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因為什麽事獲罪的?」


    「因河南撚匪不靖,不能迅速剿捕,皇上予以處分。」


    「你明日再遞牌子。」


    十七日上午十點皇上又召見了我。


    「你當翰林時考過大考嗎?」


    「考過一次。」


    「考列幾等?」


    「二等。」


    「二等多少名?」


    「二等十三名。」


    「得到什麽好處?」


    「賞給袍褂料。」


    「你現在還能寫小楷嗎?」


    「臣年六十,目力已花,不能作楷。」


    「你在外多年,詩賦也不如從前了吧?」


    「是。臣本來做得不好,現在就更加荒疏了。」


    「當年先皇召見你們時,是同翰林學士一起召見,還是單獨召見編修、檢討?」


    「單獨召見編修、檢討。」


    「召見後外放,有放道員的嗎?」


    「都是放知府。」


    「相隔多年,你還記得一起外放的都是哪些人嗎?」


    「臣還記得幾個,不能記全。如嚴良訓、諶厚光、羅繞典、李星沅、勞崇光、葉名琛、溫予巽等都是因召見而外放。」皇上聽到諶厚光的名字,好像沉吟了一會。我接著說:「諶厚光任知府不久,就引疾而去。」


    「你在河南時,瑛棨任什麽官?」


    「開封府知府。」


    「他是由州縣做起來的嗎?」


    「瑛棨是旗人,由通判分發河南。」


    「通判怎麽就當上了知府呢?」


    「瑛棨由通判升沿河同知,由同知升彰德府,調任首府。」


    「瑛柴能辦事麽?」


    「能辦事。瑛對河南情形極熟,總未離過河南。他蒙皇上擢任長蘆運司,不久又調回河南。」


    「你們現在還常通信嗎?」


    「臣任甘肅藩司時,還時常通信,臣去年回籍時,路經開封雇換車馬,與瑛棨見過幾次。瑛因為和我是舊日同事,臣遭大故,來店看視,坐下詳談,對營務吏治、籌款河防,都能言之確鑿;將所辦公事,和臣印證。在瑛是不恥下問,對臣而言,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所以也能各抒己見。因為是公事,所以我是知無不言,瑛棨也能虛心採納。」


    「你住在京城何處?」


    「在西單牌樓皮庫胡同。」


    「是你自己房子?」


    「是。」


    「你明日再遞牌子。」


    「是。」


    十八日皇上臨幸玉泉山。我寅初二刻起來吃飯,卯刻到宮門,辰正皇上乘騎而來。我隨各官站班,立於京堂下麵。上午十點,皇上在清音齋召見我。


    我於道光十六年(1836)出守朔方時,宣宗成皇帝就在這裏召見我,一晃就二十多年了。當時彭詠莪任工部主事,我的謝折就是他的手筆——現在他已是軍機大臣了,追念往昔,自慚形穢。


    「福建錢糧難征嗎?」


    「福建自開國以來就沒有建立魚鱗冊。田產買賣從不過戶,衙門中所載花戶,竟不知是何時人,僅憑書吏草帳一本,向花戶催征。書吏因緣為奸,錢糧從來就隻能收到六成,再增加一分都不可能,所以福建沒有任十年以上的州縣官員,不是因錢糧徵收不齊被參,就是因盜案被參。」


    「那裏的械鬥,始於何時?」


    「臣查《漳州府誌》,盛於永樂末年,其始則不可考。」


    「械鬥是什麽情形?」


    「和戰國時合縱連橫差不多。大村住一族,同姓幾千幾百家;小村住一族,同姓數十家,及百餘家不等。大姓欺淩小姓,小姓不甘被欺,糾集數十莊小姓與大族相鬥。」


    「地方官不去彈壓嗎?」


    「臣前次經過惠安時,見械鬥方起,部伍也很整齊。大姓紅旗、小姓白旗,槍炮刀矛,器械俱備,鳴金而進,見火而退。當其鬥酣時,就是官府禁諭,也一概不遵。常常有父幫大姓,子幫小姓,互相擊鬥,絕不相顧的。」


    「殺傷後如何完結?」


    「大姓如擊斃小姓二十名,小姓僅擊斃大姓十名,除相抵外,照數索要命價,訴訟到官。官府前往捉拿,兇犯早已逃跑。官吏將村莊焚毀,通緝捕拿。也有日久賄和,不願終訟的。」


    「一條命值多少錢?」


    「聽說僱主給屍親三十洋元,在祠堂公所供一忠勇公牌位。臣每笑他們勇則有之,忠則未必。」


    「從京師到福建省有多少路?」


    「七十多站。」


    「仙霞嶺一天可以過去嗎?」


    「可以過去。」


    「你今年能到任嗎?」


    「臣也想趕在年底接印,隻是擔心一路上風水阻滯,不能剋期。」


    「到福建有水路嗎?」


    「從京師到王家營是旱道,從清江僱船到杭州換船,到衢州起岸,就是旱路了。」


    「一定要走蘇杭嗎?」


    「是,這裏是驛路大道。」


    「你上任去,是帶幕友去,還是到福建後再請師爺?」


    「臣現在身邊沒有幕友,隻好到福建,再詢問升任撫臣的前任藩司瑞璸,如果前任幕友妥當,就繼續請;如果不得力,就另行再請。」


    「你在各省,請幾個幕友?」


    「任四川臬司時請了三個人,其餘各處不過一個人。這些人的工資開銷大,人多請不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清官場30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雲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雲凱並收藏我在大清官場30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