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有華夏民族的人,其人格再凝聚起來,就成了大宋的國格。


    因此對於國家和社會來說,教育,是改變國家素質和氣質最重要的東西。


    故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之後,接著就是講述大宋教育的現狀。


    現狀肯定是讓蘇油不滿意的。


    目的不明確、組織不規範、計劃不長遠、係統不完善。


    就這樣了,教育還不普及,受教育的人才比例太小,效率不高,層次不夠,難以達到上邊所述的根本價值的實現,難以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足夠的動力。


    而最大的不滿意,就是如今的教育,甚至背離了教育的根本價值。


    士農工商軍,各行各業,在職業技能上都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而如今的大宋的教育水平,僅僅將目光放在了行政人才的培養之上,而忽略了其它方麵的提升。


    幾乎可以這樣說,完整的教育體係,放眼如今的天下,隻有一個地方具備——眉山。


    所以眉山如今開始湧現出各行各業的人才,進而輻射到蜀中,陝西,荊湖,甚至南海。


    而這些接受過完整教育體係的人才,體現出來的能力和素質,也在這些地區的蓬勃發展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和福建路昌盛的私學教育不同的是,眉山的教育體係,培育的不光光是行政人才,文學人才,史哲人才,因此眉山人的出路更多更廣,而不是非得要謀取進士高第之後,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


    讓每一個人受到教育,形成正確的三觀,培養出專業的技能,能夠創造出社會價值,差不多是眉山教育體係的目的所在。


    當然眉山能夠做到這樣,也是和經濟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的,但是眉山和外路的思路有一個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沒有一來就追求高大上全。


    還是精細純老三樣,落實到現在教育上,就要適應大宋如今的實際——讓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再慢慢提升這個程度的下限,事情就能夠做起來了。


    這就要涉及到教育的分類了。


    從層次上說,可以分為基礎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從資源提供者來說,可分為家學,官學,私學。


    從程度上來說,可以分為普及教育和專業教育。


    大宋的教育事業需要實現的目標,從政治層麵上說,就是要努力擴大受教育人口,全麵提升國民受教育水平,努力提高國民素質,凝聚國家氣質和國格,建立完善全麵的教育網絡體係,逐漸深化教育水平,細化教育門類,擴大教育規模,形成教育製度。


    全麵理解了這些,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麽事情,就綱舉而目張了。


    第九百九十四章 桌球


    教育事業可以說是蘇油來到這世界上幹的老本行,土地廟的一幫孩子還是他親手帶出來的,這一動筆就停不下來。


    心思漸漸從一邊聽課一邊書寫,轉到了全神貫注闡述主張,直到扁罐輕輕拉他的袖子,蘇油才抬起頭來,卻見全班人都看著他。


    扁罐低聲說道:「爹爹,散學了。」


    「哦。」蘇油這才反應過來:「不好意思,寫得入神了。」


    年輕教授趁機教育孩子們:「同窗們都看到沒有,這就叫專心致誌,大家要是都有學士這樣的治學精神,何愁自己的功課不能長進?」


    蘇油起身拱手:「耽誤先生了。」


    扁罐適時喊了一聲:「下課起立。」


    所有學生一起站起來:「恭送先生。」


    一聲「散堂」,所有學生都一溜煙跑沒影了。


    年輕教授這才過來和蘇油行禮:「沒想到學士會來,怠慢了。」


    「沒有沒有。」蘇油趕緊客氣:「外放數年,扁罐的學業也不知道如何?沒給先生添麻煩吧?」


    教授說道:「家學淵源啊,聽聞學士生而知之,我看扁……子超也不錯,聞一知十,別看年紀小,卻敢於發問,問題問得也比一幹同窗來得深刻。」


    「這所學校,以理學為基,很多文字之外的東西我也不懂,也還在學習呢。」


    「致用,經世,明道,循序漸進,自打來到學校,也感覺自己頗有所得。」


    蘇油問道:「未知先生名諱?課程講授得極好,也能見蜀學的一些淵源,不知道先生是自學的還是有師傳?想來也不是尋常學子。」


    「不敢。」年輕人躬身施禮:「在下陳師道,字履常。」


    靠!蘇油脫口而出:「原來你就是閉門覓句陳無己!」


    陳師道苦笑道:「惡名連學士都知道了。」


    蘇油問道:「你卻如何來到了這裏?是被大蘇連累了?」


    陳師道是蘇軾的鐵桿粉絲,歷史上著名的「蘇門六君子」之一,後來成為了江西詩派的創始人之一。


    兩年前,蘇軾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如今卻跑來希望小學當教師,歷史真是麵目全非了。


    歷史評價他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詩詞風格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


    說白了就是窮,連妻兒都還是嶽父養著。


    陳師道說道:「夫子離開徐州之時,對張駙馬推薦了我,尉氏生活比汴京徐州輕快得多,現在一家人也算是足得溫飽了。」


    陳師道是標準的文人,蘇油要是不問,怕是他根本就不會說自己的姓名來歷,即便聊到現在,也一點沒有幹請求進的意思,而且也沒有一點諂媚的味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