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在東到達後,我就問他:「你虧空正雜款項九萬多兩,罪行嚴重,反倒自認為有理,難道不虧空的反而無理嗎?況且,我聽說你以送出的陋規來控告上司,並且說有帳可查。帳本在你的手中,你想怎麽寫就怎麽寫。實話說吧,你鬧虧空,並不是送陋規落下的。據我所知,你窮奢極欲、無所不為,每天睡到下午四點左右才起床,夜晚則一夜不眠;命案犯人從正月等到冬月,你一次也沒有提審,老百姓遞來的狀紙,你一律束之高閣;縣衙前賣熟食的小販從天黑時開始營業,整夜燈火通明,縣裏人稱之為鬼市。就憑這幾條,我就能要你的命,你相信嗎?」
朱在東嚇得跪在地上不住叩頭。我看他已經沒有了先前的囂張氣焰,就轉而寬慰了他幾句,讓他下去。我又對吳我鷗說:「這個案子,你不放點血,看來是不能了結的。你們得了朱在東的好處,雖然不能全部退回,但如果不幫他一把,難保他不鋌而走險。」於是分派廉敬出六千兩,潘鐸出八千兩、王兆琛出八千兩、林樹恆出三千兩,嘉定知府邵勷出三千兩,朱在東將自己在省城置辦的兩處房產抵了五千兩,接任的犍為縣縣令承擔了一些,剩下的就全部由吳我鷗包下。虧空填上後,案子算是了結了。
結案後,琦相命成都縣令恆裕和段煊來問我:「朱某的案件已結,是否該官復原職呢?」我說:「一個縣令,鬧下如此大的虧空,難道還要再將國家的錢糧交給他嗎?我的意思是,把他降為一個佐吏就算對得起他了,如果一定要讓他官復原職,我可不敢簽字。」琦相也同意我的看法。後來奏摺送出,吏部的批文還沒有到,朱在東又因辦理人命案件延誤將近兩年一事,終於被革職。
選派委員代理職務,往往根據職務好處的多少分為優缺與中缺。如果遇有優缺,就從平時表現優異的委員中選派。如果是沒有多少油水的中缺,就按委員資歷輪流選派。原任藩司陳士枚的做法卻不尋常,遇到苦缺或者中下缺,他就從平時肯任事的委員中選派,遇到優缺,則輪流選派。琦相不加細看,就批準執行。我上任後,首先就是申請恢復舊章。那些平時表現優異的,當然要用優缺來獎勵,如果隻讓他們任苦缺,那以後誰還肯辦事呢?至於輪委人員,不過是在省裏每天點卯而已,按班次派任苦缺,這些人也無話可說。接下來,我就將二十多種職務劃入優缺,其他的全部歸入輪委。琦相認為我的這個做法很公平,很後悔以前批準陳士枚的章程。我的章程被批準後,候補委員也都很受鼓舞。
寶川局鼓爐製錢,每年十月開爐,次年二月停爐。所用的銅由寧遠府運到局裏後,再到藩司衙門領取錢款。寶川局所鑄的錢,則用來搭配發放文職官員的養廉銀,以及差役、捕役等人的薪水。時間一長,也就百弊叢生,銅錢不僅顏色黯淡形製粗糙,而且摔在地上就碎了。市場上做生意的之所以不肯使用這種錢,與幣製本身大有關係。按照鑄錢的規章,原料的比例應該是銅六鉛四,況且四川的銅一向堅硬,為什麽會手一捏就碎了呢?調查得知,製錢局要送給各處官員的陋規實在太多,領取的成本根本不夠造那麽多錢,於是就摻入大量黑鉛,將銅偷出賣掉,製錢的質量自然就不用談了。
我和琦相商量,告訴他這中間的種種弊端。但是要製定新的章程,就必須先剷除舊的弊端。於是就委任天全州知州郭彬圖專任此事,將寶川局送給各衙門的陋規一律免除,嚴格按照銅六鉛四的比例投料鑄錢,也不準在每串錢上夾竹木牌增加重量。
寧遠府運來的銅,有時成色極差。寧遠知府王者政是我的同年,這人趨利如鶩,地方上幾次罷市抗議此人。他不說自己運來的銅不合要求,反而說什麽局中委員故意挑剔、書吏從中敲詐等等。我告誡他:「你說的或許有這麽回事,但你運來的銅色澤暗淡,這是我親眼所見。既然你說因為局裏挑剔導致你倒貼不少,那麽就請你將銅運回去,自己銷售,我另外派人辦理供銅之事如何?」王者政這才無話可說。
