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因為需要抵消後世已經消失的舉報渠道問題,通訊交通問題,調查成本問題,加上無法採用扁平化管理,大宋採取的措施,甚至比後世還要嚴密。
問題是這一切隻存在於製度上,而且由於責權不明,就像禦史台這樣,眉毛鬍子一把抓,還是幾隻手同時抓,這就導致了人浮於事,拖遝推諉,造成了行政效率的極度低下。
還有就是吏治不清,雖然有宋一朝的官員還算是清正,但是奈何官清似水,吏滑如油,執行力被消減了一半以上。
最根本的就是在於吏員的薪水不足。
人家都不靠你這個行當吃飯,本身就是當地豪強,自己有自己的產業,混個身份,隻是為了自己方便而已,你還指望能為你出多少力?
所以政治問題,其實還是可以從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上找到根的。
蘇油擬出了大綱,提筆寫下數行小字——官製,政治,財用,軍事,水利,交通,民生,教育,風氣,國格。
任何一項製度,決定性因素在人,因此首先就要從製度的執行者——官員開始論述。
國朝之弊,在四冗,官,政,軍,貧。
太祖宏烈,削強藩,平割據,都陳留而策宇內,列郡縣而清九垓。南北重複通嵌,天下幾於混一。以武止戈,致世太平,英偉之主也。
又懲唐季之亂,乃收天下精兵、財賦、治權於中朝。上下相安,內外宴然,武功既盛,文治亦美。
絕武夫藩鎮跋扈專製之患,開文學德化昌興繁盛之風。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譬於漢、唐,蓋無讓焉。
誇飾一番之後,來了個轉折——沿序百年,始見沉衰。
接下來就開始講述大宋遇到的問題,祖宗沒有收復幽雲,導致北方沒有屏藩,隻能以精兵環於都下,而四境亦布重兵。
利敵不利我,即便如此,敵人攜半月之糧,就敢入境三月,如蝗蟲一般掃蕩民眾,謂之「打草穀」。
幾次戰敗之後,國家背上了歲幣的負擔,財政越來越困難。
陛下即位之初,國家已然到了崩潰的邊緣,然銳意奮發,敢於進取,去舊布新,氣象煥然。
經過十年勵精圖治,到如今,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麵。
宋朝,到了進取之時。
第九百六十章 改製
但是百年以來,製度繁複,機構重疊,很多不適合的舊政沒有取消,而新製度又不斷地出現,新法推行之後,此等現象更加突出。
祖宗解除了藩鎮的勢力,卻允許開國功臣的子孫以「恩蔭」世代做官,導致國家機構,既無定員、也無專職。
許多徒有其名而無所事事的冗閑機構和官員,充斥在政體當中,如同黃金當中雜進了土石,讓官製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其二則是蒞其官而不任其職,官職在名實之間悖離、混亂。
大宋官製,源於割據時期,帶有濃烈的小朝廷色彩。
那時候的知州多帶軍職,授進的時候或文或武,其實還是屬於藩鎮的格局。
官、職、差遣,俱用官名,再加上勛號,榮賞,內殿橫行封官,使官製更加混亂。
而之後國家一直沿用,沒有騰出手來梳理。等到空有其名的三省製度加入之後,官製不但沒有釐清,反而更加混亂。
王相公主政期間,主張隻要各個機構能恢復職能和作用,就算達到了改革的目的。
如司農寺、都水監等,已對革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收到「董正官製之實」。
但是其實,還是「名不正,言不順」。
以自己為例,在南海時的官職,全稱應該是——崇仁保順佐運宣德功臣,上柱國,蒼梧郡開國公,保和殿大學士,特進,太子少保,知交州軍州事,權南海四路轉運使。
這麽大一堆的稱呼裏邊,其實隻有最後兩個才是正經的官職。
而且在大宋,這樣的情況是普遍現象。
比如蘇元貞的本官是殿中侍禦史,差遣是鄭州知州,結果他拿著自己定工資級別的本官,把人家真正負責彈劾工作的禦史蔡確彈劾了一次,這就是職務不明造成的混亂。
因為殿中侍禦史這個官職除了可以做本官,還能做差遣,朝中另有真正幹這個差遣的人存在。
比如當年趙公大展雄風,彈劾陳執中去職,就是在這個差遣上。
而趙抃當時的本官,卻又是翰林學士。
這就大宋冗官現象的存在現實,大量職務虛實間雜,給了很多人偷懶的空間,造成官員在其位不謀其政,互相推諉、扯皮的情況非常普遍。
而且官職不但名不副實,且官職之間的進階,還達到驚人的三十七階之多。
所有這些,導致一個下級部門,同時有幾個上級管理部門存在,下頭常常都不知道,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甚至真正能有效管理的,一個都沒有,有些下屬工作多年,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上級是誰!
