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古典詩詞漫話·杜甫心影錄 作者:黃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麵,王翰願為鄰。」在此,杜甫自言學優才敏,足以馳騁古今,並得到韋濟的賞識:「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但是,杜甫不甘以詞人自居,而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懷著「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的希望。可是事與願違,「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回首驅流俗,生涯似眾人」。始終不遇於時。詩人嚮往的是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世界,但實際上卻落入「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的境地,以致發出「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有儒愁餓死,早晚報平津」的悲憤之聲。滿腹牢騷,滿腔憤激,衝口而出。看來,韋濟對杜甫的「真知」,也隻是賞識其詩而已,並無引薦之意,於是杜甫產生了怨望:「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隻是走踆踆。」並出現離開長安,從此擺脫羈縻、不問世事、遨遊江湖之上的想法,故結句說:「白鷗沒浩蕩,萬裏誰能馴!」
河南鞏縣一窯洞,相傳杜甫在此出生
董養性認為這首詩「篇中皆陳情告訴之語,而無幹望請謁之私,詞氣磊落,傲睨宇宙。可見公雖困躓之中,英鋒俊采,未嚐少挫也」(《杜詩詳註》引),未免譽之過甚。如果再聯繫同時所作的其他幹謁詩一起看,更覺其言不實。正像趙翼所說的那樣,杜甫在困居長安這一時期,「幾於無處不乞援」,「若不勝其乞哀者」(《甌北詩話》)。其中有些詩(如《投贈哥舒翰開府二十韻》《奉贈鮮於京兆二十韻》等),詞語卑下,情隘意慼,有不少違心之言。不過,前人對此往往採取諒解的態度,認為士當窮困之時,急於求進,幹謁貴人,在所難免。如王嗣奭說:「是時李林甫、陳希烈當國,忌才斥士,無路可通,(哥舒)翰獨能甄用才俊,不得已而欲依之以進也。」(《杜臆》)仇兆鰲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少陵之投詩京兆(鮮於仲通),鄰於餓死;昌黎之上書宰相,迫於饑寒。當時不得已而姑為權宜之計,後世宜諒其苦心,不可以宋儒出處深責唐人也。」(《杜詩詳註》)但像哥舒翰那樣的人,其攻伐吐蕃,明明是殺人邀功,逢君之惡,杜甫在《兵車行》中曾作過尖銳的揭露批判,而在投贈詩中卻極力稱頌其功績,待到日後安史叛亂、潼關失守後,又加以指責,前後乖戻未免太甚。白璧之瑕,眾目共睹,這是誰也無法為賢者諱的。其實杜甫本人對此既不諱隱,也不辯解,置之集中,不加刪削,這比起後來某些人文過飾非,篡改史實,欺世盜名,格外顯得可貴。杜詩能成為詩史,杜甫能成為詩聖,有著眾多原因,這應是其中不應忽視(但卻常常被忽視了)的一個重要方麵。
登塔
登塔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追念其母文德皇後的養育之恩,在長安東城晉昌坊修建佛寺,名為「慈恩」。建成之後,特請赴印度取經回國的高僧玄奘主持寺務。高宗永徽三年(652),玄奘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一座塔,用來存放從印度帶回的佛經,原名慈恩寺塔,即現在坐落在陝西西安市南的大雁塔。關於雁塔的得名,並非因為塔形似雁,據《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有個佛寺,一天,眾僧餓著肚子,看見一群雁從頭上飛過,就打趣說:「菩薩應該知道我們沒東西吃吧。」飛在最前麵的雁,應聲摔到地上。眾僧認為這雁是菩薩的化身,十分感動,於是建造一座塔,把雁埋在下麵,以作紀念。玄奘曾到這座塔下致禮,所以他自己建造的佛塔,也稱為大雁塔。
塔初建時為五層,高十八丈,武則天長安年間,重新修建。代宗大曆年間又改建成十層。後經戰火破壞,現存七層,高達六十多米。由於寺廟規模宏大,塔身雄偉壯觀,故成為長安的遊覽勝地。自中唐以後,新科進士,都要到雁塔下題詩留名。至於吟詠塔的詩篇,就更多了。據說白居易、元稹曾到塔下燒香,忽然看到章八元的詩:「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麵麵風。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龍。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濛濛。」(《題慈恩寺塔》)為之讚嘆不已,於是叫人把其他詩都拿走,隻留下這一篇。也許是由於元、白揚之過甚,難副其實,反招來後來張戒、王士禛等人的非議。而人們在批評章詩時,又必然會舉出杜甫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以作比較。