四川打箭爐一帶,是土司所管的地方。據土司甲木參齡慶稟報琦相,說中瞻對的野蕃首領工布朗結,一心想將上下兩個瞻對吞併,並且屢派兵騷擾查牙。查牙是通往西藏驛道上的一個驛站,假如被侵占,驛道就會阻塞。琦相命令工布朗結退出侵占的上下兩瞻對的地盤,不準出界騷擾邊疆。工布朗結不聽。琦相準備親自帶兵征討,命令藩司衙門籌集糧款,並派人擔任糧台(軍中負責軍需的官員)。我決定自任其事,以保證軍隊後勤不致匱乏。琦相領兵前往,總督職務由成都將軍裕誠代理。
歷經四個月,琦相班師凱旋。奏奉諭旨,所有參與此事的人員升官的升官,加賞的加賞,我也蒙恩賞加二級。這一次出征,很多人認為,工布朗結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野蕃首領,他有沒有出界騷擾還在未定之間,僅憑土司甲木參齡慶的一句話,琦相就勞師費餉地遠征,是否有此必要呢?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琦相此前因在廣東主和,備受議論,所以這一次特地展示一下軍威。其實,工布朗結並沒有親自出來投降,隻是派頭人到營中表態願意歸順而已。我不在營中,不清楚其中情形,不敢妄議。琦相回來後,我也不便探問。
這一年,江水大漲,重慶府朝天關,水位高達幾十丈。在汛期,乘船的人可以坐到關口直接上岸——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事。一天,接到報告,說關口的江水突降十幾丈。我心裏猛然一緊:下遊的湖北和江蘇,恐怕已經一片汪洋。不久,便接到邸報,說湖北武昌城外,江水已經與城牆持平。巡撫唐樹義寫信來,說他住在城上,親自向居民發放烙餅,至於被淹沒的田地房屋,更是不知多少。又接到儀征老家來信,說金陵、儀征一帶,居民都架木而棲,我家在天安橋的住宅,裏麵的水也有幾尺深。哀鴻遍野,百姓其魚。皇上下旨,鼓勵百官捐款救災,我捐出養廉銀五千兩,寄到蘇州藩庫,蒙恩賞加五級、記檔兩次。
朱在東嚇得跪在地上不住叩頭。我看他已經沒有了先前的囂張氣焰,就轉而寬慰了他幾句,讓他下去。我又對吳我鷗說:「這個案子,你不放點血,看來是不能了結的。你們得了朱在東的好處,雖然不能全部退回,但如果不幫他一把,難保他不鋌而走險。」於是分派廉敬出六千兩,潘鐸出八千兩、王兆琛出八千兩、林樹恆出三千兩,嘉定知府邵勷出三千兩,朱在東將自己在省城置辦的兩處房產抵了五千兩,接任的犍為縣縣令承擔了一些,剩下的就全部由吳我鷗包下。虧空填上後,案子算是了結了。
結案後,琦相命成都縣令恆裕和段煊來問我:「朱某的案件已結,是否該官復原職呢?」我說:「一個縣令,鬧下如此大的虧空,難道還要再將國家的錢糧交給他嗎?我的意思是,把他降為一個佐吏就算對得起他了,如果一定要讓他官復原職,我可不敢簽字。」琦相也同意我的看法。後來奏摺送出,吏部的批文還沒有到,朱在東又因辦理人命案件延誤將近兩年一事,終於被革職。
選派委員代理職務,往往根據職務好處的多少分為優缺與中缺。如果遇有優缺,就從平時表現優異的委員中選派。如果是沒有多少油水的中缺,就按委員資歷輪流選派。原任藩司陳士枚的做法卻不尋常,遇到苦缺或者中下缺,他就從平時肯任事的委員中選派,遇到優缺,則輪流選派。琦相不加細看,就批準執行。我上任後,首先就是申請恢復舊章。那些平時表現優異的,當然要用優缺來獎勵,如果隻讓他們任苦缺,那以後誰還肯辦事呢?至於輪委人員,不過是在省裏每天點卯而已,按班次派任苦缺,這些人也無話可說。接下來,我就將二十多種職務劃入優缺,其他的全部歸入輪委。琦相認為我的這個做法很公平,很後悔以前批準陳士枚的章程。我的章程被批準後,候補委員也都很受鼓舞。
