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當莫餘走到棘輪的艙室時候,發現自己完全想多了。
不愧是對於應對風暴有豐富經驗的人,他早已經將自己捆綁結實,甚至屋子裏的東西也都收拾捆紮好,尤其是他那幾台視若珍寶的儀器,捆紮結實之外還綁了墊子。
“可以啊莫餘,在這樣的風暴裏麵,你竟然還能站穩,真不賴。”老者誇莫餘道。
“額,可能隻是因為我體質好、力氣大。”莫餘說。
不過他心裏清楚,這是身上這套宇航服的功勞,宇航服是就職試用之後,上麵配發的基礎款,具有極強的維生保健能力、對外防護能力、變化偽裝能力,還有不低的信息收集、顯示能力。
與這些相比,這些許穩定性和力氣上的增強,隻能說是這些強大功能的副產物。
“後麵還有繩子,過來找個地方一起和我捆好吧,接下來風暴還有一段時間。”老者建議道。
“唔,我就不捆了,不過能不能把繩子借給我?和我一起的兩個孩子需要幫助。”
“沒問題,盡管拿去就好。”
“謝謝。”
莫餘用力扶著牆壁,從艙室裏麵取了繩子,然後回去,將貝殼和鳥蛋按住捆紮結實,又回到了這邊。
看著老者,莫餘忽然開口問道:“您已經找到了這風暴的規律?”
棘輪連連搖頭,對這個問題十分不讚同:
“不可能的,沒有人能夠發現風暴的規律,我也不是謙虛,隻是對此有過大量的研究,包括前人們的各種猜想和資料。”
“對於這些風暴,不管是起因、位置、頻率、路徑還是別的什麽,都難以捉摸,了解的越多,對於風暴本身便會愈加敬畏。”
“據說,有時候甚至海麵大魚拍起的一個水花,都可能形成一場巨大的風暴,而有的風暴已經形成規模之後,也有一點可能因為不知什麽原因,迅速消解。”
莫餘理解了他要表達的意思,不過他繼續問:“能夠知道風暴的樣子麽?”
棘輪點點頭:“這個我倒是清楚,現在很多島上都有氣象員,專門記錄氣象信息,還會定期匯總。通過這些數據的填圖,我們便可以知道許多的風暴的輪廓,總的來說有線性和氣旋兩種。”
聽到這裏,莫餘開始圖窮匕見:“您是對天空了解更多的人,不知道雲上麵有什麽?”
老者搖搖頭,說出的答案讓莫餘有些失望,又有些興奮:
“這個誰知道啊,也不可能知道外麵有什麽,沒有人能夠到外麵看一眼,不然這個氣旋,隻需要到足夠高的地方看上一眼,就知道它的位置和接下來的路徑了。”
“而且這個鬼天氣,就算人能夠像海鳥一樣飛起來,我們又沒有海鳥預感風暴的本事,很容易就會被颶風拍死。”
“當然,我也不感興趣,畢竟不管是腳下的陸地和大海,還是常來光顧的颶風,人類都未曾了解清楚,怎麽能夠去琢磨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和苔蘚的通信即使在風暴天裏,依然暢通無阻。
莫餘讓苔蘚將對話記錄好後存檔,然後給自己也綁成了同樣的樣式,捆在老者旁邊,然後開始閑聊,試圖尋找些別的線索。
當然,沒什麽結果。
……………
站在船舷邊,伸出放了一點穀物的手,馬上便有海鳥撲飛下來啄食。這些海鳥分屬不同品類,外觀風格不同,叫聲也不同,看起來頗為賞心悅目。
大家對風暴的記憶極其短暫,甚至忘卻速度,遠快於風暴在船留下的傷痕。
這時,忽然聽到桅杆上麵了望手大聲喊道:
“陸地!我們到地方了!”
