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古典詩詞漫話·杜甫心影錄 作者:黃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社會文學] 《古典詩詞漫話·杜甫心影錄》作者:黃紳【完結】
出版說明
《古典詩詞漫話》是一套文化類普及讀物,共15種,每種一個專題,它起自先秦的《詩經》,終於晚清的龔自珍,是有著一個大致的脈絡的。
詩詞是中國文學長久以來的驕傲,談詩論詞的專著、論文數不勝數。這套書所以採用漫話的形式,是為著讀者接受的方便。每個時代的讀者,理解自己時代的作品,除特殊情況外,大都不存在什麽困難。而時代相隔,理解起來似乎就有些滯礙。時代距離愈遠,理解起來困難也就愈大。理解的隔膜源自於生活的隔膜。
詩詞也是如此。歷史上桑間濮上的謠詠,文會燕集中的歌吟,都是新鮮生動、盪人情思的。但隔著百年乃至千年的時光,失卻了讀者與作品的直接交流,她的生氣愈來愈微弱,影響也就越來越衰減。等到變成人人敬而遠之的「古典」,她的天生麗質和勃勃生氣已經被時間織就的蛛網遮蓋住了。要恢復她的生氣,就要拭去這層蛛網,使我們能直接麵對她的本來麵目,樂於和她做朋友。久而久之,就會從這位韻致高雅的朋友身上得到原來意想不到的好的影響。
像這樣的工作,港台稱之為「古典的現代化」;大陸原來稱為「鑑賞」,近年也逐漸襲用港台的說法。做這樣的工作,高頭講章固不可廢,但形式靈活、內容風趣生動的隨筆似更相宜。本套叢書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它用漫話的形式,將詩人的生命歷程、作品的內涵與詩藝表現作為敘述重點,著重藝術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每一本都包括四五十篇短文,每篇處理一首詩,或一個特定事件。各篇分讀可以體味作品的精華,合觀則可得詩人的身世與人格。舉凡詩人軼事,詩作賞析,均能深入淺出,雅俗兼顧。既是非常好的文化小品,也是學術小品,很適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
這套書先在香港出版,原名「詩詞坊」,香港中華書局的同人為使叢書更具吸引力,在版式和插圖上動了不少腦筋。既而引入台灣地區,也大受歡迎,在學林頗獲好評。現在,蒙作者及香港中華書局慨允,我們對原作略加修訂,並保留了部分插圖,重新出版。像這樣的一套小叢書,能在兩岸三地出版,本身已經證明了它的價值。
最後,向這套叢書的作者和香港中華書局同人表示謝意,也希望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我們今後把「古典的現代化」工作做得更好。
中華書局編輯部
2003年6月
望嶽
望嶽
走進泰山南麓的岱廟,隻見古柏參天,碑碣林立,其中有一塊碑,上麵刻著杜甫的《望嶽》詩。上下泰山,沿途石刻參差錯落,不下千塊,其中以鐫刻杜甫《望嶽》詩的最多。登上泰山極頂玉皇頂,還可看到刻著杜詩「一覽眾山小」的橫額。泰山享有「五嶽之長」的盛譽,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歲,都要來這裏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歷代文人詞客,也都要到此登臨遊賞,賦詩題詠,從而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字記載。但自從杜甫《望嶽》詩出現之後,人們提起泰山,首先想到的,始終是這篇名作。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從江南回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盡管他當時已得到崔尚、魏啟心等名士的賞識,才學可以同班固、揚雄媲美,但由於試卷不合考官的心意,結果落第了。不過詩人年輕氣盛,對此並不在乎,於是外出漫遊,「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台上,冬獵青丘旁」(《壯遊》)。《望嶽》就作於這一時期。
