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太後擺手道:「我讓寶安和小妹帶著孩子們來看看,跟你前後腳,這不東西還沒撤嗎?」


    趙頊就嘆氣:「朝廷的恩榮是給不出去了,蘇明潤開了個壞頭,說什麽『兒孫自有兒孫福』,推拒了幾次恩蔭,連帶陳昭明小妹也是如此。」


    曹太後笑道:「蘇明潤是知禮的,你這恩賞就是給錯了人。」


    「哦?」趙頊有點奇怪:「他是孤兒出身,我總不至於因他的功勞,就推恩到他那兩侄兒身上去吧?」


    曹太後和高太後都對保守派比較賞識,趙頊首先就想到了蘇軾和蘇轍。


    曹太後說道:「蘇明潤有一個長輩,自小將他恩撫長成,哥兒要是推恩到他家八公身上,蘇明潤就不會推卻了。」


    趙頊有些好奇:「倒是沒有聽說過這樁。」


    高太後笑道:「就算他蘇明潤天大的能耐,幼時也得有人照料,總不至於落地就會詩詞歌賦,奔走謀衣食吧?」


    曹太後笑道:「一會兒壽康與駙馬要來起居,壽康莊子與石家相鄰,料來是相熟的。到時候問問蘇家這位長輩的德性吧,要是沒啥關礙事體,賞個出身也是朝廷獎掖功臣的題意。」


    高太後說道:「石家兩個小孩甚是可愛,漏勺還小看不出什麽,小扁罐真是聰明,我看不比王家十三郎差。」


    趙家人對神童的興趣不是一般:「怎麽的?比蘇明潤小時候還強?」


    高太後笑道:「那孩子來時,我還在核驗內庫帳目,他就在一邊與娘娘說話,我在一旁問內官計數加減,結果大人沒答出來,孩子倒答出來了。」


    「於是我就刻意拿帳簿與他考較,那麽大的數目,愣是沒一點錯處,弄得身邊馮宗道一身汗。」


    曹太後樂了:「倒是小妹淡然,說是什麽兒童珠心算,算是蘇家理工家學之一,不是什麽厲害學問。」


    說起理工趙頊心裏就有些苦:「那孩子該開蒙了吧?」


    曹太後說道:「字也識得不少,不過好像他蘇家不太看重這個,小妹說什麽……興趣培養更重要。」


    高太後就樂得不行:「學問沒什麽,不過小肚皮裏頭淨是稀奇古怪的故事,給我們講了一段《西遊記》,聽著好像是唐朝玄奘法師去天竺求經的典故,不過故事裏的唐僧有一堆妖魔鬼怪擋道,好在還有幾個猴子豬玀夜叉當徒弟支應……」


    幸好蘇油的西遊記裏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沒有說什麽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曹太後笑道:「我看故事裏邊那孫悟空就像他爹,自幼調皮搗蛋,好在心地善良,佛祖收服之後,還多虧得他一路扶保三藏法師,不然那黑熊精就夠嗆。」


    高滔滔笑道:「黑熊精還不是那猴子在觀音院顯擺袈裟招惹出來的……」


    衛國公主和張敦禮進來:「喲,娘娘和哥哥聊什麽呢這麽高興?」


    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


    趙頊待公主和駙馬見了禮,才說道:「聊起蘇明潤家的孩子了,對了壽康,他家是不是有個長輩在莊子上?品行如何?」


    說起這個衛國公主就撇嘴:「那孩子鬼精鬼靈的,對姐姐好得很,可就好像認定我每次去都要拿他們家東西似的……」


    張敦禮就在一邊笑:「扁罐家的東西,公主可真是沒少拿。」


    「駙馬!」衛國公主不依了:「那是石姐姐和八公送我的!」


    「哦?」趙頊又想歪了:「蘇家其實也是殷富。」


    張敦禮躬身道:「陛下誤會了,都不是精貴的物事,八公農事上可是一把好手,又閑不住,周圍別家都是園林水榭,就蘇家莊子,給八公改成了菜園,魚塘,桑林。」


    「郡君和學士也由得他,蘇家才多少人?吃不完的就周圍莊子送唄。」


    「最近才收了一地的古怪作物,說是蘇明潤從海外淘來的,叫胡蘿蔔,顏色喜人還甜脆,我已經求得了一些,過幾日就給陛下送來。」


    「汴京的芥藍也是八公先種出來的,今冬又添了苤藍,甜菜,卷心白菜,冬油菜,八公說待到開花結子,明年冬日裏,汴京城又能多幾樣好菜蔬了。」


    衛國公主興奮地說道:「他家今年的大蘿蔔,最大一個有四斤,在地裏都長裂口了,最是美味不過,每次去中牟我都……」


    說到這裏才想起來臉紅,人家扁罐真沒有說錯,好像每次去都拿了別人家裏不少東西。


    見趙頊和兩位太後神色古怪,赧然說道:「八公性子很好的……隻把我們當做小輩,不會見怪的……駙馬最愛跟他相處,有什麽哥哥你問他!」


    張敦禮說道:「剛剛陛下問八公品行如何,怎麽說呢……八公不識文字,不通經史,但是自有自己的道理,待人坦誠公道,不驕不慢,不偽不諂,倒是天生的性子一般。」


    「子曰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我想老人家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人了吧,因此我喜歡與他親近,其實也是想學他為人處世之道。」


    趙頊點頭:「倒是,想來蘇明潤也是耳濡目染,才得潛移默化。聽說理工學院的學子們在搞什麽公祭?」


    張敦禮說道:「是,他們在遙祭嵩陽書院山長,橫渠先生。」


    今年是理學重大損失的一年,邵雍才去世沒多久,張載也去世了。


    張載一生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於著書立說,教書育人上。


    在關中興教,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體係,使「關學」大盛,學者輩出,關中民風為之一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