甲板上有幾個人,聽到這個聲音,齊齊踮腳朝船的前方望去,但什麽也看不見。
倒是莫餘,通過苔蘚的關照,早已經清晰地知道了船的到港時間,隻不過他不會對別人說,隻自己偷偷看——頗有種打遊戲開掛的緊張刺感。
簸箕山島首先露出海平線的是周圍一圈高山。
據說這些山,從以前到現在有效的阻擋了相當一部分風暴,給島上居民們以更安全的工作環境,所以這座島的經濟一直很不錯。畢竟在星球上的各家海島,能夠對成果造成最大傷害的,便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會起來的風暴。
似乎因為居住麵積不夠,島上一直要積攢更多的容納能力,所以島上的樓都盡可能高大、方正,這樣能夠最大化利用地皮。
莫餘下來後在碼頭棧橋旁邊站著,頗有些與周圍格格不入。
“或許這就是流浪。”莫餘暗自感歎道。
“我們先按照貝殼母親給的這些信件,依次拜訪,若是哪家有人,又能將你們兩個放下,我們就可以分別了。”
貝殼仰頭問道:“莫餘大叔,你準備接下來去哪裏?”
莫餘笑了笑,對貝殼和鳥蛋表示:“接下來我的目標可多了,短期內的首要任務,便是去接觸這裏的學者團體,然後進簸箕山島的大圖書館學習些東西,等一切都完成後,我會繼續找船遠航。”
“那……祝你好運連連!”貝殼知道這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麵,頗為不舍,不過她還是擠出來這一句。
“謝謝,也祝福你們!若是感興趣的話,我建議你們也要多去圖書館,書籍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
…………
簸箕山島大圖書館十分雄偉,甚至使用了一些較為珍貴的材料。
作為區域中心,這座圖書館的建築規格十分之高,裏麵的藏書甚多。
不過莫餘原本並不是想第一次就來這裏。
四處詢問打聽了下,結果莫餘有些驚訝的發現,第一步尋找學者團體,可能得在到圖書館之後,才能進行——因為他們的聚會和常駐窗口,都在這簸箕山大圖書館裏麵。
幹脆先辦理了借閱資格。
“押金為什麽要這麽貴?”瞬間清空家底的莫餘,有些不太開心。
“圖書館的規矩便是如此,為了防止從別的島上過來,借走書籍後再不歸還的事情,押金便成為圖書館裏所有書籍的單本最高價,而且一次隻能借閱一本,在圖書館裏看書無限製。”
不愧是對於應對風暴有豐富經驗的人,他早已經將自己捆綁結實,甚至屋子裏的東西也都收拾捆紮好,尤其是他那幾台視若珍寶的儀器,捆紮結實之外還綁了墊子。
“可以啊莫餘,在這樣的風暴裏麵,你竟然還能站穩,真不賴。”老者誇莫餘道。
“額,可能隻是因為我體質好、力氣大。”莫餘說。
不過他心裏清楚,這是身上這套宇航服的功勞,宇航服是就職試用之後,上麵配發的基礎款,具有極強的維生保健能力、對外防護能力、變化偽裝能力,還有不低的信息收集、顯示能力。
與這些相比,這些許穩定性和力氣上的增強,隻能說是這些強大功能的副產物。
“後麵還有繩子,過來找個地方一起和我捆好吧,接下來風暴還有一段時間。”老者建議道。
“唔,我就不捆了,不過能不能把繩子借給我?和我一起的兩個孩子需要幫助。”
“沒問題,盡管拿去就好。”
“謝謝。”
莫餘用力扶著牆壁,從艙室裏麵取了繩子,然後回去,將貝殼和鳥蛋按住捆紮結實,又回到了這邊。
看著老者,莫餘忽然開口問道:“您已經找到了這風暴的規律?”
棘輪連連搖頭,對這個問題十分不讚同:
“不可能的,沒有人能夠發現風暴的規律,我也不是謙虛,隻是對此有過大量的研究,包括前人們的各種猜想和資料。”
“對於這些風暴,不管是起因、位置、頻率、路徑還是別的什麽,都難以捉摸,了解的越多,對於風暴本身便會愈加敬畏。”
“據說,有時候甚至海麵大魚拍起的一個水花,都可能形成一場巨大的風暴,而有的風暴已經形成規模之後,也有一點可能因為不知什麽原因,迅速消解。”
莫餘理解了他要表達的意思,不過他繼續問:“能夠知道風暴的樣子麽?”
