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油給他們的信裏邊,這個地方,以後就是大宋文萃之地,各位大佬趕緊來搶地盤啊!
位置很多,文學院、史學院、經哲學院、數學院、天文學院、地理學院、物理學院、化學院、醫學院、農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
身有官職的那一幫子還在猶豫,但是很多打醬油的小官和一般身份的平民一點壓力都沒有,畢竟學院屬於皇家,一個研究員,工資都給得比州官還高。
文學院、史學院、經哲學院不好弄,因為這三路大佬,一般都還是高官,蘇油採用在京官員客座輪流講學製。
除此之外還有在民間卓有聲譽的學者和詞人常駐,比如唐淹、賀鑄、晏幾道。
文學院的院長是蘇軾。
這個真不是蘇油特意安排,真是出於照顧民間呼聲的不得已。
蘇軾已經成了中書舍人,仍賜金紫,而且是免試入職。
按故事,凡是文事優長的人才,才能選進中書舍人,而且必須通過舍人試。
熙寧元年,蘇油進中書舍人,雖然隻是貼職,僅僅是為了在趙頊需要參謀時有「職責在身」,都經歷了嚴格的考試,交了二十幾篇呈文,走了一通過場才得到。
這個職位非常緊要,屬於天子近臣,是天子儲備宰相人才的地方。
其職責看是秉承皇帝和中書的意見寫寫文章,其實要負責對皇帝解釋學問、政務,引導皇帝與政事堂達成一致意見,參與製定國策,最後將國策大略,即「詞頭」,變成華美文字即「敕誥」,頒布天下。
神宗朝起,中書舍人也具備了封還詞頭的權力。
因此這個職位對政治素養和文學修為的要求,非常高。
到了蘇軾這裏,太皇太後看到司馬光擬進的中書舍人待考人才,就問了一句:「蘇軾也需要考試嗎?」
司馬光想起了這娃「三殺三宥」的前科,自問文學修為差了歐陽修不止一帽子,看了看呂公著:「要不,就不考了吧?」
呂公著想了下改卷難度,也點頭:「老臣也覺得,蘇軾這樣的人才,已經用不著考試了。」
於是蘇軾打破了有宋一朝成例,直接免試成了中書舍人。
這要是換作別人,見狗亂撒尿都要彈劾一把的台諫早就鬧開了,然而這次,愣是一點反對聲音都沒有。
大蘇進中書舍人了?好好好,咱整首詩賀一賀吧!
實在沒天理,但是牛人之所以叫牛人,就是牛得沒天理。
古文用典非常繁多,哪怕是中書舍人,也記不完全部典故,因此中書舍人赴任,一般都要攜帶典故辭典,韻部詞典等工具書籍。
蘇軾不用,直接帶了一盒「諸葛筆」就上任了,因為他認為官家提供的紙墨都是上乘,就毛筆不盡人意,需要自帶。
但是人家大蘇真的沒有裝逼,而是真實的不需要,出手文章就可觀。
人還是一樣的耿直,還是一樣喜愛調笑,五年放逐的年月,竟然都被狗吃了。
恃才放曠,曾經對朋友門生說道:「文章之任,亦在名世之士相與主盟,則其道不墜。
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輩出,要使一時之文有所宗主。
昔歐陽文忠常以是任付與某,故不敢不勉。
異時文章盟主,責在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意思是說,文林盟主以前是歐陽修,歐陽修曾經將盟主託付給他,他希望朋友門生們繼續精進,以後也能如他不負歐陽修所託那樣,完成傳續大業。
就算是事實,也未免有點囂張。
秦觀的詞可以說算是有宋一代最頂級的,蘇軾也評價其氣格不足,曾經對他說道:「不意別後卻學柳七做詞。」
秦觀回答:「某雖無學,亦不如是。」
蘇軾說道:「『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
然後還自己做了一副對聯,引用秦觀和柳永名句,叫「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王祈是蘇軾妻族,官至大夫,曾經對大蘇說道:「平生寫竹,唯兩句最得意。」
大蘇問是哪兩句,王祈說:「葉垂千口劍,幹聳萬條槍。」
大蘇說道:「好是極好,但是算下來,則是十條竹竿,一個葉兒。」
王禹錫也是王家秀才,太皇太後和趙煦乞雨成功,小王童鞋做的賀雨詩裏有「打葉雨拳隨手重,吹涼風口逐人來」。
當時自以為得意。
大蘇看了問道:「十六郎啊,你作詩怎麽如此不入規矩?」
王禹錫大窘:「這是醉時所作。」
隔了幾天,王禹錫又拿著一首得意之作來見大蘇,大蘇看過之後問道:「你……又醉了?」
大蘇進入了他的黃金歲月,然而另一個人卻苦逼了。
呂惠卿。
呂慧卿在給朝廷的謝表中過於囂張,引發眾怒。
連章惇都開始反省變法時期的錯誤,呂惠卿還在堅持,曾經與門客議論:「蘇子瞻文辭如何?」
門客應和呂惠卿的意思:「似蘇秦張儀。」
呂惠卿笑道:「蘇秦的文才很厲害的,張儀比不上,蘇軾一樣比不上。」
然後取出自己的上表,緩緩念道:「麵折馬光於講筵,廷辯韓琦之疏奏。」
在表中還有一句:「自省於己,莫知其端。」
呂慧卿這是見勢不可免,幹脆破罐子破摔,反正家族在南海已經撈足,準備回家養老,好歹撈一點「堅持己見,不屈時議」的名聲。
