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句是說蘇軾的詩詞源遠流長如浩蕩之蜀江,風韻琅琅繼承了舜廟所創韶樂的金玉之聲。
三四句是說蘇軾的文章驚動中央,「中禦府」是殿中省的別稱,其意為蘇軾當年製科高中,草擬的策文應入殿中省;「帶方州」指朝鮮,其意為蘇軾文章美妙,被高麗使者帶回國內,連海外都擁有大量的粉絲。
五六句是說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政治上被排斥,外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太守等,一直沒回中央任職,輿論都同情蘇軾的滯留。
在不斷變換銅符的任職中,蘇軾的取得了不俗的政績。
七八句是說可嘆這樣一支寫得鍾繇王羲之行草書法的妙筆,如今竟然按獄的旨意,寫著毛頭供詞。
第三首則是:
飛語初騰觸細文,廷中交構更紛紜。
綱條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禦史皆稱素長者,府徒半識故將軍。
卻憐比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
一二句是說詩案剛起的時候,還隻是一二小人造作飛語,深究文字細節,緊接著交相彈劾,事情越鬧越大。
三四句是說禦史們使用的條文,比秋天的灌木叢還要細密,挑錯勁盡頭,那是非得要從一捆箭支裏邊,挑出一根不直的來。
五六句則是說就連一些禦史如何正臣,也不得不承認,蘇軾素來是一名長者;烏台的吏員們,也大多對蘇軾仰慕已久。
最後兩句感慨堂堂一名太守,卻在烏台被禦史們詬辱通宵,連他這個被考罪之人都聽不下去。
第四首則是:
源流同是子卿孫,公自才多我寡聞。
謬見推稱丈人行,應緣舊熟秘書君。
文章高絕誠難敵,聲氣相求久益勤。
其為詩歌能數眯,聖朝終要頌華勛。
「子卿」是蘇武的字,一二句是說大家都是蘇武的後代,但是蘇軾博學多才,而自己孤陋寡聞。
三四句是雖然蒙蘇軾稱為長輩,而兩人舊有的情誼,卻是在秘書監共事的時候結下的。
五六句是說蘇軾文才高絕,天下無敵;兩人聲氣相求,相處愈久,交往愈勤。
七八句是委婉的勸告蘇軾不要被詩歌的夢魘所迷惑,以後啊,還是多為朝廷歌功頌德吧。
最後一首是:
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
杭婺鄰封遷謫後,湖濠繼踵縶維中。
詩人囁囁常多難,儒者淒淒久諱窮。
他日得歸江海去,相期來訪蒜山東。
一二句是說從熙寧二年王安石變法,到目前的元豐二年的整整十年中,兩人的政治遭遇基本相同,都處於仕宦生涯的「邅回」時期。
三四句是說兩人被貶後,任職的杭州與婺州疆界毗鄰;在湖州和濠州任職又相繼蒙冤入獄。
五六句是說蘇軾是詩人,因發表政見而多災多難,自己也是儒者,同樣前途淒楚,久諱不言。
七八句是說自己他日如果能夠離官隱歸,期望蘇軾到丹徒的蒜山來探訪自己,到時候盡可以兩人開懷暢飲,一傾積愫。
蘇軾將幾首詩一一看過,眼角便濕潤了:「總是蘇軾言行不謹,讓長輩焦慮了。」
將詩折好,交還給梁成:「你先收著吧,若有出獄之日再交還給我,若是再無天日,就交還給宗叔,說蘇軾多謝他的看重。」
梁成將信收起來,寬慰了兩句,給蘇軾打來洗腳水,勸過蘇軾早點休息,然後才去了。
蘇軾躺在床上翻轉了一陣,起身坐起:「朝中多少大事需要他們料理,終不能因蘇軾之故,拖累長輩們。」
終於下定了決心,將油燈剔亮,披衣伏案,狂書起來。
這一寫就寫了足有兩個時辰,直到南廡鬥窗外明月將西,蘇軾才將手中的筆一拋:「哈哈哈……終是一番了卻!」
重新翻身上床躺倒,不多一會兒便鼻息如雷。
對麵床上的小吏悄無聲息地轉過身來,又悄無聲息地起身,看著睡得輕鬆無比的蘇軾,輕輕搖了搖頭。
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
知雜北廡,蘇油同樣也遇到了一個小官。
來的時候蘇油正在做飯,氣候從昨日開始突然變化,漸漸轉涼,蘇油決定提前貼秋膘。
讓小李子去市場上買了一條豬裏脊肉,必須是鄭州莊子那邊那種獅子頭大黑閹豬的的嫩裏脊。
豬裏脊肉洗淨切塊,放在一個小盆裏邊,加入切碎的大蒜,香油,醬油,拌勻醃製碼味。
碼好味道之後,洗鍋炸裏脊塊,倒入菜油加熱。在一個盆中加入麵粉,鹽和胡椒粉拌勻。將醃製過的豬裏脊肉放入其中,裹上一層粉後放入油鍋,炸至金黃,撈出瀝幹。
待稍微冷卻後再入鍋炸第二遍。
然後炒料。
炸裏脊肉剩下的多餘的菜油倒出,僅剩下一湯勺左右在小鐵鍋中,撈去殘餘在裏邊的炸麵粉塊,放入薑片爆香,蔥段,炸成蔥油,然後撈去雜質,放入梅子醬炒製,再依次加入白醋、白糖一起燉煮,熬出醬汁起鍋。
洗淨鍋子,在鍋中加油,加入切成塊的山藥,青筍,炒熟後倒入醬汁,混合均勻後加入炸好的裏脊塊,翻炒入味後盛入盤中。
