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古典詩詞漫話·杜甫心影錄 作者:黃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詩無諱
唐詩無諱
開元年間,玄宗在宮中行樂,對高力士說:「對此良辰美景,豈可獨以聲伎為娛,倘時得逸才詞人詠出之,可以誇耀於後。」於是命李白入宮賦詩。當時李白已在寧王處喝得爛醉,到了那裏,「取筆抒思,略不停輟,十篇立就,更無加點。筆跡遒利,鳳峙龍拏。律度對屬,無不精絕」(孟棨《本事詩》)。這就是現在所見的《宮中行樂詞八首》。代宗大曆元年(766),杜甫在夔州作了《洞房》等八首詩。這些詩,各自獨立成篇,但前後照應,意實相關。雖然這兩組詩的寫作背景不同(李詩作於開元全盛之時,杜詩作於安史叛亂之後),宗旨不同(李詩是行樂之詞,杜詩是反思之作),但由於它們體裁相同(均為五律),篇目相同(均為八首),所寫內容相同(均為開元宮中情事),因此常被後人相提並論。
有趣的是:李白為取悅玄宗,以清詞麗句極力描寫當時行樂盛況,但後人卻偏說這組詩得《國風》諷諫之體,譏刺玄宗好色而不好德,不聽雅樂而聽鄭聲,希望他能停止宴遊,關心政事,與民同樂。而杜甫這幾首詩,寫玄宗沉湎聲色,狎近倡優,鬥雞舞馬,以此作樂;即使在危機四伏、朝野不安之時,仍沉迷不悟,自以為江山可以永保,歡樂可以常在;直到叛軍攻破洛陽,兵臨潼關,方才如從夢中醒來,心生憂愁。「洛陽昔陷沒,胡馬犯潼關。天子初愁思,都人慘別顏」(《洛陽》)。一個「初」字,將玄宗的昏聵、荒淫,極為深刻地表現出來。詩人通過追憶長安的往事、玄宗的淫樂,寓諷刺之意,以見荒樂為喪敗之源,淫蕩為禍亂之本,有故國黍離之思、物是人非之感,並告誡朝中君臣,正視前車之鑑,以圖善後之策。而後來偏有人說這些詩「固無譏刺之意,以為是非具在國史,非臣子所得而私議。至受恩先帝,沒齒不忘,深思慨慕,則時有之」(《杜詩詳註》引黃生語)。
「宿昔青門裏,蓬萊仗數移。花嬌迎雜樹,龍喜出平池。落日留王母,微風倚少兒。宮中行樂秘,少有外人知」(《宿昔》)。這首詩前四句寫玄宗遊幸,後四句專寫淫蕩之事。楊貴妃曾為女道士,故詩中王母即指楊妃;日將落而王母依然留在身邊,正是寫楊妃的專寵。少兒為漢武帝衛皇後的姐姐,早先與人私通,生霍去病,詩中用以指楊妃姐姐秦國、虢國夫人;少兒憑倚在微風之中,正以喻楊妃姊妹的得幸。當初玄宗與楊妃姊妹在宮中恣意淫樂,外界誰能知道?即使略有所聞,又有誰敢傳說?清人吳喬說「子美隻《宿昔》一篇,壓倒太白《清平調詞》《宮中行樂詞》諸詩」(《圍爐詩話》)。單就情思旖旎、文詞俊逸而言,這首詩實不能與《清平調》相比,其長處全在揭露的大膽、諷刺的辛辣。雖然玄宗己經去世,但作為一個君王,其「神聖賢明」還是不容臣民置疑的。像這樣將前朝君王的荒淫,毫無顧忌、毫不掩飾地表現在詩中,在過去是罕見的,在後世更難做到。
這樣的詩能在杜甫筆下出現,並非偶然。在唐代,因言語觸犯君王、從而得罪的人不少,但因文字惹禍的似乎還沒有。中唐劉禹錫因參與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被貶為朗州司馬,十年後方才應召入京。當時正是春天,劉禹錫作了一首《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麵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詩中以千樹桃花,比喻十年來由於趨炎附勢而官運亨通的朝中新貴。當時有些嫉妒劉禹錫聲名的人,將此事告訴執政,大肆中傷,但結果也隻是以出為連州刺史了事,並未辦罪。唐太宗的雄才大度,帶來了唐王朝前期空前的強盛繁榮;而國家的強盛繁榮,又使唐王朝能有恢宏的氣度,對外吸收各種不同的文化,對內容納各種不同的思想。安史之亂後,王朝雖已開始衰敗,但此風幸而猶在。洪邁說:「唐人歌詩,其於先世及當時事,直辭詠寄,略無避隱。至宮禁嬖昵,非外間所應知者,皆反覆極言,而上之人亦不以為罪。」(《容齋續筆》)這在杜甫詩中表現得格外突出。肅宗幹元二年(759)春,杜甫為慶賀唐朝軍隊收復長安,作《洗兵馬》,在抒寫收京喜悅的同時,直指當時扈從諸臣貪天之功,以為己力,攀龍附鳳,竊踞高位。肅宗在返京之後,理應勵精圖治,建中興之業,卻重用李輔國,專寵張良娣,聽任二人幹預朝政,敗壞紀綱,致使叛軍未能及時殲滅,留下無窮後患。對此,詩人也在詩中直截了當地指出:「鄴城反覆不足怪,關中小兒(李輔國)壞紀綱,張後不樂上為忙。」(《憶昔二首》其一)最後一句,竟將當今皇帝怕老婆的隱私,也明明白白地點了出來。這種大不敬的言語,對後世作家來說,是不可想像的。
