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平搖頭:「範縝嗎?最近給官家的奏章寫道——今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故財已匱而樞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財不已,中書視民之困而不知使樞密減兵……欲乞使中書、樞密院通知兵民財利大計,與三司量其出入,製為國用。」
蘇油點頭:「那該算是明白人啊?」
張方平笑道:「明白人?這事情乃我朝大弊,朝廷裏誰不知道?光說問題不說解決辦法,那就是耍無賴。趙抃立即轉頭彈劾知諫院,說範鎮姑息養奸,放煙霧包庇佞臣。朝堂上啊,如今亂成一地雞毛呢……」
說完嘆了口氣:「所以現在不是時機,這《金融論》,再緩緩吧。」
蘇油點頭:「沒關係,還是窮則獨善其身,我們先把事情在川峽四路做起來,明公的《金融論》,正好也需要有政績相輔,否則便是空談,難得看重。不過朝堂紛擾,始終不是國家之福……」
張方平搖頭:「麻煩事情還多著呢,鬧著要官家立儲的;鬧著要王安石主事的……唯一的好事兒,怕是隻有廢除裏正衙前這一條了。」
這是韓琦的奏章:州縣生民之苦,無重於裏正衙前。自兵興以來,殘剝尤甚,殊可痛傷。
請自今罷差裏正衙前,隻差鄉戶衙前,令於一縣諸鄉中第一等選一戶物力最高者為之,以三年一替。
裏正一般就是鄉裏的小地主充當,比承擔鄉戶衙前的那個群體,經濟實力,人脈,都弱了些。
衙前役這東西,其實也不是完全的壞事,比如蘇油的酒坊,如果放到外地承擔了傕課,每年要上交朝廷多少斤酒,那就也算役務的一種,換蘇油來經營,那就是美美的肥差。
其餘如驛站,渡船,園林,茶山,鹽場之類,要是善於經營,關係過硬,也能賺到金山銀海。
很多貴族豪強,把持著這一類役務。
但是有一類就非常苛毒了,那就是衙前役。
裏正們完成物資搜集之後,工作並不算完,他們會自動轉為衙前,必須將東西送到衙門指定的地點。
這個距離有時候很遙遠——誇張的甚至達到上千裏。
這些苦差,豪強們是敬謝不敏的,因此就落到了苦逼的裏正們身上。
在家千日好,出門事事難。本來都是足不出鄉的非專業人士,被人坑得家破人亡的,逼迫無奈逃散的,逼著母親改嫁的,哭著分家給自己降戶降等的……各種慘事,無法悉訴。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
韓琦是老臣,他的奏章一上便引起國家足夠重視。
「上乃命韓絳、蔡襄與三司使副判官置司同定奪,凡差諸州軍鄉戶衙前,以產錢與物力從多至少置簿,排定戶數,分為五則。
遂更著淮南、兩浙、荊湖、福建之法下三司頒行之。
其法雖逐路小有不同,然大率得免裏正衙前之役,民甚便之。」
到目前為止,這個辦法沒毛病——廢除裏正一級的役課,改由更上等的鄉裏富戶共同出資募人來完成——專業事情交給專業人士來做,這樣大家都方便。
又聽張方平議論了一番朝政得失,蘇油這才從府衙出來。
蘇油隱隱覺得,張方平對自己的教導,雖然老頭自己不承認,各種找藉口,其實是有意讓自己開始接觸大宋頂級政治生態圈的一些內幕和規則。
這是每三年一屆的新科進士們才有的資格,朝廷會安排他們到正式官員身邊充任助手,這件事情有一個專有名詞——觀政。
觀政的新科進士們,一般在外邊就是給知縣或者下州知州當助手,張方平的級別,明顯太高了。
因此張方平對自己的愛護,給自己的機會,早已經超過了普通觀政進士們所能得到的待遇,蘇油內心裏,是充滿了感激之情的。
所有人都不知道,但是蘇油很清楚,自己遠比三蘇更得老頭看重,這是真正的知遇扶持之恩。
這其中,有自己眉山幫助張恕的功勞,有新式帳法的功勞,有自己瘋狂暗示,使《金融論》得以出爐的功勞。
除此功利性質的交換之外,張方平對自己應該也是打心底裏欣賞,兩人都是重視實務事功,凡事用成績說話,喜歡冷靜分析利害,然後製定政策的性格。
蘇油細細捋過一遍自己的行事風格,媽蛋,並不是自己受了老張什麽影響,原來自己,打骨子裏邊就是一個小張方平!
……
很多事情,隻能做,不能說,這就是大宋。
統計工作還在繼續,《金融論》的出爐,標誌著張方平的眼界,又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眉山經濟圈的開拓成功,讓張方平決定,開始著手解決四路的經濟問題。
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地區,朝廷放羊,張方平手中,還拿著官家許便宜行事的旨意,這還是當年穠智高破蜀謠言帶來的好處。
川峽四路,是西夏前線的後勤基地,四路發展起來,對陝西的幫助,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任何政治問題都是複雜的,老張自入蜀以來,都是麵團團和事佬的形象,大家都當他一個毫無威懾力的和諧大使。
沒有人知道,他在等待一個契機。
散花台如今變成了一座大酒樓,樓體讓所有在成都的人都大開眼界——這是一棟外體以石頭構建的樓閣!
