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進宮(十三)
元貞帝不假思索:“待李賢昭一事核驗清楚,朕自會定奪。”
白明微緩緩抬眸,沉靜的目光落在元貞帝身上,帶著仿佛能洞悉靈魂的詰問。
而她的言語,也與動作如出一轍:“敢問陛下,李賢昭一事還有什麽細節需要核驗清楚的麽?”
元貞帝不耐煩地回答:“安寧郡主,稍安勿躁,李賢昭罪孽深重,乃是東陵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滔天大案,總得需要時間捋一捋證據,剖析前因後果,等到整個案件梳理清楚,自會有結論。”
白明微不依不饒:“陛下,臣以為李賢昭一案證據齊全,而他的審理記錄中,必定將其如何戕害將士一事說得清清楚楚。”
“情況已大致明了,在這樣的前提下,陛下依舊認為陰山兵敗全賴我父叔兄長統帥無方麽?”
“難道陛下到現在依然不覺得,整件事情之所以會落到這樣一個結果,是因為李賢昭的通敵賣\/國麽?”
“陛下此時,是否依舊堅持我父叔兄長有罪?是否覺得他們就該承擔陰山兵敗的後果?是否認為奮戰到最後一刻的他們,依舊是孬種?!”
白明微一句句,一聲聲,每一句話的尾音都斷得幹淨利落。
她毫無懼色的凝視,使得元貞帝剛壓下去的火氣再度躥起來。
元貞帝猛然一拍桌子,但是卻一言不發。
他死死地盯著審理記錄,如若上頭記載的沒錯,兵敗的確不怪白家眾人,那種情況下,他們無能為力。
但事實是一回事,他的聖意是一回事。
他就是看不得白惟墉,想讓所有與白惟墉相關的人都死得幹淨利落。
所以白家那些個男人,死了也該永遠帶著孬種的汙名沉埋地底。
如今白明微如此坦誠直率地質問,叫他如何不勃然大怒?
他盛怒之下,所有人噤若寒蟬。
白明微卻依舊仰著頭,一瞬不瞬地看著他。
那目光幹淨得,叫他不敢直視。
但他依舊沒鬆口,那是他的底線。
然而在太傅宋成章看來,今上的底線就是用來挑戰的。
於是宋成章越眾而出,用關懷的語氣說道:“陛下似有煩惱,可是白家眾人的功過不好判定?”
“若是如此,臣認為可組三司會審,命三司整理核查所有的證據,依法按律來評判,陛下以為如何?”
當然不如何!
每當這宋老頭子這麽問的時候,答案必定是不如何的!
但這老頭也沒有說錯。
元貞帝拖著不決的借口是事關重大,而宋成章便用“事關重大”來說事,提出三司會審。
要是真組這樣一個局,秦豐業是跑不掉了。
元貞帝看了看白明微,又看了看宋成章,這才反應過來,這兩人是在一唱一和,給他唱雙簧呢!
白明微代表的是白家,這點沒有爭議,而宋成章這老貨,代表的卻是……
思及此處,元貞帝的目光落到一旁沉默不語的太後身上。
他的目光冷漠而無情,不像是看母親,倒像是看一個仇人。
最後,他惱怒而無奈地闔上審理記錄,緩緩說道:“事情已經很清楚了,不必再興師動眾從頭審一次,早點了結,也早點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說到這裏,他的聲音仿佛裹了沙子。
可見是十分惱怒。
胸膛起伏了半響,他才擠出這麽幾句話:“綜合李賢昭的供述來看,並非白家眾人統帥無方,而是敵人陰險狡詐之心,防不勝防。”
“所以,白家眾人無罪,至於如何追封,該怎樣追封,就交給禮部好好商榷吧,到時候擬一份奏疏給朕禦批即可。”
他說得那般勉強,那般敷衍。
好在他說的不多,要是再說下去,他必定會繃不住在嘴邊兜兜轉轉的汙言穢語。
白明微與白瑜再度齊聲謝恩:“謝主隆恩。”
元貞帝幾乎繃不住怒火了,這個朝事再進行下去,他很可能會氣急攻心,吐血而亡。
剛想讓內侍宣布退朝,太後的聲音便又響起:“如何追封,追封什麽,我朝有無數先例可循。”
“依哀家看,還有那麽多事等著去解決,這事也不必再拖了,禮部立即循舊例為白家眾人擬定追封詳情,當場交由皇帝定奪吧。”
皇帝的目光再度落到太後身上,眸底流露出的失望,顯而易見。
所有人都在針對他,所有人都忤逆他,便是自己的母親,也為了外人站在他的對立麵。
看來,哪怕是生生骨肉也信不過。
然而事已至此,他也無可奈何。
因為他知曉這便是,太後答應他保下秦豐業的條件。
做到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哪能對聖意一無所知?
