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一老一小就開始成天撕逼。


    起因是老頭的治書主張。


    老頭開篇不準備從古蜀王時代起,他的理由是:「不始乎蠶叢,而始乎《牧誓》之庸蜀,從經也。」


    他的理由是蠶叢之紀年代過於久遠,沒有信史可證,所以他寧願相信儒家經典,而質疑楊雄的《蜀王本紀》,認為最多隻能用作參考資料,所謂「揚雄紀之,吾棄之,不可也,參取之而已矣。」


    蘇油不服,《牧誓》,出自儒家正經《尚書》,乃周武王在牧野討伐商紂王的檄文。這一下子把古蜀歷史起點壓到了商末周初!


    雖然不知道家鄉歷史越悠久就越有優越感這算是什麽毛病,但是大四川人就是不能忍!


    問題是——自己學問還不精到,所引的那點典籍還真駁不倒人家趙大學究。


    趙抃還從來不以年紀,官位壓人,就一本正經地跟你討論學問,引經據典雄論滔滔,碾壓碾壓再碾壓,氣得蘇油三屍神暴跳七竅生煙,提前去刨三星堆挖金沙遺址,把黃金麵具砸老趙那賊笑嘻嘻臉上的心都有了。


    最後一怒之下,蘇油掉轉槍口,開始質疑《尚書》的真偽,隻要打掉《尚書》的權威性,兩人就能回到同一起跑線上。


    ……


    《尚書》,最早叫《書》,後來為什麽多了一個「尚」字,學界就給了三種解釋。


    尚通上。


    一種說法認為「尚」是「上古」的意思;


    一種說法認為「尚」是「尊崇」的意思;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尚」是代表「君上」的意思。


    這個字何時加的,一說孔子,一說漢代,這個問題一直研究到了二十一世紀。


    不管怎麽說,該書傳為上古《三墳五典》遺留著作,是儒家非常重要的正經之一。


    《漢書·藝文誌》說,先秦時,類似尚書文體的公文所餘篇數很多,有幾千篇。


    孔子恐後人累著,未能全讀,於是挑選出百篇而按時代次序加以排列。


    所錄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訓、誥、誓、命等文獻。並為之作序。


    這就是《尚書》的第一個版本。


    這本書重要到什麽程度呢?簡單一個例子——《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此即中國文化著名的「十六字心傳」,中華民族的文化裏最初期最核心的東西,堪稱民族靈魂。


    到了秦代,焚書坑儒,導致儒家經典大量喪失,《尚書》第一個版本就此消亡了。


    好在秦國有位博士,名叫伏生,專講《尚書》。到了西漢,伏生傳下的二十八篇,這些篇章是用漢代的文字寫的,因此叫做《今文尚書》。


    這是《尚書》的第二個版本。


    經過數代,傳到了歐陽高、大夏侯勝、小夏侯建這裏。之後三家一直在傳習該書。


    武帝末年的時候,魯共王拆除孔子住宅,又發現一部《尚書》,它是用古代文字寫的,所以叫做《古文尚書》。


    後來這部《古文尚書》被孔子後裔孔安國得到。他把這部《古文尚書》依照古文字的形狀寫成隸書,所以又稱隸古定本。


    據《漢書·藝文誌》記載,這部《古文尚書》與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的《今文尚書》相比,不同的地方有四:一、多十六篇;二、脫字數十;三、異文七百多;四、都是古文字寫的。


    比《今文尚書》多出了十六篇,不能不說是一種意外的驚喜。


    這是《尚書》的第三個版本。


    然而之後的永嘉之亂,匈奴的入侵,導致今古文《尚書》又一起喪失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尚書祈詢》


    東晉元帝時候,豫章內史梅賾向元帝獻了一部《孔傳古文尚書》。這是《尚書》的第四個本子,也是唯一流傳至今的版本。


    這個本子從梁朝開始流行,唐朝初年製定《五經》的標準讀本採用了它,後來孔穎達等作《五經正義》,也採用了它。由於國家的承認,它一直流傳下來。


    梅賾獻上的這個版本,其中包括《今文尚書》三十三篇——此蓋梅賾從原先的二十八篇中分拆出五篇,《古文尚書》二十五篇。


    另外還多了一篇孔安國傳和一篇《尚書序》,而原書中《秦誓》一篇則沒有了,所以這部《尚書》共有五十九篇。


    這是不是又一個驚喜?然而等等——這一版《尚書》,有問題。


    從唐代起即有人懷疑其真偽,宋代吳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後遞經明梅鷟、清閻若璩、惠棟等人進行了嚴密考證,最後判定這部書是「偽古文尚書」,《孔安國傳》是「偽孔傳」,這一本子是「偽孔本」!


    然而,有質疑者,就有維護者,直到「清華簡」的發現之後,這種爭議大體定論——古文尚書為偽。


    但是爭議之聲,仍然一直沒有斷。


    清代段玉裁在《古文尚書撰異》說過:「經惟《尚書》最尊,《尚書》之離厄最甚。秦之火,一也。漢博士之抑古文,二也。馬、鄭不注古文逸篇,三也。魏、晉之有偽古文,四也。唐《正義》不用馬、鄭,用偽孔,五也。天寶之改字,六也。宋開寶之改《釋文》,七也。七者備而古文幾亡矣。」


    這個說法,與現代學者研究有相合之處——在古書的產生和傳流過程中,還存在多種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