蘇油點頭:「那該算是明白人啊?」
張方平笑道:「明白人?這事情乃我朝大弊,朝廷裏誰不知道?光說問題不說解決辦法,那就是耍無賴。趙抃立即轉頭彈劾知諫院,說範鎮姑息養奸,放煙霧包庇佞臣。朝堂上啊,如今亂成一地雞毛呢……」
說完嘆了口氣:「所以現在不是時機,這《金融論》,再緩緩吧。」
蘇油點頭:「沒關係,還是窮則獨善其身,我們先把事情在川峽四路做起來,明公的《金融論》,正好也需要有政績相輔,否則便是空談,難得看重。不過朝堂紛擾,始終不是國家之福……」
張方平搖頭:「麻煩事情還多著呢,鬧著要官家立儲的;鬧著要王安石主事的……唯一的好事兒,怕是隻有廢除裏正衙前這一條了。」
這是韓琦的奏章:州縣生民之苦,無重於裏正衙前。自兵興以來,殘剝尤甚,殊可痛傷。
請自今罷差裏正衙前,隻差鄉戶衙前,令於一縣諸鄉中第一等選一戶物力最高者為之,以三年一替。
裏正一般就是鄉裏的小地主充當,比承擔鄉戶衙前的那個群體,經濟實力,人脈,都弱了些。
衙前役這東西,其實也不是完全的壞事,比如蘇油的酒坊,如果放到外地承擔了傕課,每年要上交朝廷多少斤酒,那就也算役務的一種,換蘇油來經營,那就是美美的肥差。
其餘如驛站,渡船,園林,茶山,鹽場之類,要是善於經營,關係過硬,也能賺到金山銀海。
很多貴族豪強,把持著這一類役務。
但是有一類就非常苛毒了,那就是衙前役。
裏正們完成物資搜集之後,工作並不算完,他們會自動轉為衙前,必須將東西送到衙門指定的地點。
這個距離有時候很遙遠——誇張的甚至達到上千裏。
這些苦差,豪強們是敬謝不敏的,因此就落到了苦逼的裏正們身上。
在家千日好,出門事事難。本來都是足不出鄉的非專業人士,被人坑得家破人亡的,逼迫無奈逃散的,逼著母親改嫁的,哭著分家給自己降戶降等的……各種慘事,無法悉訴。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
韓琦是老臣,他的奏章一上便引起國家足夠重視。
「上乃命韓絳、蔡襄與三司使副判官置司同定奪,凡差諸州軍鄉戶衙前,以產錢與物力從多至少置簿,排定戶數,分為五則。
遂更著淮南、兩浙、荊湖、福建之法下三司頒行之。
其法雖逐路小有不同,然大率得免裏正衙前之役,民甚便之。」
到目前為止,這個辦法沒毛病——廢除裏正一級的役課,改由更上等的鄉裏富戶共同出資募人來完成——專業事情交給專業人士來做,這樣大家都方便。
又聽張方平議論了一番朝政得失,蘇油這才從府衙出來。
蘇油隱隱覺得,張方平對自己的教導,雖然老頭自己不承認,各種找藉口,其實是有意讓自己開始接觸大宋頂級政治生態圈的一些內幕和規則。
這是每三年一屆的新科進士們才有的資格,朝廷會安排他們到正式官員身邊充任助手,這件事情有一個專有名詞——觀政。
觀政的新科進士們,一般在外邊就是給知縣或者下州知州當助手,張方平的級別,明顯太高了。
因此張方平對自己的愛護,給自己的機會,早已經超過了普通觀政進士們所能得到的待遇,蘇油內心裏,是充滿了感激之情的。
所有人都不知道,但是蘇油很清楚,自己遠比三蘇更得老頭看重,這是真正的知遇扶持之恩。
這其中,有自己眉山幫助張恕的功勞,有新式帳法的功勞,有自己瘋狂暗示,使《金融論》得以出爐的功勞。
除此功利性質的交換之外,張方平對自己應該也是打心底裏欣賞,兩人都是重視實務事功,凡事用成績說話,喜歡冷靜分析利害,然後製定政策的性格。
蘇油細細捋過一遍自己的行事風格,媽蛋,並不是自己受了老張什麽影響,原來自己,打骨子裏邊就是一個小張方平!
……
很多事情,隻能做,不能說,這就是大宋。
統計工作還在繼續,《金融論》的出爐,標誌著張方平的眼界,又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眉山經濟圈的開拓成功,讓張方平決定,開始著手解決四路的經濟問題。
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地區,朝廷放羊,張方平手中,還拿著官家許便宜行事的旨意,這還是當年穠智高破蜀謠言帶來的好處。
川峽四路,是西夏前線的後勤基地,四路發展起來,對陝西的幫助,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任何政治問題都是複雜的,老張自入蜀以來,都是麵團團和事佬的形象,大家都當他一個毫無威懾力的和諧大使。
沒有人知道,他在等待一個契機。
散花台如今變成了一座大酒樓,樓體讓所有在成都的人都大開眼界——這是一棟外體以石頭構建的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