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韓絳不幹了,戰爭紅利得有永興軍路一份。
蘇油也害怕,環慶士卒對外還行,可對內也驕悍,看種五的德性就知道了。
於是趕緊調運糧食,牛馬,支援環慶度過這個冬天。
第一場冬雪下來了,跟隨冬雪來的,還有西夏使臣。
西夏人以宋軍挑釁,導致兩國大戰,責任完全在宋朝為由,要求恢復戰前狀態。
天都山撤圍,交還石門寨,以之前奪取的宋軍兩寨,交換被種諤奪取的綏州,大宋賠償西夏西平府以南損失一百二十萬貫,交換掠去南方的人口十二萬。
蘇油針鋒相對,此戰是西夏人首先挑起,屠殺投奔大宋的漢民熟戶,並且修建了兩所城池,嚴重威脅到環慶的安全,之後興兵二十萬,肆虐兩州,殺傷軍士人民無算。
建議中書持強硬立場,停止歲幣,命西夏賠禮道歉,賠償大宋兩州損失九十萬貫,賠償陝西此次行動軍費六十萬貫,天都山撤軍可以,不過西夏人需要提供五十萬貫予以贖回。考慮到西夏經濟困難,以上款項允許用歲幣支抵,直到還清為止。
石門峽,是大宋固有領土,西夏占據了幾十年,如今大宋取回,無需討論領土歸屬權問題。
不但不討論,為了消除天都山對石門峽的側麵威脅,蘇油還要在天都山幾處出口修建堡寨,堵死從天都山進攻石門峽的通道。
至於說人口,因北地即將陷入苦寒,兵隳之下,西夏韋州以西,鳴沙城以南,成為赤地。
兩國交兵,百姓無辜,大宋是負責任的禮儀之邦,一直以來都秉持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有責任對西夏戰後難民進行安撫救濟,總不能因為西夏人不管不顧,就讓宋國邊境十幾萬夏人活活凍死餓死吧?
如果要交回,也可以,那大宋必須先派出人道主義觀察小組,考察西夏對境內難民救濟措施和執行情況,做出評估之後,再行決定難民去留,否則就是殺人,就是不義!
西夏使臣都要哭了,探花郎說得比唱得還好聽,糧是你搶的,人馬牛羊是你趕的,草場麥田是你燒的,現在你跟我扯什麽人道主義精神!
反正都是安撫救濟,那你把救濟糧給我們,我們來安排唄,你敢嗎?!
蘇油很謙虛,對不起我不敢。
朝堂之上,關於此戰的議論也是甚囂塵上。
政治學不是科學,這一點蘇油有清醒的認識。
即使到千年之後,科技已經迅猛發展到那啥了,政治倫理也還是那啥。
所以該來的,遲早要來。
台諫彈劾。
蘇油當任經略使後,不但不彌補事態,救援環慶,將侵略者驅逐出境,反而為了自己撈取大功,興兵侵入別國,將事態繼續擴大,這就是李復圭貪功被砍頭的翻版!
他怎麽知道他能贏?萬一贏不了,大宋的關中還存在嗎?
這是拿著國運去冒險!
如果他這樣沒錯,那之前李復圭派兵奪回失地有什麽錯?僅僅因為一個贏了,一個輸了?
項羽百戰百勝,最後一敗而亡,蘇油能保證百戰百勝?
很快,汴京城中響起了另外一種聲音,一篇文章流行起來——《士德論》。
文章文辭古雅,邏輯嚴密,金句頻出,絕對是大擘手筆,一時間洛陽紙貴。
不知道作者是誰,有說是蘇油,又說是蘇軾,甚至有說司馬光,王安石的,但是所有人都沒有認。
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
《士德論》,論述的是士人應有的道德操守。
文章重點指出作為四民之首,士人無論是社會生活上還是道德標準上,除了享受優待與名譽,還要承擔與之相應的義務和責任。
甚至可以說,權利和榮譽,本身就是來自於義務和責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對國家沒有任何貢獻,憑什麽有資格坐享尊榮?
李復圭的問題,不在於他的戰敗。
先一千人,後三千人,用添油戰術打三萬人,不敗是天才,敗了是常態。
因為料敵不明,導致失敗,按照大宋的律法和慣例,坐落一州編管而已。
可是他為了掩蓋戰敗的事實,陷害同僚,誣殺將領,這罪過不比資敵還厲害?這也能洗白?