棘輪點點頭:“這個我倒是清楚,現在很多島上都有氣象員,專門記錄氣象信息,還會定期匯總。通過這些數據的填圖,我們便可以知道許多的風暴的輪廓,總的來說有線性和氣旋兩種。”
聽到這裏,莫餘開始圖窮匕見:“您是對天空了解更多的人,不知道雲上麵有什麽?”
老者搖搖頭,說出的答案讓莫餘有些失望,又有些興奮:
“這個誰知道啊,也不可能知道外麵有什麽,沒有人能夠到外麵看一眼,不然這個氣旋,隻需要到足夠高的地方看上一眼,就知道它的位置和接下來的路徑了。”
“而且這個鬼天氣,就算人能夠像海鳥一樣飛起來,我們又沒有海鳥預感風暴的本事,很容易就會被颶風拍死。”
“當然,我也不感興趣,畢竟不管是腳下的陸地和大海,還是常來光顧的颶風,人類都未曾了解清楚,怎麽能夠去琢磨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和苔蘚的通信即使在風暴天裏,依然暢通無阻。
莫餘讓苔蘚將對話記錄好後存檔,然後給自己也綁成了同樣的樣式,捆在老者旁邊,然後開始閑聊,試圖尋找些別的線索。
當然,沒什麽結果。
……………
站在船舷邊,伸出放了一點穀物的手,馬上便有海鳥撲飛下來啄食。這些海鳥分屬不同品類,外觀風格不同,叫聲也不同,看起來頗為賞心悅目。
大家對風暴的記憶極其短暫,甚至忘卻速度,遠快於風暴在船留下的傷痕。
這時,忽然聽到桅杆上麵了望手大聲喊道:
“陸地!我們到地方了!”
甲板上有幾個人,聽到這個聲音,齊齊踮腳朝船的前方望去,但什麽也看不見。
倒是莫餘,通過苔蘚的關照,早已經清晰地知道了船的到港時間,隻不過他不會對別人說,隻自己偷偷看——頗有種打遊戲開掛的緊張刺感。
簸箕山島首先露出海平線的是周圍一圈高山。
據說這些山,從以前到現在有效的阻擋了相當一部分風暴,給島上居民們以更安全的工作環境,所以這座島的經濟一直很不錯。畢竟在星球上的各家海島,能夠對成果造成最大傷害的,便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會起來的風暴。
似乎因為居住麵積不夠,島上一直要積攢更多的容納能力,所以島上的樓都盡可能高大、方正,這樣能夠最大化利用地皮。
莫餘下來後在碼頭棧橋旁邊站著,頗有些與周圍格格不入。
“或許這就是流浪。”莫餘暗自感歎道。
“我們先按照貝殼母親給的這些信件,依次拜訪,若是哪家有人,又能將你們兩個放下,我們就可以分別了。”
貝殼仰頭問道:“莫餘大叔,你準備接下來去哪裏?”
莫餘笑了笑,對貝殼和鳥蛋表示:“接下來我的目標可多了,短期內的首要任務,便是去接觸這裏的學者團體,然後進簸箕山島的大圖書館學習些東西,等一切都完成後,我會繼續找船遠航。”
“那……祝你好運連連!”貝殼知道這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麵,頗為不舍,不過她還是擠出來這一句。
“謝謝,也祝福你們!若是感興趣的話,我建議你們也要多去圖書館,書籍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
…………
簸箕山島大圖書館十分雄偉,甚至使用了一些較為珍貴的材料。
作為區域中心,這座圖書館的建築規格十分之高,裏麵的藏書甚多。
不過莫餘原本並不是想第一次就來這裏。
四處詢問打聽了下,結果莫餘有些驚訝的發現,第一步尋找學者團體,可能得在到圖書館之後,才能進行——因為他們的聚會和常駐窗口,都在這簸箕山大圖書館裏麵。
幹脆先辦理了借閱資格。
“押金為什麽要這麽貴?”瞬間清空家底的莫餘,有些不太開心。
“圖書館的規矩便是如此,為了防止從別的島上過來,借走書籍後再不歸還的事情,押金便成為圖書館裏所有書籍的單本最高價,而且一次隻能借閱一本,在圖書館裏看書無限製。”