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還真給找到了。『錡,矛屬,齊刃如鑿。』《詩·召南·采蘋》所謂『既破我斧,又缺我錡。』是也。」
「厹,則是三棱之矛。《國風·秦風·小戎》所謂『厹矛鋈錞,蒙伐有苑。』孔穎達疏:『厹矛,三隅矛,刃有三角。』」
「此物可謂大傷天和,蘇明潤又添加了三道血槽,加工難度大了不少,不過被刺之後傷口古怪,幾乎無救……」
鄧綰科舉名次比呂惠卿高,《詩經》可以說倒背如流,不過如今卻阿諛道:「吉甫看重的是國家大事,詩詞文章,小道而已。不過如今不是談論《詩經》的時候,吉甫,相公危矣!」
呂惠卿大驚:「為何?」
鄧綰說道:「我在台諫聽到的,說鄭俠奪台諫飯碗,借檢討時報的機會,往官家的報筒裏塞了一幅流民圖。官家看後震怒,召相公和蘇明潤入宮切責,沒一會兒,蘇明潤空著腦袋抱著襆頭出來了,相公被留下繼續談話。」
呂惠卿放下手裏的《詩經》:「相公定需急召我等,走,去他宅邸。」
鄧綰趕緊拉住:「明公,去是一定要去的,不過去之前,是否先商議一下對策?」
「哦?」呂惠卿目光閃爍,緩緩坐了下來。
一聲明公,鄧綰的心思昭然若揭,這是不看好王安石,準備投靠自己了。
鄧綰說道:「明公,相公當政已然五年,在我朝已經是難得的殊遇,之前數次辭職,都是官家恩詔挽留,不過這一次嘛……」
呂惠卿沉吟一陣:「這次事情,你覺得會是誰搞出來的?」
鄧綰說道:「如今朝中,王相公一去,明公的最大對手,就是蘇明潤。明公去位,他也能得到不少的好處。」
「來時的路上我已經想好了,不管事情是不是他鬧出來的,有一條他始終繞不過去,那就是鄭俠乃是監安上門,名義上是他的手下。鄭俠私發疏奏,這就是幹法博名!我們台諫大可以以此為攻擊點,揪住不放,讓蘇明潤避嫌!」
呂惠卿搖頭:「蘇明潤不是局眼所在,新法才是我們的根基,如果相公去位,最關要處,是要穩住陛下繼續推行新法的決心。否則就算上台,也難得安穩。」
鄧綰說道:「道理是如此,不過事有緩急,如果朝堂上沒有我們的人,任由馮京他們作為,還有我等出頭之日嗎?首先得把持住位置,方有能力與之相抗啊!」
呂惠卿說道:「馮京王珪之輩,泥塑木雕而已,不足成事。蘇明潤,名聲太好,必然顧惜羽毛,文約所言,倒是有些道理……」
鄧綰大喜:「彈章就在我袖中!我這就去聯絡同道,為明公造勢!」
「不!」呂惠卿趕緊製止:「如今情形,你我先要竭力為相公辯誣,表明立場!」
「這樣,一會兒先去見公子,發動同誌,變化姓名,投匭上書,挽留王相公。」
鄧綰說道:「公子?明公別忘了,當年相公與其婿蔡卞論朝中人才,說可為宰執者,除了明公,公子也算一位。」
呂惠卿笑了:「那是,王元澤的才學,本就可觀。不過被蘇家人打壓得太慘,以後怕是沒什麽機會了……正好借他才力,提出對免行法的改良,免行法乃蘇明潤首倡,想必王元澤必然願意親自捉刀。」
免行法雖然是蘇油提出來的,但是除了開封府,都是市易司在執行,呂惠卿此舉看似針對蘇油,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心思,就是挑起王雱和呂嘉問的矛盾。
既讓王雱打擊蘇油,又讓王雱多一個敵人,一石二鳥。
鄧綰說道:「那鄭俠如何處理?」
呂惠卿恨道:「此輩宵小,我早就提醒過相公要小心,相公就是不聽,既然敢於幹法,就別怕被毀去一世前程!」
鄧綰拱手:「正當如此!」
呂惠卿心底暗暗得意,真要是自己上台,鄭俠就是一步妙著,明裏是打擊蘇油,可實際上,這人到底是王安石的人,而且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交情頗厚。
他的心裏,現在最大的對手,不是什麽蔡確,韓絳,甚至都不是蘇油。
如今機會到來,自己政壇上最大的對手,是之前一直任勞任怨,盡心輔佐那個人!
