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油摸了一下鼻子:「現在的印刷成本,已經降下來了不少,有了鉛活字和蠟刻紙……算了,這些技術跟你細說也是沒用,要是我委託書局,將你這些資料整理成書籍,你可願意?」
唐慎微大喜:「這是天大的功德,要是兄長願意印製,我自然是心甘情願,哪怕不列名字,也是可以的。」
大員跟你客氣說平輩相稱即可,可能隻是客氣一下,你倒真不客氣就認了,還真是……這就是無欲則剛?
蘇油笑道:「你倒是淡泊得很,名字肯定是要列上的,但這可不是一日之功……這樣,此事由薇兒領頭,我們成立一個藥書局。一應經費,我來提供。」
「這書要在《本草圖經》的基礎上,增加如今新發現的藥物標本圖形,其後列方,每方藥記錄下出處,如果是民間的,也要記錄下收集的地區。」
「藥材在各地別名,也是個大項,能詳細的,盡量詳細。」
「我還記得錢家有個大名醫叫錢乙,乃是啞科聖手,咱們將他也拉上。」
「如此一來,江南,蜀中兩地醫學集大成,差不多可以考訂。」
「至於北方,我去宮裏找陛下,讓禦藥局提供支持,我們要搞,就搞一部大部頭,超級大部頭的醫典出來!」
石薇點頭:「我還可以聯繫天師哥哥,將玉局觀驗方充實到其中。」
唐慎微拱手道:「名不正言不順,如此一來,這書便不能再叫《經史證類本草》了,是不是得換個名字?」
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
蘇油問道:「你覺得換成什麽名字比較好?」
唐慎微略加思索:「既然是以藥物為綱,方藥對照,依我看,便叫《本草綱目》如何?」
蘇油心中大震:「這尼瑪……」
唐慎微聽不懂:「兄長覺得不好?」
「好!怎麽不好!哈哈哈哈……就叫《本草綱目》,《元豐本草綱目》!」
蘇油不知道的是,即便是沒有自己的幹預,等到元豐五年,唐慎微經多年收集整理,也會將自己收集和使用的驗方,結合《本草圖經》,編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一卷,目錄一卷。
後經陸續增補,約於元符元年至大觀二年定稿,由艾晟校補刊行,更名《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政和六年,醫官曹孝忠再次重新校正,更名《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此書總結前代藥物學成就,舉凡經史百家,佛書道藏中有關醫藥記載,均加擇錄,收藥達一千七百四十六條,六十餘萬字。是中國宋代以前本草集大成之作,問世後經歷數朝修刊,多次作為國家法定本草頒行。
沿用五百多年後,到了明代,李時珍以該書作為藍本,編出了中華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典——《本草綱目》!
蘇油以為唐慎微一不小心占了後人的一個便宜,殊不知其實人家本來就是《本草綱目》的祖宗!
得到這樣一個大人才,蘇油心裏的開心是不言而喻的,直接將唐慎微接到了藥局坐診,與石薇一起配置防瘟降暑的大鍋藥,在四門設攤,給百姓們免費發放。
老百姓也不把這個當藥,親切地稱之為「四門大碗茶」。
湄洲暑熱,是潛水的好地方,蘇油得閑便帶著石薇去潛水,采珊瑚,珍珠,四體不勤的身子,倒是變得精幹健康起來。
除了收糧入倉外,湄洲如今倒是沒有什麽大事,直到幾位引伴的縱帆船過來更換蕉麻大帆,才帶來了朝廷送到交州的文告,同時,還來了一位老熟人——呂惠卿。
呂惠卿老了。
在陝西之時,呂惠卿認為陝西兵製存在問題。
緣邊部隊番號摻雜,正軍兵馬、蕃人弓箭手與漢兵壯勇各自為軍。
每戰,多臨時以蕃部為前鋒,而漢兵守城,如果蕃部得利,漢軍方才後出。
戰守不分,每一路必以數將通領之,造成調發不能速集,一道命令需要同時下達給多人,相互之間配合與呼應也容易出問題,導致貽誤戰機。
為了提高戰力,呂惠卿始變舊法,雜漢、蕃兵團結,分戰守,每五千人隨屯置將。
方法定下,呂惠卿具條約以上,邊人及議者多言其不便。
而趙頊覺得呂惠卿的意見好像挺有道理,欲在諸路推廣呂惠卿的辦法,找人前往陝西考察情形。
三旨相公王珪給趙頊推薦了一個人——徐禧。
王珪的意思,其實就是趙頊的意思。
徐禧這個人,非常對趙頊的胃口。
徐禧「少有誌度,博覽週遊,以求知古今事變、風俗利疚,不事科舉。疏曠有膽略,好談兵,每雲西北可唾手取,恨將帥怯爾。」
一副名士高人的做派。
王安石行新法,徐禧作《治策》二十四篇以獻。時呂惠卿領修撰經義局,遂以布衣充檢討。
徐禧的上書裏邊有一個論點:「朝廷雖用經術變士,表麵上看起來已然成功十之八九,然這其中抄襲前人,口頭理論一套一套,實際操作一竅不通,對經術和政治完全不理解的,隻怕是一半都有餘。」
這個論點,獲得了趙頊的激賞,說道:「宜試於有用之地。」
即授徐禧鎮安軍節度推官、中書戶房習學公事。
一年後召對,顧問久之,曰:「朕多閱人,未見有如卿者。」又擢太子中允、館閣校勘、監察禦史裏行。
唐慎微大喜:「這是天大的功德,要是兄長願意印製,我自然是心甘情願,哪怕不列名字,也是可以的。」
大員跟你客氣說平輩相稱即可,可能隻是客氣一下,你倒真不客氣就認了,還真是……這就是無欲則剛?
