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韓老兄,是從成都府任上出來的。
蜀中的成績,好是好,不過因為好了這麽多年,再要錦上添花更上層樓,如今卻也不容易了。
於是這娃在成都玩了一把「政府採購改革」。
張詠鎮蜀時,春糴米,秋糴鹽,官給券,以惠貧弱。歲久,券皆轉入富室。
韓絳到了成都,發現了這個問題,直接削除舊籍,讓程家印鈔坊別印新券,召貧民予之。
且令每過三年,視貧富重新造籍。
這就讓政府的補貼重新發放到了貧民的身上。
等到了三司,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受蘇油做法的提醒,請以川、峽各路田穀輸常平倉,而隨其事任、道裏差次,給直以平物價。
這就將蘇油的「渭州模式」推廣到了陝西全境。
第二把火,內諸司吏,不少是趙曙潛邸舊臣,找他行方便,韓絳堅決不同意。
舊臣一再堅持,韓絳直接上報趙曙,說:「我身犯眾怒,這三司使沒法當了。」
趙曙讚嘆道:「朕在籓邸之時,頗聞有司以國事為人情者。卿的堅守,正是大好,不怕,有我給你撐腰!」
有了這令箭,韓絳立刻燒了第三把火,變本加厲。之前宮中所用財費,隻要拿著合同就能來三司索取,韓絳繼承蔡襄的意誌,正式啟用新法,有例者先悉付有司審核,於是三司始得會計出入。
李復嘖嘖連聲:「自從張學士按蜀之後,隻要是成都府出來的,通通都變成通經濟的要員。這蜀中都快變成計相學宮了。」
張載一口茶水噴出老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復你當年跟我的時候,食不言寢不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如今跟著蘇明潤,也開始說上俏皮話了!」
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
蘇油卻是感慨:「我九歲隨張公讀書學習,如今已經十八了,新式記帳法才得在計司推行,大宋朝廷的效率,讓人說什麽好……」
張載卻是注意到另外一條:「此次司馬君實站在明潤這邊,倒是有些不可思議。」
蘇油笑道:「哪裏是站在我這邊,是朝廷欲於京中,大名,河北,河中招募鄉勇,司馬大諫堅決反對,認為應該精煉裁汰現有的士卒,嚴選將領。要練到能夠以一當十,而不是隻為兵力的虛數,徒耗國力而不得其用。」
「於是就想推我出來立人樣子,聽聽他的奏章是怎麽說的:近年諒祚雖外遣使人稱臣奉貢,而內蓄奸謀,窺伺邊境,陰以官爵金帛誘中國不逞之人及熟戶蕃部;」
「其違拒不從者,諒祚輒發兵殺掠,弓箭手有住在沿邊者,諒祚皆迫逐使入內地。」
「邊臣坐視,不能救援,遂使其餘熟戶皆畏憚凶威,怨憤中國,人人各有離叛之心。」
「又數揚虛聲以驚動邊鄙,而將帥率多懦怯,一路有警,則三路皆聳,盡抽腹內州軍下番兵士置在麾下。哈,這還揪著張公不放了……」
「臣料諒祚所以依舊遣使稱臣奉貢者,一則利於每歲所賜金帛二十餘萬,二則利於入京販易,三則欲朝廷不為之備。」
「其所以誘不逞之人者,欲訪中國虛實,平居用為謀主,入寇則用為鄉導也。」
「其所以誘脅熟戶、迫逐弓箭手者,其意以為客軍不足畏,唯熟戶、弓箭手生長極邊,勇悍善鬥,若先事翦去,則邊人失其所恃,入寇可以通行無礙也。」
「其所以數揚虛聲,驚動邊鄙者,欲使中國之兵疲於奔命,耗散諸蕃,公私貧困;既而邊吏習以為常,不復設備,然後乘虛入寇也。」
「聽聽,陝西是大諫的老家,所以陝西問題他都看得清楚,不過卻缺乏解決方案。」
「而我的做法,恰恰一條條解決了他所提出的這些問題。」
「在渭州開行榷市,商品比京中還要豐富,入京販易,反而增加了運輸成本,蕃人又不是傻子,自然選擇渭州。」
「歲幣流出後,結果最後還是又流了回來。」
「所謂誘脅熟戶、迫逐弓箭手,我的解決方案是讓客軍足畏,邊人足侍,飽收熟蕃,厚養義勇。」
「現在是我們以榷市招誘西夏的熟戶邊蕃,形勢來了個逆轉。」
「以往是諒祚數揚虛聲,驚動邊鄙。這次演習,便是反其道而用之。輪到我們來揚虛聲,動邊鄙了。」
「所以啊,人家司馬大諫是高屋建瓴,隻管提出問題。這些如何解決這種低微之事,自然該由我們邊臣來有效執行。」
「也不能全怪人家,台諫的風氣就是這樣,遇到問題最後的建議,一般就是——請找相關人士解決。」
「所以說,並不是他站在了我這一邊,而是……殊途同歸吧。」
張載哈哈大笑:「明潤你就別往我老鄉臉上貼金了,說白了就是能說的一堆,能做的沒一個。」
「君實的奏章裏還有一句——『望明諭中外臣僚,有久歷邊任或曾經戰陣,知軍中利害及西戎情偽者,並許上書,擇其理道稍長者,從容訪問以治兵禦戎之策,則處置自得其宜矣。』哈哈哈,還真跟你說的一樣。」
蘇油將朝廷邸報丟在一邊,撇著嘴道:「司馬君實至誠君子,不知道兵者,詭道也。很多事情,是隻能悄悄做,提都不能提的……再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如今我做好陝西副都轉運使的差遣就好,河北離渭州五六千裏,才不去給別人當槍呢!」
