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仍微笑的望著她,問:「檀越想知道什麽呢?」
黃珊怔怔半晌,闔上眼睫道:「我想不通。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可我身在其中,卻感到十分痛苦。」一顆淚滴進她麵前的碗裏,水波倏爾一盪。「如何才能懂天道呢?」
老僧念了聲佛,答:「檀越是人,如何妄欲得知天道?」他望著黃珊,眼中澄明祥和,「檀越心中有物,如何不以天道為無而苦?」他指著院中繁花似雪的桂樹,「檀越看到了什麽?」
黃珊老實的說:「一棵樹。」
那老僧笑道:「檀越若不去看它,心中又怎會有樹?葉生葉枯,他生他,他枯他的;蒲團在地,無論有人坐他,無人坐他。」老僧雙手合十緩緩道,「檀越何去看天道?檀越何不看己身?花開花落我仍是我,棍棒加身我仍是我,阿彌陀佛——」
黃珊呆在這一聲佛號裏,好像突然之間周身一輕。
她飄飄蕩蕩半晌,似乎才魂魄歸身,那老僧仍安安靜靜的望著她。
黃珊輕聲說:「大師,我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因為我可能出了這門,又忘了。我不知道該怎麽做。」
屋中兩人寂寂對坐,屋外一人靜靜拾花。
黃珊忽而問:「那人為什麽要拾花?他是大師的弟子嗎?」
老僧笑道:「他不是貧僧的弟子。幾年前,他同女檀越一樣誤入貧僧院中,以後每年九月,他便來我這裏撿花。」
黃珊問:「為什麽?花開花落,不該自歸塵泥嗎?」
老僧又笑:「檀越又癡了。花是花,人是人,檀越既為人,何作花語?」他望向屋外那人,道,「他與檀越倒也有些相像。他心中亦落滿了花,所以他要一片一片的拾淨。」
黃珊問:「那種揀法,永遠也揀不淨的。」
老僧念了聲佛:「世間塵埃何其多?花揀不淨,是心中有花。心中無花時,不撿也無花。」
又是一陣山風拂來,滿室花香,花香滿室。
黃珊閉目不語良久,最終睜開眼,清聲懇問:「……我能在這住下嗎?」
片刻後,黃珊走出了茅屋。
她徑直悄步走到那棵桂樹下,拉起一片白紗裙擺,彎膝蹲下,像那緇衣人一般抬手撿起了花。
地麵上散散落落鋪著一層層碎花,見之不知千百萬瓣。如果這樣一瓣一瓣的拾,要拾到哪一年哪一月?
她纖細的手指探花去拾,比白雪更白皙,比銀桂更馥鬱。
兩人互不出聲,各自撿花,直等日過中天,百鳥嚶囀,又至日暮鍾起,山嵐欲燃。黃珊累得很,也疼得恍惚,但她仍在很慢很慢的拾花。
然後那緇衣人忽而開口說話了。
他的聲音好像月下春水,鬆間悄箏,黃珊被疼痛浸沒到湖底般的意識仿佛被撥雲而來的明日撒落一片光輝,倏爾醒了過來。她抬睫去看他。
距離親近,緇衣人藏在僧帽下的幾痕烏髮隱隱露出,眉下漆黑的雙眼中遙映著天光山色,他的目光卻滌盪開山巔一派雲霞蒸蔚,清明透澈的散照而來。
他看著黃珊,用微笑又令人看不透的口吻道:「天色晚了,先做飯罷。」
黃珊點點頭。有心要站起來,似乎又疲憊至極做不到。
緇衣人嘴角微微翹著望向她,一手收住滿襟桂花,一手伸來,穩而輕的搭了下黃珊的手臂,將她撫了起來。
他問:「還能走麽?」
黃珊臉容愈發素白,她闔了闔眼睫,亦微笑了一下:「我可以。」
那人安靜聽了,一語不發,卻沒有放開她,反而扶她到院外的一座圓木墩上坐了。然後他俯著身,溫聲淡道:「我去拾柴,你在這裏稍坐。」他頓了頓,望著她說,「我的花給你,你替我將它們撒進水裏可以麽?」
黃珊「嗯」了一聲,曼聲緩道:「好。」