蘇油笑道:「你倒是淡泊得很,名字肯定是要列上的,但這可不是一日之功……這樣,此事由薇兒領頭,我們成立一個藥書局。一應經費,我來提供。」
「這書要在《本草圖經》的基礎上,增加如今新發現的藥物標本圖形,其後列方,每方藥記錄下出處,如果是民間的,也要記錄下收集的地區。」
「藥材在各地別名,也是個大項,能詳細的,盡量詳細。」
「我還記得錢家有個大名醫叫錢乙,乃是啞科聖手,咱們將他也拉上。」
「如此一來,江南,蜀中兩地醫學集大成,差不多可以考訂。」
「至於北方,我去宮裏找陛下,讓禦藥局提供支持,我們要搞,就搞一部大部頭,超級大部頭的醫典出來!」
石薇點頭:「我還可以聯繫天師哥哥,將玉局觀驗方充實到其中。」
唐慎微拱手道:「名不正言不順,如此一來,這書便不能再叫《經史證類本草》了,是不是得換個名字?」
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
蘇油問道:「你覺得換成什麽名字比較好?」
唐慎微略加思索:「既然是以藥物為綱,方藥對照,依我看,便叫《本草綱目》如何?」
蘇油心中大震:「這尼瑪……」
唐慎微聽不懂:「兄長覺得不好?」
「好!怎麽不好!哈哈哈哈……就叫《本草綱目》,《元豐本草綱目》!」
蘇油不知道的是,即便是沒有自己的幹預,等到元豐五年,唐慎微經多年收集整理,也會將自己收集和使用的驗方,結合《本草圖經》,編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一卷,目錄一卷。
後經陸續增補,約於元符元年至大觀二年定稿,由艾晟校補刊行,更名《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政和六年,醫官曹孝忠再次重新校正,更名《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此書總結前代藥物學成就,舉凡經史百家,佛書道藏中有關醫藥記載,均加擇錄,收藥達一千七百四十六條,六十餘萬字。是中國宋代以前本草集大成之作,問世後經歷數朝修刊,多次作為國家法定本草頒行。
沿用五百多年後,到了明代,李時珍以該書作為藍本,編出了中華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典——《本草綱目》!
蘇油以為唐慎微一不小心占了後人的一個便宜,殊不知其實人家本來就是《本草綱目》的祖宗!
得到這樣一個大人才,蘇油心裏的開心是不言而喻的,直接將唐慎微接到了藥局坐診,與石薇一起配置防瘟降暑的大鍋藥,在四門設攤,給百姓們免費發放。
老百姓也不把這個當藥,親切地稱之為「四門大碗茶」。
湄洲暑熱,是潛水的好地方,蘇油得閑便帶著石薇去潛水,采珊瑚,珍珠,四體不勤的身子,倒是變得精幹健康起來。
除了收糧入倉外,湄洲如今倒是沒有什麽大事,直到幾位引伴的縱帆船過來更換蕉麻大帆,才帶來了朝廷送到交州的文告,同時,還來了一位老熟人——呂惠卿。
呂惠卿老了。
在陝西之時,呂惠卿認為陝西兵製存在問題。
緣邊部隊番號摻雜,正軍兵馬、蕃人弓箭手與漢兵壯勇各自為軍。
每戰,多臨時以蕃部為前鋒,而漢兵守城,如果蕃部得利,漢軍方才後出。
戰守不分,每一路必以數將通領之,造成調發不能速集,一道命令需要同時下達給多人,相互之間配合與呼應也容易出問題,導致貽誤戰機。
為了提高戰力,呂惠卿始變舊法,雜漢、蕃兵團結,分戰守,每五千人隨屯置將。
方法定下,呂惠卿具條約以上,邊人及議者多言其不便。
而趙頊覺得呂惠卿的意見好像挺有道理,欲在諸路推廣呂惠卿的辦法,找人前往陝西考察情形。
三旨相公王珪給趙頊推薦了一個人——徐禧。
王珪的意思,其實就是趙頊的意思。
徐禧這個人,非常對趙頊的胃口。
徐禧「少有誌度,博覽週遊,以求知古今事變、風俗利疚,不事科舉。疏曠有膽略,好談兵,每雲西北可唾手取,恨將帥怯爾。」
一副名士高人的做派。
王安石行新法,徐禧作《治策》二十四篇以獻。時呂惠卿領修撰經義局,遂以布衣充檢討。
徐禧的上書裏邊有一個論點:「朝廷雖用經術變士,表麵上看起來已然成功十之八九,然這其中抄襲前人,口頭理論一套一套,實際操作一竅不通,對經術和政治完全不理解的,隻怕是一半都有餘。」
這個論點,獲得了趙頊的激賞,說道:「宜試於有用之地。」
即授徐禧鎮安軍節度推官、中書戶房習學公事。
一年後召對,顧問久之,曰:「朕多閱人,未見有如卿者。」又擢太子中允、館閣校勘、監察禦史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