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件事讓托斯特先生不高興,就是有時我沒能準時抵達他的咖啡館。我應該九點整到那兒,可是城裏有五光十色的東西可看,也有許多新奇的想法讓一個年輕男孩思索。我也許會沿著蘭布拉大街漫步,那兒有迷人的鳥市和花店,去探索一些我從未去過的街區、讀一本新書,或者隻是在歌劇院的庭園裏做白日夢,所以有時候我上班會遲到。有一次,在我抵達時,托斯特先生麵色不悅地站在門口。他伸手到口袋裏,拿了一隻表給我。「好吧,」他說,「這也許能夠教你明白時間的意義。」那是我的第一隻表。我想我可以說,隨著歲月流逝,我更加明白了時間的意義,開始善加安排、小心地利用時間,雖然有時候瑪蒂妲需要提醒我某個約會的時間到了,尤其是當我在練習或研究樂譜時。我認為好好安排時間對從事創造性的工作來說極為重要,我常對我的學生重複這句話:「自由——還有秩序!」
在夏天裏,學校放假的那幾個月,我加入了旅行演奏的樂團。我們搭乘馬拉的公車,沿著炎熱、灰撲撲的道路,一路穿越加泰隆尼亞的鄉村地區,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在市集、舞會和節慶中演出。我們演奏民間音樂和舞曲:華爾茲、馬厝卡舞曲、薩達納舞曲,還有一些來自美國的曲子,無所不包。我們往往傍晚開始演奏,一直到清晨。農夫和漁夫身強體壯,能夠通宵跳舞,說到這個,他們第二天還能再跳上一整天!夏季的那些巡迴演出非常辛苦,沒有什麽時間休息,可是我十分享受那些演出!在我和那些村民的美妙友誼中,我為他們演奏;在他們和我之間的交流中跳著舞蹈;還有當他們在演出後呼喊喝彩,臉上所有的表情,我在其中找到一種特殊的快樂。我們通過音樂的語言交談。自此以後,在我的演出中,不管是在小型獨奏會上,還是在大音樂廳裏麵對大批觀眾,我從未失去當年那種感覺——在我和我的聽眾之間那份親密的默契……
在托斯特咖啡館演奏了幾年之後,我在帕哈利拉(pajarera)咖啡館得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在西班牙文裏,帕哈利拉的意思是「鳥籠」,那家咖啡館是棟有著玻璃牆麵的大型圓形建築,很是壯觀。我在那裏拿到的酬勞比較高,而且我不再是在一個三人樂團裏演奏,而是在一個七人樂團。
十四歲時,我在巴塞隆納舉行了第一場真正的音樂會。那是在新潮劇院的一場慈善演出,為了一位知名的老演員,她的名字是帕拉。父親為此來到巴塞隆納,帶我搭電車過去。我緊張得要命。當我們抵達音樂廳,我說:「父親,我忘記那首曲子的開頭了!我連一個音符都想不起來!我該怎麽辦?」他讓我冷靜下來。那是八十年前了,但我始終沒能克服演出之前那種可怕的緊張,那一直是個嚴酷的考驗。上台之前,我胸口作痛,飽受折磨。想到要公開演出,對我來說,仍舊是個噩夢。
父親習慣每周一次從本德雷爾來看我。我們會一起散步,偶爾去音樂書店找樂譜,幾個小時之後他就得踏上歸途。在帕哈利拉咖啡館的表演曲目要比在托斯特咖啡館來得多,我繼續獨奏,也就需要更多音樂。有一天,我跟父親說我需要找一些新的獨奏樂曲,好在帕哈利拉咖啡館演奏,我們便一起出發去找。有兩個原因讓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下午。首先,父親替我買了第一把標準尺寸的大提琴,能夠擁有這件美妙的樂器我十分驕傲!然後我們在港口附近一家老音樂書店駐足,我開始瀏覽一捆樂譜。突然,我發現一疊破破爛爛的紙張,因為年代久遠而褪了色。那是巴赫的無伴奏組曲,專門為大提琴所寫的!我驚訝地看著它們:《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心想在這幾個字背後藏著什麽樣的魔力和神秘?我從未聽說這組曲的存在,沒有人跟我提起過這些曲子,包括我的老師在內。