當杜甫賦詩之際,雖然身在山麓,但早己神遊嶽頂。這首詩首聯寫遠望之色,次聯寫近望之勢,三聯寫細望之景,末聯寫極望之情。詩中雖無一個「望」字,但從各個角度寫出了泰山的雄偉壯觀。首句以「岱宗夫如何」發問,麵對著蒼莽無際的景象,詩人真有不知從何說起的感慨。次句「齊魯青未了」,僅僅五個字,就已囊括千裏,雄蓋一世。清代施補華認為,以後唯有韓愈「荊山已去華山來」七字,方能與之頡頏。從來大境界,非大胸襟不能領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二句,氣勢磅礴,「一句寫其從地發來,一句寫其到天始盡」,「先生望嶽,直算到未有嶽之前,想見其胸中咄咄」(金聖歎《杜詩解》)。「盪胸生曾(層)雲,決眥入歸鳥」二句,上句顯出詩人「襟懷之浩蕩」,下句顯出「眼界之空闊」(王嗣奭《杜臆》)。大自然雄奇的景象,與詩人闊大的氣魄融為一體。「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末句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這兩句詩,不僅表達了詩人的希望和嚮往,同時也顯示出他非凡的抱負,顯示出青年杜甫欲駕長風扶搖直上的豪邁氣概。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雲:「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杜甫這首詩,所以能俯視百家,擅名千載,不僅在筆力勁拔奇偉,詞句戛戛獨造,更在詩人的心胸氣魄難以企及。
杜甫晚年追憶過去登臨之地,寫道:「昔我遊山東,憶戲東嶽陽。窮秋立日觀,矯首望八荒。」(《又上後園山腳》)「旭日東升」為岱頂四大奇觀之一;日觀峰在玉皇頂東南,是岱頂觀日出最好的地方。從這幾句詩,可知詩人當時已經登臨絕頂,瀏覽無際了。在他放眼蒼穹、翹首八荒之時,一定會將眼前所見、心中所感,付之吟詠,形諸篇章。但那首詩可能同杜甫早年所作的許多詩一樣,已經失傳了。也有人認為杜甫登泰山所作的詩,就是這一首,詩人對泰山的雄偉壯觀驚嘆不已,不能從正麵寫,故從「望」字著筆。不過從詩末聯中「會當」二字看,詩人作《望嶽》之時,尚未登臨絕頂,故上麵這種說法,隻是一種猜測而已,尚難成立。
出版說明
《古典詩詞漫話》是一套文化類普及讀物,共15種,每種一個專題,它起自先秦的《詩經》,終於晚清的龔自珍,是有著一個大致的脈絡的。
詩詞是中國文學長久以來的驕傲,談詩論詞的專著、論文數不勝數。這套書所以採用漫話的形式,是為著讀者接受的方便。每個時代的讀者,理解自己時代的作品,除特殊情況外,大都不存在什麽困難。而時代相隔,理解起來似乎就有些滯礙。時代距離愈遠,理解起來困難也就愈大。理解的隔膜源自於生活的隔膜。
詩詞也是如此。歷史上桑間濮上的謠詠,文會燕集中的歌吟,都是新鮮生動、盪人情思的。但隔著百年乃至千年的時光,失卻了讀者與作品的直接交流,她的生氣愈來愈微弱,影響也就越來越衰減。等到變成人人敬而遠之的「古典」,她的天生麗質和勃勃生氣已經被時間織就的蛛網遮蓋住了。要恢復她的生氣,就要拭去這層蛛網,使我們能直接麵對她的本來麵目,樂於和她做朋友。久而久之,就會從這位韻致高雅的朋友身上得到原來意想不到的好的影響。
像這樣的工作,港台稱之為「古典的現代化」;大陸原來稱為「鑑賞」,近年也逐漸襲用港台的說法。做這樣的工作,高頭講章固不可廢,但形式靈活、內容風趣生動的隨筆似更相宜。本套叢書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它用漫話的形式,將詩人的生命歷程、作品的內涵與詩藝表現作為敘述重點,著重藝術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每一本都包括四五十篇短文,每篇處理一首詩,或一個特定事件。各篇分讀可以體味作品的精華,合觀則可得詩人的身世與人格。舉凡詩人軼事,詩作賞析,均能深入淺出,雅俗兼顧。既是非常好的文化小品,也是學術小品,很適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
這套書先在香港出版,原名「詩詞坊」,香港中華書局的同人為使叢書更具吸引力,在版式和插圖上動了不少腦筋。既而引入台灣地區,也大受歡迎,在學林頗獲好評。現在,蒙作者及香港中華書局慨允,我們對原作略加修訂,並保留了部分插圖,重新出版。像這樣的一套小叢書,能在兩岸三地出版,本身已經證明了它的價值。
