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油耐心解釋道:「老人家,這狐仙是野妖,論理都還該歸城隍拘管。城隍管多大的地麵呢?也就一座城。」


    「我如今是路轉運判官,管的地方比城隍還大,我來請它搬家,搬到州衙去住,不比這裏好?想來狐大仙不會不給麵子的。」


    老蒼頭一拍腦門:「對對對!小郎君可是連五部雷丁都能請得動的人,你的話狐大仙不敢不聽的,再說還能沾點仙氣兒不是?」


    蘇油又懵逼了:「五部雷丁?仙氣兒?」


    老蒼頭點頭道:「是啊!聽說是你指派五部雷丁,讓他們夜裏將灩澦堆上那些擋了水道的石頭搬運到了江底,才讓灩澦堆從此不再為害啊……」


    「嘶……」


    爆破的實施都是在夜間無船的時候進行的,那些地方又都是人跡罕至,幹活的是木葉蠻,隻知道怎麽操作,卻不知道是什麽東西。


    加上夷人和漢人語言也有些障礙,這中間不知道轉了多少次耳朵,傳來傳去竟然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蘇油很無語,但是也不能跟著老蒼頭解釋什麽是硝化棉,隻好尷尬地說道:「怎麽我自己都不知道……」


    老蒼頭認真地點頭:「不知道就對了,因為都是郎君你在夢裏操作的!」


    「夢……夢裏……」


    「是呀,所謂晝居陽世,夜列仙班。回到陽間,自然便不記得了,這樣才好跟我們生活在一處嘛。」


    「要不然狀元榜眼探花郎都是文曲星下凡,官家也是紫薇星君下界,可為啥從沒聽說過你們在一起聊天上的事兒呢?」


    嘶……這麽犀利的解釋!


    蘇油手扶腦門:「老人家你想多了……」


    老蒼頭嗬嗬笑,充滿了自信:「我還能不知道?郎君出峽赴京應試時,可是寫過一首詩的,那就是證據!說什麽這次去汴京後,就要穿上羽衣上天,仙班裏邊第幾排來著?」


    那是比喻!風雅頌賦比興知道不?!


    算了,一個人要認定你是怎麽回事兒,無論你如何解釋,他都能找出一萬條理由來給你實錘。


    蘇油隻好拱手認輸:「老人家……我們還是繼續說請狐大仙搬家的正事兒吧……」


    「等等啊……」老頭興奮地跑進跑出,沒一會兒擺好香案燭台,然後搓著手:「小郎君你寫判詞罷,就在這裏寫。」


    探花郎妙筆請狐仙!這龍門陣,老頭我準備講到躺進棺材!


    蘇油剛從書包裏摸出筆和墨水瓶,老頭又一抬手:「停!」


    蘇油問道:「又為啥?」


    「呃,沒啥……這樣搞龍門陣就不完美了……郎君,不是……該用硃砂筆嗎?」


    「哦。」蘇油隻好換了一支筆和硃砂墨水:「嘿嘿,我還真有。」


    老頭說道:「就是嘛!這才是上仙班用的。」


    這是我批文件用的!算了我還是趕緊結束吧我!


    蘇油都快要瘋了,再不說話,提筆刷刷刷寫了首詩。


    獨坐癡齋笑苦禪,


    一般忠守一般寒。


    吾衙雖簡蕭窗富,


    峽葉溪藤暮雨山。


    寫完對老蒼頭問道:「老人家,可以了嗎?」


    老蒼頭表示很滿意:「小郎君說得挺客氣,燒給狐大仙看了,它該會滿意的。」


    「行,那以後狐大仙就與我同住州衙了。」蘇油將詩恭恭敬敬地燒了:「這倆垛子怎麽辦?」


    老蒼頭笑道:「沒事沒事,郎君交給我就行了。」


    當天晚上,張散回來說道:「老頭把麻杆紮成一小捆一小捆的,賣靈柴,賺了一筆。」


    蘇油哭笑不得:「還真有人買?」


    「都搶瘋了!」


    「呃?算了,今晚吃啥?」


    「炒雞蛋!」


    「……」


    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


    峽路修通了,工人多了,蘇油開始清理夔州役務。


    仙井鹽鈔,如今已經正式更名為蜀鈔。


    小麵額蜀鈔的推廣,給衙前各役的改製帶來了相應的便利。


    還是韓琦那一套,富人出錢,僱人服役。


    不過在蘇油這裏有了小小的變化。


    水渠,池塘,道路養護,鋪設磚麵,夔州經過眾多工程建設後,有了一支專業隊伍。


    這支隊伍,成了工程承包人,以前的役務中的這一部分,轉變成了市政工程建設管理。


    這樣的花活,夔州能玩了,因為夔州州府衙門,現在有錢。


    夔州的流民已經不夠用了,峽州,渝,無數隱戶和流民,開始向夔州聚集——這裏能吃飯!


    就像當年的眉山一樣,這裏成了重拾希望的地方。


    事情的確很多,通往各鄉道路的翻修,峽中鹽滷的引流集中,鹽場的修建,木葉蠻礦區的正式開發,大寧監的移駐……


    衙前役的另一部分,物資徵集和運輸,變成了各鄉設立徵收點集中起來,然後州府的四輪郵車統一徵收。


    郵車是馬拉的,速度還不錯,還能運送旅客,鹽,信件。


    運營費用,一次大集,基本上就能掙回來,不過大集的時候,馬車要加掛一節簡陋的貨箱。


    送鹽下鄉,這是蘇油的硬性要求,讓每一個夔州百姓吃到他們需要的鹽,僅僅這一項德政,就足以讓蘇油被濃墨重彩地寫入地方誌。


    鹽要用蜀鈔購買,蜀鈔要用農產品來換,各鄉的物資徵收站,還是一個個蜀鈔交換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