蘇油和他的區別,不是在挑起戰事一勝一敗,而是在於道德品質的天差地別。
因此李復圭毫無士德,隻能稱作偽士,戕害將領,還不止一人,可謂罪大惡極,理應以命相抵。
這篇宏論首先剝奪了李復圭士大夫的身份,然後在將之釘在道德的恥辱柱上,鐵板釘釘。
文中最後還說道,古之士,位卿大夫以下,是天子理民施政的最底層基石,也是上層建築的儲備人才。
古之士,禦者可為諸侯,屠者可入卿相。
傅悅舉於版築,薑尚起於渭濱,不能說他們不是人才。
弦高犒秦師,聶壹謀馬邑,不能說他們不愛國家。
那他們可稱士嗎?隻要才德有稱,當然是可以的。
這是蘇油第一次挑動輿論鬥台諫,也是一種嚐試,看看各方麵的反應。
文章最先是他寫的,寄給蘇軾之後,被蘇軾鄙視了一番,然後根據題意重新寫了一篇。
忘雨閣散發出去之後,效果非常好,但是兩個人都不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主創,反而給文章添加了一重神秘感。
蘇油也害怕,環慶士卒對外還行,可對內也驕悍,看種五的德性就知道了。
於是趕緊調運糧食,牛馬,支援環慶度過這個冬天。
第一場冬雪下來了,跟隨冬雪來的,還有西夏使臣。
西夏人以宋軍挑釁,導致兩國大戰,責任完全在宋朝為由,要求恢復戰前狀態。
天都山撤圍,交還石門寨,以之前奪取的宋軍兩寨,交換被種諤奪取的綏州,大宋賠償西夏西平府以南損失一百二十萬貫,交換掠去南方的人口十二萬。
蘇油針鋒相對,此戰是西夏人首先挑起,屠殺投奔大宋的漢民熟戶,並且修建了兩所城池,嚴重威脅到環慶的安全,之後興兵二十萬,肆虐兩州,殺傷軍士人民無算。
建議中書持強硬立場,停止歲幣,命西夏賠禮道歉,賠償大宋兩州損失九十萬貫,賠償陝西此次行動軍費六十萬貫,天都山撤軍可以,不過西夏人需要提供五十萬貫予以贖回。考慮到西夏經濟困難,以上款項允許用歲幣支抵,直到還清為止。
石門峽,是大宋固有領土,西夏占據了幾十年,如今大宋取回,無需討論領土歸屬權問題。
不但不討論,為了消除天都山對石門峽的側麵威脅,蘇油還要在天都山幾處出口修建堡寨,堵死從天都山進攻石門峽的通道。
至於說人口,因北地即將陷入苦寒,兵隳之下,西夏韋州以西,鳴沙城以南,成為赤地。
兩國交兵,百姓無辜,大宋是負責任的禮儀之邦,一直以來都秉持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有責任對西夏戰後難民進行安撫救濟,總不能因為西夏人不管不顧,就讓宋國邊境十幾萬夏人活活凍死餓死吧?
如果要交回,也可以,那大宋必須先派出人道主義觀察小組,考察西夏對境內難民救濟措施和執行情況,做出評估之後,再行決定難民去留,否則就是殺人,就是不義!
西夏使臣都要哭了,探花郎說得比唱得還好聽,糧是你搶的,人馬牛羊是你趕的,草場麥田是你燒的,現在你跟我扯什麽人道主義精神!
反正都是安撫救濟,那你把救濟糧給我們,我們來安排唄,你敢嗎?!
蘇油很謙虛,對不起我不敢。
朝堂之上,關於此戰的議論也是甚囂塵上。
政治學不是科學,這一點蘇油有清醒的認識。
即使到千年之後,科技已經迅猛發展到那啥了,政治倫理也還是那啥。
所以該來的,遲早要來。
台諫彈劾。
蘇油當任經略使後,不但不彌補事態,救援環慶,將侵略者驅逐出境,反而為了自己撈取大功,興兵侵入別國,將事態繼續擴大,這就是李復圭貪功被砍頭的翻版!
他怎麽知道他能贏?萬一贏不了,大宋的關中還存在嗎?
這是拿著國運去冒險!
如果他這樣沒錯,那之前李復圭派兵奪回失地有什麽錯?僅僅因為一個贏了,一個輸了?
項羽百戰百勝,最後一敗而亡,蘇油能保證百戰百勝?
很快,汴京城中響起了另外一種聲音,一篇文章流行起來——《士德論》。
文章文辭古雅,邏輯嚴密,金句頻出,絕對是大擘手筆,一時間洛陽紙貴。
不知道作者是誰,有說是蘇油,又說是蘇軾,甚至有說司馬光,王安石的,但是所有人都沒有認。
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
《士德論》,論述的是士人應有的道德操守。
文章重點指出作為四民之首,士人無論是社會生活上還是道德標準上,除了享受優待與名譽,還要承擔與之相應的義務和責任。
甚至可以說,權利和榮譽,本身就是來自於義務和責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對國家沒有任何貢獻,憑什麽有資格坐享尊榮?
李復圭的問題,不在於他的戰敗。
先一千人,後三千人,用添油戰術打三萬人,不敗是天才,敗了是常態。
因為料敵不明,導致失敗,按照大宋的律法和慣例,坐落一州編管而已。
可是他為了掩蓋戰敗的事實,陷害同僚,誣殺將領,這罪過不比資敵還厲害?這也能洗白?
蘇油和他的區別,不是在挑起戰事一勝一敗,而是在於道德品質的天差地別。
因此李復圭毫無士德,隻能稱作偽士,戕害將領,還不止一人,可謂罪大惡極,理應以命相抵。
這篇宏論首先剝奪了李復圭士大夫的身份,然後在將之釘在道德的恥辱柱上,鐵板釘釘。
文中最後還說道,古之士,位卿大夫以下,是天子理民施政的最底層基石,也是上層建築的儲備人才。
古之士,禦者可為諸侯,屠者可入卿相。
傅悅舉於版築,薑尚起於渭濱,不能說他們不是人才。
弦高犒秦師,聶壹謀馬邑,不能說他們不愛國家。
那他們可稱士嗎?隻要才德有稱,當然是可以的。
這是蘇油第一次挑動輿論鬥台諫,也是一種嚐試,看看各方麵的反應。
文章最先是他寫的,寄給蘇軾之後,被蘇軾鄙視了一番,然後根據題意重新寫了一篇。
忘雨閣散發出去之後,效果非常好,但是兩個人都不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主創,反而給文章添加了一重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