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趙頊還要糾纏,趕緊說道:「說起人才,臣想向陛下要幾個人。」
趙頊點頭:「軍機處諸事新立,肯定要有人助你,明潤你說,我無不應允。」
蘇油說道:「臣想要蔡京,晁補之。」
「蔡京幹練明達,兩浙路太湖開發,臣隻是倡議,而實賴蔡京成之。理事能渥,政務暢曉,從不積夜。」
「四十萬頃良田,上千條漊港,諸多湖塘水庫,條據分明,帳目清晰,人不能欺。實乃經國之才。」
「晁補之博聞強記,檔案行文,過目不忘。軍機處今後事務章程肯定繁巨,由他相助,隨問即答,能省下天大的功夫。」
「此二人加以磨練,蔡京,或者就是未來的富公;晁補之,或者就是未來的張公。」
以富弼比蔡京,以張方平比晁補之,這評價,相當高了。
其實這也是蘇油在像趙頊推薦人才,蔡京剛剛搞了《學令》,而晁補之在中狀元的時候,指出趙頊引用奏章時間錯誤的那一幕,讓趙頊印象異常深刻,當即點頭道:「蔡京現在就可以給你,晁補之,等他從遼國回來,也給你。」
蘇油躬身:「多謝陛下。」
……
後宮裏,趙顥正在陪同高滔滔翻閱帳冊。
偌大一個後宮,還有一個慈善基金,以及各處皇莊產業的收益,讓這幾年的宮中用度寬裕了不少。
太皇太後臨終前留下了遺言,將自己名下的產業贈給了高滔滔和幾位公主,並且要求葬禮從簡。
幾處五金工坊,水泥廠肥皂廠琉璃廠火柴廠……還有商鋪,銀行,吸納了大量宗室人員。
所有這些,讓宗室在大宋的境遇好了很多,讓內庫的負擔輕鬆了很多,也讓天家在外臣前的腰杆硬了很多。
而集中體現在皇權鞏固,內部矛盾減少上,這兩點,高滔滔是最滿意的。
至少,當年仁宗皇帝吃一碗羊羹都不忍的日子,是沒必要再過了。
今年的數字還是很好看,趙顥作為四通商號和皇宋銀行的董事會成員,要負責給高滔滔解釋帳目。
趙顥在小心地斟酌措辭:「娘娘,蘇明潤上章建議,說我皇室產業,也是經營,占用了什麽……社會資源,是國家的一部分,因此也應該向國家繳納商稅,這個……是不是給官家說說,有些過了?」
高滔滔戴著金絲眼鏡,一邊用鉛筆在帳冊上畫道,一邊核對明細:「蘇明潤要稅都要到皇家頭上來了?這不是左手交右手嗎?」
趙顥猶豫了一下:「蘇明潤說,皇室產業要是不納稅,就是與民爭利,王相公秉政的時候,宗室百官的溢田,就曾經清查過一次,不在免稅範圍的,就要依從國家製度。」
「既然田地是如此,那麽商稅,同樣理應如此。」
高滔滔真不知道商稅怎麽交:「我大宋的商稅,是多少?」
趙顥說道:「三十稅一。」
「啊?」高滔滔很驚訝:「那比農稅輕多了啊!」
趙顥苦笑:「娘娘,是一個關卡收一次,要是貨物來自南海,走的又不是市舶司的綱運的話,一串兩百貫的椰珠運到汴京,沿路收下來,到京城就是六百貫了。」
高滔滔有些怒了:「將貨物從南海到汴京,沿途地方做了什麽?憑什麽要剋扣這麽多稅收?他們拿去幹了啥?每年整個大宋收了多少?這些稅收,可有一分歸了國庫?」
「朝廷這是怎麽了?要交稅可以,那也得交給國家,而不是給地方上中飽私囊!麻煩相公們做事合情理一些,再來找我天家要帳!」
趙顥趕緊拱手:「娘娘息怒,這不是閑聊聊到這裏了嗎,不當事情,想必官家自會考慮的。」
高滔滔說到這裏想起來:「蘇明潤還沒有任職吧?」
趙顥答道:「蘇明潤和章惇的任命,按照規矩拒了兩次,第三次應該不會了吧?」
高滔滔又問道:「王珪回來了嗎?」
趙顥說道:「在返程路上了。」
高滔滔點頭:「沒有利用首相任山陵使的機會,弄出什麽事情,朝廷也算安定……蔡確,蘇油,章惇,幾個新進都算有大臣之體。希望官家這幾年,能好過一些吧……」
……
王珪回來了,如今正在宅邸,與參知政事蔡確議事。
蔡確的態度讓王珪很滿意,自己出任山陵使期間,蔡確當起了實際上的首相,在他的精妙操作下,將蘇油和章惇的謝表來回時間延長了一些,拖到了王珪回來。
而處理政事也是邊角皮毛,真正的大事,除了趙頊要求的那些,都留著待辦。
而蘇油和章惇似乎也不怎麽著急,反正就是按部就班,也沒有搞事情。
中間隻有唯一的大事,就是工部侍郎、平章事吳充罷,以觀文殿大學士、西太一宮使致仕。
這其實不是政敵們的勝利,而是吳充生了重病,快要不行了。
蔡確將近期需要交割的朝務與王珪條說分明,這才拱手道:「相公,近來朝事,大致若此,所幸無甚大事。」
王珪這段時間也辛苦,扶靈到永昭陵給慈聖光獻皇後舉行葬禮,回來還要祔慈聖光獻皇後神主於太廟,中間涉及很多繁複的理解,文章,也不容易。
之後還要上表,以慈聖光獻皇後的弟弟,昭德軍節度使曹佾,為司徒兼中書侍郎、護國軍節度使,其餘家人賞賜有加。
