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山風吹起,枝葉搖動,如響環佩,猶聞絲竹之音。
嵩陽書院是關學的一大思想中心,範仲淹,司馬光,二程,都在此講學,李復聽聞蘇油到來,特地從洛陽趕來相見。
如今關學和蜀學,互為體用表裏,已經呼應結合為一個整體,蜀學為關學理論提供了無數論據和方法,各種自然發現加上邏輯,辯證,讓這個體係越來越牢固,越來越周密。
相應的,作為重要奠基人,張載和蘇油,在蜀洛士大夫之間的名聲,也是日益崇高。
李復如今在蘇油身前,執的都是弟子禮。
李復帶著蘇油來到一塊高達的石碑前:「此乃大唐嵩陽觀紀聖德盛應以頌碑,唐天寶三年刻立。」
「嵩陽書院當時還是嵩陽觀。觀內住著一位老道士,名叫孫太沖,道號『嵩陽真人』。他終日上山採藥仙丹,為人治病。為此,方圓都來嵩陽觀取藥治病。」
「玄宗一次身染重病,久治不愈,聽說孫太沖煉的仙丹很靈驗,就派大臣到嵩陽觀討取。服用之後,果然痊癒。」
「為了紀念此事,玄宗派了大臣,到嵩陽觀立碑銘誌。開工時,領作的石匠問監工大臣:『此碑當多高?多寬?多厚?』監工大臣隨口答道:『碑越高越好,碑首載帽,知縣監辦,限期百日。」
「碑成之後,高一丈,寬六尺,厚三尺,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八分隸。全碑千餘字,字態端正,剛柔適度,毫法遒雅,是唐隸中的精品。」
蘇油點頭,大奸者必大能,李林甫的文章寫得其實相當不錯。
就聽李復言道:「關於此碑,還有一個傳說。」
「百日之期,其實隻做了八十一天,誰知碑身立起來了,碑帽卻戴不上。監工大臣為了催促盡快地戴上碑帽,一連殺了三個縣官,六個領工頭目。」
「到最後第九十七日,監工大臣親自到碑前,對石匠下令說:『再限三日,要不把碑帽戴上,大家都不用活了。』全體石匠聽到命令,一個個愁眉苦臉,卻依然束手無策。」
「正在無奈何之際,忽然從東南方向來了一個老頭,走到碑前,這邊瞅瞅,那邊看看,笑眯眯的一言不發。」
「有一個石匠對老人說:『師傅還是快些走吧!免得在這裏跟著我們遭災。』」
「老者回答說:『我亦是一個手藝人,走到那裏,吃到那裏,做到那裏。這半輩子入土的人了,還怕個啥,還不是過一天,少一天,啥時候土圓到脖子上,也就算完事了。』
「那位老人說罷,轉眼不見。」
「一位老工匠一拍腦門喊道:『土圓到脖子,我知道了!』」
蘇油笑道:「所以大家用土封了石碑,一直到石碑上部,然後將碑帽順著土坡送上去戴好,之後挑走黃土,是吧?」
李復笑道:「老師聽過這個故事?」
蘇油搖頭,他是想到了金字塔:「沒有,不過理工精髓,就是省時省力,提高效率。其實辦法太多了,用此法甚至能造出方圓數裏的大石塔,何況區區一個石碑。」
李復說道:「傳說那名老者,就是魯班,這一帶一直流傳著這個故事。」
蘇油拍著厚重的碑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也是理工之學的經典應用,其中的力學原理也很經典,要不這次講學,便從這個石碑故事中所闡釋的原理講起吧。」
……
汴京城,王安石宅。
王雱與呂惠卿在檢查來往信件。
王雱看了信件:「知陳留蘇涓也上書,道是陳留縣離京師開封距離最近,建議將義倉法在京師試點推行。」
呂惠卿說道:「之前知齊州王廣淵、知唐州高斌建議,請恢復義倉製度,並總結設置義倉的經驗,作為長期推行的準則。」
王雱說道:「第一等戶每年納粟麥二石、第二等戶一石、第三等戶五鬥、第四等戶一鬥五升、第五等戶一鬥,所納糧食儲存於裏社,每一社倉委派專人負責,村社由耆長負責農戶納糧工作,縣官登記每年裏社糧食的具體數量。」
「收成好的年景呢,可以根據義倉糧食的多寡收納;收成不佳的年景呢,則根據義倉糧食的多少賑濟當地百姓。如果義倉糧食儲存時間長則可以借貸給老百姓,或新陳相易,以避免糧食的損壞。」
「蘇涓還具體陳述了義倉製的可行性與一些可能出現的弊端。陛下接受了上述地方官的意見,準備恢復義倉法。
呂惠卿說道:「都是熱心人啊……」
王雱冷笑:「怕都是熱中之人吧……國家常平倉,不就是幹這個的?輪得到他們來多此一舉?這就是地方上想分奪中樞之權,好上下其手而已。」
呂惠卿點頭:「也有可能,之前唐公清點計司,這是官員們想要借東牆,補西牆,負擔最後都在百姓頭上。」
王雱冷笑道:「小打小鬧,等新法出來,總要他們大吃一驚……對了,怎麽能治一治我那倆叔叔?」
呂惠卿微笑道:「公子,家和萬事興,參政兄友弟恭,闔家和諧,不是好事兒嗎?你怎麽能這麽說呢?」
「不過聽聞參政的俸祿,夫人都不得碰一下,每月到手便隨意交於兩兄弟支配?這就不太合適了。」
「你看,公子如今業已踏入仕途,所謂修齊治平,這個家也該操心起來才是,免得別人閑話嘛。」
