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商行大店鋪,應付的是嘉州府和益州府來的大商家,屬於此時的高尚社區,也是本地的上流社會大家族,所謂的「江卿」世家的聚居地。
這其實是民間習俗,當然是門閥製度的未滅餘燼,國家不提倡,民間卻又禁止不了,南北皆然。
江卿世家,世代通婚,外姓縱然富裕,也難結秦晉。
小商販們和下層社會也不是沒有去處,沿著石板路繼續向北,有連續兩個十字街口,使眉山城的大街道和城牆結構,合起來如同一個四方開口的「用」字。
兩個十字街口上各立著一座底部四通的高台,台上還建有樓宇,樓宇青瓦覆頂,飛簷對望,算是眉山鎮的標誌性建築——大慶樓。
兩座大慶樓,都是官方建築,上層設有鍾鼓,平日裏不會對外開放。
不過因樓下地勢開闊,可供避雨,這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便利場所。於是連同兩座樓之間的街麵,不知從哪年開始,自發地形成了一座集市。
小商販們貪圖這裏的陰涼爽利,都愛在這裏紮堆,居民們也喜歡在這裏交流信息,閑話家常。
眉山是附廓縣,因此有兩個衙門,州府和縣府,都坐落在高級商業區和普通商業區的交界之處。
繼續向北,石板路的兩邊,右手還有火神廟,節孝坊,左手則有玉清觀,東嶽廟。
連著城牆再往北,出去就是北郊校場。
居民們忙著來來往往,商販們各自吆喝售賣,都在為一天的衣食忙活著,渾沒有發現一個小孩子獨自北來,現在正站在街口發蒙。
「老伯爺可真是的,他就那麽放心!我還是一個孩子呀!」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五年了。
前世,哦不,應該說是後世,他是一個在村子裏吃百家飯長大的孤兒。
他所在的村子,是二十一世紀一個較為閉塞的小村莊。
不過民風淳厚,也少不了他一口吃的,打小還跟村裏人學了一身自力更生的本事。
喜歡讀書,可村裏沒有多少課外書給他讀,倒是不少老人留著些黃紙老書,他也不挑剔,結果明明是工科狗一枚,卻養成了喜歡古文,愛看古書的性子。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別的愛好,那就是看紀錄片了。
大學畢業後,他又考入了眉州市的公務員係統,進入政府辦當了一個科員,幹了沒兩年,便和一個老同誌結對,開始了農村基層扶貧工作。
成績是突出的,他根據自己的長項,在幾個鄉鎮試點開發非遺項目,和當地非遺傳承人混得親人一般。
各項非遺產業,在他的盡心盡力之下下,倒也算是有聲有色,老同誌私下透露,上邊準備提拔他為扶貧辦主任,正科。
高興,不是為了自己的成績,而是為了慶祝自己思路的有效,於是他從村裏小酒坊給自己弄了一瓶酒,鬼使神差地跑到嘉州青衣江大佛對麵,喝高之後大耍酒瘋,高喊恨不早生千年。然後……
然後嘉州大佛可能聽見了,就送他來到了這個世界。
第二章 嘴炮堂哥
孤兒這一世仍然是孤兒,先是父親得咳症去世,讓他成了一個遺腹子,然後母親傷心過度,生完他沒熬過產後風,跟著父親去了。
於是族長老伯爺便將他養在身邊,又當爹又當媽拉扯到了今年,五歲。
要換做眉山城別的小戶,他怕是剛穿越過來就被扔馬桶了,但是好在老天爺長眼,讓他姓了「蘇」。
蘇程石史,眉山縣四大家族,鄉裏有族田,宗祠,老宅,城裏有鋪麵。於是他相當於將上一世小時候的生活重新過上一遍,還多了個碎嘴的老伯爺看顧著,更貼心一層。
輩分不低,水字輩,老伯爺就隨便給他取了個名字,叫蘇油。
按老伯爺的說法,油可是了不得的好東西,大戶人家才不愁吃得上哩!一般的小戶,哼,一年有二兩濕濕嘴,那就是開了天恩!