大雁塔
玄宗天寶十一年(752)秋,杜甫和高適、岑參、薛據、儲光羲等人,同登慈恩寺塔,各有題詠。和杜詩相比,章詩不僅沒有那種高遠的韻致,更缺少闊大的氣魄。「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起首四句,即情出物表,神遊象外,將窮高極遠之狀,可驚可憂之意,一併寫出。拿章詩與杜詩相比,就像小山與喬嶽爭高。即使同遊諸作,也軒輊易見。仇兆鰲認為:「岑、儲兩作,風秀熨貼,不愧名家;高達夫出之簡靜,品格亦自清堅。少陵則格法嚴整,氣象崢嶸,音節悲壯,而俯仰高深之景,盱衡今古之識,感慨身世之懷,莫不曲盡篇中,真足壓倒群賢,雄視千古。三家結語,未免拘束,致鮮後勁。杜於末幅,另開眼界,獨辟思議,力量百倍於人。」(《杜詩詳註》)
河南鞏縣一窯洞,相傳杜甫在此出生
董養性認為這首詩「篇中皆陳情告訴之語,而無幹望請謁之私,詞氣磊落,傲睨宇宙。可見公雖困躓之中,英鋒俊采,未嚐少挫也」(《杜詩詳註》引),未免譽之過甚。如果再聯繫同時所作的其他幹謁詩一起看,更覺其言不實。正像趙翼所說的那樣,杜甫在困居長安這一時期,「幾於無處不乞援」,「若不勝其乞哀者」(《甌北詩話》)。其中有些詩(如《投贈哥舒翰開府二十韻》《奉贈鮮於京兆二十韻》等),詞語卑下,情隘意慼,有不少違心之言。不過,前人對此往往採取諒解的態度,認為士當窮困之時,急於求進,幹謁貴人,在所難免。如王嗣奭說:「是時李林甫、陳希烈當國,忌才斥士,無路可通,(哥舒)翰獨能甄用才俊,不得已而欲依之以進也。」(《杜臆》)仇兆鰲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少陵之投詩京兆(鮮於仲通),鄰於餓死;昌黎之上書宰相,迫於饑寒。當時不得已而姑為權宜之計,後世宜諒其苦心,不可以宋儒出處深責唐人也。」(《杜詩詳註》)但像哥舒翰那樣的人,其攻伐吐蕃,明明是殺人邀功,逢君之惡,杜甫在《兵車行》中曾作過尖銳的揭露批判,而在投贈詩中卻極力稱頌其功績,待到日後安史叛亂、潼關失守後,又加以指責,前後乖戻未免太甚。白璧之瑕,眾目共睹,這是誰也無法為賢者諱的。其實杜甫本人對此既不諱隱,也不辯解,置之集中,不加刪削,這比起後來某些人文過飾非,篡改史實,欺世盜名,格外顯得可貴。杜詩能成為詩史,杜甫能成為詩聖,有著眾多原因,這應是其中不應忽視(但卻常常被忽視了)的一個重要方麵。
登塔
登塔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追念其母文德皇後的養育之恩,在長安東城晉昌坊修建佛寺,名為「慈恩」。建成之後,特請赴印度取經回國的高僧玄奘主持寺務。高宗永徽三年(652),玄奘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一座塔,用來存放從印度帶回的佛經,原名慈恩寺塔,即現在坐落在陝西西安市南的大雁塔。關於雁塔的得名,並非因為塔形似雁,據《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有個佛寺,一天,眾僧餓著肚子,看見一群雁從頭上飛過,就打趣說:「菩薩應該知道我們沒東西吃吧。」飛在最前麵的雁,應聲摔到地上。眾僧認為這雁是菩薩的化身,十分感動,於是建造一座塔,把雁埋在下麵,以作紀念。玄奘曾到這座塔下致禮,所以他自己建造的佛塔,也稱為大雁塔。
塔初建時為五層,高十八丈,武則天長安年間,重新修建。代宗大曆年間又改建成十層。後經戰火破壞,現存七層,高達六十多米。由於寺廟規模宏大,塔身雄偉壯觀,故成為長安的遊覽勝地。自中唐以後,新科進士,都要到雁塔下題詩留名。至於吟詠塔的詩篇,就更多了。據說白居易、元稹曾到塔下燒香,忽然看到章八元的詩:「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麵麵風。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龍。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濛濛。」(《題慈恩寺塔》)為之讚嘆不已,於是叫人把其他詩都拿走,隻留下這一篇。也許是由於元、白揚之過甚,難副其實,反招來後來張戒、王士禛等人的非議。而人們在批評章詩時,又必然會舉出杜甫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以作比較。
大雁塔
玄宗天寶十一年(752)秋,杜甫和高適、岑參、薛據、儲光羲等人,同登慈恩寺塔,各有題詠。和杜詩相比,章詩不僅沒有那種高遠的韻致,更缺少闊大的氣魄。「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起首四句,即情出物表,神遊象外,將窮高極遠之狀,可驚可憂之意,一併寫出。拿章詩與杜詩相比,就像小山與喬嶽爭高。即使同遊諸作,也軒輊易見。仇兆鰲認為:「岑、儲兩作,風秀熨貼,不愧名家;高達夫出之簡靜,品格亦自清堅。少陵則格法嚴整,氣象崢嶸,音節悲壯,而俯仰高深之景,盱衡今古之識,感慨身世之懷,莫不曲盡篇中,真足壓倒群賢,雄視千古。三家結語,未免拘束,致鮮後勁。杜於末幅,另開眼界,獨辟思議,力量百倍於人。」(《杜詩詳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