秦始皇在焚書坑儒的同時,又定誹謗妖言之罪。但秦王朝壽命極短,沒等到大興文字獄,就已滅亡了。漢宣帝時,楊惲因過免為平民,居家大治產業,接待賓客。友人孫會宗作書勸誡,楊惲在答書中有怨懟之詞,並作詩:「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以喻朝廷荒亂,自己雖盡忠效節,反被棄逐。宣帝看了,十分惱火,以大逆不道之罪,將楊惲腰斬了。這大概要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獄了。不過宣帝殺楊惲之時,尚無因文字起獄的想法。有意識地通過文字羅織罪名,似乎始於北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春,罷呂夷簡、夏竦,進用杜衍、範仲淹、韓琦諸人,石介作《慶曆聖德詩》,贊道:「舉擢俊良,掃除妖魃。眾賢之進,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脫。」大奸即指夏竦。其師孫復一見此詩,即道:「子禍始於此矣。」後夏竦借事誣其詐死,投降契丹,請開棺驗屍,賴杜衍等人力保始罷。但累及妻子,二十年後才得昭雪。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以不滿新法,作詩「譏訕朝政」,被捕入獄,險遭不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另外像餘靖因作蕃語詩被貶,蔡確由《車蓋亭詩》得禍,王觀以賦《清平樂》落職,均以文字獲罪,載之史冊,班班可考。到明、清以後,隨著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統治者氣量的日益狹小,文字獄也愈演愈烈了。
唐詩無諱
開元年間,玄宗在宮中行樂,對高力士說:「對此良辰美景,豈可獨以聲伎為娛,倘時得逸才詞人詠出之,可以誇耀於後。」於是命李白入宮賦詩。當時李白已在寧王處喝得爛醉,到了那裏,「取筆抒思,略不停輟,十篇立就,更無加點。筆跡遒利,鳳峙龍拏。律度對屬,無不精絕」(孟棨《本事詩》)。這就是現在所見的《宮中行樂詞八首》。代宗大曆元年(766),杜甫在夔州作了《洞房》等八首詩。這些詩,各自獨立成篇,但前後照應,意實相關。雖然這兩組詩的寫作背景不同(李詩作於開元全盛之時,杜詩作於安史叛亂之後),宗旨不同(李詩是行樂之詞,杜詩是反思之作),但由於它們體裁相同(均為五律),篇目相同(均為八首),所寫內容相同(均為開元宮中情事),因此常被後人相提並論。
有趣的是:李白為取悅玄宗,以清詞麗句極力描寫當時行樂盛況,但後人卻偏說這組詩得《國風》諷諫之體,譏刺玄宗好色而不好德,不聽雅樂而聽鄭聲,希望他能停止宴遊,關心政事,與民同樂。而杜甫這幾首詩,寫玄宗沉湎聲色,狎近倡優,鬥雞舞馬,以此作樂;即使在危機四伏、朝野不安之時,仍沉迷不悟,自以為江山可以永保,歡樂可以常在;直到叛軍攻破洛陽,兵臨潼關,方才如從夢中醒來,心生憂愁。「洛陽昔陷沒,胡馬犯潼關。天子初愁思,都人慘別顏」(《洛陽》)。一個「初」字,將玄宗的昏聵、荒淫,極為深刻地表現出來。詩人通過追憶長安的往事、玄宗的淫樂,寓諷刺之意,以見荒樂為喪敗之源,淫蕩為禍亂之本,有故國黍離之思、物是人非之感,並告誡朝中君臣,正視前車之鑑,以圖善後之策。而後來偏有人說這些詩「固無譏刺之意,以為是非具在國史,非臣子所得而私議。至受恩先帝,沒齒不忘,深思慨慕,則時有之」(《杜詩詳註》引黃生語)。
