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直言道:「先生的元炁說,可已大成?」


    這是關學的核心內容。


    宇宙和世界的本原,其基礎是物質還是精神,這是哲學的最基本的問題,也是每個哲學家必須回答的問題。


    張載認為,炁,可以用來表述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物質運動基本狀態,不論聚為有象的「有」還是散為無形的「無」,究其實質,都是「有」。


    而「無」,則是一個理論上的概念,實際上不存在,所謂「太虛即炁,則無無。」


    這就是炁本論。


    由此便發展出物質永恆論——張載認為:宇宙的本體,萬物的基始是炁,所以一切萬物都是由炁轉化而來,形態萬千的萬物,都是炁的不同表現形態。


    炁作為宇宙本體,是永恆存在的,隻是存在形式在不斷變化,以不同的形式表現。


    物質本身的消滅,生成和轉化中,並不存在炁的消亡——這就是「炁為本體」、「炁化萬物」、「炁無生滅」。


    這種關於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和物質的永恆性思想,在如今是相當先進的。


    有了炁本論打底,按照哲學思路,接下來就該解釋其運動,發展和變化的規律了。


    張載認為,炁的本然狀態是無形的太虛,炁的基本特性是運動與靜止,炁在不斷進行「鬱蒸凝聚、健順動止」。


    萬物生死動靜的改變,都是炁變化的體現和結果。


    之所以會這樣,張載認為,是因為太虛之炁為陰陽之二炁合和體的緣故。


    陰陽未分的渾沌狀態,即太虛,也稱之為元極。


    後邊的理論大家就熟悉了: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交互變化而生萬物。


    陰陽二氣處同一個統一體中,既相互對立,相互鬥爭,相互激盪,又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生發。


    所謂「獨陽不生,孤陰不長」。二氣的這種關係的運動變化,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和動力。


    這其實就是辯證法,張載用了精闢的言語來總結——一物兩體,動必有機。


    這是關學的哲學基礎,後邊還有由此發展出來的認識論,人性論,形成了較為嚴密的哲學邏輯。


    其中的認識論,廣泛闡述了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係。


    所以那些聲稱中國有沒有哲學的牛人們,蘇油不知其是學問不夠,還是別有用心。


    張載不知道蘇油對自己的學說還頗有研究,有些驚喜:「愚思所得,明潤亦曾聽聞?」


    蘇油笑道:「關於這個,蜀學也自有一套解釋,其基礎是來自天師道關於化學的研究。」


    「炁這個字,和氣通用,但是我們不行。氣已經被我們用於表述物體的一種狀態。用來指那些無形狀,有體積,可壓縮和膨脹的流體。」


    「氣體與液體一樣,都是流體:它可以流動,可變形。但與液體不同的是,氣體可以被壓縮膨脹。假如沒有限製的話,氣體可以無限膨脹,其體積不受限製。」


    「而元炁,是自古有之的概念,指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說文》有道:元,通『原』,始也,指天地萬物之本原。」


    張載不由得有些好奇:「蜀學的物質狀態有那些?」


    蘇油笑道:「固態,液態和氣態。」


    心裏還有一個離子態,不過現在跟張載說不著。


    張載又問道:「那蜀學認為的物質本原是什麽?」


    蘇油說道:「就是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我們稱其為原子。單種原子構成的物質,則稱為元素。經過天師道的不斷研究,已知的元素,如今大概有三四十種了吧。」


    說完將蜀學的那一套搬了出來,與張載進行討論。


    張載聽得入神,最後問道:「你們對物理,究求到如此細緻的地步了?」


    蘇油自失的一笑:「慚愧,正是因為過度講究格物,蜀學在義理哲思上便有所欠缺。對於關學在這方麵的思考,蘇油是非常佩服的。」


    「關學,用炁來表述宇宙本原,比我們用原子來表述物質本原,似乎更加合理。因為在化學研究中,我們發現了一些規律,就是元素的質量,各有不同。」


    「我們懷疑,元素應該還能細分構成,細分成更加基本的單位,元素質量,性質的不同,可能就是構成元素的基本單位的多少不同。這種基本單位,或者就是先生所說的——炁。」


    「然而還是那句話,未經實證,隻是猜想。」


    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


    說完笑道:「總之關蜀兩學,還是有不少相通之處的,元素以陰陽相合,成為化合物,這也是得到證明了的。」


    「同樣的,我們也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其正負兩麵性,這個理論轉換到剛剛先生的問題上,同樣存在。」


    「世上沒有絕對的君子,也沒有絕對的小人。一位君子,可能私德有差,可能不近人情。」


    「而一個小人,卻可能人人覺得可親,可能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


    「各派儒學皆重經世,蜀學卻更重致用。」


    「眉山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工學的成就,因此形成的理論,必然帶上墨家的一些色彩。」


    「蜀中文人好文辭,因此名家之說,也吸收不少。」


    「天竺因明說的的翻譯,在晉代便已完成,龍老結合大理實際,更是闡述得明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