我忘了自己到這家店的目的,隻是凝視著那些紙張,撫摸它們。那一幕至今不曾變得模糊。即便是今天,當我看著那幾首樂曲的封麵,我就像又回到那家雜著黴味、淡淡海水氣味的老店。我急忙回家,緊緊抓著那組曲,仿佛它們是王冠上的珠寶,一進房間,我就仔細閱讀,讀了一遍又一遍。那時候我十三歲,而在接下來這八十年裏,發現那套樂譜一事越來越令我感到奇妙。那組曲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開始演奏它們,懷著難以形容的興奮。這幾首曲子成了我最珍愛的音樂,在接下來那十二年裏,我每天都研究、練習。是的,過了十二年,在我二十五歲時,我才有勇氣在一場音樂會上公開演奏其中一首。在那之前,沒有一位小提琴家或大提琴家完整演奏過巴赫這套組曲中的一首。他們隻會演奏其中一段:一支薩拉邦舞曲、一支加伏特舞曲或是一支小步舞曲。而我演奏的是整套組曲:從前奏曲直到五個舞曲樂章,包含所有的反覆,這些反覆賦予每一個樂章美妙的整體性、步調和結構,具有完整的構造和藝術性。這些曲子曾被視為機械化而缺少感情的學院派作品。你能想像嗎?當它們煥發出空間和詩意的燦爛光芒,居然會有人認為這些曲子沒有感情!它們是巴赫的精髓,而巴赫是音樂的精髓。
就在我發現巴赫那套組曲之前不久,還有一件事,這件事對我的藝術生涯影響深遠。當時我還在托斯特咖啡館演奏,一天晚上,一位重要的訪客來到咖啡館,他是加泰隆尼亞知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阿爾貝尼茨。他和兩個朋友同行,小提琴家恩立克·阿沃斯和大提琴家阿古斯丁·魯維奧。阿爾貝尼茨聽說了那個「小傢夥」,那個據說大提琴拉得極好的男孩,他想來親眼看看。他坐在那兒,專注地聆聽。他身材矮胖,大約三十歲,留著八字鬍和一把小鬍子,抽著長長的雪茄。節目結束時,他走過來擁抱我,說我具有罕見的才華。「你得跟我一起到倫敦去!」他說。他態度活潑,具有感染力。「你得到倫敦來跟我一起工作。」能從一位知名音樂家那兒聽到這樣的提議,我當然是受寵若驚。可是當他向我母親重複這個提議時,她的反應卻相當不同。她說她很感激他的提議,但她完全反對我去。「我的孩子年紀還小,」她告訴阿爾貝尼茨,「要到倫敦去,開始四處旅行,他還太年輕。他得留在巴塞隆納,完成他的學業。要做其他的事,將來有的是時間。」
在夏天裏,學校放假的那幾個月,我加入了旅行演奏的樂團。我們搭乘馬拉的公車,沿著炎熱、灰撲撲的道路,一路穿越加泰隆尼亞的鄉村地區,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在市集、舞會和節慶中演出。我們演奏民間音樂和舞曲:華爾茲、馬厝卡舞曲、薩達納舞曲,還有一些來自美國的曲子,無所不包。我們往往傍晚開始演奏,一直到清晨。農夫和漁夫身強體壯,能夠通宵跳舞,說到這個,他們第二天還能再跳上一整天!夏季的那些巡迴演出非常辛苦,沒有什麽時間休息,可是我十分享受那些演出!在我和那些村民的美妙友誼中,我為他們演奏;在他們和我之間的交流中跳著舞蹈;還有當他們在演出後呼喊喝彩,臉上所有的表情,我在其中找到一種特殊的快樂。我們通過音樂的語言交談。自此以後,在我的演出中,不管是在小型獨奏會上,還是在大音樂廳裏麵對大批觀眾,我從未失去當年那種感覺——在我和我的聽眾之間那份親密的默契……
在托斯特咖啡館演奏了幾年之後,我在帕哈利拉(pajarera)咖啡館得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在西班牙文裏,帕哈利拉的意思是「鳥籠」,那家咖啡館是棟有著玻璃牆麵的大型圓形建築,很是壯觀。我在那裏拿到的酬勞比較高,而且我不再是在一個三人樂團裏演奏,而是在一個七人樂團。
