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方醫治無效,唯有吉多堅贊入內誦經後,會好轉一陣,然後重新變得嚴重。
於是批閱奏章,處置國事,都落到了梁皇後和其兄梁乙埋的肩上。
諒祚慘然一笑,露出齒齦間藍黑色的鉛線:「皇後,我怕是……」
梁皇後打斷了他,對內侍喊道:「水!去叫吉多大師進宮,替兀卒施法鎮魘!」
一位侍女上前,從裝飾著精美珊瑚,綠鬆,蜜蠟,鍍著金銀,雕飾精美細膩的鉛錫合金九龍寶瓶裏倒出清水。
諒祚被皇後侍候著用了飲水,怔怔地看著她手裏精緻的龍杯:「宋人的東西,當真精緻……」
梁皇後輕輕一笑:「也是兀卒洪福齊天,屹多埋費了好大功夫,才從宋國劫到了一綱皇貢,裏麵最好的物事,就是這套九龍金杯。」
「不過器用就是器用,有朝一日,兀卒宣兵十萬,直抵汴京,這樣的東西,還不是應有盡有?」
諒祚拉著梁皇後的手:「這些日子,辛苦你了。黨項人改行漢製之事,要盡快完成……景洵呢?近日怎麽不見他來探視?」
梁皇後說道:「景大夫去視察冬麥了,要明年三月方才能回來,兄長早就稟告過兀卒,怎麽又忘了?」
諒祚眼睛有些失神:「是嗎?我記憶出問題了……」
梁皇後說道:「那就多休息,別老想著國事傷神……」
這時吉多堅贊來到禦榻前,對兩人施禮。
諒祚喃喃地說道:「吉多大師,給我頌頌祖音吧,黨項人的史詩,我還沒聽完呢……」
吉多堅贊躬身領命,盤坐下來,取出法螺和銅鈴,準備念誦。
諒祚卻又抬手:「皇後,剛剛那杯子……」
梁皇後問道:「怎麽了?」
諒祚停了一下:「……有些暗淡了,讓內侍們擦拭一下。」
梁皇後低聲道:「是。」
在吉多堅贊充滿空靈的誦詩聲中,諒祚終於重新睡去。
梁皇後放慢了步子出來,一個中年人上前問道:「妹子,兀卒他怎麽樣?」
梁皇後咬了咬銀牙:「臨死還惦記著那賤人!渭州回來就丟了魂兒了,哪裏還有個男人樣?!」
中年人正是如今的國相,梁皇後的兄長梁乙埋,聞言大驚:「臨死?兀卒不行了?」
梁皇後說道:「已經開始尿血,醫官說,大抵過不了這個月,兄長,該布置了。」
梁乙埋說道:「兀卒登基後的作為,族中多有不滿,你我兄妹皆是漢人,如今想要自保,唯有一策。」
梁皇後點頭:「撥亂反正,剃髮易製,恢復武烈皇帝舊製,重拾黨項風俗!」
梁乙埋說道:「正是!那就要處置一人。」
梁皇後悠悠地說道:「景大夫……禦圍內六班直都是蕃族,派遣他們緝拿他,會不會引來境內漢人的驚惶?」
梁乙埋琢磨了一下說道:「也不是無人可用,家梁文武雙全,勝景洵百倍。如今安定了夏國西線,正好召他進京敘職,命其掌班,擒拿景洵!」
梁皇後微微一笑:「對呀,家將軍也是漢人,用漢人對付漢人,就不會引發爭議了。」
梁乙埋點頭:「還有幾個舊臣,一直與我兄妹過不去,便將屹多埋也一併召回,順便料理掉!」
梁皇後問道:「京中事務,是永能掌握,為何不能用他?」
梁乙埋嘆氣:「永能固然忠勇果敢,但秉性過於剛烈直爽,對舊臣開刀,他怕是下不去手,還要反過來勸諫;屹多埋與大宋貿易往來,靈活多智,見識明白,讓他們倆換一換位置,正是因材授用。」
