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三笑道:「也不為何,就是新皇首科,取士會取得寬泛一些,還有下一次科舉,王相公的《字說》,《新義》都將不用,重新回到原來的路子上,搞不好還要重開詩賦。」


    王胖子說道:「這個不嚇人,王相公那一套也逃不開十三經去,關鍵是朝廷對理工越來越重視。」


    「無咎公子上奏官家,要求新科需增加理工之學的內容,這個我估摸著好些夫子都得麻爪。」


    張玨大驚失色:「這可確實?」


    李老三給自己撈了個丸子:「幾位官人別聽王胖子胡謅,無咎公子的確奏了,不過給探花郎否了。」


    「什麽探花郎!該叫相公!」王胖子是蘇油的腦殘粉,立刻糾正。


    「是是是,蘇相公給否了,說是士人窮研二十年,一朝加入理工之學,怎麽都考不過少年。」


    「這事情要做,那也得等到十年之後,待到如今這幫熟悉理工的少年成為青年,方才行得。」


    「反過來上了一道詔書,說是天下理工學院皆應當引入文科,天下小學亦當按照皇家慈善中小學的路子,文理相宜地設置課程,還說十年之後,朝廷進用人才,皆需要完成中小學基礎課業的進修才成,理工入科舉,可以在十年裏一點點加進去。」


    「教材、大綱、考試範圍,都要提前三年頒布天下,先讓士子有時間研習,不能『不教而誅』,否則是斷絕天下聰明人上進之路。」


    「就跟這次科舉一樣,溫公本欲盡廢王公之學,還是子由舍人上書製止,要求從下一屆開始,依我說啊,這才是循序漸進之道。」


    張玨這才鬆了口氣:「家大人也預料到了新學會罷廢,不過倒是沒有預料到理學有一天會入科舉,多謝兩位提醒了。」


    「對了,司徒入相,不知朝事上有何更張?要是策不應題,科考也拿不到好成績。兩位都是土著,不才厚顏,也想打聽打聽。」


    「嗨!」說起這個王胖子就來氣:「要我說,司徒就是過於謙讓!」


    「哪個宰相上任不先安插私人?可他就不!」


    「每日要文公呂公坐鎮都堂,自己堂堂首相在一邊聽議!每有決斷都要請文呂二公首肯,方才僉書。」


    「還設置了一個『都省聯席會議』,每七日一召集,三省六部共商國是,邊上還安排台諫、舍人監督記錄!」


    「這哪裏還有什麽宰相之尊?分明就一個跑腿伺候人的差事,如今京中都傳說呂司空不相而相,蘇司徒相而不相,不過是呂公一提線傀儡、秉筆書記而已,氣死我了!」


    「你也就那點米店商賈的見識!」李老三學究氣上來了,將筷子一拍:「呂公一心為國讓賢,屢屢請辭;朝廷尊隆老臣,以為司空;司徒謙退虛懷,雖進相位,卻每每周聞上下,不攬大權,不任私人;如今朝中和衷共濟,上下皆安,一派清寧之相。」


    「不然你以為河北役務、倉務,能如此快速安排下去?」


    「韓持國為門下侍郎,一日正與司徒商談,有武人陳狀,詞色頗厲。持國叱之曰:『大臣在此,不得無禮!』司徒止之曰:『吾曹叨居重位,覆餗是虞,詎可以大臣自居耶!持國此言失矣,非所望也。』持國愧嘆久之。」


    「範右相既貴,接親舊情禮如故,他亦不改,世謂未有也。有以問之,則曰:『非未有也,吾亦效顰耳。』蓋指司徒。」


    「所以如今滿朝清正,相讓為國,就是司徒帶起來的風氣,給你王胖子說成啥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


    「喲喲喲……」兩人是互懟慣了的,王胖子立刻還擊:「當年我說司徒一定會一戰平滅西夏,是誰連輸兩回關撲來著?現在知道司徒的好了……」


    「老子跟你這粗人說不清!」李學究頓時臊得滿臉通紅,髒話都出來了。


    張玨笑著製止了兩個活寶:「如此說來,朝中近日倒是清謐,與司馬相公在日不同?」


    李學究嘆了口氣:「說清謐倒也不見得,聽說七日一會,那也吵翻天。」


    張玨有些想不明白:「那意見不一,卻如何決斷?」


    李學究說道:「司徒說陛下聰睿,早想出了解決辦法,那就照著來。」


    「第一是所舉政見要有數據為實證,而且要包含全局,不能以偏概全。」


    「第二是就事論事,不能進行人身攻擊,不能動輒以忠奸黑白君子小人攻伐異己。」


    「第三是如果意見實在統一不了,那就暫不實施,每項舉措,須得三分之二多數皆認可,方可施行,否則暫不更張,繼續研究。」


    「第四是與會者都要確認記錄,並簽署姓名,以免反覆。」


    「第五是一旦決議形成,即便是當時會上的反對者也要嚴格執行,這叫少數者服從多數。」


    「司徒說這些都是從陛下役法調查裏邊得出來的經驗,在朝堂試行了一個多月,雖然在都堂上吵吵嚷嚷,但是出得都堂,皆令行禁止。」


    「聽說太皇太後很高興,準備著為永製。」


    王胖子又開始歪樓:「所以說咱們官家真是不錯,到底繼承了神宗皇帝血脈,我大宋眼看著又要得一位千古明君!」


    「就程夫子泥古不化,見到陛下喜歡穿戎裝都要勸諫,要他多近儒臣。難道我朝開南海平西夏逐青唐的,就不是儒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