「宿昔青門裏,蓬萊仗數移。花嬌迎雜樹,龍喜出平池。落日留王母,微風倚少兒。宮中行樂秘,少有外人知」(《宿昔》)。這首詩前四句寫玄宗遊幸,後四句專寫淫蕩之事。楊貴妃曾為女道士,故詩中王母即指楊妃;日將落而王母依然留在身邊,正是寫楊妃的專寵。少兒為漢武帝衛皇後的姐姐,早先與人私通,生霍去病,詩中用以指楊妃姐姐秦國、虢國夫人;少兒憑倚在微風之中,正以喻楊妃姊妹的得幸。當初玄宗與楊妃姊妹在宮中恣意淫樂,外界誰能知道?即使略有所聞,又有誰敢傳說?清人吳喬說「子美隻《宿昔》一篇,壓倒太白《清平調詞》《宮中行樂詞》諸詩」(《圍爐詩話》)。單就情思旖旎、文詞俊逸而言,這首詩實不能與《清平調》相比,其長處全在揭露的大膽、諷刺的辛辣。雖然玄宗己經去世,但作為一個君王,其「神聖賢明」還是不容臣民置疑的。像這樣將前朝君王的荒淫,毫無顧忌、毫不掩飾地表現在詩中,在過去是罕見的,在後世更難做到。
這樣的詩能在杜甫筆下出現,並非偶然。在唐代,因言語觸犯君王、從而得罪的人不少,但因文字惹禍的似乎還沒有。中唐劉禹錫因參與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被貶為朗州司馬,十年後方才應召入京。當時正是春天,劉禹錫作了一首《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麵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詩中以千樹桃花,比喻十年來由於趨炎附勢而官運亨通的朝中新貴。當時有些嫉妒劉禹錫聲名的人,將此事告訴執政,大肆中傷,但結果也隻是以出為連州刺史了事,並未辦罪。唐太宗的雄才大度,帶來了唐王朝前期空前的強盛繁榮;而國家的強盛繁榮,又使唐王朝能有恢宏的氣度,對外吸收各種不同的文化,對內容納各種不同的思想。安史之亂後,王朝雖已開始衰敗,但此風幸而猶在。洪邁說:「唐人歌詩,其於先世及當時事,直辭詠寄,略無避隱。至宮禁嬖昵,非外間所應知者,皆反覆極言,而上之人亦不以為罪。」(《容齋續筆》)這在杜甫詩中表現得格外突出。肅宗幹元二年(759)春,杜甫為慶賀唐朝軍隊收復長安,作《洗兵馬》,在抒寫收京喜悅的同時,直指當時扈從諸臣貪天之功,以為己力,攀龍附鳳,竊踞高位。肅宗在返京之後,理應勵精圖治,建中興之業,卻重用李輔國,專寵張良娣,聽任二人幹預朝政,敗壞紀綱,致使叛軍未能及時殲滅,留下無窮後患。對此,詩人也在詩中直截了當地指出:「鄴城反覆不足怪,關中小兒(李輔國)壞紀綱,張後不樂上為忙。」(《憶昔二首》其一)最後一句,竟將當今皇帝怕老婆的隱私,也明明白白地點了出來。這種大不敬的言語,對後世作家來說,是不可想像的。
秦始皇在焚書坑儒的同時,又定誹謗妖言之罪。但秦王朝壽命極短,沒等到大興文字獄,就已滅亡了。漢宣帝時,楊惲因過免為平民,居家大治產業,接待賓客。友人孫會宗作書勸誡,楊惲在答書中有怨懟之詞,並作詩:「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以喻朝廷荒亂,自己雖盡忠效節,反被棄逐。宣帝看了,十分惱火,以大逆不道之罪,將楊惲腰斬了。這大概要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獄了。不過宣帝殺楊惲之時,尚無因文字起獄的想法。有意識地通過文字羅織罪名,似乎始於北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春,罷呂夷簡、夏竦,進用杜衍、範仲淹、韓琦諸人,石介作《慶曆聖德詩》,贊道:「舉擢俊良,掃除妖魃。眾賢之進,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脫。」大奸即指夏竦。其師孫復一見此詩,即道:「子禍始於此矣。」後夏竦借事誣其詐死,投降契丹,請開棺驗屍,賴杜衍等人力保始罷。但累及妻子,二十年後才得昭雪。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以不滿新法,作詩「譏訕朝政」,被捕入獄,險遭不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另外像餘靖因作蕃語詩被貶,蔡確由《車蓋亭詩》得禍,王觀以賦《清平樂》落職,均以文字獲罪,載之史冊,班班可考。到明、清以後,隨著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統治者氣量的日益狹小,文字獄也愈演愈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