梁皇後點頭:「兄長說得也有道理,那就如此行事吧。」
治平四年冬十二月,諒祚病重兩年後,不愈而死,年僅二十二歲。
死後葬於安陵,諡號昭英皇帝,廟號毅宗。
諒祚死後,其長子李秉常繼位,是為惠宗。
當夜,毅宗舊臣李崇廣趁梁永能出京,希圖造亂,一度殺至宮門。
城外奇兵突出,梁屹多埋率天都銳卒趕到,斬殺李崇廣,並大搜叛黨,族十五家。
梁皇後成為梁太後,垂簾聽政,梁家成為西夏的實際控製者。
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
興靈渠邊,景洵峨冠博帶,一身儒服,和家梁麵對麵飲茶。
看著滔滔的渠水,景洵說道:「投夏的宋人裏,不是孱弱文臣,就是粗鄙武將。文武兼資者,唯元修一人耳。」
「景洵不才,欲使夏國承華夏衣冠,行儒法,正明堂;去遊牧,起農桑。元修因何不屑與我同道?」
家梁剃了個西夏頭,頭頂空空如也,邊上一圈薄發,耳朵上還掛了個大金環。
加上一件蕃人的袍子,裏外裏的,是一個完全的蕃人。
給景洵倒了一杯茶,家梁說道:「先生誌向高遠,我是佩服的,但是過於冥頑不化,不識變通,致有今日此劫。」
「投夏之初,我便告誡過兀卒,西夏地狹民貧,要立國揚威,必須保持國人的戰力和血勇。先生舉效農桑,興辦學校,欲夏人敦敦然如宋人,這是南轅北轍之舉。」
「先生這是欲用董仲舒之術,治戰國之世,雖孔孟復生,亦不能耳。」
「夏人血脈中,尚利使武,這才是他們的立國之根。」
說完拱手道:「這是特意從邊境帶來的峨眉雪芽,是蜀茶中最好的極品,先生嚐嚐。」
於是批閱奏章,處置國事,都落到了梁皇後和其兄梁乙埋的肩上。
諒祚慘然一笑,露出齒齦間藍黑色的鉛線:「皇後,我怕是……」
梁皇後打斷了他,對內侍喊道:「水!去叫吉多大師進宮,替兀卒施法鎮魘!」
一位侍女上前,從裝飾著精美珊瑚,綠鬆,蜜蠟,鍍著金銀,雕飾精美細膩的鉛錫合金九龍寶瓶裏倒出清水。
諒祚被皇後侍候著用了飲水,怔怔地看著她手裏精緻的龍杯:「宋人的東西,當真精緻……」
梁皇後輕輕一笑:「也是兀卒洪福齊天,屹多埋費了好大功夫,才從宋國劫到了一綱皇貢,裏麵最好的物事,就是這套九龍金杯。」
「不過器用就是器用,有朝一日,兀卒宣兵十萬,直抵汴京,這樣的東西,還不是應有盡有?」
諒祚拉著梁皇後的手:「這些日子,辛苦你了。黨項人改行漢製之事,要盡快完成……景洵呢?近日怎麽不見他來探視?」
梁皇後說道:「景大夫去視察冬麥了,要明年三月方才能回來,兄長早就稟告過兀卒,怎麽又忘了?」
諒祚眼睛有些失神:「是嗎?我記憶出問題了……」
梁皇後說道:「那就多休息,別老想著國事傷神……」
這時吉多堅贊來到禦榻前,對兩人施禮。
諒祚喃喃地說道:「吉多大師,給我頌頌祖音吧,黨項人的史詩,我還沒聽完呢……」
吉多堅贊躬身領命,盤坐下來,取出法螺和銅鈴,準備念誦。
諒祚卻又抬手:「皇後,剛剛那杯子……」
梁皇後問道:「怎麽了?」
諒祚停了一下:「……有些暗淡了,讓內侍們擦拭一下。」
梁皇後低聲道:「是。」
在吉多堅贊充滿空靈的誦詩聲中,諒祚終於重新睡去。
