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趙啟明就壘起了他的新居(速度之快就像壘一個雞窩)。顧凡是惟一的幫手。他們利用了一棟校舍的東山牆,用樹棍斜支了一個直達地麵的屋頂。北麵用土坯壘實。南麵壘一半,另一半做門出入。窩棚式的新居是趙啟明最後一次體力勞動的產物。雖說上草的技術不過關,但屋頂斜度很大,雨站不住隻向下滾,所以不漏。
趙啟明把所有的農具都送給了顧凡(她還用得著),自己隻拿了一把鐵杴,留待日後鏟雪用。他添置了一輛自行車和一台半導體。父親給他的呢料中山裝也從箱底翻出。現在趙啟明的自我感覺就是一副衣架。衣架背直胸挺。在前挺的胸脯上有兩塊口袋蓋布。左側的口袋蓋布上別有三支鋼筆。趙啟明的嶄新形象還包括一條兩米多長的灰色毛線圍巾,在脖子上繞了三圈後從前胸(右側)垂下還有好長一截。腋下永遠夾著一冊初中一年級英語課本,頭髮中分又有點向後,身上的汗味兒被香皂奇妙地掩蓋了。皮膚越來越白細,越白就越細。在白的基礎上兩腮恢復了在某些情況下羞紅的功能。倒背在後的雙手上繭皮逐漸消退了。
從此趙啟明不出楊莊小學一步。每日散步也場景置換,由河堤、橋頭、曬場轉移到這個固定不變的地點:學校校園。所謂校園就是四條小河圍繞一塊空地,和當地的其他園子本無多大區別(也都是小河四麵環繞,一道土埂提供出入),隻因為沒種莊稼沒人安家立戶就成了校園。校園的空地上有三排磚瓦校舍(除此之外方圓二十裏再沒一間瓦房),一塊夯實壓平的泥地操場。操場的兩頭分別豎著木製籃球架。這些都是趙啟明深愛的。
每天收工後顧凡從大田裏回來,往往來不及扔下扁擔或鋤頭,就抱柴為趙啟明做飯,窩棚的入口和牆縫處冒出藍煙。整個窩棚成了一截煙囪,她在裏麵煉就火眼金睛(紅腫的眼睛,閃爍的眼淚)。飯後洗涮完畢她陪他出來散步。他們漫步在校舍間,又來到操場上,繞著籃球架轉圈。和楊莊的新老觀眾隻能隔河相望。由於和現實間有了明確的界線,戲劇才得以真正誕生。
白天,趙啟明若有必要去縣城辦事或來小鬆家(另一個大隊)就騎上他的自行車。他從學校操場上車,騎過埂道(橋口)上了村路。途中若遇羊群或水牛之類的牲口擋道就抱住路邊隨便一棵什麽樹,定車以待。其情景就像在城裏的十字路口等紅燈。反正趙啟明決心已下:不讓自己的腳再踏上楊莊的土地了。楊莊小學因其性質不同暫不計算在內。
上文提到小鬆家。小鬆即是這家的孩子,也是趙啟明的學生。第一節英語課他就被認了出來,也就是說被從六十名當地學生中區分開。並非由於南京人對南京人的鄉親直覺(像事後趙啟明願意承認的)。隻因為一副小眼鏡。半透明的小眼鏡架在小鬆幼稚的鼻樑上,不僅少有,而且惟一。一下課他就被趙啟明叫到自己的窩棚裏。
從此小鬆被賦予了若幹特權(僅限於英語課)。如:不叫趙啟明「先生」(當地對教師的統稱)。可以直呼其名,略去「趙」,平等而親熱地稱之為「啟明」。可以不上課。英語課時間躺在啟明的窩棚裏讀《靜靜的頓河》,深知葡萄幹、大白兔(奶糖)的存放處,可以取其所需。甚至不必考試,照樣能得最高分。
西天上·楊莊小學(2)
