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油說道:「對,我準備奏請陛下,招募天下太史占書,雜用士人,分立五科,不過與以往不同,合曆法,天文,地理,數算,儀表五類。」
「我本想請族叔回來主持此事,不過王相公拒絕了。因此隻能我來主事,然後請景潤,存中,還有石老,衛老,秋官皇甫愈,族兄推薦的儀表高手韓公廉,共同攻關。」
「還有就是天師府,你,倆天方老外,也一同也參與進來。」
小妹點頭:「嗯,要是我們這群人都能不出來,天底下就沒人能弄得出來了。」
……
司天監,掌察天文祥異,鍾鼓漏刻,寫造曆書,供諸壇祀祭告神名版位畫日。
中國是農耕文明,節氣對於這個國家,尤其重要。
因此司天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準確報時,確認節氣,推算可能發生的天變。
由於歲差的關係,也就是實際的太陽年,和曆法上的年會存在誤差,因此每過一段時間後,舊曆誤差積累過大,就需要重修。
其實隻要把這個誤差精準的計算出來,加上精準的觀測,是可以通過調整解決問題的。
但是問題就在於,曆法製定之後,統治者會認為是國家的巨大成就,一般不能輕易修改。
加上計算量非常龐大,以前都是用算籌,書寫記錄方式也煩難,缺少統計列表,會產生巨大的工作量和計算錯誤。
因此一般司天監,推算和核驗是分列兩科,占總人力的五分之二。
所謂的歲差,是指地球自轉軸長期進動,引起春分點沿黃道西移,致使回歸年短於恆星年的現象。
其原因是地球是一橢球體,赤道部分隆起;赤道麵與黃道麵不相重合。
日月和其它行星對其赤道隆起部分施以附加引力,引起赤道麵傾向的變化,即地軸進動。
其結果,造成春分點沿黃道每年西移約五十分兩秒,約兩萬六千年移動一周。
因為它使回歸年略短於恆星年,所以中國古代稱之為「歲差」。
由日月的作用引起春分點西移並不改變黃赤交角,稱為「日月歲差」;由其它行星作用則同時改變黃赤交角,稱為「行星歲差」。二者的合量稱為「總歲差」。
不過行星歲差影響很小,主要考慮日月歲差就行了。
公元四世紀,中國晉代天文學家虞喜,在分析古星圖和星空時,就發現晉代星星的位置,比古代略有偏移,進而發現歲差,並留下了冬至點每五十年後退一度的記錄。
《宋史·律曆誌》記載:「虞喜雲:『堯時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餘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
歲差這個名詞即由此而來。
而大天文學家祖沖之,於公元四六三年所製定的《大明曆》中,首次將歲差引入曆法計算。
此前的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太陽在黃道上每經過一個回歸年的運行,又回到上一年的起點上。
而祖沖之經過周密的觀測,認為冬至點每四十五年十一個月後退一度。
這就使得大明曆比其餘曆法更加周密。
但是這個值與實際歲差誤差還是不小,加上後人不明白根本原理,導致《大明曆》很久以後,也因為積累誤差過大而被摒棄。
中國曆法,是太陽曆和太陰曆的結合體,因此幾個關鍵數據,決定著曆法是否精確。
在蘇油的眼中,既然祖大大的大明曆中,已經用歲差解決曆法精度問題;能夠還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個閏月的新閏周,比十九年七閏的閏周更為精密;他還計算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應當為三百六十五點二四二八日,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數;那今人理當更勝古人。
同樣的道理,解決了一年時長的問題,還有冬至日的精準測量,這關係到紀年起點。
以往的測量,都是使用圭表。
古人利用圭表做每天中午表影長度測量,可以直接決定冬至的日期,因為一年之內中午影子最長的一天就是冬至所在日。
但是這東西存在極大的誤差,大到一二天左右,所以必須通過長期觀測資料的積累和平均,使該誤差的影響大大降低。
中國在戰國時期產生的四分曆,就是用平均積累計算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六百六十章 天數
《後漢書·律曆誌》說:「歷數之生也,乃立儀表,以校日景,景長則日遠,天度之端也。
日發其端,周而為歲,然其景不復。
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復初,是則日行之終。
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為歲之日數。」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如果第一年的冬至發生在正午,第二年的冬至就要發生在正午過後的四分之一日。
第三年的冬至則要發生在正午過後的二分之一日,即在夜半。
第四年的冬至則發生在正午過後的四分之三日。
直到第五年,冬至發生時刻才又重新回到正午。
如果用圭表來測定,則會發現第一年表影最長,第二年稍短,第三年最短,第四年表影與第二年相等,第五年才又重新與第一年表影相同。
由於陰雨,日影變化微小等原因,測量誤差還是很大。