最後,向這套叢書的作者和香港中華書局同人表示謝意,也希望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我們今後把「古典的現代化」工作做得更好。
中華書局編輯部
2003年6月
望嶽
望嶽
走進泰山南麓的岱廟,隻見古柏參天,碑碣林立,其中有一塊碑,上麵刻著杜甫的《望嶽》詩。上下泰山,沿途石刻參差錯落,不下千塊,其中以鐫刻杜甫《望嶽》詩的最多。登上泰山極頂玉皇頂,還可看到刻著杜詩「一覽眾山小」的橫額。泰山享有「五嶽之長」的盛譽,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歲,都要來這裏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歷代文人詞客,也都要到此登臨遊賞,賦詩題詠,從而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字記載。但自從杜甫《望嶽》詩出現之後,人們提起泰山,首先想到的,始終是這篇名作。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從江南回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盡管他當時已得到崔尚、魏啟心等名士的賞識,才學可以同班固、揚雄媲美,但由於試卷不合考官的心意,結果落第了。不過詩人年輕氣盛,對此並不在乎,於是外出漫遊,「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台上,冬獵青丘旁」(《壯遊》)。《望嶽》就作於這一時期。
當杜甫賦詩之際,雖然身在山麓,但早己神遊嶽頂。這首詩首聯寫遠望之色,次聯寫近望之勢,三聯寫細望之景,末聯寫極望之情。詩中雖無一個「望」字,但從各個角度寫出了泰山的雄偉壯觀。首句以「岱宗夫如何」發問,麵對著蒼莽無際的景象,詩人真有不知從何說起的感慨。次句「齊魯青未了」,僅僅五個字,就已囊括千裏,雄蓋一世。清代施補華認為,以後唯有韓愈「荊山已去華山來」七字,方能與之頡頏。從來大境界,非大胸襟不能領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二句,氣勢磅礴,「一句寫其從地發來,一句寫其到天始盡」,「先生望嶽,直算到未有嶽之前,想見其胸中咄咄」(金聖歎《杜詩解》)。「盪胸生曾(層)雲,決眥入歸鳥」二句,上句顯出詩人「襟懷之浩蕩」,下句顯出「眼界之空闊」(王嗣奭《杜臆》)。大自然雄奇的景象,與詩人闊大的氣魄融為一體。「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末句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這兩句詩,不僅表達了詩人的希望和嚮往,同時也顯示出他非凡的抱負,顯示出青年杜甫欲駕長風扶搖直上的豪邁氣概。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雲:「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杜甫這首詩,所以能俯視百家,擅名千載,不僅在筆力勁拔奇偉,詞句戛戛獨造,更在詩人的心胸氣魄難以企及。
杜甫晚年追憶過去登臨之地,寫道:「昔我遊山東,憶戲東嶽陽。窮秋立日觀,矯首望八荒。」(《又上後園山腳》)「旭日東升」為岱頂四大奇觀之一;日觀峰在玉皇頂東南,是岱頂觀日出最好的地方。從這幾句詩,可知詩人當時已經登臨絕頂,瀏覽無際了。在他放眼蒼穹、翹首八荒之時,一定會將眼前所見、心中所感,付之吟詠,形諸篇章。但那首詩可能同杜甫早年所作的許多詩一樣,已經失傳了。也有人認為杜甫登泰山所作的詩,就是這一首,詩人對泰山的雄偉壯觀驚嘆不已,不能從正麵寫,故從「望」字著筆。不過從詩末聯中「會當」二字看,詩人作《望嶽》之時,尚未登臨絕頂,故上麵這種說法,隻是一種猜測而已,尚難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