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了武侯祠,張平安他們找了個地方吃完午飯,下午來到杜甫草堂。談到詩聖,人們自然會想到唐代那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長樂,豫章,小兕子,城陽,你們可能不太清楚唐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期,對後世的文化傳承和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詩不僅代表了唐代文學的高峰,也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唐詩在唐代社會中的地位也非常高,詩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遠高於後世詩人。?唐代的皇帝和貴族普遍喜歡寫詩、讀詩,從你們阿爺那就可見一斑,而且唐朝的社會風氣也崇尚詩歌。例如,李白、杜甫等詩人受到極高的禮遇,甚至皇帝親自接見並給予厚待。這種社會風氣和皇帝的推崇,使得詩歌在唐代成為了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促進了唐詩的繁榮和發展。


    接下來我們就去看看詩聖流寓成都時的故居,位於成都西門外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張平安給長樂她們簡單的介紹道。


    經過一千多年的演變,杜甫當年躲避“安史之亂”攜家入蜀,“誅茅初一畝”,且在這裏居住三年零九月的草堂故居,已成為今天供人們瞻仰憑吊詩聖的紀念性建築群。


    杜甫草堂博物館總麵積300餘畝。館內大廨、詩史堂、工部祠三座主建築循序屹立在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上。堂、廨之間以回廊連接,曲折婉轉,風韻別致。


    祠前東穿花徑,西憑水檻,祠後點綴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風光。園內有碧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蘭園,茂密如雲的翠竹蒼鬆,整個杜甫草堂既具有詩情,又富畫意,可以說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文化勝地。


    走進杜甫草堂博物館,大廨是一定不能錯過的。這座位於草堂中軸線上的敞廳式建築,高朗明亮,氣勢不凡,它是古代官吏辦公場所的生動再現。


    這裏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個書架,雖然陳設簡單,但在大廨中央端坐著一尊高約2米的杜甫銅像,清瘦而孤傲,深邃的目光凝視著遠方。想象著當年杜甫在此處理公務、揮毫潑墨的情景,感慨萬端。


    杜甫草堂博物館不僅保存了眾多杜甫的詩詞,還展示了他的珍貴文物。


    公元759年,在唐肅宗乾元年間,杜甫為了躲避安史之亂,來到了成都,並在一座茅草屋中居住下來。在這段艱難的歲月裏,他創作了大約240篇詩文,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在這間茅草屋中誕生的。再次探訪當年杜甫的居所,感受他心靈的棲息之地,體驗那份曆經滄桑後的寧靜與詩意,倍感榮幸與暖心。


    張平安他們來到了杜甫草堂的詩史堂,堂中央安放著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銅像。駐足在詩聖的雕像前,仿佛看到了他揮毫潑墨,筆下生輝的情景。


    草堂文創館裏充滿了創意與文化氣息,它通過各種新穎的方式展示了杜甫草堂的曆史文化,如詩人的手稿、書畫、陶瓷等藝術品,以及各種具有草堂特色的文創產品。驚歎於這些創意產品的獨特設計和精湛工藝,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工部祠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旁配以對稱的回廊與其他附屬建築,其間有流水縈回,小橋勾連,竹樹掩映,顯得既莊嚴肅穆又幽深靜謐。因為杜甫在成都時曾被嚴武表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後人尊稱他為杜工部,將紀念他的祠稱為工部祠,祠由此得名。


    祠內有明、清兩代石刻杜甫像,堂中有“荒江結屋公千古,異代升堂宋兩賢”的聯語。壁間還嵌有清乾隆、嘉慶年間石刻“少陵草堂圖”,刻工精細,解放後即是據此圖恢複草堂原貌。


    杜甫草堂的大雅堂是一處讓人流連忘返的藝術殿堂。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這裏的一幅精美磨漆壁畫,它色彩豐富,線條流暢,讓人感受到了詩意境界。一尊尊曆代詩人雕塑造型各異,神態生動,體現了草堂的文化底蘊。站在詩人的雕像前,倍感詩情畫意。


    杜甫書法木刻廊裏的每一幅作品都蘊含著杜甫的詩情和思想。這些書法作品充分展示了杜甫草堂的藝術價值。


    恢複重建的茅屋景區溪流環抱,綠樹成蔭,竹籬柴扉,芳草青青,營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柴門古道旁”等杜甫詩句描繪的郊野景象。


