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說道:「臣還堅持得住,除了青苗,還有役法和委人二事。」
太皇太後說道:「台諫官近日多言除授有不當。」
司馬光道:「朝廷既令臣僚各舉所知,必且試用。待其不職,然後罷黜,亦可並坐舉者。之前我已奏明陛下,如此尚有不當嗎?」
於是散不了了,大家又開始討論。
韓維說道:「臣以為司馬公所言非是,直信舉者之言,不先審察,待其不職而罰之,甚失義理。」
司馬光說道:「自來執政,隻需要從舉到人中取其所善者用之。」
呂公著奏道:「啟稟太皇太後,近日除用多失,亦由限以資格的緣故。舉官雖委臣僚,然臣以為,執政亦需審察人材。」
司馬光表示同意:「資格卻亦不可少。」
韓維卻又表示異議:「資格但可施於敘遷,若升擢人材,豈可拘資格邪?如蘇軾一年數遷,誰會認為他不當?如論資格,那要待到何年月?」
說到蘇軾,蘇油就不得不說話了:「臣倒是覺得,三位執政所言皆有其理,何妨兼而用之?」
「元豐改製以來,朝廷各司職皆有製度,既然臣僚舉薦,就當言明所薦者適合何職,然後如舍人試那般,設立專項考試製度即可。」
「如舉大理寺,則試刑讞諸般;如舉戶部、知州,則試田政諸般;如舉樞密,則試軍政諸般。」
「如無舉薦而有資歷者,則可自舉入試。」
「試中格者,再有諸司主官判以上,聽其述職,並垂問聽答,擇優者錄用。」
高滔滔說道:「司徒,要是大賢清高,不願就試,奈何?」
蘇油說道:「此等大賢,終究如鳳毛麟角,製度之外,還有太皇太後和陛下諭旨嘛。」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
高滔滔頓時舒適度滿點,韓維和呂公著剛剛說白了,就還是想繞開製度增加一點不受監督的人事任免權;而司馬光和蘇油,則是力圖堵住這個漏洞。
最後蘇油的妥協方案就是這個漏洞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開,但是打開這個漏洞的手,不能是宰執的,而必須是皇帝和高滔滔的。
而這種人,又必須是得到輿論公議推許的大賢,最起碼得是入朝之前的王安石,和入職中書舍人之前的蘇軾那種。
這就算議下了,剩下的役法之事,司馬光實在撐不住,隻好作罷。
丁酉,司馬光以疾作,先出都堂,遂謁告,自是不復入朝。
壬辰,高滔滔攜趙煦臨荊揚王第,母子叔侄不知道談論了什麽,最終結果就是朝廷給趙顥和趙頵的幾個兒子加官,而倆皇叔離開汴京到中牟去,一個提舉醫學院,一個提舉經濟學院。
九月,丙辰朔,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司馬光卒,年六十六。
太皇太後哭之慟,帝亦感涕不已。
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禦篆表其墓道曰:「忠清粹德之碑」。
司馬光病革之時,不復自覺,諄諄如夢中語,猶皆朝廷天下事也。
司馬光死後,司馬康收集書案,得遺奏八紙,皆是論當世要務,還沒有完成的手稿。
百姓聞其卒,罷市而往吊,鬻衣而致奠,巷哭而過,車蓋以萬千數。
京師民畫其像,刻印鬻之,家置一本,飲食必祝焉。
蘇油在中牟剛剛安排完倆王爺,聞訊立即返回京城。
其實聽到司馬光去世的消息,蘇油暗中鬆了一口氣。
司馬光這個人,讓蘇油感覺很矛盾。
對於人品沒什麽好說的,蘇油很敬重。
真實歷史上司馬光做出的那些「壞事兒」,其實很多是局限於他的見識或者歷史經驗教訓。
他沒有後人對歷史走勢的了解和上帝眼光,因此有些評斷,過於苛刻了。
就拿著名的「賣國賊」事件來說,司馬光當時放棄的,隻是四個寨堡,相比王安石放棄宋遼邊境整整七百裏疆域,其實隻是小兒科。
所以要說「賣國」,王安石和趙頊可厲害多了,但是網上偏偏沒有王安石是賣國賊的說法。
而且更奇怪的是,不但不指責,甚至還有無數言論為王安石洗白,說他不是參與者。
但是無論怎麽洗,熙寧八年到熙寧九年割地之時,王安石是大宋的首相,這一點是鐵的事實。
所以王安石真的沒有一點點的責任?