梁皇後放慢了步子出來,一個中年人上前問道:「妹子,兀卒他怎麽樣?」
梁皇後咬了咬銀牙:「臨死還惦記著那賤人!渭州回來就丟了魂兒了,哪裏還有個男人樣?!」
中年人正是如今的國相,梁皇後的兄長梁乙埋,聞言大驚:「臨死?兀卒不行了?」
梁皇後說道:「已經開始尿血,醫官說,大抵過不了這個月,兄長,該布置了。」
梁乙埋說道:「兀卒登基後的作為,族中多有不滿,你我兄妹皆是漢人,如今想要自保,唯有一策。」
梁皇後點頭:「撥亂反正,剃髮易製,恢復武烈皇帝舊製,重拾黨項風俗!」
梁乙埋說道:「正是!那就要處置一人。」
梁皇後悠悠地說道:「景大夫……禦圍內六班直都是蕃族,派遣他們緝拿他,會不會引來境內漢人的驚惶?」
梁乙埋琢磨了一下說道:「也不是無人可用,家梁文武雙全,勝景洵百倍。如今安定了夏國西線,正好召他進京敘職,命其掌班,擒拿景洵!」
梁皇後微微一笑:「對呀,家將軍也是漢人,用漢人對付漢人,就不會引發爭議了。」
梁乙埋點頭:「還有幾個舊臣,一直與我兄妹過不去,便將屹多埋也一併召回,順便料理掉!」
梁皇後問道:「京中事務,是永能掌握,為何不能用他?」
梁乙埋嘆氣:「永能固然忠勇果敢,但秉性過於剛烈直爽,對舊臣開刀,他怕是下不去手,還要反過來勸諫;屹多埋與大宋貿易往來,靈活多智,見識明白,讓他們倆換一換位置,正是因材授用。」
梁皇後點頭:「兄長說得也有道理,那就如此行事吧。」
治平四年冬十二月,諒祚病重兩年後,不愈而死,年僅二十二歲。
死後葬於安陵,諡號昭英皇帝,廟號毅宗。
諒祚死後,其長子李秉常繼位,是為惠宗。
當夜,毅宗舊臣李崇廣趁梁永能出京,希圖造亂,一度殺至宮門。
城外奇兵突出,梁屹多埋率天都銳卒趕到,斬殺李崇廣,並大搜叛黨,族十五家。
梁皇後成為梁太後,垂簾聽政,梁家成為西夏的實際控製者。
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
興靈渠邊,景洵峨冠博帶,一身儒服,和家梁麵對麵飲茶。
看著滔滔的渠水,景洵說道:「投夏的宋人裏,不是孱弱文臣,就是粗鄙武將。文武兼資者,唯元修一人耳。」
「景洵不才,欲使夏國承華夏衣冠,行儒法,正明堂;去遊牧,起農桑。元修因何不屑與我同道?」
家梁剃了個西夏頭,頭頂空空如也,邊上一圈薄發,耳朵上還掛了個大金環。
加上一件蕃人的袍子,裏外裏的,是一個完全的蕃人。
給景洵倒了一杯茶,家梁說道:「先生誌向高遠,我是佩服的,但是過於冥頑不化,不識變通,致有今日此劫。」
「投夏之初,我便告誡過兀卒,西夏地狹民貧,要立國揚威,必須保持國人的戰力和血勇。先生舉效農桑,興辦學校,欲夏人敦敦然如宋人,這是南轅北轍之舉。」
「先生這是欲用董仲舒之術,治戰國之世,雖孔孟復生,亦不能耳。」
「夏人血脈中,尚利使武,這才是他們的立國之根。」
說完拱手道:「這是特意從邊境帶來的峨眉雪芽,是蜀茶中最好的極品,先生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