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這才反應過來:「對呀,臣子一般都會驚懼才是吧?皇祖母怎麽不早提醒我?哎呀我失禮了。」


    高滔滔笑了:「我也想看看他會是如何反應,結果卻是沒反應。」


    趙煦有些暈:「沒反應卻是為何?」


    「說明蘇明潤無虧無愧,誌慮忠純,絕無私隱欺瞞,方可無憂無懼。所以我說他是純臣。」


    「官家,聖慈光獻太後說過,如司馬光、呂公著、蘇明潤這樣的人,他們不好官爵,不好名聲,不好錢財。你要用他們,就需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信任。」


    「蘇明潤比司馬公更加難得的一點,是他不避煩難和責任,哪怕你父皇之前大用安石相公而拒絕他的建言,他也沒有放棄,而是在自己力量所及的範圍裏,替朝廷彌補周全。」


    「歷朝諸名臣裏邊,能做到這一點的,唯富韓公一人耳。」


    趙煦說道:「那此次歸朝,便請太皇太後大用司徒。」


    高滔滔又笑了:「官家,君上的喜惡,豈可讓群臣輕易知曉?」


    ……


    戊寅,以奉議郎、知安喜縣事清平王岩叟為監察禦史。


    之前神宗詔近臣舉禦史,有大佬意屬王岩叟,但是隻聽說過他的名聲,卻並不相識。於是有人給王岩叟報信,說可以去和大佬會個麵。


    王岩叟笑曰:「是所謂呈身禦史也。」到底還是沒去。


    這次被劉摯推薦入台。


    六月,丙寅,罷府界三路保甲不許投軍及充弓箭手指揮。


    丙子,以資政殿學士韓維赴臨闕庭,太皇太後降手詔勞問,起知陳州;未行,召兼侍讀,加大學士。


    還是和司馬光、呂公著、蘇油一樣的路數。


    丁醜,宗正寺丞程顥卒。


    二程當中,程顥的人格魅力遠比弟弟程頤大得多。


    與王安石,司馬光都是好友,平時有涵養功,不動聲色。


    議政時與王安石相辯不下,王安石勃然變色,聲調轉厲,程顥不慌不忙地反勸道:「天下事非一家私議,願平氣以聽。」氣度令王安石都「為之愧屈」。


    趙頊去世,程顥送公文到郡府,哀悼完畢後,留守韓宗師向他問起朝廷的事。


    程顥說:「現在司馬光、呂公著要做宰相了。」


    韓又問:「他們真做了宰相,以後會如何動作?」


    程顥說:「如果先區分黨羽,與元豐時期的大臣一樣的話,將來就令人憂慮。」


    韓問道:「有什麽憂慮?」


    程顥說:「元豐宰執,追求眼前利益,如果能讓他們自己改變那些殘害百姓的法令,那自然很好。否則的話,黨爭的禍害也許會沒完沒了。」


    「司馬光為人忠誠正直,但難與議事;呂公著為人練達世事,然能力不足。隻希望那個人,能夠從中調和吧……」


    顥卒後,文彥博表其墓曰「明道先生」。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


    蘇油很忙,也很累。


    應該說,程顥臨終時說議論的那些問題,蘇油都看在了眼裏,但是真要糾轉起來,卻是非常的困難。


    朝中現在很亂,正處於新舊交替的混亂時期。


    一方麵,是邢恕、章惇等新黨在朝中堅持,一方麵,是司馬光等舊黨的大造聲勢。


    除此以外,還有宗室、勛戚的利益糾纏其間。


    還有高滔滔要把控內宮,溝通內外,控製軍方。


    蘇油在爭取盡量多的人。


    以分割四通蛋糕的方式,先獲得高滔滔、宗室、勛戚的支持,然後盡量籠絡新黨中的幹能人才如蔡卞、章惇,舊黨中的緩和人士如呂公著,再利用自己夾袋當中的人如蔡京,大家盡量先拉扯著過。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是也是必須的,所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就不是政治,而是革命,傷筋動骨,那得調理很久,大宋耽誤不起。


    這裏邊高滔滔的態度最重要,蘇油一直在給高滔滔灌迷湯,要她一定拿穩「先帝之製」這麵大旗。


    在這一點上,蘇油、呂公著與司馬光存在比較大的分歧。


    好在三人都不存在什麽私心,真實歷史上的司馬光能跟蘇軾倔,能跟範純仁倔,但是跟蘇油和呂公著卻倔不起來。


    至少在仕途上,三人可以算是「平輩」,雖然蘇油起步較晚,但是跑得卻快,走到今天履歷上毫無瑕疵,不算「驟進」。


    至於新黨那邊,蘇油認為暫時不重要,那一幫子都是懂妥協的老油條,反倒是「君子」們,不太好料理。


    因此現在「小人」們沒有鬧,反倒是「君子」們先辯論得熱火朝天。


    事情首先從呂公著一道上章開始。


    公著言:「國朝之製,每便殿奏事,止中書、樞密院兩班。昨先帝修定官製,中書、門下、尚書省各為一班,雖有三省,同上進呈者,蓋亦鮮矣。」


    「執政之臣,皆是朝廷磷選,正當一心同力,集眾人之智,以輔維新之政。」


    呂公著能力不大行,於是想起了蘇油的「諸葛亮會」,建議國家大事,由三省共同討論,決議形成後一起向高滔滔匯報。


    這件事情同時也能夠擴大高滔滔的權力,便於平衡朝政,蘇油也非常贊成這項製度,至少能夠讓新黨也有發聲的機會,於是也上書表示贊同呂公著。


    高滔滔下詔,凡三省合取旨事,及台諫章奏,三班並同進呈施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