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古人來說,這是最容易觀測的一天。
《漢書·律曆誌》還記載,黃鍾是一個用竹管做成的律管。它的長度為九十分,截麵積為九平方分,容積為八十一立方分。
十分為一寸,八十一立方分為一龠,兩龠為一合,十龠為一升,十升為一石。
往黃鍾律管中盛入黍米,可容一千兩百粒,重為十二銖,它的兩倍即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因此《國語·周語》有這樣的記述:「……是故先王製鍾也,大不出鈞,重不過石。律、度、量、衡於是乎生。」
所以這不光光是一個音樂基準音,還是華夏民族長期使用的節氣觀測工具,長度單位,體積單位,重量單位。
但是周代的這個單位已經喪失了,歷史上的律長也一直在變化,也沒有真正能夠實用定音的黃鍾律管傳下來。
這就導致了到了宋代,黃鍾到底是怎樣一個音高,變成了歷史的大謎團。
爭論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個。
蘇油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他沒有浪費很多的時間。
度量衡功能已經不重要了,蘇氏度量衡,同樣包含了宇宙神秘學的重要內涵——地球本初子午線的兩千萬分之一為一米,結合水這種物質,同樣可以確定體積和重量。
這也是眾多士大夫對理學認可的重要原因——合乎天道。
隻用了一周的時間,蘇油就給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總理商周考易局司馬光,在洛陽收集到了一口編鍾,經考訂,乃是十二律中的清聲之一——太簇。
蘇油已經揭開了聲音的高低的秘密——頻率,並且給頻率確定了一個度量單位——振次。同時發明了測試音高的工具——音叉。
這些是理工之前就已經成熟了的手段和設備,鋼琴調音就是靠的它們。
經過推算,周代的黃鍾,其頻率正好在八百六十四振次。
神奇的是無獨有偶,這個音降一個八度,正好與如今流行的鋼琴,鍵盤中間那個音,頻率完全一樣!
那個音是大宋音樂專家們為了得到與人聲最和諧的應和,經過多年調整後最終確定的。
古今神奇的相契,冥冥之中,似有鬼神!
瘋了,士大夫們又瘋了!
蘇油功成身退,獻上了司馬光送來的西周太簇編鍾,理工新製的黃銅律管,標準音高測試用音叉,以及在十二平均律基礎上,由綠箬和王從之分別撰寫的音樂理論著作——《律呂清要》和《五音正義》,這事情就算結束了。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
蘇油在奏章裏邊還提到,銅山西崩、洛鍾東應,其實就是一個共振問題。
這個現象華夏古人很早以前就發現了,《莊子》裏就提到過:「為之調瑟,廢於一堂,廢於一室。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夫改調一弦,於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
晉代有人蓄銅澡盤,晨夕恆鳴如人叩。乃問張華,張華告訴他:「此盤與洛陽鍾宮商相諧,宮中朝暮撞鍾,故聲相應。可錯令輕,則韻乖,鳴自止也。」如其言,後不復鳴。
沈括的試驗就更加清晰明了:先將琴或瑟的各弦按平常演奏需要調好,然後剪一些小小的紙人粘在各弦上。當你彈動不夾紙人的某一弦線時,凡是與它共振或者諧振的弦線,其紙人就發生跳躍顫動。
綠箬還進一步發現,凡是發生諧振的弦線,都在音高相同或者相差八度時的弦上。
這就進一步夯實了十二平均律的和弦說,同時也證明了十二平均律實現自由升轉調的必然可行性。
這些東西,都在《律呂清要》講述得非常清楚,士大夫家家都有琴瑟,要證明起來也是非常簡單。
六月丙辰,詔書下達:「黃鍾,大呂,清不可太高,重不可太下,使八音協諧,歌者從容而能永其言,乃中和之謂也。」
「周樂古器重現,時人新律允合,是乃天人相合,古今一契。」
「太常律呂不諧,而學士大夫置而不講,考擊奏作,委之不文,如之何不使雅、鄭之雜也!」
「召設議樂局,審調太常鍾,依典禮用十二律還宮均法,令上下曉知,則鄭聲無由亂雅矣。」
「就太常鍾磬王樸、李照、胡瑗所作,及石磬材不少,擇其可用者繕之,其不可修者別製。」
「考成新樂,以驗議者之術。」
綠箬和王從之因在律呂上的獨到見解和著述,讓大宋的音樂理論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都得到了趙頊獎賞。
王從之主中太一宮,賜紫服,金帶。
綠箬被大宋朝廷冊封為思濛鄉君。
出身卑微,卻靠自己在樂理上的學識和修養,活生生掙得了一份誥命!綠箬,成了大宋女性裏邊新的傳奇。
其實趙頊現在已經不差錢了,更不差銅不差石材,但是蘇油的建議還是縫縫補補又三年。
標準音叉就在那裏擺著,將編鍾銼一銼,石磬修一修,就能得到標準音。
剩下實在沒有的再單獨補足,這樣的花費不大。
關鍵是,秋禮,冬日大朝會,都趕得上。
這將是大宋第一套能夠實現自由升降轉調的禮樂,不少大臣如楊傑,王存,在這一點上還提出了反對。
因為古代先人說用的,乃是三分損益法,他們認為不用三分損益法,就是「有違祖製」。
