陳炎等人。


    “參見國相。”


    “原來是國子尼呀!”


    “我在濟南與齊邊境之地,引一些百姓進入濟南耕種,前後一個月時間,共引來兩千多百姓,已是齊國將近一成的人口了,也是大有收獲,此次回東平陵向國相告之此事,卻不想國相不在東平陵,正要離開,國相又回來了。”


    “我去了趟北海,剛剛回來。”


    此刻孫嵩也是一臉懵逼地看著陳炎:“原來你是濟南國相?”


    “正是,我叫陳炎,字文權,陳淼隻是臨時取的假名。”


    “那北海相為何會對你不利?”


    “我如何知道?”


    “什麽?北海相對國相不利?”國淵一聲驚問,他既氣憤又驚奇:“北海相聲名在外,與國相素無往來,亦無恩怨,怎麽會對國相不利?”


    他又下意識地看了一下陳炎身後孫嵩,竟覺得有些眼熟:“你可是……孫賓碩?”


    “正是,你是……國子尼?”孫嵩剛才聽到國子尼這字,就覺得有點耳熟,這時才想了起來。


    “怎麽?你們倆認識?”


    “國相有所不知,我曾跟鄭大家(鄭玄)學習,與根矩先生(邴原)、幼安先生(管寧)也有所往來,與賓碩也有過幾麵之緣,隻是青州戰亂頻繁,後來我去了遼東,已有數年沒見過賓碩了。”


    其實,都是青州名士,相互有所往來,都是一個圈子裏麵的人,認識也是正常。


    “哈哈哈哈,既然是好友,那就好辦,我欲留賓碩在濟南為官,但他卻執意要南下荊州,你幫我勸勸他。”


    “願為國相效力。”


    陳炎湊近國淵,低聲在他耳邊說:“既然你與孫賓碩相識,那就由你來接待他,記住,把他留在濟南。”說著,他向兩人行了個禮,就離開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雲並收藏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