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嚴重依賴後勤,朝廷也足以製之。」
「大宋疆域,如今有很多新的情況,如日本宋城,新宋、東勝兩洲,各州置軍不過數百,而疆域千裏萬裏,土人皆數十數百萬,而利益更是高達每年數千萬貫。」
「如何以數百之軍保大宋千萬之利,隻能依靠犀利的軍器;而如何控製擁有這些軍器的遠土軍士,也是樞密和軍機處的重大課題。」
「不過好在時日尚久,臣想請陛下先臨嵩陽,試軍器之利,再議軍製。」
「準!」
五月,詔戶部裁冗費,著為令。
司馬光請立經明行修科,歲委升朝文武各舉所知一人,以勉厲天下,使敦士行,以示不專取文學之意。
戶部李常奏常平春秋斂散,以陳易新,及歲飢賑貸,主司應並依法推行。
並請降貸常平錢穀,絲麥豐熟,隨夏稅先納所輸之半,願並納者,止出息一分。
皆從之。
第一道旨意其實對蘇油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司馬光列舉了十類應該舉薦的人才,擴大了理工人才的入仕途徑。
一曰行義純固可為師表科,
二曰節操方正可備獻納科,
三曰智勇過人可備將帥科,
四曰公正聰明可備監司科,
五曰經術精通可備講讀科,
六曰學問該博可備顧問科,
七曰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
八曰善聽獄訟盡公得實科,
九曰善治財賦公私俱便科,
十曰練習法令能斷請讞科。
其中,三、四、六、九,幾乎就是為理工人才量身定做的進身之階,其餘六項大家對半分。
有人提出異議,認為這種舉薦的人才的方法,會造成大量善於幹請專營的人進入仕途。
司馬光想得很美好,他的解決辦法是讓這些人試用一屆,然後視政績進退。
蘇油上書表示反對,認為這隻能作為朝廷一時的舉措,試用也可以,但是之後一定要明立製度,十科都必須設立考試,中格者方可試用,以絕幸進。
高滔滔想了很久,最終還是同意了司馬光的這次請求,同時聲明下不為例,並且讓六部設立考試所,明年按照蘇油的意見,考試錄取。
朝命一下,蘇油幾乎瞬間被朝中大佬們的請託貼子所淹沒,都是為自家子弟謀取京師大學堂一張學生證的,搞得蘇油一個頭兩個大。
這幫官僚的嗅覺,實在是太靈敏了!
第二道旨意,是根據蘇油國家糧食儲備的設想提出的第一步改進措施。
常平倉不再僅僅作為調劑物價之用,同時也作為備災糧庫,在遇到地方災荒的時候,常平倉需要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這是很多生命的教訓買來的經驗,以往地方官員要動常平倉,需要經過提舉常平倉使的同意,而提舉常平倉使的職責,卻又並不包含救災,因此如果輕動糧倉,必然會被朝廷降責。
這是製度造成的不合理,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常平倉使開倉放糧,之後因無法恢復儲備,被禦史彈劾,然後丟官去職的事情。
很多為國愛民的名臣如範純仁、蘇軾,都差點因此背處分。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
背處分都是小事,當年蘇油強行要求永興軍路開常平倉救濟廣銳軍,要是常平倉使堅守製度予以拒絕的話,永興軍路轉眼就會大亂。
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文彥博以堂堂前任宰相之尊鎮守河北,河北大旱時要求開倉賑災,當時的提舉常平倉判官汪輔之是新黨,就敢以沒有計司行文為由予以拒絕!
要不是蘇油這小師弟及時啟用海運從兩浙往河北輸糶,那一次就要餓死十萬人!
雖然師兄弟那次聯手狠狠料理了一幫子黑心的糧商,事後汪輔之被奪職為民,提舉常平倉使陸萬、汪輔之的舉薦人王安石都吃了處分,但是河北路要是當時沒有文彥博,兩浙路當時沒有蘇油,會變成什麽模樣?
搞不好就有田虎宋江方臘趁勢而起!
