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風琴對頌樂的演繹效果自是不用多說,一曲終了,如癡如醉的高滔滔不由自主地起立,用如今開始流行的鼓掌禮,向台上的音樂家們致敬。


    所有人也跟著站起身來,大禮堂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巡視到最後,便是趙煦給今年的皇家學術傑出貢獻獎獲得者頒發榮譽。


    第一批獲獎者都是大宋當之無愧的大擘,然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化學院山長張象中獲得了物理學獎,天文學院陳昭明獲得了數學獎,物理學院蘇小妹獲得了農學獎,地理學院趙宗佑獲得了天文學獎……


    第一屆大宋皇家學術傑出貢獻獎的獲獎者們,極大地帶動了之後京師大學堂「不務正業」的學術風氣,其後的歷任大佬們,甚至展開了學院間的殘酷競爭。


    學院用自己旗下的課題拿獎屁都不算,等咱們學院集齊全部獎項的大滿貫,那才算揚眉吐氣!


    ……


    甲子,遼主如混同江,以苦寒,上京、南京飢,免上京逋逃及貧戶稅賦,許南京良人自鬻,曲赦西京、春州、泰州役徒,終身者皆五歲免。


    遼國連國家奴隸都養不起了。


    己卯,賑蘇、吉、復、淥、鐵、慶六州貧民,並免其租稅。


    連年災荒,遼國國庫開始吃緊,乙酉,新任南院宰相王經上奏耶律洪基,決心飲鴆止渴,立入粟補官法。


    入粟兩千石者可為刺史,三千石可為知州,五千石可為侍郎!


    此令一出,整個遼國南院,立刻成了沿海買辦商人的天下,遼國政體,開始從根子上糜爛。


    二月,乙酉,時久陰不解,罷修金明池橋殿,減諸路常供服禦物。


    左司諫豐稷趁機上奏揚王顥、荊王頵嚐令成都府路走馬承受造錦地衣,以為近屬奢侈,官吏奉旨,宜皆糾正其罪。


    朝廷展開調查,最終結果是二王撥給了走馬承受王文樹三千貫經費,然王文樹隻給了成都府一千貫,而成都府通判劉仲壽要官錦院造辦五千貫的織品。


    王文樹、劉仲壽皆被貶黜。


    蘇油上奏,二王提舉京師大學堂經濟學院,醫學院,本在嘉獎之列,太皇太後以其宗親,將二王從名單上劃去,如今隻有奢侈之過,乞免於責罰。


    但是奏章被高滔滔駁回,認為天家更應該起帶頭作用,鐵麵無私,下手極重,罰了二王一年的俸祿。


    不過豐稷也沒討到好,罷言職,為國子司業。


    空出來的位置,高滔滔問呂公著:「司馬光門下士素所厚善可任台諫者,孰當先用?」


    呂公著推薦了劉安世,於是高滔滔任命秘書省正字劉安世為右正言。


    三月,丙辰,司空致仕康國公韓絳卒,諡獻肅。


    又一個大佬謝幕。


    韓絳的一生,是充滿了矛盾的一生,矛盾到就連在他死後,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到底該算是哪一黨。


    雖然名望也算頗重,但是卻一身汙點,蘇油從來沒有尊重過他。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髒


    韓絳之所以能當上宰執,不是因為他的個人能力,而是因為他有個好爹,然後靠的是資歷。


    王安石能夠入朝為相,韓絳是當年的大力舉薦人之一。


    然而王安石上任之後,韓絳和他的政見發生巨大分歧,雖然還是新黨,卻開始大力舉薦司馬光。


    因為與新黨其他人不相能,被放到了永興軍路,卻又因為用人不當,搞出了廣銳軍變,幸好有個能幹的鄰居,靠蘇油給他擦了屁股。


    王安石去相之後,韓絳成了首相,飽受呂惠卿欺負。


    當時蘇油在浙江,對韓絳陽奉陰違,自己創收自己用,一文錢沒有找韓絳要,韓絳也要不到蘇油一文錢的援助。


    最後韓絳扛不住呂惠卿的攻勢,密奏趙頊引王安石二次入相,打倒了呂惠卿,保住了自己的權位。


    由此也被士林風議打了差評,對新黨瓦解要負一定責任。


    不過韓絳的官運實在是太好,幾乎輪著將大宋頂級官僚的職務都坐了個遍,甚至新成立的軍機處都執掌過一任,資歷上真是夠夠的。


    而且韓絳縱然百般不行,卻又一個好處,就是喜歡延接人才,而且也頗有自知之明,對權力不是非常熱中,相反,每每希望有個大頭在自己上邊頂著,大樹底下好乘涼。


    司馬光上台後,韓絳非常明白將來的大樹就是蘇油,又開始大力舉薦蘇油一派的官員,暗中幫了蘇油不少的忙。


    所以說,韓絳最大的能耐,就是官場嗅覺是非常敏銳,每每提前布置,而且站隊永遠正確。


    他知道蘇油的性格,所以從來不和蘇油打交道,哪怕私底下都沒有,他知道蘇油會給自己足夠的回報。


    因此在迎接德妃一事上,高滔滔雖然責備了德妃,韓絳卻是一點沒沾是非,這裏邊就有蘇油的操作。


    還有就是韓絳致仕之時,朝廷擬定的規格相當高——除檢校太尉,守司空,依前開府儀同三司。


    而蘇軾在製詞中,有「而況卿出入四世,師表萬民。身任安危,位兼將相。永惟三宗眷遇之重,宜極一品褒崇之榮。」


    範純仁在他墓誌銘中寫道:「立朝端方,剛毅任重,得大臣體。遇事果敢,臨義勇發,不為後顧。樂善疾惡出於天性,故其論奏雖一時有行與不行,而讀之皆知其心本出於忠義,感激而為之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