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油都懶得跟王珪客氣:「我朝也沒有過這般素質優良的新軍!河決之患,豈亞於兵事?其後的災難,勝過十場兵災有餘!」


    「有這麽強大的力量不用,卻放任災情蔓延,有這樣的道理嗎?」


    「新軍不發銃彈,他們自己有工兵鏟!隻帶上工兵鏟,沙袋,幹糧,相公有什麽好擔心的?」


    王珪如何敢開這個先例,臉色都白了:「京畿防衛卻又該如何?萬一……」


    蘇油說道:「京師還有三畿四輔,高功繪,高公紀兄弟整合廂軍已然完畢,由他們來拱衛京師即可。」


    馮京一咬牙,決定與蘇油同擔這個幹係:「陛下,上四新軍,以保家衛國為己任,臣相信他們,也請陛下信任他們!」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


    蔡確也站了出來,他出於是對未來形勢的判斷,和對蘇油的了解:「臣也同意,新軍隻要不發銃彈,不成大患。而且都是從英烈子弟,或軍勛卓著的將士中選拔,是精英中的精英,忠誠也無可挑剔,臣也信任他們!」


    趙頊如今對自己把控朝堂和軍隊的能力也具備相當的自信,終於下定決心:「此議可行,隻是四部新軍,各由何人統帶?」


    這是底線,宋朝講究兵將分離,調兵是樞密院的事情,遣將是皇帝下令,也是製衡武人,避免出現藩鎮和反叛的舉措。


    蘇油拱手:「軍機處的幾位老將,郭逵諸人,陛下以為如何?」


    趙頊大喜,對呀!連童貫也派出去,給老子監軍!


    養軍千日,用在一時,上四新軍經過數年錘鍊,早就渴望著建功,卻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第一個敵人,竟然是滔天的黃河水!


    於是就出現了數支騎兵冒雨狂奔的情形。


    回到軍機處,蘇油直接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一切休假取消,一切崗位必須十二時辰有人,夥食團加夜宵,從今天起,他將吃住在軍機處。


    軍機處是蘇油按照後世標準打造的一個部門,響應速度堪稱如今世上第一,隻一轉眼間便運作起來。


    第一道命令,沿河州縣,一切以水情為重,地方留駐軍力,全力配合官府,不得藉故推脫!


    第二道命令,河情以六十年一遇為標準,遷移可能受災的群眾到高處躲避,組織壯丁保護百姓財產物資,如有盜搶事件發生,特殊時期,地方官員,可權宜處置!


    第三道命令,各級官員,需嚴守職責;檢察人員,需要嚴厲監督。如發生脫逃,怠職,趁災打劫百姓等事情,各地檢察可以越兩級上報。一經查實,就地追奪出身以來文字!


    然後就是連續不斷的發出命令,上遊到陝州,下遊到清州,上遊水情一日一報,下遊水情三日一報,通過傳遞方式送達,不得有誤。


    違者不分地方官員還是軍方人員,一律按軍法從事。


    此次防汛的重點——濮陽,內黃兩地,由都水司宋用臣,河渠司竇仕全權負責,一切力量,均需予以配合。


    鄆州離濮陽最近,鄆州工業基地,除準備自救以外,必須全力往濮陽運送物資,組成技術工人隊伍,援助河北。


    皇家理工學院,立刻組織精幹隊伍,由陳昭明親自帶隊,隨大軍一起出發,充任臨時工程技術人員。


    僅用了十天時間,各地奏報先後傳來,所有隊伍,全部就位!


    蘇油每日裏都要奔波於黃河大堤和軍機處,監察水情,收集資料,製定應對措施,發布命令,協調各方,向趙頊報告。


    上遊的洪峰報告是通過一種很神奇的方式送下來的,就是最早在渭州構建的信鴿係統,以及如今水師普遍採用一種方式——燈號旗語。


    信鴿係統是四通商號貢獻出來的,這個係統一般單位來幹的話,維護費用比較大,但是對於物流滿全國主要幹線的四通來說,旅途運輸就是順帶的事情,主要就是飼養和選育鴿子的費用。


    這個係統讓四通能夠及時掌握全國物價,每年調劑價差帶來的收益,不可勝計。


    燈號旗語受天氣和地形的影響比較大,即便有瞭望遠鏡和光照明亮的鉑金噴燈,以及玻璃鍍銀反光鏡,信號也隻能傳播五十裏的距離。


    好在開封到濮陽的燈號係統也是軍機處主抓的重點工程項目,開封到濮陽三百六十裏,七個燈塔可以傳遞。


    黃河流速行洪期一秒三米,洪峰從開封到濮陽,時間是十八個小時。


    這七個燈塔,能夠給大宋贏得十多個小時的響應時間,加上上遊鞏義洛口倉到開封的七個,能夠擠出整整一個對時!


    多一天時間撤離疏散,就能夠拯救無數的生命!


    七月二十六日,元豐三年黃河最大一次洪峰經過開封府。


    開封府緊張到了極點,蘇油直接上了黃河大堤。


    他的身邊,就剩下一個程嶽守護。


    大堤上壘砌了沙袋,無數民夫在衙役和理工小組的帶領下繼續加高加固。


    大堤裏邊,蘇油當年開發出來的良田,已經出現了內澇,理工小組拿著長達四米的木桿,在大堤下四處巡查管湧之處。


    這是蘇油點開的金手指,後世新聞聯播裏反覆說,他雖然經歷過村上簡單的抗洪搶險,沒有親歷過決堤潰壩那種災難,但是對這東西的恐懼,已經深入到了骨子裏邊。


    水泥派上了大用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