不過關於這道詔令,蘇油依舊上書提出了異議。
鑑於對這兩年災傷發生的可能性加大,李常尚書的這道建議是正確的,但是也同樣隻能作為救急,不能作為製度。
真正的製度應該從常平倉劃撥出部分救災專用儲備,然後加強常平倉的管理,不得讓以新汰陳,救濟災傷的良好舉措,淪為胥吏們貪汙的渠道。
糧食是國家根本,在這方麵,隻能明立製度,鼓勵舉報,一概受理,認真調查,從重處罰。
第三道旨意其實就是對青苗法的變相廢止,從青苗法的三分息減為常平法的一分息,幾乎就是賑濟了。
在青苗法沒有明文廢除的情況下,一邊寬減天下百姓積欠的青苗錢,一邊許常平倉提供低息的糧食,青苗法不廢其實也廢了。
但是蘇油還是提出了異議,表示這同樣也是臨時性措施,同樣需要量入為出,保證常平倉儲備;另外需要加強管理,撥出專庫幹這事兒;還要規定可以請貸的戶等,上三等戶,不準對這項福利伸手。
不過高滔滔批不批,蘇油也不等了。
五月,丁巳,以資政殿大學士兼侍讀韓維為門下侍郎。
庚申,賜黃金兩百兩,命管勾集禧觀使王安上,為王安石料理喪事。
命禮部郎中,中書舍人蘇軾,前往江寧宣喻朝廷安慰之意。
「大宋疆域,如今有很多新的情況,如日本宋城,新宋、東勝兩洲,各州置軍不過數百,而疆域千裏萬裏,土人皆數十數百萬,而利益更是高達每年數千萬貫。」
「如何以數百之軍保大宋千萬之利,隻能依靠犀利的軍器;而如何控製擁有這些軍器的遠土軍士,也是樞密和軍機處的重大課題。」
「不過好在時日尚久,臣想請陛下先臨嵩陽,試軍器之利,再議軍製。」
「準!」
五月,詔戶部裁冗費,著為令。
司馬光請立經明行修科,歲委升朝文武各舉所知一人,以勉厲天下,使敦士行,以示不專取文學之意。
戶部李常奏常平春秋斂散,以陳易新,及歲飢賑貸,主司應並依法推行。
並請降貸常平錢穀,絲麥豐熟,隨夏稅先納所輸之半,願並納者,止出息一分。
皆從之。
第一道旨意其實對蘇油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司馬光列舉了十類應該舉薦的人才,擴大了理工人才的入仕途徑。
一曰行義純固可為師表科,
二曰節操方正可備獻納科,
三曰智勇過人可備將帥科,
四曰公正聰明可備監司科,
五曰經術精通可備講讀科,
六曰學問該博可備顧問科,
七曰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
八曰善聽獄訟盡公得實科,
九曰善治財賦公私俱便科,
十曰練習法令能斷請讞科。
其中,三、四、六、九,幾乎就是為理工人才量身定做的進身之階,其餘六項大家對半分。
有人提出異議,認為這種舉薦的人才的方法,會造成大量善於幹請專營的人進入仕途。
司馬光想得很美好,他的解決辦法是讓這些人試用一屆,然後視政績進退。
蘇油上書表示反對,認為這隻能作為朝廷一時的舉措,試用也可以,但是之後一定要明立製度,十科都必須設立考試,中格者方可試用,以絕幸進。
高滔滔想了很久,最終還是同意了司馬光的這次請求,同時聲明下不為例,並且讓六部設立考試所,明年按照蘇油的意見,考試錄取。
朝命一下,蘇油幾乎瞬間被朝中大佬們的請託貼子所淹沒,都是為自家子弟謀取京師大學堂一張學生證的,搞得蘇油一個頭兩個大。
這幫官僚的嗅覺,實在是太靈敏了!
第二道旨意,是根據蘇油國家糧食儲備的設想提出的第一步改進措施。
常平倉不再僅僅作為調劑物價之用,同時也作為備災糧庫,在遇到地方災荒的時候,常平倉需要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這是很多生命的教訓買來的經驗,以往地方官員要動常平倉,需要經過提舉常平倉使的同意,而提舉常平倉使的職責,卻又並不包含救災,因此如果輕動糧倉,必然會被朝廷降責。
這是製度造成的不合理,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常平倉使開倉放糧,之後因無法恢復儲備,被禦史彈劾,然後丟官去職的事情。
很多為國愛民的名臣如範純仁、蘇軾,都差點因此背處分。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
背處分都是小事,當年蘇油強行要求永興軍路開常平倉救濟廣銳軍,要是常平倉使堅守製度予以拒絕的話,永興軍路轉眼就會大亂。
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文彥博以堂堂前任宰相之尊鎮守河北,河北大旱時要求開倉賑災,當時的提舉常平倉判官汪輔之是新黨,就敢以沒有計司行文為由予以拒絕!
要不是蘇油這小師弟及時啟用海運從兩浙往河北輸糶,那一次就要餓死十萬人!
雖然師兄弟那次聯手狠狠料理了一幫子黑心的糧商,事後汪輔之被奪職為民,提舉常平倉使陸萬、汪輔之的舉薦人王安石都吃了處分,但是河北路要是當時沒有文彥博,兩浙路當時沒有蘇油,會變成什麽模樣?
搞不好就有田虎宋江方臘趁勢而起!
不過關於這道詔令,蘇油依舊上書提出了異議。
鑑於對這兩年災傷發生的可能性加大,李常尚書的這道建議是正確的,但是也同樣隻能作為救急,不能作為製度。
真正的製度應該從常平倉劃撥出部分救災專用儲備,然後加強常平倉的管理,不得讓以新汰陳,救濟災傷的良好舉措,淪為胥吏們貪汙的渠道。
糧食是國家根本,在這方麵,隻能明立製度,鼓勵舉報,一概受理,認真調查,從重處罰。
第三道旨意其實就是對青苗法的變相廢止,從青苗法的三分息減為常平法的一分息,幾乎就是賑濟了。
在青苗法沒有明文廢除的情況下,一邊寬減天下百姓積欠的青苗錢,一邊許常平倉提供低息的糧食,青苗法不廢其實也廢了。
但是蘇油還是提出了異議,表示這同樣也是臨時性措施,同樣需要量入為出,保證常平倉儲備;另外需要加強管理,撥出專庫幹這事兒;還要規定可以請貸的戶等,上三等戶,不準對這項福利伸手。
不過高滔滔批不批,蘇油也不等了。
五月,丁巳,以資政殿大學士兼侍讀韓維為門下侍郎。
庚申,賜黃金兩百兩,命管勾集禧觀使王安上,為王安石料理喪事。
命禮部郎中,中書舍人蘇軾,前往江寧宣喻朝廷安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