上完課趙啟明匆匆趕回窩棚,手上的粉筆灰都來不及洗掉。在蘇北方言和英語的輪番轟炸下他頭痛欲裂(尤其是重磅炸彈——方言英語)。他急需找小鬆說說家鄉南京話。可以說他們開始成為朋友就是為了用南京話交談。顧凡和貧下中農打成一片心切,南京話差不多忘光了(或者她根本不願意說?她根本不願意說話,無論是南京話或當地話)。其他六位知青因顧凡的關係也決意不和趙啟明說話。兩年多來他真的給憋壞了。和小鬆的交往從說南京話開始進而啟發了趙啟明說話的願望(南京話從言談目的轉化成多麽順手合意的工具)。他有那麽多的話要說,不得不留宿小鬆,徹夜長談。
小鬆在趙啟明那裏度過多少不眠之夜!兩人分別坐在涼車(當地惟一的一種臥具,樹棍搭框、草繩穿編而成)的兩端,臭腳埋在中間的被子裏。墨水瓶做的油燈放在牆洞裏,燈焰如小手指指甲大小。因是陋室,和外界的交流非常直接。風一大,燈就滅,月光立刻從牆縫裏進來。牆縫和風構成了對談話的威脅。牆縫使其泄露,風使其傳播。風吹草動,隔牆有耳,聽牆根的人方便了。
趙啟明之所以擔心,關係到他談論的內容。他是小鬆所知的第一個說美國好的人。七十年代初,這十分了得。雖說趙啟明的美國概念註定空洞無物,但其邏輯推導還是頗具說服力的。美國(之好)難以想像,他告訴小鬆。就像當地農民無法想像南京樓房,因為這裏沒有樓房。他們還以為是架梯子從外麵上下的呢!因為這裏有梯子,蓋房和剪枝都用得著。怪不得同學們問小鬆:「老奶奶(指小鬆的外祖母)這麽大年紀了怎麽爬梯子?」在南京小鬆家住三樓。即便小鬆的同學能理解樓房(房子上摞房子),也不能理解上樓梯。但這和美國又有什麽關係呢?
趙啟明說:「因此,從南京到楊莊來的人都知道楊莊是鄉下。從美國到南京,南京就是鄉下了。你說鄉下好還是城市好?」「我說城市好。」小鬆回答。「那你就去美國。」趙啟明揮揮手,似乎要為小鬆指出美國所在的方向。「到了美國後就不用擔心自己在鄉下了。我爸爸就去過美國。他幹嗎回來呢!現在他在南京就等於我們在楊莊。」
趙啟明把所有的農具都送給了顧凡(她還用得著),自己隻拿了一把鐵杴,留待日後鏟雪用。他添置了一輛自行車和一台半導體。父親給他的呢料中山裝也從箱底翻出。現在趙啟明的自我感覺就是一副衣架。衣架背直胸挺。在前挺的胸脯上有兩塊口袋蓋布。左側的口袋蓋布上別有三支鋼筆。趙啟明的嶄新形象還包括一條兩米多長的灰色毛線圍巾,在脖子上繞了三圈後從前胸(右側)垂下還有好長一截。腋下永遠夾著一冊初中一年級英語課本,頭髮中分又有點向後,身上的汗味兒被香皂奇妙地掩蓋了。皮膚越來越白細,越白就越細。在白的基礎上兩腮恢復了在某些情況下羞紅的功能。倒背在後的雙手上繭皮逐漸消退了。
從此趙啟明不出楊莊小學一步。每日散步也場景置換,由河堤、橋頭、曬場轉移到這個固定不變的地點:學校校園。所謂校園就是四條小河圍繞一塊空地,和當地的其他園子本無多大區別(也都是小河四麵環繞,一道土埂提供出入),隻因為沒種莊稼沒人安家立戶就成了校園。校園的空地上有三排磚瓦校舍(除此之外方圓二十裏再沒一間瓦房),一塊夯實壓平的泥地操場。操場的兩頭分別豎著木製籃球架。這些都是趙啟明深愛的。
每天收工後顧凡從大田裏回來,往往來不及扔下扁擔或鋤頭,就抱柴為趙啟明做飯,窩棚的入口和牆縫處冒出藍煙。整個窩棚成了一截煙囪,她在裏麵煉就火眼金睛(紅腫的眼睛,閃爍的眼淚)。飯後洗涮完畢她陪他出來散步。他們漫步在校舍間,又來到操場上,繞著籃球架轉圈。和楊莊的新老觀眾隻能隔河相望。由於和現實間有了明確的界線,戲劇才得以真正誕生。
