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皇後自童孺之歲,就朝暮遊戲於太後之懷,太後分甘哺果,拊循煦嫗,有恩無威,如慈母待女兒一般。」


    「如今皇後正位中宮,有幸在太後身前膳羞盥帨。意恃昔日之愛,不自疏外,這難道不是好事嗎?這是猶以童孺之心,望於太後,使太後得享天倫啊。」


    「太後有時候有所求須,不得滿意,怒之責之,那也是如婆婆母親對新婦女兒,誰說不行?」


    「要是事過之後,太後還遂棄皇後,不復收恤,憎疾如仇絢,那臣等自然會去勸告太後。」


    「臣在闕門之外,無由知禁廷之事。然最近竊聞道路之言,都在說皇帝與皇後奉事太後,比往日更加恭敬,而太後待你們卻愈加嚴苛簡薄。」


    「當年太後垂簾之時,韓相公說過,隻要朝野有不利陛下的傳言,那就是太後扶持不到。如今此話,臣也同樣奉還於陛下!」


    「陛下未立之時,若仁宗嚐有小惑,則陛下不可能得到皇位。而今陛下既然得立,就說明所惑未能有害於陛下,其中難道沒有太後勸慰的恩德?!」


    「如果要怨太後不應該垂簾,則此事就該先怪陛下自己生病服藥。太後當時是從大臣之請,不得不為。臣問太後又有什麽過錯?!」


    「何況如今太後已盡數還政於陛下,垂簾終是沒有損害到陛下之權。」


    「臣私下揣測,這兩件大事,在當時就讓陛下很不高興,因此直到今天,陛下你依舊耿耿於懷!」


    「兩件事都已經過去這麽久了,陛下難道還要蓄懷為恨,終不釋然嗎?」


    「如果這樣,陛下你就是《穀風》裏所說的『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這是古人諷刺周幽王的詩歌。陛下豈可忽略虞舜之大孝,而去效仿幽王之亂風?!」


    「皇太後垂簾的日子裏,曾經對臣與胡宿、吳奎說過:『無夫孤孀婦人,無所告訴。』臣等共聽此言,實在是傷心欲絕啊陛下。」


    「陛下,下詔太後用度索取,需使臣移命,中書副署,樞密同意,這是什麽為子之道?臣甚為陛下痛惜之!」


    這基本上是在指著趙曙的鼻子痛罵他不孝了。


    趙曙就像一座木雕,任由富弼唾沫星子橫飛,聲淚俱下,不能打動他分毫。


    過了老半天,趙曙才呆愣愣地說道:「任守忠之前挪用國庫三萬多貫,隻說是太後之命。此詔也是因事而起,是為了防止太後身邊人胡亂作為。富公言重了吧?」


    富弼怒不可遏,正要繼續炮轟,卻聽小使臣前來稟告:「陛下,穎王求見。」


    趙曙正被富弼訓斥得如坐針氈,趕緊叫進:「讓他進來,是有什麽事情吧。」


    趙頊入門:「見過父皇,見過樞密。」


    富弼怒氣未息,也隻好整頓衣裳,與趙頊見禮。


    趙頊拱手道:「父皇,剛剛聽韓相公說道,已經發落了任守忠。此事乃守忠欺上瞞下,恣意妄為。兒臣最近都在娘娘身邊,能確定娘娘並不知情,三萬貫娘娘也沒有得用。」


    趙曙又重新變成木雕:「你說這個,是什麽意思?」


    趙頊說道:「娘娘說了,任守忠跋扈,韓相公處置的對。父皇下召重整製度,娘娘也沒有意見。」


    趙曙不安地挪動了一下身子:「娘娘真如此說?」


    趙頊說道:「娘娘的確是如此說,不過父皇,你卻不可如此做啊。」


    「娘娘還政之日,汴京城百姓自發集於宮門,為我大宋皇家母慈子愛而賀。」


    「如今這道詔命,知道的自然理解父皇生怕底下人欺哄太後,而照顧未周;可不知道的,會如何想?之前集於宮門相賀的小民知道,會如何想?萬一別有用心之人煽惑,區區小事,會不會鬧出大麻煩?」


    「父皇,娘娘如今已然全部還政,準備用自己的影響,推廣慈善事業。」


    「有她老人家出麵主事,僅數日之間,兒臣便已籌措了十六萬貫。父皇,娘娘為大宋子民所擁戴,是毋庸置疑的。」


    「這十六萬貫,娘娘已盡數交於兒臣負責,十六萬貫都揮手處置,會貪圖那區區三萬貫嗎?」


    「所以以兒臣所見,如今蠱惑的小人已然發落,事情就已經完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兒臣誠請父皇收回那道詔書,我大宋皇家,豈能如西夏契丹一般,不重孝親禮數?」


    趙曙眼珠轉了轉,看看趙頊一臉的淡然,再看看富弼一臉的決然,手指頭在膝蓋上不由自主地彈跳了兩下:「娘娘既然將如此大事交付與你,大哥兒你就不可敷衍,須得做好,不要讓娘娘失望才好。」


    富弼不由得讚許地看了趙頊一眼。


    趙頊也鬆了口氣:「兒臣自當盡力。」


    ……


    《資治通鑑續編》:


    治平初,英宗即位,有疾,宰執請光獻太後垂簾同聽政。


    有入內都知任守忠者,奸邪反覆,謀間兩宮。


    時司馬溫公知諫院,呂諫議為侍禦史,凡十數章請誅之。


    英宗雖悟,未施行,宰相韓魏公一日出空頭敕一道,參政歐陽公已簽,參政趙槩難之,問歐陽公曰:「何如?」


    歐陽公曰:「第書之,韓公必自有說。」


    魏公坐政事堂,以頭子勾任守忠者立廷下,數之曰:「汝罪當死。」


    責蘄州團練使、蘄州安置,取空頭敕填之,差使臣即日押行,其意以為少緩則中變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