趙頊點頭:「軍機處諸事新立,肯定要有人助你,明潤你說,我無不應允。」
蘇油說道:「臣想要蔡京,晁補之。」
「蔡京幹練明達,兩浙路太湖開發,臣隻是倡議,而實賴蔡京成之。理事能渥,政務暢曉,從不積夜。」
「四十萬頃良田,上千條漊港,諸多湖塘水庫,條據分明,帳目清晰,人不能欺。實乃經國之才。」
「晁補之博聞強記,檔案行文,過目不忘。軍機處今後事務章程肯定繁巨,由他相助,隨問即答,能省下天大的功夫。」
「此二人加以磨練,蔡京,或者就是未來的富公;晁補之,或者就是未來的張公。」
以富弼比蔡京,以張方平比晁補之,這評價,相當高了。
其實這也是蘇油在像趙頊推薦人才,蔡京剛剛搞了《學令》,而晁補之在中狀元的時候,指出趙頊引用奏章時間錯誤的那一幕,讓趙頊印象異常深刻,當即點頭道:「蔡京現在就可以給你,晁補之,等他從遼國回來,也給你。」
蘇油躬身:「多謝陛下。」
……
後宮裏,趙顥正在陪同高滔滔翻閱帳冊。
偌大一個後宮,還有一個慈善基金,以及各處皇莊產業的收益,讓這幾年的宮中用度寬裕了不少。
太皇太後臨終前留下了遺言,將自己名下的產業贈給了高滔滔和幾位公主,並且要求葬禮從簡。
幾處五金工坊,水泥廠肥皂廠琉璃廠火柴廠……還有商鋪,銀行,吸納了大量宗室人員。
所有這些,讓宗室在大宋的境遇好了很多,讓內庫的負擔輕鬆了很多,也讓天家在外臣前的腰杆硬了很多。
而集中體現在皇權鞏固,內部矛盾減少上,這兩點,高滔滔是最滿意的。
至少,當年仁宗皇帝吃一碗羊羹都不忍的日子,是沒必要再過了。
今年的數字還是很好看,趙顥作為四通商號和皇宋銀行的董事會成員,要負責給高滔滔解釋帳目。
趙顥在小心地斟酌措辭:「娘娘,蘇明潤上章建議,說我皇室產業,也是經營,占用了什麽……社會資源,是國家的一部分,因此也應該向國家繳納商稅,這個……是不是給官家說說,有些過了?」
高滔滔戴著金絲眼鏡,一邊用鉛筆在帳冊上畫道,一邊核對明細:「蘇明潤要稅都要到皇家頭上來了?這不是左手交右手嗎?」
趙顥猶豫了一下:「蘇明潤說,皇室產業要是不納稅,就是與民爭利,王相公秉政的時候,宗室百官的溢田,就曾經清查過一次,不在免稅範圍的,就要依從國家製度。」
「既然田地是如此,那麽商稅,同樣理應如此。」
高滔滔真不知道商稅怎麽交:「我大宋的商稅,是多少?」
趙顥說道:「三十稅一。」
「啊?」高滔滔很驚訝:「那比農稅輕多了啊!」
趙顥苦笑:「娘娘,是一個關卡收一次,要是貨物來自南海,走的又不是市舶司的綱運的話,一串兩百貫的椰珠運到汴京,沿路收下來,到京城就是六百貫了。」
高滔滔有些怒了:「將貨物從南海到汴京,沿途地方做了什麽?憑什麽要剋扣這麽多稅收?他們拿去幹了啥?每年整個大宋收了多少?這些稅收,可有一分歸了國庫?」
「朝廷這是怎麽了?要交稅可以,那也得交給國家,而不是給地方上中飽私囊!麻煩相公們做事合情理一些,再來找我天家要帳!」
趙顥趕緊拱手:「娘娘息怒,這不是閑聊聊到這裏了嗎,不當事情,想必官家自會考慮的。」
高滔滔說到這裏想起來:「蘇明潤還沒有任職吧?」
趙顥答道:「蘇明潤和章惇的任命,按照規矩拒了兩次,第三次應該不會了吧?」
高滔滔又問道:「王珪回來了嗎?」
趙顥說道:「在返程路上了。」
高滔滔點頭:「沒有利用首相任山陵使的機會,弄出什麽事情,朝廷也算安定……蔡確,蘇油,章惇,幾個新進都算有大臣之體。希望官家這幾年,能好過一些吧……」
……
王珪回來了,如今正在宅邸,與參知政事蔡確議事。
蔡確的態度讓王珪很滿意,自己出任山陵使期間,蔡確當起了實際上的首相,在他的精妙操作下,將蘇油和章惇的謝表來回時間延長了一些,拖到了王珪回來。
而處理政事也是邊角皮毛,真正的大事,除了趙頊要求的那些,都留著待辦。
而蘇油和章惇似乎也不怎麽著急,反正就是按部就班,也沒有搞事情。
中間隻有唯一的大事,就是工部侍郎、平章事吳充罷,以觀文殿大學士、西太一宮使致仕。
這其實不是政敵們的勝利,而是吳充生了重病,快要不行了。
蔡確將近期需要交割的朝務與王珪條說分明,這才拱手道:「相公,近來朝事,大致若此,所幸無甚大事。」
王珪這段時間也辛苦,扶靈到永昭陵給慈聖光獻皇後舉行葬禮,回來還要祔慈聖光獻皇後神主於太廟,中間涉及很多繁複的理解,文章,也不容易。
之後還要上表,以慈聖光獻皇後的弟弟,昭德軍節度使曹佾,為司徒兼中書侍郎、護國軍節度使,其餘家人賞賜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