他早已看出今上並不想賜予白家男人哀榮,哪怕太後言語暗示他依舊例擬定,他也不敢擬啊!
就在他戰戰兢兢時,元貞帝開口了:“禮部,可聽見太後的話了?”
禮部尚書連忙跪下:“臣領命!”
就在禮部尚書絞盡腦汁想追封諡號時,白明微與白瑜緊握的手,這才緩緩鬆開。
那手心,全是汗。
自太後把審理記錄遞到元貞帝麵前後,他們便掌握了主動權,可看起來輕鬆,實則也是在刀尖上走。
一旦元貞帝瘋了,那他們也就完了。
好在,他們對元貞帝的判斷沒有錯,元貞帝最在乎這臉麵,甚至超越了性命。
也幸好,國君昏庸,佞臣橫行之時,還有這麽位賢明的老太後。
白明微依舊跪在地上,但她的目光緩緩收回,把腦袋微微垂下——隻要父叔兄長的事情有了定論,那麽接下來的事,就讓朝臣發力了。
她相信,結局不會太差。
元貞帝不假思索:“待李賢昭一事核驗清楚,朕自會定奪。”
白明微緩緩抬眸,沉靜的目光落在元貞帝身上,帶著仿佛能洞悉靈魂的詰問。
而她的言語,也與動作如出一轍:“敢問陛下,李賢昭一事還有什麽細節需要核驗清楚的麽?”
元貞帝不耐煩地回答:“安寧郡主,稍安勿躁,李賢昭罪孽深重,乃是東陵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滔天大案,總得需要時間捋一捋證據,剖析前因後果,等到整個案件梳理清楚,自會有結論。”
白明微不依不饒:“陛下,臣以為李賢昭一案證據齊全,而他的審理記錄中,必定將其如何戕害將士一事說得清清楚楚。”
“情況已大致明了,在這樣的前提下,陛下依舊認為陰山兵敗全賴我父叔兄長統帥無方麽?”
“難道陛下到現在依然不覺得,整件事情之所以會落到這樣一個結果,是因為李賢昭的通敵賣\/國麽?”
“陛下此時,是否依舊堅持我父叔兄長有罪?是否覺得他們就該承擔陰山兵敗的後果?是否認為奮戰到最後一刻的他們,依舊是孬種?!”
白明微一句句,一聲聲,每一句話的尾音都斷得幹淨利落。
她毫無懼色的凝視,使得元貞帝剛壓下去的火氣再度躥起來。
元貞帝猛然一拍桌子,但是卻一言不發。
他死死地盯著審理記錄,如若上頭記載的沒錯,兵敗的確不怪白家眾人,那種情況下,他們無能為力。
但事實是一回事,他的聖意是一回事。
他就是看不得白惟墉,想讓所有與白惟墉相關的人都死得幹淨利落。
所以白家那些個男人,死了也該永遠帶著孬種的汙名沉埋地底。
如今白明微如此坦誠直率地質問,叫他如何不勃然大怒?