蜀中的成績,好是好,不過因為好了這麽多年,再要錦上添花更上層樓,如今卻也不容易了。
於是這娃在成都玩了一把「政府採購改革」。
張詠鎮蜀時,春糴米,秋糴鹽,官給券,以惠貧弱。歲久,券皆轉入富室。
韓絳到了成都,發現了這個問題,直接削除舊籍,讓程家印鈔坊別印新券,召貧民予之。
且令每過三年,視貧富重新造籍。
這就讓政府的補貼重新發放到了貧民的身上。
等到了三司,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受蘇油做法的提醒,請以川、峽各路田穀輸常平倉,而隨其事任、道裏差次,給直以平物價。
這就將蘇油的「渭州模式」推廣到了陝西全境。
第二把火,內諸司吏,不少是趙曙潛邸舊臣,找他行方便,韓絳堅決不同意。
舊臣一再堅持,韓絳直接上報趙曙,說:「我身犯眾怒,這三司使沒法當了。」
趙曙讚嘆道:「朕在籓邸之時,頗聞有司以國事為人情者。卿的堅守,正是大好,不怕,有我給你撐腰!」
有了這令箭,韓絳立刻燒了第三把火,變本加厲。之前宮中所用財費,隻要拿著合同就能來三司索取,韓絳繼承蔡襄的意誌,正式啟用新法,有例者先悉付有司審核,於是三司始得會計出入。
李復嘖嘖連聲:「自從張學士按蜀之後,隻要是成都府出來的,通通都變成通經濟的要員。這蜀中都快變成計相學宮了。」
張載一口茶水噴出老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復你當年跟我的時候,食不言寢不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如今跟著蘇明潤,也開始說上俏皮話了!」
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
蘇油卻是感慨:「我九歲隨張公讀書學習,如今已經十八了,新式記帳法才得在計司推行,大宋朝廷的效率,讓人說什麽好……」
張載卻是注意到另外一條:「此次司馬君實站在明潤這邊,倒是有些不可思議。」
蘇油笑道:「哪裏是站在我這邊,是朝廷欲於京中,大名,河北,河中招募鄉勇,司馬大諫堅決反對,認為應該精煉裁汰現有的士卒,嚴選將領。要練到能夠以一當十,而不是隻為兵力的虛數,徒耗國力而不得其用。」
「於是就想推我出來立人樣子,聽聽他的奏章是怎麽說的:近年諒祚雖外遣使人稱臣奉貢,而內蓄奸謀,窺伺邊境,陰以官爵金帛誘中國不逞之人及熟戶蕃部;」
「其違拒不從者,諒祚輒發兵殺掠,弓箭手有住在沿邊者,諒祚皆迫逐使入內地。」
「邊臣坐視,不能救援,遂使其餘熟戶皆畏憚凶威,怨憤中國,人人各有離叛之心。」
「又數揚虛聲以驚動邊鄙,而將帥率多懦怯,一路有警,則三路皆聳,盡抽腹內州軍下番兵士置在麾下。哈,這還揪著張公不放了……」
「臣料諒祚所以依舊遣使稱臣奉貢者,一則利於每歲所賜金帛二十餘萬,二則利於入京販易,三則欲朝廷不為之備。」
「其所以誘不逞之人者,欲訪中國虛實,平居用為謀主,入寇則用為鄉導也。」
「其所以誘脅熟戶、迫逐弓箭手者,其意以為客軍不足畏,唯熟戶、弓箭手生長極邊,勇悍善鬥,若先事翦去,則邊人失其所恃,入寇可以通行無礙也。」
「其所以數揚虛聲,驚動邊鄙者,欲使中國之兵疲於奔命,耗散諸蕃,公私貧困;既而邊吏習以為常,不復設備,然後乘虛入寇也。」
「聽聽,陝西是大諫的老家,所以陝西問題他都看得清楚,不過卻缺乏解決方案。」
「而我的做法,恰恰一條條解決了他所提出的這些問題。」
「在渭州開行榷市,商品比京中還要豐富,入京販易,反而增加了運輸成本,蕃人又不是傻子,自然選擇渭州。」
「歲幣流出後,結果最後還是又流了回來。」
「所謂誘脅熟戶、迫逐弓箭手,我的解決方案是讓客軍足畏,邊人足侍,飽收熟蕃,厚養義勇。」
「現在是我們以榷市招誘西夏的熟戶邊蕃,形勢來了個逆轉。」
「以往是諒祚數揚虛聲,驚動邊鄙。這次演習,便是反其道而用之。輪到我們來揚虛聲,動邊鄙了。」
「所以啊,人家司馬大諫是高屋建瓴,隻管提出問題。這些如何解決這種低微之事,自然該由我們邊臣來有效執行。」
「也不能全怪人家,台諫的風氣就是這樣,遇到問題最後的建議,一般就是——請找相關人士解決。」
「所以說,並不是他站在了我這一邊,而是……殊途同歸吧。」
張載哈哈大笑:「明潤你就別往我老鄉臉上貼金了,說白了就是能說的一堆,能做的沒一個。」
「君實的奏章裏還有一句——『望明諭中外臣僚,有久歷邊任或曾經戰陣,知軍中利害及西戎情偽者,並許上書,擇其理道稍長者,從容訪問以治兵禦戎之策,則處置自得其宜矣。』哈哈哈,還真跟你說的一樣。」
蘇油將朝廷邸報丟在一邊,撇著嘴道:「司馬君實至誠君子,不知道兵者,詭道也。很多事情,是隻能悄悄做,提都不能提的……再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如今我做好陝西副都轉運使的差遣就好,河北離渭州五六千裏,才不去給別人當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