於是緇衣人笑了笑,將攏著的落花紛紛傾進她懷裏。隨後他灑然鬆下衣襟,回步往林間深處而去,暮色沾染在他的襟擺芒鞋上,仿佛雲之君兮扶風撥霧,霓衣來下。
黃珊低頭握起一捧柔軟的桂花,又抬眸重新望向他消失處的林間野徑。
總算是見到真人了。長生劍,白玉京。
盡管心中仍在想著如何殺人,可是撿完花的黃珊心中卻感到無比寧靜而蘊藉。她靜坐了片刻,起身尋著水聲,將滿襟桂花灑進了清溪中。
兩日後,桂花下的茅屋從一間變成了兩間。
黃珊在疊雲山中住了下來,與白玉京一起撿花。
☆、第五章
第五章
從集珠院到疊雲山,黃珊終於從富貴山居客變成了荷鋤採薇人。
每至清晨,天光未亮,她與白玉京便起床來開炊蒸黍。屋室茅蓬泥牆,飯菜粗陋不堪,終日清湯寡水,黃珊雖受了許多苦,可無論生前還是死後,都未曾過過一天如此窮厄的日子。
早上飯罷,在屋中與老僧靜坐半個時辰,便開始一日無休的撿花。秋日落花不息,縱使再來幾個人,像她與白玉京那樣撿,也是撿不完的。
日暮西山,再開鍋造飯,飯後照例靜坐冥思。白玉京和老僧並不躺睡,黃珊雖本不需睡覺,但仍是坐半個時辰,便告辭回自己的茅屋裏躺下歇息。
這樣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黃珊本以為自己會覺得苦。可奇怪的是,明明作息如此枯燥乏味,朝暮如此辛苦難捱,她卻覺得人生從未有如此輕鬆過。
黃珊怔怔半晌,闔上眼睫道:「我想不通。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可我身在其中,卻感到十分痛苦。」一顆淚滴進她麵前的碗裏,水波倏爾一盪。「如何才能懂天道呢?」
老僧念了聲佛,答:「檀越是人,如何妄欲得知天道?」他望著黃珊,眼中澄明祥和,「檀越心中有物,如何不以天道為無而苦?」他指著院中繁花似雪的桂樹,「檀越看到了什麽?」
黃珊老實的說:「一棵樹。」
那老僧笑道:「檀越若不去看它,心中又怎會有樹?葉生葉枯,他生他,他枯他的;蒲團在地,無論有人坐他,無人坐他。」老僧雙手合十緩緩道,「檀越何去看天道?檀越何不看己身?花開花落我仍是我,棍棒加身我仍是我,阿彌陀佛——」
黃珊呆在這一聲佛號裏,好像突然之間周身一輕。
她飄飄蕩蕩半晌,似乎才魂魄歸身,那老僧仍安安靜靜的望著她。
黃珊輕聲說:「大師,我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因為我可能出了這門,又忘了。我不知道該怎麽做。」
屋中兩人寂寂對坐,屋外一人靜靜拾花。
黃珊忽而問:「那人為什麽要拾花?他是大師的弟子嗎?」
老僧笑道:「他不是貧僧的弟子。幾年前,他同女檀越一樣誤入貧僧院中,以後每年九月,他便來我這裏撿花。」
黃珊問:「為什麽?花開花落,不該自歸塵泥嗎?」
老僧又笑:「檀越又癡了。花是花,人是人,檀越既為人,何作花語?」他望向屋外那人,道,「他與檀越倒也有些相像。他心中亦落滿了花,所以他要一片一片的拾淨。」
黃珊問:「那種揀法,永遠也揀不淨的。」
老僧念了聲佛:「世間塵埃何其多?花揀不淨,是心中有花。心中無花時,不撿也無花。」
又是一陣山風拂來,滿室花香,花香滿室。
黃珊閉目不語良久,最終睜開眼,清聲懇問:「……我能在這住下嗎?」
片刻後,黃珊走出了茅屋。
她徑直悄步走到那棵桂樹下,拉起一片白紗裙擺,彎膝蹲下,像那緇衣人一般抬手撿起了花。
地麵上散散落落鋪著一層層碎花,見之不知千百萬瓣。如果這樣一瓣一瓣的拾,要拾到哪一年哪一月?