《漢書·律曆誌》還記載,黃鍾是一個用竹管做成的律管。它的長度為九十分,截麵積為九平方分,容積為八十一立方分。
十分為一寸,八十一立方分為一龠,兩龠為一合,十龠為一升,十升為一石。
往黃鍾律管中盛入黍米,可容一千兩百粒,重為十二銖,它的兩倍即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因此《國語·周語》有這樣的記述:「……是故先王製鍾也,大不出鈞,重不過石。律、度、量、衡於是乎生。」
所以這不光光是一個音樂基準音,還是華夏民族長期使用的節氣觀測工具,長度單位,體積單位,重量單位。
但是周代的這個單位已經喪失了,歷史上的律長也一直在變化,也沒有真正能夠實用定音的黃鍾律管傳下來。
這就導致了到了宋代,黃鍾到底是怎樣一個音高,變成了歷史的大謎團。
爭論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個。
蘇油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他沒有浪費很多的時間。
度量衡功能已經不重要了,蘇氏度量衡,同樣包含了宇宙神秘學的重要內涵——地球本初子午線的兩千萬分之一為一米,結合水這種物質,同樣可以確定體積和重量。
這也是眾多士大夫對理學認可的重要原因——合乎天道。
隻用了一周的時間,蘇油就給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總理商周考易局司馬光,在洛陽收集到了一口編鍾,經考訂,乃是十二律中的清聲之一——太簇。
蘇油已經揭開了聲音的高低的秘密——頻率,並且給頻率確定了一個度量單位——振次。同時發明了測試音高的工具——音叉。
這些是理工之前就已經成熟了的手段和設備,鋼琴調音就是靠的它們。
經過推算,周代的黃鍾,其頻率正好在八百六十四振次。
神奇的是無獨有偶,這個音降一個八度,正好與如今流行的鋼琴,鍵盤中間那個音,頻率完全一樣!
那個音是大宋音樂專家們為了得到與人聲最和諧的應和,經過多年調整後最終確定的。
古今神奇的相契,冥冥之中,似有鬼神!
瘋了,士大夫們又瘋了!
蘇油功成身退,獻上了司馬光送來的西周太簇編鍾,理工新製的黃銅律管,標準音高測試用音叉,以及在十二平均律基礎上,由綠箬和王從之分別撰寫的音樂理論著作——《律呂清要》和《五音正義》,這事情就算結束了。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
蘇油在奏章裏邊還提到,銅山西崩、洛鍾東應,其實就是一個共振問題。
這個現象華夏古人很早以前就發現了,《莊子》裏就提到過:「為之調瑟,廢於一堂,廢於一室。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夫改調一弦,於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
晉代有人蓄銅澡盤,晨夕恆鳴如人叩。乃問張華,張華告訴他:「此盤與洛陽鍾宮商相諧,宮中朝暮撞鍾,故聲相應。可錯令輕,則韻乖,鳴自止也。」如其言,後不復鳴。
沈括的試驗就更加清晰明了:先將琴或瑟的各弦按平常演奏需要調好,然後剪一些小小的紙人粘在各弦上。當你彈動不夾紙人的某一弦線時,凡是與它共振或者諧振的弦線,其紙人就發生跳躍顫動。
綠箬還進一步發現,凡是發生諧振的弦線,都在音高相同或者相差八度時的弦上。
這就進一步夯實了十二平均律的和弦說,同時也證明了十二平均律實現自由升轉調的必然可行性。
這些東西,都在《律呂清要》講述得非常清楚,士大夫家家都有琴瑟,要證明起來也是非常簡單。
六月丙辰,詔書下達:「黃鍾,大呂,清不可太高,重不可太下,使八音協諧,歌者從容而能永其言,乃中和之謂也。」
「周樂古器重現,時人新律允合,是乃天人相合,古今一契。」
「太常律呂不諧,而學士大夫置而不講,考擊奏作,委之不文,如之何不使雅、鄭之雜也!」
「召設議樂局,審調太常鍾,依典禮用十二律還宮均法,令上下曉知,則鄭聲無由亂雅矣。」
「就太常鍾磬王樸、李照、胡瑗所作,及石磬材不少,擇其可用者繕之,其不可修者別製。」
「考成新樂,以驗議者之術。」
綠箬和王從之因在律呂上的獨到見解和著述,讓大宋的音樂理論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都得到了趙頊獎賞。
王從之主中太一宮,賜紫服,金帶。
綠箬被大宋朝廷冊封為思濛鄉君。
出身卑微,卻靠自己在樂理上的學識和修養,活生生掙得了一份誥命!綠箬,成了大宋女性裏邊新的傳奇。
其實趙頊現在已經不差錢了,更不差銅不差石材,但是蘇油的建議還是縫縫補補又三年。
標準音叉就在那裏擺著,將編鍾銼一銼,石磬修一修,就能得到標準音。
剩下實在沒有的再單獨補足,這樣的花費不大。
關鍵是,秋禮,冬日大朝會,都趕得上。
這將是大宋第一套能夠實現自由升降轉調的禮樂,不少大臣如楊傑,王存,在這一點上還提出了反對。
因為古代先人說用的,乃是三分損益法,他們認為不用三分損益法,就是「有違祖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