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幫助商賈們建立貨棧、行會,負責倉儲進出,收取租金、管理費,幫助船舶修理,搞好食宿接待等細務。


    趙煦吃人手短,下詔照準。


    得到詔書,漏勺將新修的城南「雁翅城」打造成了一個手工業加工基地和商貿區,沿著城牆建造了整整十三個豪華氣派的商鋪,隻租不售,所有豪商都可以來參與競標。


    為了帶動氣氛以身作則,漏勺自己先找來眉山飲食班子,搞起了一個「廣式方知味」。


    那是一個巨大的行會式場所,大家可以喝茶吃點心談生意,最著名的幾樣吃食就是蝦餃、菠蘿包、醬肉包、絲滑奶茶、可可、咖啡。


    當然也有中式茶道,米粿,鹵烤等各種菜品。


    中外包容,東西薈萃,每樣都分量不多,精緻非常。


    因為品種太多,還要聊天談生意,不能一兩樣就整得吃不下了。


    十二月也是轉風的時節,遠洋的大航船沒來,不過兩浙、福建跑交趾金甌日南的小海商卻是來了不少。


    一到廣州才發現,廣州竟然又大變樣了!


    這裏的寶貨精緻講究,不再是外海風格,而是充滿了宋人雅致的審美,這是傳說中的內工坊的手藝!


    銅爐、銅盞,剔透的玻璃,色彩紛呈的燒嵌……


    南海的珍珠、翡翠、變成了鑲嵌獨特,雕工內斂,題材蘊藉儒雅的精品……


    南海各地名貴木材,現在變成了或者精雕細琢裝飾華貴,或者自然高雅線條洗鍊的圈椅、幾案、屏圍、床架……


    還有各種香餅、香獸,林林總總不下上百樣,貴的十五貫一丸,而便宜的不過五百錢就能買到一盒。


    還有就是酒,玻璃瓶,琉璃瓶封裝的各色各味的美酒……


    還有套裝的香水,各種花香奇香,或濃鬱,或清雅的香水……


    所有這些,除了茶葉、絲綢、瓷器、琉璃,由市舶司自己組織渠道,統購統銷之外,別的,完全交給商賈們自由貿易!


    漏勺都不用靠爹,他自己就有將作監的渠道,蕃商海客的渠道,國內商賈的渠道,廣州在擁有了能保障商人利益的力量之後,無疑就成了所有跑近海貿易的海商們的第一選擇。


    就跟後世改革開放初期,興旺發達的廣州小商品交易會一樣,漏勺在元祐七年冬月搞的第一次「廣交會」,也取得了轟動般的效應,一個月市舶司的收入,就已經超過了全年。


    南城十三處高廣的連排磚樓,轉眼就被十三家豪商占據,其中就有宗室的「和蚨祥」、「益濟昌」;蜀中商團的「豐源號」、「益州薛記」;有兩浙錢家的「瑞盛樓」;甚至還有遠從河北而來的「善豐源」、「盛昌號」!


    然而這遠不是最大頭,最大頭,卻在大宋官方組織的冬季大船隊身上。


    他們要來拉廣州瓷器、琉璃器、燒嵌銅器,還有利用南海珠寶象牙等寶貨加工成的成品,再返銷回去!


    現在漏勺已經在廣州西村增埗河東岸崗地上新開了一個窯口。燒製的產品分粗瓷和精瓷兩類。


    前者就是水缸酒罈這些粗笨傢夥,後者主要有碗、盞、碟、盆、執壺、鳳頭壺、軍持、罐、盒、唾壺、注子、淨瓶、燈、薰爐、燭台、枕等實用器,還有雀食、碾輪、漏鬥、塤、及狗、馬等陶塑。


    區別於大宋其餘窯口最大的特色,就是西村窯燒造大量西方和東南海商們定製的特色器型,以及大量的彩色貼麵瓷磚。


    這些東西,漏勺將之統一稱為「外銷瓷」。


    瓷磚最初是辛押陀羅為光塔寺定製的,結果大受蕃坊追捧,豪商們紛紛將自己房子當街的一麵貼上這種雪白如玉的「玉磚」,部分地方如門框、窗框、廊柱,則以彩色的線條瓷磚或者瓷磚畫進行裝飾。


    這股風潮很快刮到南海,如今西村窯的訂單多到飛起。


    還有一項重要的輸出物資——印花牆紙。


    剛開始漏勺按照西方定製瓷器的花紋設計牆紙,結果蕃人們紛紛表示他們喜歡的是描繪大宋風光或者文字的那種,哼哼哼探花官人你休想騙我們,我們也知道你們大宋的字畫金貴得很!


    漏勺哭笑不得,這尼瑪印花牆紙跟名人字畫,那能是一樣的東西嗎?


    蕃人們不管,我們回去是要用大宋的東西裝逼的,沒有大宋特色可怎麽行?!


    於是漏勺從善如流,你們敢買,我就敢印!


    因為牆紙本來就和宣紙不同,更類似石紙的做法,本來就需要輥壓,隻需要在最後噴上底色就行。


    文字的,不過鋪上鏤空刻版多輥一次水墨。


    繪畫的,那就還要用到噴槍營造渲染效果了,偶爾還要人工幹預幾筆。


    總之四個字——不難,血賺。


    「喂!別動!」漏勺在用炭筆勾勒速寫,朝對麵水溝中,騎在一頭壯碩異常的黑、黃、白三色小角大水牛背上的娃子訓斥。


    「探花哥哥我能下來了不?你還要畫多久?」


    「快了!我告訴你啊小嘎伢,這畫可是要寄去京城,給陛下看的。你想想,陛下都能看到你騎牛的樣子,厲不厲害?」


    「真的呀?!」嘎伢這下有些興奮了:「探花哥哥你不早告訴我,那我穿好新衣服,背上新書包來啊!」


    「穿新衣服來騎牛?你爹揍不死你!」


    嘎伢摸了摸身下的牛:「這是我見過最大的牛了,就是名字怎麽那麽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