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濮陽撤退
歲在甲子,諸侯爭霸我插黃巾旗 作者:憨憨小狼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濮陽城上城下的五六萬人,看到了十多天的第一個日出。
今天會更好!
所有人不約而同的對著太陽許下了心中願望。
黃平爬上城牆,向城外看了看,扭頭對肖甲說道:“開城門放水!另外,通知所有百姓,等會兒我們要講洪澇之後怎麽防疫,讓大家務必養足精神,等會兒認真聽。”
“好,我馬上去辦。”
肖甲轉身安排隊伍去開東、南城門去了,不一會兒又走了回來,在黃平耳邊低聲匯報道。
“軍長,糧食不夠了。”
黃平一驚,連忙追問:“怎麽會不夠,昨天緊閉城門就是為了防止糧食被洪水刮跑,死亡了那麽多人,按理來說堅持幾天應該沒問題啊。”
“是我軍的糧食不夠,我們進城的時候駐地的糧食沒來得及運過來。據估計,現在城中有六萬幸存者,磨成粉的一切糧食都無法撈起來,開城門能篩出來的粗糧,恐怕也隻夠維持他們七八天的用度。城外的莊稼也被刮走大半,我們救不了他們,濮陽這六萬人成為流民是必然的事情了。”
肖甲搖搖頭,說出了統計結果和估測的情況。
“好,你去盡量打撈吧,我想想辦法。”黃平搓著頭發道。
黃平抓了一會兒頭皮,沒什麽頭緒,說不得要再幫劉宏掙個好名聲了,不管他願不願意幹不幹。
想到就做,黃平當即找來地圖研究了一下,
“離狐、句陽……嗯?這是濟陰!就是這裏了,定陶。”
下午洪水再次消退了一些,城內已經可以行人了,黃平說的防疫宣講也已經跟百姓講過了。
土狗軍組織百姓幫忙全城搜尋工作,糧食被土狗軍集中看管了起來,至於金銀珠寶這些貴重財物,百姓收集的時候順手拿了,土狗軍也不管,隻是不許爭搶,發現有爭搶就沒收當事物,所以參與搜尋工作的百姓倒也進行得十分和諧。
由於規定了優先尋找屍體,所以剛剛一天,所有屍體都被找了出來,土狗軍開始組織幸存者連夜認屍,才兩天,找到的時候有好些屍體已經發脹了,這大熱天,再不處理就要出問題。
今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搜尋人員分批次輪換,認領了親人屍體的,請到旁邊吊唁去了,濮陽城裏響起了如泣如訴的哭聲,整得夜裏搜尋的百姓渾身發毛,開始組起隊來,倒是加強了搜尋能力。
次日一早,在親屬不舍的目光中,他們將親朋的屍體連同沒人認領的屍體,搬到了城西搭起來的柴堆上。將所有遇難者遺體一層堆疊起來,兩層木材上堆一層屍體,一直往上摞,三萬六千七百二十六具遇難者遺體,整整摞了十二層。
熊熊火焰燃起,百姓無不悲慟,泣聲連連,黃平也帶著全體土狗軍將士沉重地敬了個禮,這次犧牲的土狗軍士兵,他們不能帶回去了。
一動不動注視著燃燒的火焰,當火焰完全包裹整個焚燒堆的時候,黃平才轉身問道:“有沒有石匠?給這些同胞立個碑吧。”
“將軍,我是石匠,這碑文怎麽寫?”
一個有些佝僂的老者走出人群,向黃平行禮問道。
“就寫‘5·25大洪水遇難同胞紀念’,另外等會兒我軍會把火堆周圍砌個矮牆,以後石碑刻好了就立在前麵,給大家留個念想吧。”
黃平想了想,最後決定就簡單的刻幾個字,讓能記得到的人有個念想就行,又找了塊紙,寫下來遞給他。
“以後?將軍現在不做嗎?”
老石匠接過紙,有些疑惑了。
“今天你能刻好嗎?下午我準備將糧食分給大家之後就離開了。”
“我一個人,一天完成不了”,石匠老實搖頭表示完不成,想起黃平的話,遲疑了一下,確認道:“將軍,你們要離開。”
“嗯,我們造反失敗了,濮陽的糧食也不夠了,必須撤離;你們可以等幾天,將地裏的麥子收了再走,我看沒有全部被衝走,不過被泡死是肯定的了。”
“將軍,請你帶我們一起走!”