蘇油也不知道這道菜該叫糖醋裏脊還是叫咕咾肉了,總之就是一道酸甜口的美食。
三四句是說蘇軾的文章驚動中央,「中禦府」是殿中省的別稱,其意為蘇軾當年製科高中,草擬的策文應入殿中省;「帶方州」指朝鮮,其意為蘇軾文章美妙,被高麗使者帶回國內,連海外都擁有大量的粉絲。
五六句是說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政治上被排斥,外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太守等,一直沒回中央任職,輿論都同情蘇軾的滯留。
在不斷變換銅符的任職中,蘇軾的取得了不俗的政績。
七八句是說可嘆這樣一支寫得鍾繇王羲之行草書法的妙筆,如今竟然按獄的旨意,寫著毛頭供詞。
第三首則是:
飛語初騰觸細文,廷中交構更紛紜。
綱條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禦史皆稱素長者,府徒半識故將軍。
卻憐比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
一二句是說詩案剛起的時候,還隻是一二小人造作飛語,深究文字細節,緊接著交相彈劾,事情越鬧越大。
三四句是說禦史們使用的條文,比秋天的灌木叢還要細密,挑錯勁盡頭,那是非得要從一捆箭支裏邊,挑出一根不直的來。
五六句則是說就連一些禦史如何正臣,也不得不承認,蘇軾素來是一名長者;烏台的吏員們,也大多對蘇軾仰慕已久。
最後兩句感慨堂堂一名太守,卻在烏台被禦史們詬辱通宵,連他這個被考罪之人都聽不下去。
第四首則是:
源流同是子卿孫,公自才多我寡聞。
謬見推稱丈人行,應緣舊熟秘書君。
文章高絕誠難敵,聲氣相求久益勤。
其為詩歌能數眯,聖朝終要頌華勛。
「子卿」是蘇武的字,一二句是說大家都是蘇武的後代,但是蘇軾博學多才,而自己孤陋寡聞。
三四句是雖然蒙蘇軾稱為長輩,而兩人舊有的情誼,卻是在秘書監共事的時候結下的。
五六句是說蘇軾文才高絕,天下無敵;兩人聲氣相求,相處愈久,交往愈勤。
七八句是委婉的勸告蘇軾不要被詩歌的夢魘所迷惑,以後啊,還是多為朝廷歌功頌德吧。
最後一首是:
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
杭婺鄰封遷謫後,湖濠繼踵縶維中。
詩人囁囁常多難,儒者淒淒久諱窮。
他日得歸江海去,相期來訪蒜山東。
一二句是說從熙寧二年王安石變法,到目前的元豐二年的整整十年中,兩人的政治遭遇基本相同,都處於仕宦生涯的「邅回」時期。
三四句是說兩人被貶後,任職的杭州與婺州疆界毗鄰;在湖州和濠州任職又相繼蒙冤入獄。
五六句是說蘇軾是詩人,因發表政見而多災多難,自己也是儒者,同樣前途淒楚,久諱不言。
七八句是說自己他日如果能夠離官隱歸,期望蘇軾到丹徒的蒜山來探訪自己,到時候盡可以兩人開懷暢飲,一傾積愫。
蘇軾將幾首詩一一看過,眼角便濕潤了:「總是蘇軾言行不謹,讓長輩焦慮了。」
將詩折好,交還給梁成:「你先收著吧,若有出獄之日再交還給我,若是再無天日,就交還給宗叔,說蘇軾多謝他的看重。」
梁成將信收起來,寬慰了兩句,給蘇軾打來洗腳水,勸過蘇軾早點休息,然後才去了。
蘇軾躺在床上翻轉了一陣,起身坐起:「朝中多少大事需要他們料理,終不能因蘇軾之故,拖累長輩們。」
終於下定了決心,將油燈剔亮,披衣伏案,狂書起來。
這一寫就寫了足有兩個時辰,直到南廡鬥窗外明月將西,蘇軾才將手中的筆一拋:「哈哈哈……終是一番了卻!」
重新翻身上床躺倒,不多一會兒便鼻息如雷。
對麵床上的小吏悄無聲息地轉過身來,又悄無聲息地起身,看著睡得輕鬆無比的蘇軾,輕輕搖了搖頭。
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
知雜北廡,蘇油同樣也遇到了一個小官。
來的時候蘇油正在做飯,氣候從昨日開始突然變化,漸漸轉涼,蘇油決定提前貼秋膘。
讓小李子去市場上買了一條豬裏脊肉,必須是鄭州莊子那邊那種獅子頭大黑閹豬的的嫩裏脊。
豬裏脊肉洗淨切塊,放在一個小盆裏邊,加入切碎的大蒜,香油,醬油,拌勻醃製碼味。
碼好味道之後,洗鍋炸裏脊塊,倒入菜油加熱。在一個盆中加入麵粉,鹽和胡椒粉拌勻。將醃製過的豬裏脊肉放入其中,裹上一層粉後放入油鍋,炸至金黃,撈出瀝幹。
待稍微冷卻後再入鍋炸第二遍。
然後炒料。
炸裏脊肉剩下的多餘的菜油倒出,僅剩下一湯勺左右在小鐵鍋中,撈去殘餘在裏邊的炸麵粉塊,放入薑片爆香,蔥段,炸成蔥油,然後撈去雜質,放入梅子醬炒製,再依次加入白醋、白糖一起燉煮,熬出醬汁起鍋。
洗淨鍋子,在鍋中加油,加入切成塊的山藥,青筍,炒熟後倒入醬汁,混合均勻後加入炸好的裏脊塊,翻炒入味後盛入盤中。
蘇油也不知道這道菜該叫糖醋裏脊還是叫咕咾肉了,總之就是一道酸甜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