因此減少冗官冗政的弊端,提高朝廷的辦事效率,這一場官製改革,必須進行。
怎麽進行呢?其實也不難,將政令歸還給相應的部門,恢復唐代三省製度,基本便可以將官製理順。
大宋如今已經存在門下省,中書省和尚書省,但是都是寄託虛銜,安養元戎的地方,稱謂「寄祿官」。
問題是這一切隻存在於製度上,而且由於責權不明,就像禦史台這樣,眉毛鬍子一把抓,還是幾隻手同時抓,這就導致了人浮於事,拖遝推諉,造成了行政效率的極度低下。
還有就是吏治不清,雖然有宋一朝的官員還算是清正,但是奈何官清似水,吏滑如油,執行力被消減了一半以上。
最根本的就是在於吏員的薪水不足。
人家都不靠你這個行當吃飯,本身就是當地豪強,自己有自己的產業,混個身份,隻是為了自己方便而已,你還指望能為你出多少力?
所以政治問題,其實還是可以從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上找到根的。
蘇油擬出了大綱,提筆寫下數行小字——官製,政治,財用,軍事,水利,交通,民生,教育,風氣,國格。
任何一項製度,決定性因素在人,因此首先就要從製度的執行者——官員開始論述。
國朝之弊,在四冗,官,政,軍,貧。
太祖宏烈,削強藩,平割據,都陳留而策宇內,列郡縣而清九垓。南北重複通嵌,天下幾於混一。以武止戈,致世太平,英偉之主也。
又懲唐季之亂,乃收天下精兵、財賦、治權於中朝。上下相安,內外宴然,武功既盛,文治亦美。
絕武夫藩鎮跋扈專製之患,開文學德化昌興繁盛之風。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譬於漢、唐,蓋無讓焉。
誇飾一番之後,來了個轉折——沿序百年,始見沉衰。
接下來就開始講述大宋遇到的問題,祖宗沒有收復幽雲,導致北方沒有屏藩,隻能以精兵環於都下,而四境亦布重兵。
利敵不利我,即便如此,敵人攜半月之糧,就敢入境三月,如蝗蟲一般掃蕩民眾,謂之「打草穀」。
幾次戰敗之後,國家背上了歲幣的負擔,財政越來越困難。
陛下即位之初,國家已然到了崩潰的邊緣,然銳意奮發,敢於進取,去舊布新,氣象煥然。
經過十年勵精圖治,到如今,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麵。
宋朝,到了進取之時。
第九百六十章 改製
但是百年以來,製度繁複,機構重疊,很多不適合的舊政沒有取消,而新製度又不斷地出現,新法推行之後,此等現象更加突出。
祖宗解除了藩鎮的勢力,卻允許開國功臣的子孫以「恩蔭」世代做官,導致國家機構,既無定員、也無專職。
許多徒有其名而無所事事的冗閑機構和官員,充斥在政體當中,如同黃金當中雜進了土石,讓官製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其二則是蒞其官而不任其職,官職在名實之間悖離、混亂。
大宋官製,源於割據時期,帶有濃烈的小朝廷色彩。
那時候的知州多帶軍職,授進的時候或文或武,其實還是屬於藩鎮的格局。
官、職、差遣,俱用官名,再加上勛號,榮賞,內殿橫行封官,使官製更加混亂。
而之後國家一直沿用,沒有騰出手來梳理。等到空有其名的三省製度加入之後,官製不但沒有釐清,反而更加混亂。
王相公主政期間,主張隻要各個機構能恢復職能和作用,就算達到了改革的目的。
如司農寺、都水監等,已對革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收到「董正官製之實」。
但是其實,還是「名不正,言不順」。
以自己為例,在南海時的官職,全稱應該是——崇仁保順佐運宣德功臣,上柱國,蒼梧郡開國公,保和殿大學士,特進,太子少保,知交州軍州事,權南海四路轉運使。
這麽大一堆的稱呼裏邊,其實隻有最後兩個才是正經的官職。
而且在大宋,這樣的情況是普遍現象。
比如蘇元貞的本官是殿中侍禦史,差遣是鄭州知州,結果他拿著自己定工資級別的本官,把人家真正負責彈劾工作的禦史蔡確彈劾了一次,這就是職務不明造成的混亂。
因為殿中侍禦史這個官職除了可以做本官,還能做差遣,朝中另有真正幹這個差遣的人存在。
比如當年趙公大展雄風,彈劾陳執中去職,就是在這個差遣上。
而趙抃當時的本官,卻又是翰林學士。
這就大宋冗官現象的存在現實,大量職務虛實間雜,給了很多人偷懶的空間,造成官員在其位不謀其政,互相推諉、扯皮的情況非常普遍。
而且官職不但名不副實,且官職之間的進階,還達到驚人的三十七階之多。
所有這些,導致一個下級部門,同時有幾個上級管理部門存在,下頭常常都不知道,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甚至真正能有效管理的,一個都沒有,有些下屬工作多年,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上級是誰!
因此減少冗官冗政的弊端,提高朝廷的辦事效率,這一場官製改革,必須進行。
怎麽進行呢?其實也不難,將政令歸還給相應的部門,恢復唐代三省製度,基本便可以將官製理順。
大宋如今已經存在門下省,中書省和尚書省,但是都是寄託虛銜,安養元戎的地方,稱謂「寄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