兩人又商議了良久,呂惠卿心裏已經盤算出了好大一盤棋,臉上卻不動聲色:「走吧,去相公宅邸,先見王元澤。」
王府,王雱正在臨帖。
公子的形象,關鍵時刻是不能丟的。
見呂惠卿和鄧綰聯袂而來,王雱眉頭微皺:「你二人為何走到一處?」
看著王雱的做作,呂惠卿心中鄙視,表情卻很自然:「路上遇到的,相公已經回來了?今日之事,想必公子已經知道了吧?」
王雱將筆放下:「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真不知父親為何如此看重他。幹違法紀,越級上奏,連蘇明潤都不敢,他怎麽就敢?!」
鄧綰連忙拱手:「公子,明日我就與蔡持正一起彈劾他!」
王雱冷眼看著鄧綰:「彈劾一城門小吏?禦史台是有多閑?直接下獄法辦就是了,該被彈劾的,另有其人吧?」
呂惠卿心下暗爽,給鄧綰使了個眼色,鄧綰趕緊說道:「那就該是蘇油!身為上官,禦下不嚴,出了這麽大的紕漏,刺配都是輕的!」
「好大喜功,靡費擅舉;首鼠兩端,希圖自進;徒有虛聲,動搖君上;搜求異術,陷君詭道;明推新法,暗事阻撓;縱容子弟,怨謗朝堂;結交奸賊,互引奧援;魅惑兩宮,賄賂內臣;大興土木,流失國用;舉倡惡法,怨聲載道;重遇商賈,濫博賢名……隨便列舉,都是不盡的罪名!」
「厹,則是三棱之矛。《國風·秦風·小戎》所謂『厹矛鋈錞,蒙伐有苑。』孔穎達疏:『厹矛,三隅矛,刃有三角。』」
「此物可謂大傷天和,蘇明潤又添加了三道血槽,加工難度大了不少,不過被刺之後傷口古怪,幾乎無救……」
鄧綰科舉名次比呂惠卿高,《詩經》可以說倒背如流,不過如今卻阿諛道:「吉甫看重的是國家大事,詩詞文章,小道而已。不過如今不是談論《詩經》的時候,吉甫,相公危矣!」
呂惠卿大驚:「為何?」
鄧綰說道:「我在台諫聽到的,說鄭俠奪台諫飯碗,借檢討時報的機會,往官家的報筒裏塞了一幅流民圖。官家看後震怒,召相公和蘇明潤入宮切責,沒一會兒,蘇明潤空著腦袋抱著襆頭出來了,相公被留下繼續談話。」
呂惠卿放下手裏的《詩經》:「相公定需急召我等,走,去他宅邸。」
鄧綰趕緊拉住:「明公,去是一定要去的,不過去之前,是否先商議一下對策?」
「哦?」呂惠卿目光閃爍,緩緩坐了下來。
一聲明公,鄧綰的心思昭然若揭,這是不看好王安石,準備投靠自己了。
鄧綰說道:「明公,相公當政已然五年,在我朝已經是難得的殊遇,之前數次辭職,都是官家恩詔挽留,不過這一次嘛……」
呂惠卿沉吟一陣:「這次事情,你覺得會是誰搞出來的?」
鄧綰說道:「如今朝中,王相公一去,明公的最大對手,就是蘇明潤。明公去位,他也能得到不少的好處。」
「來時的路上我已經想好了,不管事情是不是他鬧出來的,有一條他始終繞不過去,那就是鄭俠乃是監安上門,名義上是他的手下。鄭俠私發疏奏,這就是幹法博名!我們台諫大可以以此為攻擊點,揪住不放,讓蘇明潤避嫌!」
呂惠卿搖頭:「蘇明潤不是局眼所在,新法才是我們的根基,如果相公去位,最關要處,是要穩住陛下繼續推行新法的決心。否則就算上台,也難得安穩。」
鄧綰說道:「道理是如此,不過事有緩急,如果朝堂上沒有我們的人,任由馮京他們作為,還有我等出頭之日嗎?首先得把持住位置,方有能力與之相抗啊!」