老石匠當即一跪,不過被通訊員眼疾手快拉住了。
“求將軍帶我們一起走。”
有些百姓從黃平的話裏反應過來,他們糧食不夠了,連忙跟著下跪乞求。
黃平無奈地解釋道:“大家先起來,我不是不想帶你們一起,實在無能為力。我軍補給線正是沿著大河下遊建立的,這次洪災完全將我軍糧道衝毀了,下遊五百裏全部遭災,我預計我們有近四百裏的路程要餓著肚子走,直到返回大河北岸,帶上你們的話,你們根本受不了這麽行軍。
你們將麥子收割之後,向南走三十多裏會遇到一條河流叫濮水,沿著濮水向東走十五裏,河邊有座大城叫離狐,再東南三十裏有句陽,句陽南四十裏是濟陰郡郡治定陶,那裏是大漢糧倉,皇帝應該會在那裏設賑災點。”
“將軍,你說這路我們也不懂啊,要不,你們將糧食拉走,帶上我們?”
一個青年說道,他還是覺得跟著土狗軍比較靠譜,提出了這個建議。
“真不行,我們前麵還有軍隊,還在救人,到時候人更多,糧食更不夠吃,怎麽辦?”黃平再次解釋了一下,拿張紙出來說道:“我看你腦袋就挺靈活的,這樣吧,我給你畫個圖,你帶領鄉親們南下。”
讓你主意多,你就帶隊吧。
黃平爽快地抓了個壯丁,刷刷刷畫下草圖,走過去遞給他。
“看,這個是濮陽,這是太陽升起的方向,東方,這是南、東南。你們白天走,兩天大概就能到離狐了,這裏。”
黃平邊說邊指給他看,看到他點頭明了的樣子,黃平就放心了,壯丁好用。
下午,黃平如約將糧食分給了所有人,找了那個青年和幾個領頭的百姓交談一番,請他們盡量保護一下老弱,將屍體焚燒的事情也交給了他們。
土狗軍踏著泥濘,背著陽光,在濮陽百姓不舍的目光中向東撤走了。
今天會更好!
所有人不約而同的對著太陽許下了心中願望。
黃平爬上城牆,向城外看了看,扭頭對肖甲說道:“開城門放水!另外,通知所有百姓,等會兒我們要講洪澇之後怎麽防疫,讓大家務必養足精神,等會兒認真聽。”
“好,我馬上去辦。”
肖甲轉身安排隊伍去開東、南城門去了,不一會兒又走了回來,在黃平耳邊低聲匯報道。
“軍長,糧食不夠了。”
黃平一驚,連忙追問:“怎麽會不夠,昨天緊閉城門就是為了防止糧食被洪水刮跑,死亡了那麽多人,按理來說堅持幾天應該沒問題啊。”
“是我軍的糧食不夠,我們進城的時候駐地的糧食沒來得及運過來。據估計,現在城中有六萬幸存者,磨成粉的一切糧食都無法撈起來,開城門能篩出來的粗糧,恐怕也隻夠維持他們七八天的用度。城外的莊稼也被刮走大半,我們救不了他們,濮陽這六萬人成為流民是必然的事情了。”
肖甲搖搖頭,說出了統計結果和估測的情況。
“好,你去盡量打撈吧,我想想辦法。”黃平搓著頭發道。
黃平抓了一會兒頭皮,沒什麽頭緒,說不得要再幫劉宏掙個好名聲了,不管他願不願意幹不幹。
想到就做,黃平當即找來地圖研究了一下,
“離狐、句陽……嗯?這是濟陰!就是這裏了,定陶。”
下午洪水再次消退了一些,城內已經可以行人了,黃平說的防疫宣講也已經跟百姓講過了。
土狗軍組織百姓幫忙全城搜尋工作,糧食被土狗軍集中看管了起來,至於金銀珠寶這些貴重財物,百姓收集的時候順手拿了,土狗軍也不管,隻是不許爭搶,發現有爭搶就沒收當事物,所以參與搜尋工作的百姓倒也進行得十分和諧。
由於規定了優先尋找屍體,所以剛剛一天,所有屍體都被找了出來,土狗軍開始組織幸存者連夜認屍,才兩天,找到的時候有好些屍體已經發脹了,這大熱天,再不處理就要出問題。
今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搜尋人員分批次輪換,認領了親人屍體的,請到旁邊吊唁去了,濮陽城裏響起了如泣如訴的哭聲,整得夜裏搜尋的百姓渾身發毛,開始組起隊來,倒是加強了搜尋能力。
次日一早,在親屬不舍的目光中,他們將親朋的屍體連同沒人認領的屍體,搬到了城西搭起來的柴堆上。將所有遇難者遺體一層堆疊起來,兩層木材上堆一層屍體,一直往上摞,三萬六千七百二十六具遇難者遺體,整整摞了十二層。
熊熊火焰燃起,百姓無不悲慟,泣聲連連,黃平也帶著全體土狗軍將士沉重地敬了個禮,這次犧牲的土狗軍士兵,他們不能帶回去了。
一動不動注視著燃燒的火焰,當火焰完全包裹整個焚燒堆的時候,黃平才轉身問道:“有沒有石匠?給這些同胞立個碑吧。”
“將軍,我是石匠,這碑文怎麽寫?”