她纖細的手指探花去拾,比白雪更白皙,比銀桂更馥鬱。
兩人互不出聲,各自撿花,直等日過中天,百鳥嚶囀,又至日暮鍾起,山嵐欲燃。黃珊累得很,也疼得恍惚,但她仍在很慢很慢的拾花。
然後那緇衣人忽而開口說話了。
他的聲音好像月下春水,鬆間悄箏,黃珊被疼痛浸沒到湖底般的意識仿佛被撥雲而來的明日撒落一片光輝,倏爾醒了過來。她抬睫去看他。
距離親近,緇衣人藏在僧帽下的幾痕烏髮隱隱露出,眉下漆黑的雙眼中遙映著天光山色,他的目光卻滌盪開山巔一派雲霞蒸蔚,清明透澈的散照而來。
他看著黃珊,用微笑又令人看不透的口吻道:「天色晚了,先做飯罷。」
黃珊點點頭。有心要站起來,似乎又疲憊至極做不到。
緇衣人嘴角微微翹著望向她,一手收住滿襟桂花,一手伸來,穩而輕的搭了下黃珊的手臂,將她撫了起來。
他問:「還能走麽?」
黃珊臉容愈發素白,她闔了闔眼睫,亦微笑了一下:「我可以。」
那人安靜聽了,一語不發,卻沒有放開她,反而扶她到院外的一座圓木墩上坐了。然後他俯著身,溫聲淡道:「我去拾柴,你在這裏稍坐。」他頓了頓,望著她說,「我的花給你,你替我將它們撒進水裏可以麽?」
黃珊「嗯」了一聲,曼聲緩道:「好。」
於是緇衣人笑了笑,將攏著的落花紛紛傾進她懷裏。隨後他灑然鬆下衣襟,回步往林間深處而去,暮色沾染在他的襟擺芒鞋上,仿佛雲之君兮扶風撥霧,霓衣來下。
黃珊低頭握起一捧柔軟的桂花,又抬眸重新望向他消失處的林間野徑。
總算是見到真人了。長生劍,白玉京。
盡管心中仍在想著如何殺人,可是撿完花的黃珊心中卻感到無比寧靜而蘊藉。她靜坐了片刻,起身尋著水聲,將滿襟桂花灑進了清溪中。
兩日後,桂花下的茅屋從一間變成了兩間。
黃珊在疊雲山中住了下來,與白玉京一起撿花。
☆、第五章
第五章
從集珠院到疊雲山,黃珊終於從富貴山居客變成了荷鋤採薇人。
每至清晨,天光未亮,她與白玉京便起床來開炊蒸黍。屋室茅蓬泥牆,飯菜粗陋不堪,終日清湯寡水,黃珊雖受了許多苦,可無論生前還是死後,都未曾過過一天如此窮厄的日子。
早上飯罷,在屋中與老僧靜坐半個時辰,便開始一日無休的撿花。秋日落花不息,縱使再來幾個人,像她與白玉京那樣撿,也是撿不完的。
日暮西山,再開鍋造飯,飯後照例靜坐冥思。白玉京和老僧並不躺睡,黃珊雖本不需睡覺,但仍是坐半個時辰,便告辭回自己的茅屋裏躺下歇息。
這樣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黃珊本以為自己會覺得苦。可奇怪的是,明明作息如此枯燥乏味,朝暮如此辛苦難捱,她卻覺得人生從未有如此輕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