呂惠卿說道:「馮京王珪之輩,泥塑木雕而已,不足成事。蘇明潤,名聲太好,必然顧惜羽毛,文約所言,倒是有些道理……」
鄧綰大喜:「彈章就在我袖中!我這就去聯絡同道,為明公造勢!」
「不!」呂惠卿趕緊製止:「如今情形,你我先要竭力為相公辯誣,表明立場!」
「這樣,一會兒先去見公子,發動同誌,變化姓名,投匭上書,挽留王相公。」
鄧綰說道:「公子?明公別忘了,當年相公與其婿蔡卞論朝中人才,說可為宰執者,除了明公,公子也算一位。」
呂惠卿笑了:「那是,王元澤的才學,本就可觀。不過被蘇家人打壓得太慘,以後怕是沒什麽機會了……正好借他才力,提出對免行法的改良,免行法乃蘇明潤首倡,想必王元澤必然願意親自捉刀。」
免行法雖然是蘇油提出來的,但是除了開封府,都是市易司在執行,呂惠卿此舉看似針對蘇油,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心思,就是挑起王雱和呂嘉問的矛盾。
既讓王雱打擊蘇油,又讓王雱多一個敵人,一石二鳥。
鄧綰說道:「那鄭俠如何處理?」
呂惠卿恨道:「此輩宵小,我早就提醒過相公要小心,相公就是不聽,既然敢於幹法,就別怕被毀去一世前程!」
鄧綰拱手:「正當如此!」
呂惠卿心底暗暗得意,真要是自己上台,鄭俠就是一步妙著,明裏是打擊蘇油,可實際上,這人到底是王安石的人,而且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交情頗厚。
他的心裏,現在最大的對手,不是什麽蔡確,韓絳,甚至都不是蘇油。
如今機會到來,自己政壇上最大的對手,是之前一直任勞任怨,盡心輔佐那個人!
兩人又商議了良久,呂惠卿心裏已經盤算出了好大一盤棋,臉上卻不動聲色:「走吧,去相公宅邸,先見王元澤。」
王府,王雱正在臨帖。
公子的形象,關鍵時刻是不能丟的。
見呂惠卿和鄧綰聯袂而來,王雱眉頭微皺:「你二人為何走到一處?」
看著王雱的做作,呂惠卿心中鄙視,表情卻很自然:「路上遇到的,相公已經回來了?今日之事,想必公子已經知道了吧?」
王雱將筆放下:「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真不知父親為何如此看重他。幹違法紀,越級上奏,連蘇明潤都不敢,他怎麽就敢?!」
鄧綰連忙拱手:「公子,明日我就與蔡持正一起彈劾他!」
王雱冷眼看著鄧綰:「彈劾一城門小吏?禦史台是有多閑?直接下獄法辦就是了,該被彈劾的,另有其人吧?」
呂惠卿心下暗爽,給鄧綰使了個眼色,鄧綰趕緊說道:「那就該是蘇油!身為上官,禦下不嚴,出了這麽大的紕漏,刺配都是輕的!」
「好大喜功,靡費擅舉;首鼠兩端,希圖自進;徒有虛聲,動搖君上;搜求異術,陷君詭道;明推新法,暗事阻撓;縱容子弟,怨謗朝堂;結交奸賊,互引奧援;魅惑兩宮,賄賂內臣;大興土木,流失國用;舉倡惡法,怨聲載道;重遇商賈,濫博賢名……隨便列舉,都是不盡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