一個有些佝僂的老者走出人群,向黃平行禮問道。
“就寫‘5·25大洪水遇難同胞紀念’,另外等會兒我軍會把火堆周圍砌個矮牆,以後石碑刻好了就立在前麵,給大家留個念想吧。”
黃平想了想,最後決定就簡單的刻幾個字,讓能記得到的人有個念想就行,又找了塊紙,寫下來遞給他。
“以後?將軍現在不做嗎?”
老石匠接過紙,有些疑惑了。
“今天你能刻好嗎?下午我準備將糧食分給大家之後就離開了。”
“我一個人,一天完成不了”,石匠老實搖頭表示完不成,想起黃平的話,遲疑了一下,確認道:“將軍,你們要離開。”
“嗯,我們造反失敗了,濮陽的糧食也不夠了,必須撤離;你們可以等幾天,將地裏的麥子收了再走,我看沒有全部被衝走,不過被泡死是肯定的了。”
“將軍,請你帶我們一起走!”
老石匠當即一跪,不過被通訊員眼疾手快拉住了。
“求將軍帶我們一起走。”
有些百姓從黃平的話裏反應過來,他們糧食不夠了,連忙跟著下跪乞求。
黃平無奈地解釋道:“大家先起來,我不是不想帶你們一起,實在無能為力。我軍補給線正是沿著大河下遊建立的,這次洪災完全將我軍糧道衝毀了,下遊五百裏全部遭災,我預計我們有近四百裏的路程要餓著肚子走,直到返回大河北岸,帶上你們的話,你們根本受不了這麽行軍。
你們將麥子收割之後,向南走三十多裏會遇到一條河流叫濮水,沿著濮水向東走十五裏,河邊有座大城叫離狐,再東南三十裏有句陽,句陽南四十裏是濟陰郡郡治定陶,那裏是大漢糧倉,皇帝應該會在那裏設賑災點。”
“將軍,你說這路我們也不懂啊,要不,你們將糧食拉走,帶上我們?”
一個青年說道,他還是覺得跟著土狗軍比較靠譜,提出了這個建議。
“真不行,我們前麵還有軍隊,還在救人,到時候人更多,糧食更不夠吃,怎麽辦?”黃平再次解釋了一下,拿張紙出來說道:“我看你腦袋就挺靈活的,這樣吧,我給你畫個圖,你帶領鄉親們南下。”
讓你主意多,你就帶隊吧。
黃平爽快地抓了個壯丁,刷刷刷畫下草圖,走過去遞給他。
“看,這個是濮陽,這是太陽升起的方向,東方,這是南、東南。你們白天走,兩天大概就能到離狐了,這裏。”
黃平邊說邊指給他看,看到他點頭明了的樣子,黃平就放心了,壯丁好用。
下午,黃平如約將糧食分給了所有人,找了那個青年和幾個領頭的百姓交談一番,請他們盡量保護一下老弱,將屍體焚燒的事情也交給了他們。
土狗軍踏著泥濘,背著陽光,在濮陽百姓不舍的目光中向東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