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徐霞客山河異誌1+2 作者:作者:茶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不知他用了什麽伎倆,隻見那王三詔又念了一會兒咒語,頭頂上竟慢慢生起了一陣白煙。緊接著,他身子開始急晃,腦袋也亂擺起來,帶動著手腳狂舞,如瘋如癲。又過了一會兒,王三詔直愣愣打個激靈,手中桃木劍疾指案上火燭。那燃燒著的燭火仿佛是被潑了熱油,「呼」的一聲,騰出一個碩大的火球。與此同時,王三詔倒轉了那黑瓷瓶口,朝那火球上一罩,又將瓷瓶置於案上,再取了兩枚細鐵釘,「噗噗」兩聲,分別刺入兩個紙人的眼睛中。
待這些弄好,王三詔已是大汗淋漓。他又朝著香案祭了祭,便盤膝坐在了法台上,閉上二目,掐著指訣,似是入定了一般,物我兩忘。
朱常洵又看了一氣,漸覺有些乏味,朝身邊的孔學悄聲道:「孔先生,既然三詔真人法壇已開,那我就不打擾了。這裏你多幫襯著些,我去宮裏走一趟。」
「好,」孔學點了點頭,「那我二人便候在這裏,等著殿下的好消息。」
朱常洵離開大宅後,就回府邸取了一個精緻的木匣,又急匆匆趕往了紫禁城。見是福王前來,守門的禁衛趕緊放行,朱常洵沒費多大週摺,便抱著那木匣來到了幹清宮外。
其時萬曆帝正欲就寢,忽聞殿外來報說是福王求見,便披了衣服,起身相迎。
萬曆帝打個嗬欠,拍了拍朱常洵肩膀:「洵兒,這麽晚了所為何來?」
「父皇請恕孩兒魯莽之罪。」朱常洵說著,將手裏的木匣打開,「是這樣的,孩兒新得了一支西域雪蓮,有著滋補益陽之奇效,孩兒想著能讓父皇早些服此神藥,便不顧規矩,連夜送進宮來了。」
「你這是一片孝心,何罪之有?」萬曆帝接過雪蓮,隨手放在一邊,「來,坐下說話。」
「是。」朱常洵隨萬曆坐定,又笑道,「多日未見,父皇瞧著還是那麽精神矍鑠。」
萬曆帝擺了擺手,又打個嗬欠:「精神什麽?終歸是年紀大了,今日多閱了幾篇奏摺,這不就覺得頭暈眼花,身子也跟著睏倦不堪啊。」
朱常洵忙湊了湊身:「想那政務倥傯,父皇不可過度操勞,要保重龍體才是。」
「唉……」萬曆帝嘆了一聲,「真正關心朕的,也就是你們娘倆了。想那朝野之中,明裏暗裏的,哪個不說你父皇怠於政事、隻顧偷閑享樂?」
「真是豈有此理!」朱常洵故作憤色,「那些人又懂得什麽?想父皇沖齡踐阼,便奮發圖強,將這大明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光如此,想當年父皇運籌帷幄,東援朝鮮,擊潰倭寇;西討寧夏,鎮壓哱拜;待得播州楊應龍反叛,父皇又用兵如神,一舉平定了苗疆。如此文治武功,古往今來能有幾人可及?況且父皇貴為大國天子,哪能事必躬親?孩兒近來在讀《尚書》,那『武成』篇裏有一句,『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這說的不正是父皇嗎?那《道德經》裏也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故而孩兒認為,父皇的治國之策,也正應了道家無為而治的玄妙至理!」
對於那抗倭援朝、平定寧夏、播州等三役,萬曆帝向來自得。而那偷懶怠政,又被朱常洵捧成了「無為而治」,萬曆帝聽後,如何不喜?不由得連道三聲「好」,向朱常洵贊道:「讀書能使人明理,洵兒你有這番見識,朕實在是欣慰得緊。」
「那也是父皇教導有方。正是因父皇奠定了這不世基業,我等皇室子孫才得蔭受其恩。就拿那支雪蓮來說吧,番邦心甘情願地將它送來,還不是衝著父皇麵子?這便是父皇天恩浩蕩,才使得四海鹹服、八方來朝……」
朱常洵盡其所能,恨不得將那連珠馬屁拍得震天響。萬曆帝開始時也聽得心花怒放,奈何時間一久,倦意頻襲,隻覺眼皮沉重,嘴裏嗬欠連天。
見時機差不多了,朱常洵便將話鋒一轉:「不過父皇,近來孩兒閱讀史書,也悟出個『恩威並重』的道理。遠的不說,就像去年那蒙古虎墩兔,受我大明皇恩已久,不也因一己之私,興兵犯我邊境?所以孩兒想,如遼東的努爾哈赤、西南的馬千乘等人,雖眼下對我大明俯首稱臣,可他們畢竟雄踞一方、擁兵自重,萬一生了異心,後果不堪設想,咱們不可不察。」
說努爾哈赤時,朱常洵把字音咬得極重,提到馬千乘時,他又刻意放輕。萬曆帝本就昏昏欲睡,隻是隱約聽朱常洵言及努爾哈赤,後麵那人名也沒有在意,遂順著話頭道:「是啊,不可不察……」
一聽此言,朱常洵不由得一陣狂喜。那「察覺防備」之「察」與「嚴查」之「查」字音相諧,字義卻截然不同。並且經朱常洵這一番偷梁換柱,便成了要對「馬千乘不可不查」。他自以為奸計得逞,就起身道:「夜色已深,還請父皇早點歇息,孩兒先行告退了。」
萬曆帝正等他這句,遂點了點頭:「去吧。」