白天,趙啟明若有必要去縣城辦事或來小鬆家(另一個大隊)就騎上他的自行車。他從學校操場上車,騎過埂道(橋口)上了村路。途中若遇羊群或水牛之類的牲口擋道就抱住路邊隨便一棵什麽樹,定車以待。其情景就像在城裏的十字路口等紅燈。反正趙啟明決心已下:不讓自己的腳再踏上楊莊的土地了。楊莊小學因其性質不同暫不計算在內。
上文提到小鬆家。小鬆即是這家的孩子,也是趙啟明的學生。第一節英語課他就被認了出來,也就是說被從六十名當地學生中區分開。並非由於南京人對南京人的鄉親直覺(像事後趙啟明願意承認的)。隻因為一副小眼鏡。半透明的小眼鏡架在小鬆幼稚的鼻樑上,不僅少有,而且惟一。一下課他就被趙啟明叫到自己的窩棚裏。
從此小鬆被賦予了若幹特權(僅限於英語課)。如:不叫趙啟明「先生」(當地對教師的統稱)。可以直呼其名,略去「趙」,平等而親熱地稱之為「啟明」。可以不上課。英語課時間躺在啟明的窩棚裏讀《靜靜的頓河》,深知葡萄幹、大白兔(奶糖)的存放處,可以取其所需。甚至不必考試,照樣能得最高分。
西天上·楊莊小學(2)
上完課趙啟明匆匆趕回窩棚,手上的粉筆灰都來不及洗掉。在蘇北方言和英語的輪番轟炸下他頭痛欲裂(尤其是重磅炸彈——方言英語)。他急需找小鬆說說家鄉南京話。可以說他們開始成為朋友就是為了用南京話交談。顧凡和貧下中農打成一片心切,南京話差不多忘光了(或者她根本不願意說?她根本不願意說話,無論是南京話或當地話)。其他六位知青因顧凡的關係也決意不和趙啟明說話。兩年多來他真的給憋壞了。和小鬆的交往從說南京話開始進而啟發了趙啟明說話的願望(南京話從言談目的轉化成多麽順手合意的工具)。他有那麽多的話要說,不得不留宿小鬆,徹夜長談。
小鬆在趙啟明那裏度過多少不眠之夜!兩人分別坐在涼車(當地惟一的一種臥具,樹棍搭框、草繩穿編而成)的兩端,臭腳埋在中間的被子裏。墨水瓶做的油燈放在牆洞裏,燈焰如小手指指甲大小。因是陋室,和外界的交流非常直接。風一大,燈就滅,月光立刻從牆縫裏進來。牆縫和風構成了對談話的威脅。牆縫使其泄露,風使其傳播。風吹草動,隔牆有耳,聽牆根的人方便了。
趙啟明之所以擔心,關係到他談論的內容。他是小鬆所知的第一個說美國好的人。七十年代初,這十分了得。雖說趙啟明的美國概念註定空洞無物,但其邏輯推導還是頗具說服力的。美國(之好)難以想像,他告訴小鬆。就像當地農民無法想像南京樓房,因為這裏沒有樓房。他們還以為是架梯子從外麵上下的呢!因為這裏有梯子,蓋房和剪枝都用得著。怪不得同學們問小鬆:「老奶奶(指小鬆的外祖母)這麽大年紀了怎麽爬梯子?」在南京小鬆家住三樓。即便小鬆的同學能理解樓房(房子上摞房子),也不能理解上樓梯。但這和美國又有什麽關係呢?
趙啟明說:「因此,從南京到楊莊來的人都知道楊莊是鄉下。從美國到南京,南京就是鄉下了。你說鄉下好還是城市好?」「我說城市好。」小鬆回答。「那你就去美國。」趙啟明揮揮手,似乎要為小鬆指出美國所在的方向。「到了美國後就不用擔心自己在鄉下了。我爸爸就去過美國。他幹嗎回來呢!現在他在南京就等於我們在楊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