嵩陽書院是關學的一大思想中心,範仲淹,司馬光,二程,都在此講學,李復聽聞蘇油到來,特地從洛陽趕來相見。
如今關學和蜀學,互為體用表裏,已經呼應結合為一個整體,蜀學為關學理論提供了無數論據和方法,各種自然發現加上邏輯,辯證,讓這個體係越來越牢固,越來越周密。
相應的,作為重要奠基人,張載和蘇油,在蜀洛士大夫之間的名聲,也是日益崇高。
李復如今在蘇油身前,執的都是弟子禮。
李復帶著蘇油來到一塊高達的石碑前:「此乃大唐嵩陽觀紀聖德盛應以頌碑,唐天寶三年刻立。」
「嵩陽書院當時還是嵩陽觀。觀內住著一位老道士,名叫孫太沖,道號『嵩陽真人』。他終日上山採藥仙丹,為人治病。為此,方圓都來嵩陽觀取藥治病。」
「玄宗一次身染重病,久治不愈,聽說孫太沖煉的仙丹很靈驗,就派大臣到嵩陽觀討取。服用之後,果然痊癒。」
「為了紀念此事,玄宗派了大臣,到嵩陽觀立碑銘誌。開工時,領作的石匠問監工大臣:『此碑當多高?多寬?多厚?』監工大臣隨口答道:『碑越高越好,碑首載帽,知縣監辦,限期百日。」
「碑成之後,高一丈,寬六尺,厚三尺,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八分隸。全碑千餘字,字態端正,剛柔適度,毫法遒雅,是唐隸中的精品。」
蘇油點頭,大奸者必大能,李林甫的文章寫得其實相當不錯。
就聽李復言道:「關於此碑,還有一個傳說。」
「百日之期,其實隻做了八十一天,誰知碑身立起來了,碑帽卻戴不上。監工大臣為了催促盡快地戴上碑帽,一連殺了三個縣官,六個領工頭目。」
「到最後第九十七日,監工大臣親自到碑前,對石匠下令說:『再限三日,要不把碑帽戴上,大家都不用活了。』全體石匠聽到命令,一個個愁眉苦臉,卻依然束手無策。」
「正在無奈何之際,忽然從東南方向來了一個老頭,走到碑前,這邊瞅瞅,那邊看看,笑眯眯的一言不發。」
「有一個石匠對老人說:『師傅還是快些走吧!免得在這裏跟著我們遭災。』」
「老者回答說:『我亦是一個手藝人,走到那裏,吃到那裏,做到那裏。這半輩子入土的人了,還怕個啥,還不是過一天,少一天,啥時候土圓到脖子上,也就算完事了。』
「那位老人說罷,轉眼不見。」
「一位老工匠一拍腦門喊道:『土圓到脖子,我知道了!』」
蘇油笑道:「所以大家用土封了石碑,一直到石碑上部,然後將碑帽順著土坡送上去戴好,之後挑走黃土,是吧?」
李復笑道:「老師聽過這個故事?」
蘇油搖頭,他是想到了金字塔:「沒有,不過理工精髓,就是省時省力,提高效率。其實辦法太多了,用此法甚至能造出方圓數裏的大石塔,何況區區一個石碑。」
李復說道:「傳說那名老者,就是魯班,這一帶一直流傳著這個故事。」
蘇油拍著厚重的碑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也是理工之學的經典應用,其中的力學原理也很經典,要不這次講學,便從這個石碑故事中所闡釋的原理講起吧。」
……
汴京城,王安石宅。
王雱與呂惠卿在檢查來往信件。
王雱看了信件:「知陳留蘇涓也上書,道是陳留縣離京師開封距離最近,建議將義倉法在京師試點推行。」
呂惠卿說道:「之前知齊州王廣淵、知唐州高斌建議,請恢復義倉製度,並總結設置義倉的經驗,作為長期推行的準則。」
王雱說道:「第一等戶每年納粟麥二石、第二等戶一石、第三等戶五鬥、第四等戶一鬥五升、第五等戶一鬥,所納糧食儲存於裏社,每一社倉委派專人負責,村社由耆長負責農戶納糧工作,縣官登記每年裏社糧食的具體數量。」
「收成好的年景呢,可以根據義倉糧食的多寡收納;收成不佳的年景呢,則根據義倉糧食的多少賑濟當地百姓。如果義倉糧食儲存時間長則可以借貸給老百姓,或新陳相易,以避免糧食的損壞。」
「蘇涓還具體陳述了義倉製的可行性與一些可能出現的弊端。陛下接受了上述地方官的意見,準備恢復義倉法。
呂惠卿說道:「都是熱心人啊……」
王雱冷笑:「怕都是熱中之人吧……國家常平倉,不就是幹這個的?輪得到他們來多此一舉?這就是地方上想分奪中樞之權,好上下其手而已。」
呂惠卿點頭:「也有可能,之前唐公清點計司,這是官員們想要借東牆,補西牆,負擔最後都在百姓頭上。」
王雱冷笑道:「小打小鬧,等新法出來,總要他們大吃一驚……對了,怎麽能治一治我那倆叔叔?」
呂惠卿微笑道:「公子,家和萬事興,參政兄友弟恭,闔家和諧,不是好事兒嗎?你怎麽能這麽說呢?」
「不過聽聞參政的俸祿,夫人都不得碰一下,每月到手便隨意交於兩兄弟支配?這就不太合適了。」
「你看,公子如今業已踏入仕途,所謂修齊治平,這個家也該操心起來才是,免得別人閑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