他盛怒之下,所有人噤若寒蟬。
白明微卻依舊仰著頭,一瞬不瞬地看著他。
那目光幹淨得,叫他不敢直視。
但他依舊沒鬆口,那是他的底線。
然而在太傅宋成章看來,今上的底線就是用來挑戰的。
於是宋成章越眾而出,用關懷的語氣說道:“陛下似有煩惱,可是白家眾人的功過不好判定?”
“若是如此,臣認為可組三司會審,命三司整理核查所有的證據,依法按律來評判,陛下以為如何?”
當然不如何!
每當這宋老頭子這麽問的時候,答案必定是不如何的!
但這老頭也沒有說錯。
元貞帝拖著不決的借口是事關重大,而宋成章便用“事關重大”來說事,提出三司會審。
要是真組這樣一個局,秦豐業是跑不掉了。
元貞帝看了看白明微,又看了看宋成章,這才反應過來,這兩人是在一唱一和,給他唱雙簧呢!
白明微代表的是白家,這點沒有爭議,而宋成章這老貨,代表的卻是……
思及此處,元貞帝的目光落到一旁沉默不語的太後身上。
他的目光冷漠而無情,不像是看母親,倒像是看一個仇人。
最後,他惱怒而無奈地闔上審理記錄,緩緩說道:“事情已經很清楚了,不必再興師動眾從頭審一次,早點了結,也早點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說到這裏,他的聲音仿佛裹了沙子。
可見是十分惱怒。
胸膛起伏了半響,他才擠出這麽幾句話:“綜合李賢昭的供述來看,並非白家眾人統帥無方,而是敵人陰險狡詐之心,防不勝防。”
“所以,白家眾人無罪,至於如何追封,該怎樣追封,就交給禮部好好商榷吧,到時候擬一份奏疏給朕禦批即可。”
他說得那般勉強,那般敷衍。
好在他說的不多,要是再說下去,他必定會繃不住在嘴邊兜兜轉轉的汙言穢語。
白明微與白瑜再度齊聲謝恩:“謝主隆恩。”
元貞帝幾乎繃不住怒火了,這個朝事再進行下去,他很可能會氣急攻心,吐血而亡。
剛想讓內侍宣布退朝,太後的聲音便又響起:“如何追封,追封什麽,我朝有無數先例可循。”
“依哀家看,還有那麽多事等著去解決,這事也不必再拖了,禮部立即循舊例為白家眾人擬定追封詳情,當場交由皇帝定奪吧。”
皇帝的目光再度落到太後身上,眸底流露出的失望,顯而易見。
所有人都在針對他,所有人都忤逆他,便是自己的母親,也為了外人站在他的對立麵。
看來,哪怕是生生骨肉也信不過。
然而事已至此,他也無可奈何。
因為他知曉這便是,太後答應他保下秦豐業的條件。
做到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哪能對聖意一無所知?
他早已看出今上並不想賜予白家男人哀榮,哪怕太後言語暗示他依舊例擬定,他也不敢擬啊!
就在他戰戰兢兢時,元貞帝開口了:“禮部,可聽見太後的話了?”
禮部尚書連忙跪下:“臣領命!”
就在禮部尚書絞盡腦汁想追封諡號時,白明微與白瑜緊握的手,這才緩緩鬆開。
那手心,全是汗。
自太後把審理記錄遞到元貞帝麵前後,他們便掌握了主動權,可看起來輕鬆,實則也是在刀尖上走。
一旦元貞帝瘋了,那他們也就完了。
好在,他們對元貞帝的判斷沒有錯,元貞帝最在乎這臉麵,甚至超越了性命。
也幸好,國君昏庸,佞臣橫行之時,還有這麽位賢明的老太後。
白明微依舊跪在地上,但她的目光緩緩收回,把腦袋微微垂下——隻要父叔兄長的事情有了定論,那麽接下來的事,就讓朝臣發力了。
她相信,結局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