十四歲時,我在巴塞隆納舉行了第一場真正的音樂會。那是在新潮劇院的一場慈善演出,為了一位知名的老演員,她的名字是帕拉。父親為此來到巴塞隆納,帶我搭電車過去。我緊張得要命。當我們抵達音樂廳,我說:「父親,我忘記那首曲子的開頭了!我連一個音符都想不起來!我該怎麽辦?」他讓我冷靜下來。那是八十年前了,但我始終沒能克服演出之前那種可怕的緊張,那一直是個嚴酷的考驗。上台之前,我胸口作痛,飽受折磨。想到要公開演出,對我來說,仍舊是個噩夢。
父親習慣每周一次從本德雷爾來看我。我們會一起散步,偶爾去音樂書店找樂譜,幾個小時之後他就得踏上歸途。在帕哈利拉咖啡館的表演曲目要比在托斯特咖啡館來得多,我繼續獨奏,也就需要更多音樂。有一天,我跟父親說我需要找一些新的獨奏樂曲,好在帕哈利拉咖啡館演奏,我們便一起出發去找。有兩個原因讓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下午。首先,父親替我買了第一把標準尺寸的大提琴,能夠擁有這件美妙的樂器我十分驕傲!然後我們在港口附近一家老音樂書店駐足,我開始瀏覽一捆樂譜。突然,我發現一疊破破爛爛的紙張,因為年代久遠而褪了色。那是巴赫的無伴奏組曲,專門為大提琴所寫的!我驚訝地看著它們:《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心想在這幾個字背後藏著什麽樣的魔力和神秘?我從未聽說這組曲的存在,沒有人跟我提起過這些曲子,包括我的老師在內。我忘了自己到這家店的目的,隻是凝視著那些紙張,撫摸它們。那一幕至今不曾變得模糊。即便是今天,當我看著那幾首樂曲的封麵,我就像又回到那家雜著黴味、淡淡海水氣味的老店。我急忙回家,緊緊抓著那組曲,仿佛它們是王冠上的珠寶,一進房間,我就仔細閱讀,讀了一遍又一遍。那時候我十三歲,而在接下來這八十年裏,發現那套樂譜一事越來越令我感到奇妙。那組曲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開始演奏它們,懷著難以形容的興奮。這幾首曲子成了我最珍愛的音樂,在接下來那十二年裏,我每天都研究、練習。是的,過了十二年,在我二十五歲時,我才有勇氣在一場音樂會上公開演奏其中一首。在那之前,沒有一位小提琴家或大提琴家完整演奏過巴赫這套組曲中的一首。他們隻會演奏其中一段:一支薩拉邦舞曲、一支加伏特舞曲或是一支小步舞曲。而我演奏的是整套組曲:從前奏曲直到五個舞曲樂章,包含所有的反覆,這些反覆賦予每一個樂章美妙的整體性、步調和結構,具有完整的構造和藝術性。這些曲子曾被視為機械化而缺少感情的學院派作品。你能想像嗎?當它們煥發出空間和詩意的燦爛光芒,居然會有人認為這些曲子沒有感情!它們是巴赫的精髓,而巴赫是音樂的精髓。
就在我發現巴赫那套組曲之前不久,還有一件事,這件事對我的藝術生涯影響深遠。當時我還在托斯特咖啡館演奏,一天晚上,一位重要的訪客來到咖啡館,他是加泰隆尼亞知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阿爾貝尼茨。他和兩個朋友同行,小提琴家恩立克·阿沃斯和大提琴家阿古斯丁·魯維奧。阿爾貝尼茨聽說了那個「小傢夥」,那個據說大提琴拉得極好的男孩,他想來親眼看看。他坐在那兒,專注地聆聽。他身材矮胖,大約三十歲,留著八字鬍和一把小鬍子,抽著長長的雪茄。節目結束時,他走過來擁抱我,說我具有罕見的才華。「你得跟我一起到倫敦去!」他說。他態度活潑,具有感染力。「你得到倫敦來跟我一起工作。」能從一位知名音樂家那兒聽到這樣的提議,我當然是受寵若驚。可是當他向我母親重複這個提議時,她的反應卻相當不同。她說她很感激他的提議,但她完全反對我去。「我的孩子年紀還小,」她告訴阿爾貝尼茨,「要到倫敦去,開始四處旅行,他還太年輕。他得留在巴塞隆納,完成他的學業。要做其他的事,將來有的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