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封奏章,來自南院宰相王經。


    王經這老小子還遵守著遼朝的規矩,東京道但凡有重要舉措,依舊會寫成章奏,發往北廷。


    但是已經不再服從北廷的管理,不管北廷給他的批覆是謾罵,是威脅,還是軟語相求,王經全都當沒看見,一封封奏章完全是自說自話。


    王經做了近十年的南院宰相,門生故舊遍布遼國,加上參政牛溫舒,權參政張琳,還有中京道馬人望從旁暗助,在北院的影響也頗為巨大。


    上京道長期享受著南院輸送的利益,如今突然被掐死了錢袋子,北院群臣才發現,沒了南院遼東的貢獻後,日子不大好過。


    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雲


    王師儒緩緩彎腰,從地上撿起被皇後蕭奪裏懶扔下來的奏章:「皇後,如今不是使氣的時候,威州告急,南府更張,朝廷總要拿出個章程來。」


    蕭奪裏懶鳳顏含霜,遼朝皇後臨製不像宋朝那麽多講究,還需要垂簾那一套,就這樣大喇喇地坐在大慶殿的大座之上:「陛下北狩無蹤,國事隻得拜託諸公,就我想來,如今不過兩件大事,兵備、糧秣。是吧?」


    北府宰相蕭托卜嘉躬身道:「娘娘明見,大體如此,然如今韃靼大部雖然退過金山,上京道內依舊有盜匪無數。」


    「好在八月以來,耐諸路州府徵召得力,加之韃靼入境後為財貨牽絆,日漸鬆散,太保蕭兀納徵剿有術,方才將之逼退。」


    「但是叛逆瑪古蘇依舊盤踞在魚兒濼一帶,那裏是準布祖地,一時不會退走的。」


    「朝廷正在督促太保收納沿途州軍,大力進剿,力保長春州秋收。」


    「如今阿骨打進迫威州,國中兵力捉襟見肘,隻有蘭陵郡王拱衛之軍五萬,漢人行宮都部署蕭特末臨時徵召的漢丁兩萬、東麵行軍副統酬斡徵召的奚丁兩萬。」


    「娘娘,臣以為先濟急,再治緩,今天下分析,不如下詔求策,聽聽各道主官們的意見?」


    「你胡說八道!」蕭奪裏懶大怒:「魏王之兵逡巡不進,不先入京護駕,先私謀遼東!」


    「王經事事依順那叛逃的賤人,攜那賤人母子自重!」


    「如今遼東搞什麽更化,其實就是打著幌子侵吞咱們北人的產業,你們都看不到這些嗎?!那些產業當中,沒你們的嗎?!」


    「馬人望在中京觀望,奏章裏裏外外就是正朔二字。」


    「他要正朔,朕就給他正朔!尊陛下為太上皇,立秦王為新君,叫他來三拜九叩!」


    「娘娘!」蕭托卜嘉急道:「方今要務,是逐外敵,清流寇,保糧秣,足兵用。如先議立儲,則東京、西京、南京三道,不復為我有也!」


    「現在三道就為我有嗎?!」蕭奪裏懶咬牙切齒:「就連中京都不在我控製之下!」


    蕭托卜嘉心中充滿了秀才遇到兵的無力感,隻好長嘆一聲:「大家都議議吧。」


    殿中鴉雀無聲,過得良久,蕭奉先才開口:「娘娘,其實丞相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蕭奉先如今是蕭奪裏懶的倚仗,他開口,蕭奪裏懶的口氣就和緩很多:「兄長你說。」


    蕭奉先說道:「今歲雖然陛下北狩,王師不振,但好歹長春洲錢糧之地是保住了的。」


    「今年東京道大約指望不上了,秋收在即,上京道最大的指望,就在長春了。」


    「各地州府的勤王兵馬已然有了指揮,太保進軍節節勝利,北麵剩下的一個大患,就是瑪古蘇而已。」


    「南邊阿骨打雖然取了信州,但時日已經到了九月,眼看就要入冬,已經過了用兵之時,因此他的所謀,說到底,不過要挾朝廷,為了分粟之時,多得些利益而已。」


    「丞相說先急後緩,我認為是有道理的,現在韃靼人撤走,朝廷當務之急,應該先遣軍入金山,找尋陛下。」


    「至於阿骨打那裏,不若遣使,與之……議和。」


    此語一出,殿上都是譁然,女直不過遼國藩屬,地位如同奴婢,今日以上國之尊,竟然要和它議和?!


    蕭奉先侃侃而談:「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今阿骨打勢大,黃龍府都在其包夾之下,那裏隻有烏庫節度使耶律慎嘉努萬餘守軍,我們不可與阿骨打撕破臉。」


    「往年與女直分粟,不過十萬石,女直人又不善耕作,就算取了長春洲又如何?他們今後所獲也不會太多。」


    「因此隻需要剿滅瑪古蘇,許諾將準布分粟盡數發給阿骨打,再加上十萬石,有三十萬石糧食,阿骨打也該滿意了。」


    「中京道馬人望那裏,我們同樣必須爭取,如今馬人望還奉從北廷號令,王經屢加籠絡,馬公都予以拒絕。」


    「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將他推向王經,更不能將他推向魏王。」


    「中京道還有一個重要性,潤、遷、來、隰、興,共有五州臨海!」


    「現在析津府在魏王手裏,東京道被隔絕,朝廷與宋國的通道已然盡失,這個問題,大家考慮過嗎?」


    誒?殿內群臣都是腦筋一清,蘭陵王雖然是奸滑,但是這思路很清晰啊。


    就聽蕭奉先繼續說道:「如今魏王、王經皆與宋求利,我北廷若無,是先自敗也。」


    耶律慎思沉吟道:「臣嚐為使臣入宋,也曾鎮守過白溝館,與宋國司徒有些交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