其實這不過是一種「非古」的思潮在作祟而已,就是前人定論的東西我一定要推翻,前人否定的東西我一定要肯定,如此方才顯得「今人勝古人」。
不過不論如何,在如今這個時空,司馬光的去世,讓朝中隻剩下了溫和派,蘇油將幾項關鍵的新法一直拖到現在,沒有如真實歷史上那樣被盡數罷廢,總算是取得了一場變相的「勝利」。
這樣最好,起碼這個時空裏,司馬光和王安石兩個人,身後的汙名和非毀,將會比蘇油穿越來的那個時空小得多。
不管真假,大宋也需要這樣兩個標杆,作為如今所有官員的榜樣。
蘇油之所以著急忙慌地趕回京城,還有一個原因,司馬光臨死前立了遺囑,讓蘇油為他主持喪禮。
這個可是大事件,另一時空裏司馬光的喪禮由程頤主持,此公泥古不化,導致蜀洛兩黨大起黨爭,保守派內部由此徹底分裂,之後被改革派翻盤。
太皇太後說道:「台諫官近日多言除授有不當。」
司馬光道:「朝廷既令臣僚各舉所知,必且試用。待其不職,然後罷黜,亦可並坐舉者。之前我已奏明陛下,如此尚有不當嗎?」
於是散不了了,大家又開始討論。
韓維說道:「臣以為司馬公所言非是,直信舉者之言,不先審察,待其不職而罰之,甚失義理。」
司馬光說道:「自來執政,隻需要從舉到人中取其所善者用之。」
呂公著奏道:「啟稟太皇太後,近日除用多失,亦由限以資格的緣故。舉官雖委臣僚,然臣以為,執政亦需審察人材。」
司馬光表示同意:「資格卻亦不可少。」
韓維卻又表示異議:「資格但可施於敘遷,若升擢人材,豈可拘資格邪?如蘇軾一年數遷,誰會認為他不當?如論資格,那要待到何年月?」
說到蘇軾,蘇油就不得不說話了:「臣倒是覺得,三位執政所言皆有其理,何妨兼而用之?」
「元豐改製以來,朝廷各司職皆有製度,既然臣僚舉薦,就當言明所薦者適合何職,然後如舍人試那般,設立專項考試製度即可。」
「如舉大理寺,則試刑讞諸般;如舉戶部、知州,則試田政諸般;如舉樞密,則試軍政諸般。」
「如無舉薦而有資歷者,則可自舉入試。」
「試中格者,再有諸司主官判以上,聽其述職,並垂問聽答,擇優者錄用。」
高滔滔說道:「司徒,要是大賢清高,不願就試,奈何?」
蘇油說道:「此等大賢,終究如鳳毛麟角,製度之外,還有太皇太後和陛下諭旨嘛。」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
高滔滔頓時舒適度滿點,韓維和呂公著剛剛說白了,就還是想繞開製度增加一點不受監督的人事任免權;而司馬光和蘇油,則是力圖堵住這個漏洞。
最後蘇油的妥協方案就是這個漏洞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開,但是打開這個漏洞的手,不能是宰執的,而必須是皇帝和高滔滔的。
而這種人,又必須是得到輿論公議推許的大賢,最起碼得是入朝之前的王安石,和入職中書舍人之前的蘇軾那種。
這就算議下了,剩下的役法之事,司馬光實在撐不住,隻好作罷。
丁酉,司馬光以疾作,先出都堂,遂謁告,自是不復入朝。
壬辰,高滔滔攜趙煦臨荊揚王第,母子叔侄不知道談論了什麽,最終結果就是朝廷給趙顥和趙頵的幾個兒子加官,而倆皇叔離開汴京到中牟去,一個提舉醫學院,一個提舉經濟學院。
九月,丙辰朔,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司馬光卒,年六十六。
太皇太後哭之慟,帝亦感涕不已。
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禦篆表其墓道曰:「忠清粹德之碑」。
司馬光病革之時,不復自覺,諄諄如夢中語,猶皆朝廷天下事也。
司馬光死後,司馬康收集書案,得遺奏八紙,皆是論當世要務,還沒有完成的手稿。
百姓聞其卒,罷市而往吊,鬻衣而致奠,巷哭而過,車蓋以萬千數。
京師民畫其像,刻印鬻之,家置一本,飲食必祝焉。
蘇油在中牟剛剛安排完倆王爺,聞訊立即返回京城。
其實聽到司馬光去世的消息,蘇油暗中鬆了一口氣。
司馬光這個人,讓蘇油感覺很矛盾。
對於人品沒什麽好說的,蘇油很敬重。
真實歷史上司馬光做出的那些「壞事兒」,其實很多是局限於他的見識或者歷史經驗教訓。
他沒有後人對歷史走勢的了解和上帝眼光,因此有些評斷,過於苛刻了。
就拿著名的「賣國賊」事件來說,司馬光當時放棄的,隻是四個寨堡,相比王安石放棄宋遼邊境整整七百裏疆域,其實隻是小兒科。
所以要說「賣國」,王安石和趙頊可厲害多了,但是網上偏偏沒有王安石是賣國賊的說法。
而且更奇怪的是,不但不指責,甚至還有無數言論為王安石洗白,說他不是參與者。
但是無論怎麽洗,熙寧八年到熙寧九年割地之時,王安石是大宋的首相,這一點是鐵的事實。
所以王安石真的沒有一點點的責任?
其實這不過是一種「非古」的思潮在作祟而已,就是前人定論的東西我一定要推翻,前人否定的東西我一定要肯定,如此方才顯得「今人勝古人」。
不過不論如何,在如今這個時空,司馬光的去世,讓朝中隻剩下了溫和派,蘇油將幾項關鍵的新法一直拖到現在,沒有如真實歷史上那樣被盡數罷廢,總算是取得了一場變相的「勝利」。
這樣最好,起碼這個時空裏,司馬光和王安石兩個人,身後的汙名和非毀,將會比蘇油穿越來的那個時空小得多。
不管真假,大宋也需要這樣兩個標杆,作為如今所有官員的榜樣。
蘇油之所以著急忙慌地趕回京城,還有一個原因,司馬光臨死前立了遺囑,讓蘇油為他主持喪禮。
這個可是大事件,另一時空裏司馬光的喪禮由程頤主持,此公泥古不化,導致蜀洛兩黨大起黨爭,保守派內部由此徹底分裂,之後被改革派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