位置很多,文學院、史學院、經哲學院、數學院、天文學院、地理學院、物理學院、化學院、醫學院、農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
身有官職的那一幫子還在猶豫,但是很多打醬油的小官和一般身份的平民一點壓力都沒有,畢竟學院屬於皇家,一個研究員,工資都給得比州官還高。
文學院、史學院、經哲學院不好弄,因為這三路大佬,一般都還是高官,蘇油採用在京官員客座輪流講學製。
除此之外還有在民間卓有聲譽的學者和詞人常駐,比如唐淹、賀鑄、晏幾道。
文學院的院長是蘇軾。
這個真不是蘇油特意安排,真是出於照顧民間呼聲的不得已。
蘇軾已經成了中書舍人,仍賜金紫,而且是免試入職。
按故事,凡是文事優長的人才,才能選進中書舍人,而且必須通過舍人試。
熙寧元年,蘇油進中書舍人,雖然隻是貼職,僅僅是為了在趙頊需要參謀時有「職責在身」,都經歷了嚴格的考試,交了二十幾篇呈文,走了一通過場才得到。
這個職位非常緊要,屬於天子近臣,是天子儲備宰相人才的地方。
其職責看是秉承皇帝和中書的意見寫寫文章,其實要負責對皇帝解釋學問、政務,引導皇帝與政事堂達成一致意見,參與製定國策,最後將國策大略,即「詞頭」,變成華美文字即「敕誥」,頒布天下。
神宗朝起,中書舍人也具備了封還詞頭的權力。
因此這個職位對政治素養和文學修為的要求,非常高。
到了蘇軾這裏,太皇太後看到司馬光擬進的中書舍人待考人才,就問了一句:「蘇軾也需要考試嗎?」
司馬光想起了這娃「三殺三宥」的前科,自問文學修為差了歐陽修不止一帽子,看了看呂公著:「要不,就不考了吧?」
呂公著想了下改卷難度,也點頭:「老臣也覺得,蘇軾這樣的人才,已經用不著考試了。」
於是蘇軾打破了有宋一朝成例,直接免試成了中書舍人。
這要是換作別人,見狗亂撒尿都要彈劾一把的台諫早就鬧開了,然而這次,愣是一點反對聲音都沒有。
大蘇進中書舍人了?好好好,咱整首詩賀一賀吧!
實在沒天理,但是牛人之所以叫牛人,就是牛得沒天理。
古文用典非常繁多,哪怕是中書舍人,也記不完全部典故,因此中書舍人赴任,一般都要攜帶典故辭典,韻部詞典等工具書籍。
蘇軾不用,直接帶了一盒「諸葛筆」就上任了,因為他認為官家提供的紙墨都是上乘,就毛筆不盡人意,需要自帶。
但是人家大蘇真的沒有裝逼,而是真實的不需要,出手文章就可觀。
人還是一樣的耿直,還是一樣喜愛調笑,五年放逐的年月,竟然都被狗吃了。
恃才放曠,曾經對朋友門生說道:「文章之任,亦在名世之士相與主盟,則其道不墜。
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輩出,要使一時之文有所宗主。
昔歐陽文忠常以是任付與某,故不敢不勉。
異時文章盟主,責在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意思是說,文林盟主以前是歐陽修,歐陽修曾經將盟主託付給他,他希望朋友門生們繼續精進,以後也能如他不負歐陽修所託那樣,完成傳續大業。
就算是事實,也未免有點囂張。
秦觀的詞可以說算是有宋一代最頂級的,蘇軾也評價其氣格不足,曾經對他說道:「不意別後卻學柳七做詞。」
秦觀回答:「某雖無學,亦不如是。」
蘇軾說道:「『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
然後還自己做了一副對聯,引用秦觀和柳永名句,叫「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王祈是蘇軾妻族,官至大夫,曾經對大蘇說道:「平生寫竹,唯兩句最得意。」
大蘇問是哪兩句,王祈說:「葉垂千口劍,幹聳萬條槍。」
大蘇說道:「好是極好,但是算下來,則是十條竹竿,一個葉兒。」
王禹錫也是王家秀才,太皇太後和趙煦乞雨成功,小王童鞋做的賀雨詩裏有「打葉雨拳隨手重,吹涼風口逐人來」。
當時自以為得意。
大蘇看了問道:「十六郎啊,你作詩怎麽如此不入規矩?」
王禹錫大窘:「這是醉時所作。」
隔了幾天,王禹錫又拿著一首得意之作來見大蘇,大蘇看過之後問道:「你……又醉了?」
大蘇進入了他的黃金歲月,然而另一個人卻苦逼了。
呂惠卿。
呂慧卿在給朝廷的謝表中過於囂張,引發眾怒。
連章惇都開始反省變法時期的錯誤,呂惠卿還在堅持,曾經與門客議論:「蘇子瞻文辭如何?」
門客應和呂惠卿的意思:「似蘇秦張儀。」
呂惠卿笑道:「蘇秦的文才很厲害的,張儀比不上,蘇軾一樣比不上。」
然後取出自己的上表,緩緩念道:「麵折馬光於講筵,廷辯韓琦之疏奏。」
在表中還有一句:「自省於己,莫知其端。」
呂慧卿這是見勢不可免,幹脆破罐子破摔,反正家族在南海已經撈足,準備回家養老,好歹撈一點「堅持己見,不屈時議」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