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說完,蘇油問道:「你為何會對魚露感興趣?」
蒲珊很老實:「因為別的貨物,小人……小人實在是買不起啊……蜜酒之類,又不夠新奇……」
晁補之就不由得扭頭偷笑。
「這樣啊……」蘇油感覺自己白開心了一把,猶豫了一下:「你有多少錢?」
蒲珊說道:「昨日我給老鄉看房,老鄉給了我一個銀幣,之後……我跟他說現在買房還有諸多優惠,老鄉一高興,又……給了一個。」
蘇油很同情蒲珊:「就你這倆銀幣,夠回程的路費不?」
蒲珊說道:「我可以給往來船隻充作書辦,倒是不需要路費,另外還有幾個銀幣的工錢沒有支取。大人,你那魚露,多少錢一壇?」
蘇油很認真的思索,兩枚銀幣就是兩貫,蒲珊的老鄉很大方,小海魚在湄洲就不值錢,剩下的都是醃魚剩下的鹽水,一百文一斤都賺得夠黑心了,於是說道:「一枚銀幣,我可以給你十斤魚露。這東西能保存一年到一年半,但是你怎麽運回去?」
蒲珊說道:「不敢再勞動大人,大人隻要告訴我去哪裏取貨就好了。」
蘇油提起筆來寫了個條子,交給蒲珊:「既然如此,我給你寫個條子,你去四通商號支取吧。」
蒲珊連連施禮,一邊施禮一邊後退:「謝謝大人,謝謝大人。」
眼看就要退出都廳,蘇油喊道:「等等!」
蒲珊說道:「不知道大人還有何吩咐?」
蘇油一攤手:「錢呢?你還沒給定金吶!」
蒲珊這才反應過來,從懷中摸出兩枚銀幣,恭恭敬敬放回到桌上:「謝謝大人百忙當中的接見。小人這就告辭。」
蒲珊走了,蘇油拿起一枚銀幣在口沿上吹了一下,一副財迷的樣子放到耳朵麵前聽了聽聲音:「無咎,兩壇魚露起碼就能賺一個銀幣,大利啊……」
晁補之笑道:「老師,你真不是在逗弄那蒲珊嗎?」
蘇油說道:「沒有啊,我是一本正經地跟他做生意,這人不錯,讓我想起了自己當年。」
晁補之說道:「可我怎麽聽說老師當年做的全是無本生意?」
蘇油點了點自己的腦門:「我的本錢,都在這裏,怎麽能說是無本生意呢?」
有了血壓計,說自己思考問題,應該可以指腦門了。
蒲珊的事情隻是一個小插曲,蘇油自己都很快就忘了。
接下來他要關心的事情還很多,湄洲的三萬多移民急需安置,需要的支持也是海量。
好在這此交易會賺得有些嚇人,於是他又大方地給沈括撥了三十萬貫的物資過去。
與此同時,蘇油行文湄洲,蘊州,冶州,交州,寧海軍。
各處港口,開始建造炮台。
而他則將張麒,石薇和平正盛叫上,開始了交趾郡內的巡查。
大宋製度,各路轉運使,均調一道租稅以供國用,兼分巡所部,監察官吏。
一年之中,得有半年在轄區內轉悠,否則就是怠政。
第一處就是冶州工業中心。
蘇油首先參觀的,是如今大宋最先進的煉鐵高爐。
冶金工業發展到現在,從當年和石富一起,在可龍裏蘇家宅子後麵搞的「土高爐」算起,將之當做是第一代的話,之後在二林部搞了第二代,渡口搞了第三代,三司胄案搞了第四代,鄭州和商州搞了第五代,到了今天,已經是第六代了。
在蘇油參與到大宋鋼鐵業改造之前,大宋一個冶場,年產精鐵四萬斤左右,張方平曾在奏章中寫道:「利國監總八冶,賦鐵三十萬斤。」就已經算是大監了。
根據蘇油在三司看到的檔案,仁宗朝,大宋一年鐵課,也就是各地鐵冶上繳國家財政的鐵產量,在五百萬斤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北方。
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
等到了熙寧十年,經過改造的冶爐,產量已經翻倍,平均年產八萬斤左右,而且隨著焦煤的使用,高爐的擴大,各種先進技術的投入,以及南方二林部,渡口,鄭州,徐州,鄆州,兩浙路梧州諸地鐵礦的發現,南方鋼鐵的產能已經直追北方,三司對元豐元年的預估,全國鐵課,將達到一千三百萬斤左右。
不過各地鋼鐵質量參差不齊,最好的鋼鐵在二林部和梧州,這兩處出產的鋼鐵,除了用作鑄造槍炮,兵器之外,常常被其它鐵冶,用作改良自己鋼鐵品質的「鐵母」。
但是交趾鐵,因為鐵礦和煤礦的品質關係,比二林部的二林長刀以及兩浙路的龍泉寶劍還要更勝一籌,最關鍵的是,第六代高爐經過前五代二十多年的積累之後,產生了質的飛躍!
從結構上來說,這已經是一座近代意義上的冶鐵高爐!