    推開吚呀作響的柴門,左植“四鬆”,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綿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藥欄鬱鬱,詩人的老妻所畫的棋盤仍留在石上……。參觀杜甫草堂,值得一遊的地方還有紅牆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


    少陵草堂碑亭周圍綠樹成蔭,環境清幽,讓人感到仿佛置身於古人的庭院裏。草堂影壁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成為遊客們拍照打卡的地方。


    再往前走就是盆景園了。盆景園裏擺放著形態各異的盆景,有的像山水畫,有的像植物園一般,令人讚歎不已。在這裏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盆景,還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花徑是草堂內的一處小徑,在這裏漫步讓人心情分外愉悅。


    杜甫草堂內還設有書畫館等文化景觀。館內珍藏各類資料3萬餘冊,包括宋、元、明、清曆代杜詩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種鉛印本,還有外譯本和朝鮮、日本出版的漢刻本120多種。


    草堂的園林景觀也非常獨特,有盆景園、蘭園、梅園等,與古建築相得益彰。這裏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和文學愛好者前來參觀和研究。


    在蘭花文化館張平安他們欣賞到了形態各異的蘭花,有的嬌豔欲滴,有的香氣四溢。這些蘭花不僅形態柔美高雅,而且品種多樣,展現了成都人民對蘭花的熱愛和傳承。


    同時,長樂她們也被蘭園長廊的書法作品深深吸引。這些書法作品有的蒼勁有力,有的婉約秀美。每一幅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書法作品與周圍的蘭花景色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把倩影留在這裏。


    “小郎君,這些書法都有其獨到之處啊!”


    “那當然,話說詩聖的祖先杜恕、杜預以來十一世到他的祖父杜審言,均承儒守官,以文章顯於當時。有這樣的血緣,杜子美7歲便能詩善賦,卻屢屢不得誌。好不容易趕上唐玄宗李隆基在太清宮、太廟和長安郊外舉辦祭祀大典,杜子美獻了三篇賦,深得李隆基賞識,待製集賢院,等候分配工作。但他的命不好遇上了“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當主考,李林甫為了表功說天下英才已盡被玄宗錄用,那次考試居然成了曆史上少有的“零錄取”,杜甫和高適、元結紛紛落榜。


    第一個賞識杜甫的人,是大名鼎鼎的詩人、書法家李邕(李北海)。董其昌評價“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李邕存世作品很多,以李思訓碑和麓山寺碑最為著名。尤其麓山寺碑被後人推崇備至,蘇東坡深得其中奧秘,趙孟頫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擬之”,李東陽、王世貞均有吟詠此碑的詩篇,何紹基更是把它當做日課,臨了又臨。


    李北海很牛,這麽一個牛人看上了比自己小34歲的杜甫的才華,“奇其材,先往見之”(《新唐書》),長樂你說杜甫該有多牛?”


    “史書上記載杜甫隸行草兼工,元鄭杓雲“太白得無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不過可惜的是杜甫沒有留下書法墨跡,目前存世的隻有一件杜甫的書法碑刻作品,而且爭議較大,很多人認為是偽作。即便是偽作,我想多少也會尊重一些杜甫書法的本來麵目,但其在中國書法和繪畫史上的地位可不能小覷。那一句“書貴瘦硬方通神”,足以讓他成為中國書法理論史中不可忽視的人物。”


    千詩碑是無數書法家們傾注心血,將杜甫的詩句化為墨寶的見證,一首首流動的詩令人陶醉。


    每一塊詩碑都猶如一幅生動的畫,記錄著杜甫的才情與深情。有的筆法蒼勁有力,仿佛在訴說著曆史的滄桑,讓人感受到杜甫對國家的憂慮與期盼;有的行雲流水,仿佛在描繪著草堂的景色,讓人感受到杜甫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駐足碑前,仿佛能聽到耳邊回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千詩碑是對杜甫詩歌的最好詮釋,也是對草堂文化的最好傳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帶著小公主去旅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喝果茶的老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喝果茶的老張並收藏大唐:帶著小公主去旅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