於是這名字就被叫了開來,等到他一歲多假裝重新開始學會說話的時候,名字已經計入族譜,無可更改,無從抗議了。
老伯爺平日裏就守著宗祠,甚為無聊,喜歡嘮叨族裏的諸般瑣事。
聽了幾年,蘇油早已知道,蘇家在二十年前就開始出人。
自己有個遠服堂哥,叫蘇渙,熬了十幾年,前年官家許他從閬中判官升遷做了祥符縣令,是蘇家第一個熬出小頭的人物。
祥符和開封,一在汴京之西,一在汴京之南,了解了地理位置,就知道這職位的分量了。
蘇家曾經經歷過一件事情,山田所剩不多,早都在這堂哥的免稅份額之內,因此家族裏現在勉強算是解決溫飽。
今天老伯爺珍而重之地拿出來兩套老書,將蘇油喚了過來。
老伯爺說道:「小油啊!這兩套書,這還是你堂哥中進士那年送來的,它們認識伯爺,伯爺不認識它們。你帶進城裏去讓老三翻翻,他是做學問的,讓他給你安排個字吧,這眼看都要開蒙了。」
蘇油說道:「我才五歲。」
老伯爺上手就給了他一下:「以後我蘇家的娃子,都要讀書!你三哥家倆侄子都是六歲開的蒙,你這當叔的不該早點?別鬧!起碼要去打聽下這開蒙是怎麽個章程!」
蘇油噘嘴道:「我不想去!我這麽小你讓我一個人進城,存心想讓我被拍花子的拐走是吧?」
這其實是民間習俗,當然是門閥製度的未滅餘燼,國家不提倡,民間卻又禁止不了,南北皆然。
江卿世家,世代通婚,外姓縱然富裕,也難結秦晉。
小商販們和下層社會也不是沒有去處,沿著石板路繼續向北,有連續兩個十字街口,使眉山城的大街道和城牆結構,合起來如同一個四方開口的「用」字。
兩個十字街口上各立著一座底部四通的高台,台上還建有樓宇,樓宇青瓦覆頂,飛簷對望,算是眉山鎮的標誌性建築——大慶樓。
兩座大慶樓,都是官方建築,上層設有鍾鼓,平日裏不會對外開放。
不過因樓下地勢開闊,可供避雨,這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便利場所。於是連同兩座樓之間的街麵,不知從哪年開始,自發地形成了一座集市。
小商販們貪圖這裏的陰涼爽利,都愛在這裏紮堆,居民們也喜歡在這裏交流信息,閑話家常。
眉山是附廓縣,因此有兩個衙門,州府和縣府,都坐落在高級商業區和普通商業區的交界之處。
繼續向北,石板路的兩邊,右手還有火神廟,節孝坊,左手則有玉清觀,東嶽廟。
連著城牆再往北,出去就是北郊校場。
居民們忙著來來往往,商販們各自吆喝售賣,都在為一天的衣食忙活著,渾沒有發現一個小孩子獨自北來,現在正站在街口發蒙。
「老伯爺可真是的,他就那麽放心!我還是一個孩子呀!」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五年了。
前世,哦不,應該說是後世,他是一個在村子裏吃百家飯長大的孤兒。
他所在的村子,是二十一世紀一個較為閉塞的小村莊。
不過民風淳厚,也少不了他一口吃的,打小還跟村裏人學了一身自力更生的本事。
喜歡讀書,可村裏沒有多少課外書給他讀,倒是不少老人留著些黃紙老書,他也不挑剔,結果明明是工科狗一枚,卻養成了喜歡古文,愛看古書的性子。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別的愛好,那就是看紀錄片了。
大學畢業後,他又考入了眉州市的公務員係統,進入政府辦當了一個科員,幹了沒兩年,便和一個老同誌結對,開始了農村基層扶貧工作。
成績是突出的,他根據自己的長項,在幾個鄉鎮試點開發非遺項目,和當地非遺傳承人混得親人一般。
各項非遺產業,在他的盡心盡力之下下,倒也算是有聲有色,老同誌私下透露,上邊準備提拔他為扶貧辦主任,正科。
高興,不是為了自己的成績,而是為了慶祝自己思路的有效,於是他從村裏小酒坊給自己弄了一瓶酒,鬼使神差地跑到嘉州青衣江大佛對麵,喝高之後大耍酒瘋,高喊恨不早生千年。然後……
然後嘉州大佛可能聽見了,就送他來到了這個世界。
第二章 嘴炮堂哥
孤兒這一世仍然是孤兒,先是父親得咳症去世,讓他成了一個遺腹子,然後母親傷心過度,生完他沒熬過產後風,跟著父親去了。
於是族長老伯爺便將他養在身邊,又當爹又當媽拉扯到了今年,五歲。
要換做眉山城別的小戶,他怕是剛穿越過來就被扔馬桶了,但是好在老天爺長眼,讓他姓了「蘇」。
蘇程石史,眉山縣四大家族,鄉裏有族田,宗祠,老宅,城裏有鋪麵。於是他相當於將上一世小時候的生活重新過上一遍,還多了個碎嘴的老伯爺看顧著,更貼心一層。
輩分不低,水字輩,老伯爺就隨便給他取了個名字,叫蘇油。
按老伯爺的說法,油可是了不得的好東西,大戶人家才不愁吃得上哩!一般的小戶,哼,一年有二兩濕濕嘴,那就是開了天恩!
於是這名字就被叫了開來,等到他一歲多假裝重新開始學會說話的時候,名字已經計入族譜,無可更改,無從抗議了。
老伯爺平日裏就守著宗祠,甚為無聊,喜歡嘮叨族裏的諸般瑣事。
聽了幾年,蘇油早已知道,蘇家在二十年前就開始出人。
自己有個遠服堂哥,叫蘇渙,熬了十幾年,前年官家許他從閬中判官升遷做了祥符縣令,是蘇家第一個熬出小頭的人物。
祥符和開封,一在汴京之西,一在汴京之南,了解了地理位置,就知道這職位的分量了。
蘇家曾經經歷過一件事情,山田所剩不多,早都在這堂哥的免稅份額之內,因此家族裏現在勉強算是解決溫飽。
今天老伯爺珍而重之地拿出來兩套老書,將蘇油喚了過來。
老伯爺說道:「小油啊!這兩套書,這還是你堂哥中進士那年送來的,它們認識伯爺,伯爺不認識它們。你帶進城裏去讓老三翻翻,他是做學問的,讓他給你安排個字吧,這眼看都要開蒙了。」
蘇油說道:「我才五歲。」
老伯爺上手就給了他一下:「以後我蘇家的娃子,都要讀書!你三哥家倆侄子都是六歲開的蒙,你這當叔的不該早點?別鬧!起碼要去打聽下這開蒙是怎麽個章程!」
蘇油噘嘴道:「我不想去!我這麽小你讓我一個人進城,存心想讓我被拍花子的拐走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