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銅鐵,蘇油在城外十裏的江邊,開闢出一處巨大的兵工試驗區。


    四通商號的技術骨幹們,在石富的帶領下,對火炮核心技術進行攻關。


    按照蘇油的意圖,什麽鑄造,前裝,滑膛,燧發,獨體彈,通通靠邊站。


    有了充足的實驗材料和高精度加工設備,俺們要搞就搞高大上,必須是後裝速射炮起步!怎麽都要達到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的法軍七五速射炮的水平!


    這玩意兒是蘇油唯一熟悉的火炮,就是李雲龍嘴裏所謂的義大利炮,正式名稱叫做正式名稱是「施奈德m1897式75mm野戰炮」。


    一戰時期義大利曾經從法國進口了一批,戰爭結束淘汰下來的大批舊貨,被軍火商出售給國民政府。


    內戰中八路軍弄到一部分,炮上銘刻著義大利文,不過指望李雲龍了解這些來龍去脈那是想多了,因此就稱呼其為「義大利炮」。


    人人都有個人英雄主義,蘇油也希望有那麽一天,自己能夠站在陣地前大吼一聲:「二營長,你特娘的霹靂炮呢?給老子拉上來!」


    想想都美得慌。


    然後,現實狠狠地一耳光抽了回來,抽得蘇油暈頭轉向。


    三十倍徑,七十五毫米口徑,二十八條膛線,二點六九米炮身,改進型的雙保險螺式炮閂,一點五噸重量。


    最關鍵的,是革命性的液壓反後坐力和駐退復進裝置,火炮發射時產生的後坐力大部分都被儲能筒傳遞到儲氣瓶之內,以使得火炮能夠保持在原位不動,且射角也不需要再調整。


    於是,它才能夠在每分鍾發射三十發十五斤的炮彈這樣高密度輸出的同時,還幾乎不產生位移,能讓炮手可以輕易地在每一次射擊間,調整射擊諸元以修正彈著點。


    蘇油想在十五年金屬工具機加工的基礎上搞出這玩意兒來,無疑是癡人說夢。


    原理他都知道,不過要變成實物嘛,嗬嗬嗬……


    反倒是石富給力,銅管內膛線已經搞得順手了,從最早的勾刀拉削,發展到了組合環形刀拉削,效率提高了很多,不過相應的,刀頭沒有跟上,損耗比較大。


    於是蘇油退而求其次,鐵傢夥就算了,先搞個小銅炮出來玩玩也是一樣的。


    再退而求其次,液壓駐退裝置也別想了,僅用黃銅o型圈作為密封裝置,會導致液壓油泄露,作用不了幾次,就得重新加油。


    於是蘇油改用鋼質彈簧駐退,但是效果立刻大大下降,聊勝於無。


    如果說這都勉強能用,後裝火炮的氣密裝置就更難。


    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


    「義大利炮」,用的是螺式炮閂。


    螺式閂體裝在固定在炮尾一側的鎖扉上,可以在開、關閂時自由迴轉。


    閂體的螺紋麵被分作若幹偶數區段,每隔一個區段將螺紋切除。


    炮尾內表麵上的螺紋也是同樣處理的,隻是被切除螺紋的區段正好與閂體上被切除螺紋的區段彼此錯開。


    關閂時,閂體上的螺紋與炮尾內表麵上相應的螺紋,先是進行齒和缼的嚙合。


    然後閂柄還可以繼續移動,這時,閂柄下方的齒輪會帶動閂體進行圓周轉動,將閂體和炮尾上的螺紋相互車緊。


    這是基本原理,當然還有很多附件,比如防止炮擊時防止閂體轉回和打開的保險裝置;關閂時機械撞針自動復位到擊發狀態的裝置;擊發失敗後手工重新復位撞針到擊發狀態,進行再次發射的裝置;以及保險鎖裝置等。


    至於用在藥包底部的緊塞具,用於炮瞄的觀測裝備等其它裝置,那是很以後很以後的事情了。


    蘇油隻在軍事博物館看到過義大利炮的外形,因此隻能給石富大致畫出個形狀,然後講解炮閂的原理,最後讓他自己去動腦筋。


    而自己則挑軟柿子捏,主持研發簡單的裝備——迫擊炮和子母銃。


    這個就簡單太多了。


    迫擊炮的炮管要求不高,就用已經成熟的鐵桅技術就可以實現。


    製造出來的傢夥還是和後世沒法比,炮管造出來後雖然經過鏜製,同心度能夠保證,不過還是厚了很多,明明隻能發射五十毫米彈,重量卻達到了後世發射八十毫米彈的迫擊炮重量——一百三十斤。


    而且為了射手的安全,不是依靠彈體自身質量使炮彈底火撞擊炮管底部的撞針,而是依靠其自身質量滑至炮身底部後,由躲在掩體後的射手拉動拉繩釋放撞針,撞擊炮彈底部底火。


    這是蘇油對如今的鋼鐵製造技術不大放心,防止炸膛傷害射手而進行的設計。


    至於剩下的,就和後世迫擊炮差不多了。


    彈體是鑄鐵加鉛質閉氣環,尾管底端製有內螺紋,裝入基本藥管並與底火螺接。可通過調節附加藥包數量獲得數種不同的初速和射程。


    子母銃,其實就是明代國外傳入的佛朗機炮,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


    銃身後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銃。


    子銃類似炮彈,每一母銃備有九個子銃,可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戰鬥時輪流裝入母銃發射,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


    不過由於使用的是鍛鐵而非鑄鐵,因此管壁厚度卻又比佛朗機炮大大降低,重量降至兩百斤。


    而且由於眉山精密工具機的發展,雖然是分體式,但是密封性比明代佛郎機好了很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