等朱常洵出宮後,便宣稱自己得了萬曆口諭,急不可耐地要派人調查馬千乘。與孔學等人商議再三,又從靠得住的宦官中選了個名叫邱乘雲的太監,胡亂給了個欽差礦監的身份前往石砫。
這邱乘雲受到朱常洵密囑,自然要盡心討好這個深受皇帝寵愛的福王。他知馬千乘絕非易與之輩,便提前備好了認罪書,打算施以手段,將其屈打成招。
待這些弄好,王三詔已是大汗淋漓。他又朝著香案祭了祭,便盤膝坐在了法台上,閉上二目,掐著指訣,似是入定了一般,物我兩忘。
朱常洵又看了一氣,漸覺有些乏味,朝身邊的孔學悄聲道:「孔先生,既然三詔真人法壇已開,那我就不打擾了。這裏你多幫襯著些,我去宮裏走一趟。」
「好,」孔學點了點頭,「那我二人便候在這裏,等著殿下的好消息。」
朱常洵離開大宅後,就回府邸取了一個精緻的木匣,又急匆匆趕往了紫禁城。見是福王前來,守門的禁衛趕緊放行,朱常洵沒費多大週摺,便抱著那木匣來到了幹清宮外。
其時萬曆帝正欲就寢,忽聞殿外來報說是福王求見,便披了衣服,起身相迎。
萬曆帝打個嗬欠,拍了拍朱常洵肩膀:「洵兒,這麽晚了所為何來?」
「父皇請恕孩兒魯莽之罪。」朱常洵說著,將手裏的木匣打開,「是這樣的,孩兒新得了一支西域雪蓮,有著滋補益陽之奇效,孩兒想著能讓父皇早些服此神藥,便不顧規矩,連夜送進宮來了。」
「你這是一片孝心,何罪之有?」萬曆帝接過雪蓮,隨手放在一邊,「來,坐下說話。」
「是。」朱常洵隨萬曆坐定,又笑道,「多日未見,父皇瞧著還是那麽精神矍鑠。」
萬曆帝擺了擺手,又打個嗬欠:「精神什麽?終歸是年紀大了,今日多閱了幾篇奏摺,這不就覺得頭暈眼花,身子也跟著睏倦不堪啊。」
朱常洵忙湊了湊身:「想那政務倥傯,父皇不可過度操勞,要保重龍體才是。」
「唉……」萬曆帝嘆了一聲,「真正關心朕的,也就是你們娘倆了。想那朝野之中,明裏暗裏的,哪個不說你父皇怠於政事、隻顧偷閑享樂?」
「真是豈有此理!」朱常洵故作憤色,「那些人又懂得什麽?想父皇沖齡踐阼,便奮發圖強,將這大明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光如此,想當年父皇運籌帷幄,東援朝鮮,擊潰倭寇;西討寧夏,鎮壓哱拜;待得播州楊應龍反叛,父皇又用兵如神,一舉平定了苗疆。如此文治武功,古往今來能有幾人可及?況且父皇貴為大國天子,哪能事必躬親?孩兒近來在讀《尚書》,那『武成』篇裏有一句,『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這說的不正是父皇嗎?那《道德經》裏也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故而孩兒認為,父皇的治國之策,也正應了道家無為而治的玄妙至理!」
對於那抗倭援朝、平定寧夏、播州等三役,萬曆帝向來自得。而那偷懶怠政,又被朱常洵捧成了「無為而治」,萬曆帝聽後,如何不喜?不由得連道三聲「好」,向朱常洵贊道:「讀書能使人明理,洵兒你有這番見識,朕實在是欣慰得緊。」
「那也是父皇教導有方。正是因父皇奠定了這不世基業,我等皇室子孫才得蔭受其恩。就拿那支雪蓮來說吧,番邦心甘情願地將它送來,還不是衝著父皇麵子?這便是父皇天恩浩蕩,才使得四海鹹服、八方來朝……」
朱常洵盡其所能,恨不得將那連珠馬屁拍得震天響。萬曆帝開始時也聽得心花怒放,奈何時間一久,倦意頻襲,隻覺眼皮沉重,嘴裏嗬欠連天。
見時機差不多了,朱常洵便將話鋒一轉:「不過父皇,近來孩兒閱讀史書,也悟出個『恩威並重』的道理。遠的不說,就像去年那蒙古虎墩兔,受我大明皇恩已久,不也因一己之私,興兵犯我邊境?所以孩兒想,如遼東的努爾哈赤、西南的馬千乘等人,雖眼下對我大明俯首稱臣,可他們畢竟雄踞一方、擁兵自重,萬一生了異心,後果不堪設想,咱們不可不察。」
說努爾哈赤時,朱常洵把字音咬得極重,提到馬千乘時,他又刻意放輕。萬曆帝本就昏昏欲睡,隻是隱約聽朱常洵言及努爾哈赤,後麵那人名也沒有在意,遂順著話頭道:「是啊,不可不察……」
一聽此言,朱常洵不由得一陣狂喜。那「察覺防備」之「察」與「嚴查」之「查」字音相諧,字義卻截然不同。並且經朱常洵這一番偷梁換柱,便成了要對「馬千乘不可不查」。他自以為奸計得逞,就起身道:「夜色已深,還請父皇早點歇息,孩兒先行告退了。」
萬曆帝正等他這句,遂點了點頭:「去吧。」
等朱常洵出宮後,便宣稱自己得了萬曆口諭,急不可耐地要派人調查馬千乘。與孔學等人商議再三,又從靠得住的宦官中選了個名叫邱乘雲的太監,胡亂給了個欽差礦監的身份前往石砫。
這邱乘雲受到朱常洵密囑,自然要盡心討好這個深受皇帝寵愛的福王。他知馬千乘絕非易與之輩,便提前備好了認罪書,打算施以手段,將其屈打成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