還是祖大大,提出了一種新的具有比較嚴格數學意義的測定冬至時刻的方法。
「我本想請族叔回來主持此事,不過王相公拒絕了。因此隻能我來主事,然後請景潤,存中,還有石老,衛老,秋官皇甫愈,族兄推薦的儀表高手韓公廉,共同攻關。」
「還有就是天師府,你,倆天方老外,也一同也參與進來。」
小妹點頭:「嗯,要是我們這群人都能不出來,天底下就沒人能弄得出來了。」
……
司天監,掌察天文祥異,鍾鼓漏刻,寫造曆書,供諸壇祀祭告神名版位畫日。
中國是農耕文明,節氣對於這個國家,尤其重要。
因此司天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準確報時,確認節氣,推算可能發生的天變。
由於歲差的關係,也就是實際的太陽年,和曆法上的年會存在誤差,因此每過一段時間後,舊曆誤差積累過大,就需要重修。
其實隻要把這個誤差精準的計算出來,加上精準的觀測,是可以通過調整解決問題的。
但是問題就在於,曆法製定之後,統治者會認為是國家的巨大成就,一般不能輕易修改。
加上計算量非常龐大,以前都是用算籌,書寫記錄方式也煩難,缺少統計列表,會產生巨大的工作量和計算錯誤。
因此一般司天監,推算和核驗是分列兩科,占總人力的五分之二。
所謂的歲差,是指地球自轉軸長期進動,引起春分點沿黃道西移,致使回歸年短於恆星年的現象。
其原因是地球是一橢球體,赤道部分隆起;赤道麵與黃道麵不相重合。
日月和其它行星對其赤道隆起部分施以附加引力,引起赤道麵傾向的變化,即地軸進動。
其結果,造成春分點沿黃道每年西移約五十分兩秒,約兩萬六千年移動一周。
因為它使回歸年略短於恆星年,所以中國古代稱之為「歲差」。
由日月的作用引起春分點西移並不改變黃赤交角,稱為「日月歲差」;由其它行星作用則同時改變黃赤交角,稱為「行星歲差」。二者的合量稱為「總歲差」。
不過行星歲差影響很小,主要考慮日月歲差就行了。
公元四世紀,中國晉代天文學家虞喜,在分析古星圖和星空時,就發現晉代星星的位置,比古代略有偏移,進而發現歲差,並留下了冬至點每五十年後退一度的記錄。
《宋史·律曆誌》記載:「虞喜雲:『堯時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餘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
歲差這個名詞即由此而來。
而大天文學家祖沖之,於公元四六三年所製定的《大明曆》中,首次將歲差引入曆法計算。
此前的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太陽在黃道上每經過一個回歸年的運行,又回到上一年的起點上。
而祖沖之經過周密的觀測,認為冬至點每四十五年十一個月後退一度。
這就使得大明曆比其餘曆法更加周密。
但是這個值與實際歲差誤差還是不小,加上後人不明白根本原理,導致《大明曆》很久以後,也因為積累誤差過大而被摒棄。
中國曆法,是太陽曆和太陰曆的結合體,因此幾個關鍵數據,決定著曆法是否精確。
在蘇油的眼中,既然祖大大的大明曆中,已經用歲差解決曆法精度問題;能夠還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個閏月的新閏周,比十九年七閏的閏周更為精密;他還計算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應當為三百六十五點二四二八日,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數;那今人理當更勝古人。
同樣的道理,解決了一年時長的問題,還有冬至日的精準測量,這關係到紀年起點。
以往的測量,都是使用圭表。
古人利用圭表做每天中午表影長度測量,可以直接決定冬至的日期,因為一年之內中午影子最長的一天就是冬至所在日。
但是這東西存在極大的誤差,大到一二天左右,所以必須通過長期觀測資料的積累和平均,使該誤差的影響大大降低。
中國在戰國時期產生的四分曆,就是用平均積累計算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六百六十章 天數
《後漢書·律曆誌》說:「歷數之生也,乃立儀表,以校日景,景長則日遠,天度之端也。
日發其端,周而為歲,然其景不復。
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復初,是則日行之終。
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為歲之日數。」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如果第一年的冬至發生在正午,第二年的冬至就要發生在正午過後的四分之一日。
第三年的冬至則要發生在正午過後的二分之一日,即在夜半。
第四年的冬至則發生在正午過後的四分之三日。
直到第五年,冬至發生時刻才又重新回到正午。
如果用圭表來測定,則會發現第一年表影最長,第二年稍短,第三年最短,第四年表影與第二年相等,第五年才又重新與第一年表影相同。
由於陰雨,日影變化微小等原因,測量誤差還是很大。
還是祖大大,提出了一種新的具有比較嚴格數學意義的測定冬至時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