寶川局鼓爐製錢,每年十月開爐,次年二月停爐。所用的銅由寧遠府運到局裏後,再到藩司衙門領取錢款。寶川局所鑄的錢,則用來搭配發放文職官員的養廉銀,以及差役、捕役等人的薪水。時間一長,也就百弊叢生,銅錢不僅顏色黯淡形製粗糙,而且摔在地上就碎了。市場上做生意的之所以不肯使用這種錢,與幣製本身大有關係。按照鑄錢的規章,原料的比例應該是銅六鉛四,況且四川的銅一向堅硬,為什麽會手一捏就碎了呢?調查得知,製錢局要送給各處官員的陋規實在太多,領取的成本根本不夠造那麽多錢,於是就摻入大量黑鉛,將銅偷出賣掉,製錢的質量自然就不用談了。
我和琦相商量,告訴他這中間的種種弊端。但是要製定新的章程,就必須先剷除舊的弊端。於是就委任天全州知州郭彬圖專任此事,將寶川局送給各衙門的陋規一律免除,嚴格按照銅六鉛四的比例投料鑄錢,也不準在每串錢上夾竹木牌增加重量。
寧遠府運來的銅,有時成色極差。寧遠知府王者政是我的同年,這人趨利如鶩,地方上幾次罷市抗議此人。他不說自己運來的銅不合要求,反而說什麽局中委員故意挑剔、書吏從中敲詐等等。我告誡他:「你說的或許有這麽回事,但你運來的銅色澤暗淡,這是我親眼所見。既然你說因為局裏挑剔導致你倒貼不少,那麽就請你將銅運回去,自己銷售,我另外派人辦理供銅之事如何?」王者政這才無話可說。
四川打箭爐一帶,是土司所管的地方。據土司甲木參齡慶稟報琦相,說中瞻對的野蕃首領工布朗結,一心想將上下兩個瞻對吞併,並且屢派兵騷擾查牙。查牙是通往西藏驛道上的一個驛站,假如被侵占,驛道就會阻塞。琦相命令工布朗結退出侵占的上下兩瞻對的地盤,不準出界騷擾邊疆。工布朗結不聽。琦相準備親自帶兵征討,命令藩司衙門籌集糧款,並派人擔任糧台(軍中負責軍需的官員)。我決定自任其事,以保證軍隊後勤不致匱乏。琦相領兵前往,總督職務由成都將軍裕誠代理。
歷經四個月,琦相班師凱旋。奏奉諭旨,所有參與此事的人員升官的升官,加賞的加賞,我也蒙恩賞加二級。這一次出征,很多人認為,工布朗結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野蕃首領,他有沒有出界騷擾還在未定之間,僅憑土司甲木參齡慶的一句話,琦相就勞師費餉地遠征,是否有此必要呢?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琦相此前因在廣東主和,備受議論,所以這一次特地展示一下軍威。其實,工布朗結並沒有親自出來投降,隻是派頭人到營中表態願意歸順而已。我不在營中,不清楚其中情形,不敢妄議。琦相回來後,我也不便探問。
這一年,江水大漲,重慶府朝天關,水位高達幾十丈。在汛期,乘船的人可以坐到關口直接上岸——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事。一天,接到報告,說關口的江水突降十幾丈。我心裏猛然一緊:下遊的湖北和江蘇,恐怕已經一片汪洋。不久,便接到邸報,說湖北武昌城外,江水已經與城牆持平。巡撫唐樹義寫信來,說他住在城上,親自向居民發放烙餅,至於被淹沒的田地房屋,更是不知多少。又接到儀征老家來信,說金陵、儀征一帶,居民都架木而棲,我家在天安橋的住宅,裏麵的水也有幾尺深。哀鴻遍野,百姓其魚。皇上下旨,鼓勵百官捐款救災,我捐出養廉銀五千兩,寄到蘇州藩庫,蒙恩賞加五級、記檔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