冶州高爐和後世一樣採用了鋼板作為爐殼,殼內砌耐火磚內襯。高爐本體自上而下,分為爐喉、爐身、爐腰、爐腹、爐缸五大部分,與後世幾乎一模一樣。
高爐生產時,同樣是從爐頂裝入鐵礦石、焦炭、造渣用熔劑——石灰石,從位於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
煉出的鐵水從鐵口放出,爐渣從渣口排出。
產生的煤氣從爐頂排出,經除塵後,作為熱風爐、加熱爐、焦爐、鍋爐的燃料,同時還是製備硫酸和氨水的生產原料和燃料。
熾熱的煤氣,還是煉鋼爐的重要燃料。
蒲珊很老實:「因為別的貨物,小人……小人實在是買不起啊……蜜酒之類,又不夠新奇……」
晁補之就不由得扭頭偷笑。
「這樣啊……」蘇油感覺自己白開心了一把,猶豫了一下:「你有多少錢?」
蒲珊說道:「昨日我給老鄉看房,老鄉給了我一個銀幣,之後……我跟他說現在買房還有諸多優惠,老鄉一高興,又……給了一個。」
蘇油很同情蒲珊:「就你這倆銀幣,夠回程的路費不?」
蒲珊說道:「我可以給往來船隻充作書辦,倒是不需要路費,另外還有幾個銀幣的工錢沒有支取。大人,你那魚露,多少錢一壇?」
蘇油很認真的思索,兩枚銀幣就是兩貫,蒲珊的老鄉很大方,小海魚在湄洲就不值錢,剩下的都是醃魚剩下的鹽水,一百文一斤都賺得夠黑心了,於是說道:「一枚銀幣,我可以給你十斤魚露。這東西能保存一年到一年半,但是你怎麽運回去?」
蒲珊說道:「不敢再勞動大人,大人隻要告訴我去哪裏取貨就好了。」
蘇油提起筆來寫了個條子,交給蒲珊:「既然如此,我給你寫個條子,你去四通商號支取吧。」
蒲珊連連施禮,一邊施禮一邊後退:「謝謝大人,謝謝大人。」
眼看就要退出都廳,蘇油喊道:「等等!」
蒲珊說道:「不知道大人還有何吩咐?」
蘇油一攤手:「錢呢?你還沒給定金吶!」
蒲珊這才反應過來,從懷中摸出兩枚銀幣,恭恭敬敬放回到桌上:「謝謝大人百忙當中的接見。小人這就告辭。」
蒲珊走了,蘇油拿起一枚銀幣在口沿上吹了一下,一副財迷的樣子放到耳朵麵前聽了聽聲音:「無咎,兩壇魚露起碼就能賺一個銀幣,大利啊……」
晁補之笑道:「老師,你真不是在逗弄那蒲珊嗎?」
蘇油說道:「沒有啊,我是一本正經地跟他做生意,這人不錯,讓我想起了自己當年。」
晁補之說道:「可我怎麽聽說老師當年做的全是無本生意?」
蘇油點了點自己的腦門:「我的本錢,都在這裏,怎麽能說是無本生意呢?」
有了血壓計,說自己思考問題,應該可以指腦門了。
蒲珊的事情隻是一個小插曲,蘇油自己都很快就忘了。
接下來他要關心的事情還很多,湄洲的三萬多移民急需安置,需要的支持也是海量。
好在這此交易會賺得有些嚇人,於是他又大方地給沈括撥了三十萬貫的物資過去。
與此同時,蘇油行文湄洲,蘊州,冶州,交州,寧海軍。
各處港口,開始建造炮台。
而他則將張麒,石薇和平正盛叫上,開始了交趾郡內的巡查。
大宋製度,各路轉運使,均調一道租稅以供國用,兼分巡所部,監察官吏。
一年之中,得有半年在轄區內轉悠,否則就是怠政。
第一處就是冶州工業中心。
蘇油首先參觀的,是如今大宋最先進的煉鐵高爐。
冶金工業發展到現在,從當年和石富一起,在可龍裏蘇家宅子後麵搞的「土高爐」算起,將之當做是第一代的話,之後在二林部搞了第二代,渡口搞了第三代,三司胄案搞了第四代,鄭州和商州搞了第五代,到了今天,已經是第六代了。
在蘇油參與到大宋鋼鐵業改造之前,大宋一個冶場,年產精鐵四萬斤左右,張方平曾在奏章中寫道:「利國監總八冶,賦鐵三十萬斤。」就已經算是大監了。
根據蘇油在三司看到的檔案,仁宗朝,大宋一年鐵課,也就是各地鐵冶上繳國家財政的鐵產量,在五百萬斤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北方。
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
等到了熙寧十年,經過改造的冶爐,產量已經翻倍,平均年產八萬斤左右,而且隨著焦煤的使用,高爐的擴大,各種先進技術的投入,以及南方二林部,渡口,鄭州,徐州,鄆州,兩浙路梧州諸地鐵礦的發現,南方鋼鐵的產能已經直追北方,三司對元豐元年的預估,全國鐵課,將達到一千三百萬斤左右。
不過各地鋼鐵質量參差不齊,最好的鋼鐵在二林部和梧州,這兩處出產的鋼鐵,除了用作鑄造槍炮,兵器之外,常常被其它鐵冶,用作改良自己鋼鐵品質的「鐵母」。
但是交趾鐵,因為鐵礦和煤礦的品質關係,比二林部的二林長刀以及兩浙路的龍泉寶劍還要更勝一籌,最關鍵的是,第六代高爐經過前五代二十多年的積累之後,產生了質的飛躍!
從結構上來說,這已經是一座近代意義上的冶鐵高爐!
冶州高爐和後世一樣採用了鋼板作為爐殼,殼內砌耐火磚內襯。高爐本體自上而下,分為爐喉、爐身、爐腰、爐腹、爐缸五大部分,與後世幾乎一模一樣。
高爐生產時,同樣是從爐頂裝入鐵礦石、焦炭、造渣用熔劑——石灰石,從位於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
煉出的鐵水從鐵口放出,爐渣從渣口排出。
產生的煤氣從爐頂排出,經除塵後,作為熱風爐、加熱爐、焦爐、鍋爐的燃料,同時還是製備硫酸和氨水的生產原料和燃料。
熾熱的煤氣,還是煉鋼爐的重要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